第219頁
阿祺到的時候,就見三弟正小心翼翼地用手指碰孩子的臉。
領他進來的宦官壓著聲道了句“二公子回來了”,兄弟三個一下子都看了過來,而後先迎過來的是大哥。
“回來了?挺快嘛。”阿禮笑著一挽他的手將他拉進去,指指搖籃里的孩子,“這個你快抱走,不然你嫂嫂天天盯著她,都不理我了。”
“……對不住。”阿祺顯得有些侷促,目光往女兒身上一落,就挪不開了。
他心裡的感觸有點兒複雜,好像覺得很新奇又很不真切。他盯著孩子看了好半天才回過神,暗自跟自己強調說“這是我女兒”,然後他走到搖籃邊上認認真真地看她,心下不由自主地試圖分辨她哪一處生得像他、哪一處又像香盈,再從怔然中抽離出來時乍然驚覺自己似乎已晾了兄弟們好久,忙輕咳了一聲,尋了個話茬:“她……叫什麼名字?”
“……”阿禮睇著他笑,“你的孩子,你不起名字,問誰呢?”
也就是說現在還沒起名字?
阿祺滯了滯,又問:“父王怎麼說?”
“父王想給她取名字來著,母妃勸他說等二哥回來。”阿祚言簡意賅地解釋之後一哂,“二哥別擔心,父王母妃對這孩子沒意見。”
阿祺鬆了口氣。斟酌了須臾,開口時還是很猶豫:“那……那個……”
“你是想問羅氏吧?”阿禮替他開了口,繼而便看向阿祚阿祐。
阿祚頷首,只說:“她在正院,沒事的。”
倒是阿祐添了一句:“我前兩天去問安的時候看見她了,氣色不好,但這事肯定跟我母妃一點關係都沒有,母妃就不是那種人。”
“阿祐!”阿祚一橫他,嫌他這話說得太直白。他們的母妃不是那種人,那就是說尤側妃是唄?
尤側妃她確實是……可你別當著大哥二哥的面說啊!
“沒事沒事。”阿祺趕緊打圓場,苦笑著默了會兒,又說,“那我先去正院問個安,前陣子……真是給你們添麻煩了。”
兄弟三個都說沒事啊自家兄弟你客氣什麼?快去正院,晚上咱一起吃個飯。
阿祺便沒再耽擱就走了,待他離開,阿禮重舒了口氣:“眼瞧著比半年前穩重,沒白去。”
阿祚則嘖了嘖嘴:“還眼瞧著瘦了呢。”
“是瘦了。”阿祐附和了一句,說著就起身往外走,“我讓膳房加幾個菜,給二哥補補!”
.
正院,父子重見的場景稍微有一點點尷尬。
——主要是因為阿祺心懷愧疚,而孟君淮又非要擺一張嚴父臉。
玉引在旁邊坐著,瞅瞅大的又瞅瞅小的,眼看著孟君淮說了句“回來了?”阿祺應了聲“是”之後就安靜得再沒動靜,不得不自己琢磨出點話說。
於是她想了想說:“去看過孩子了?”
“看過了。”阿祺頷首,“辛苦兄嫂照顧孩子……”
“你知道自己讓你兄嫂辛苦了就好。”孟君淮板著張臉,“我告訴你,這事就這一次。你再弄出這麼一個來,你們就連大的帶小的一起給我滾。”
阿祺心裡一緊,緊了好一會兒,才應出一聲“是”。
他十分清楚,父王母妃能允許香盈把這孩子生下來,是特別不容易、也特別幸運的事兒。不容易的是他們在禮數上放了他一馬,幸運的則是父王掌著錦衣衛,將香盈查了個底兒掉,得以確定這孩子的確是他的。
否則,但凡有那麼一點疑點,這孩子都不能生。這種事上必是寧可錯殺,也不能讓王府養一個從八大胡同出來的、而且還不相干的孩子。
孟君淮啜了口茶,沒好氣地睇睇他,又道:“守陵之事是我提的沒錯,但旨意終究是宮裡下來的。你明天寫個摺子遞進去,說說進來的事。”
阿祺又應了聲“是”,玉引看孟君淮還繃著張臉,就適當打了個岔:“我們沒給孩子起名,你是當父親的,你想一個吧。”
“我……”一個名字旋即在阿祺心裡冒了出來,但他一睃父王的神色,就把那個名字咽了,回話說,“那我想想,想好了回給父王母妃。”
“行,也不急這一會兒。”玉引點了頭,再瞧瞧孟君淮,見他好像不打算再說什麼了,就逕自又道,“那你先去歇著吧,兄弟們都念叨著你,明婧也總說想二哥了。你歇好了同他們玩玩,功課的事先緩兩天。”
阿祺應下,見父王點頭,便就此施了個長揖告退。
他到底也沒直接將香盈的事直接問出來,因為他實在怕再給香盈惹麻煩。
如果當初他也這樣謹慎就好了。那杯暖情酒他不是扛不住,不該就那麼順水推舟地跟香盈成了事。
他們思慮得都不夠周全,可受苦的只有香盈一個。
阿祺想得鼻中酸澀,踏出堂屋後,他望著漸黑的天色長長地吁了口氣。
而後他正要提步離開,從天際收回的目光卻驀然捕捉到了一個身影。
那個身影離他不遠,就在院子西邊的一道房門前。而且那個身影也定住了,手裡還端著盆水,就那樣傻在那裡,遙遙地和他四目相對。
“香盈……”孟時祺怔然間,薄唇翕動而未發出聲音,他剛下意識地向那邊邁了一步,那個身影便似觸電似的一下子回過神,即刻進了眼前的廂房,又毫無留戀般地緊闔上房門。
孟時祺滯在原地。不遠處,王東旭略作思量,終是上前多了句嘴:“公子。”
孟時祺看向他,他躬了躬身:“公子您別見怪,羅姑娘從前什麼樣下奴不清楚,但近來……性子一直有些怪僻,打從到正院時就這樣。所以……想來她也不是有意躲著您,王妃又吩咐平日多關照她些,今兒這齣,您別計較。”
這位王公公是怕他因此不高興了,去跟香盈生不痛快。
孟時祺一時只覺嫡母妃吃齋念佛,連帶著正院的下人都十分心善。而緊接著,他就意識到了有哪裡不對。
“性子怪僻?”他有些懵地看向王東旭,靜了靜神,心下慌張又無力,還是開口繼續問了下去,“從到正院便性子怪僻?那是……我母妃待她不好?公公知道多少,可否同我詳細說說?”
“公子您這就為難下奴了。”王東旭儼然不想惹是生非,躬著身子拱了拱手,便往後退,“公子您慢走,下奴告退。”
作者有話要說: _(:з」∠)_生理期外加晚上沒睡好,於是這章沒太肥起來……但也不算瘦就是了!
好了地獄霸主祺回來了,
之前說“別人守得雲開見月明,阿祺守得雲開去守陵”的菇涼你出來,阿祺說要跟你聊聊!
============
孟君淮:原來你對我有這種意見?
玉引:沒有!我就是覺得咱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後面還有一群小螞蚱!所以……
明婧:對,我們都是一根繩上的秋後螞蚱!
孟君淮:Σ( ° △ °)︴不不不閨女……這兩句話不能這麼拼著說……
#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
☆、第200章 刺傷
上巳節後,天氣愈漸轉暖,玉引想了想,將和婧夕珍夕瑤也叫了回來,打算帶幾個女孩子一道去京郊踏個青。
結果幾個男孩也想同去,孟君淮想想,那就索性一家子一道去吧。女孩去踏青放風箏,男孩騎馬打獵,有興趣還可以一起到河邊釣釣魚什麼的……確實有日子沒這樣熱鬧了。
於是府里便很是認真地好生安排了一番,打算玩個三五天再回來,這三五天裡就近住去清苑就好,省得來回折騰。
離府出京時明明安排好了,一人一輛馬車,奈何幾個女孩全要賴在玉引車中,弄得她原本寬敞的車裡擠得都讓人冒汗。
聊著聊著就自然而然地說起了孩子,和婧一提這個就委屈,抱著玉引的胳膊可憐兮兮地抱怨說她和謝晟都盼著能有個乖巧聰明的女兒,結果居然生了個兒子,提前為女兒準備好的東西都沒法用還算了,現下孩子八個多月,已然顯出了“洒家要作天作地拆房子!”的頑皮勁兒,和婧跟謝晟都很擔心等他會走會跑之後要把府里攪成什麼樣子。
而在和婧埋怨的時候,夕珍一臉滿足地噙著笑,剝了個橘子給她:“喏,別抱怨了,知足者常樂。”
“你彆氣我!”和婧瞪眼,“不然我把你女兒綁來結娃娃親,扣在府里不讓她走了!”
和婧真的氣哭,她可是打從剛成親那會兒就琢磨著一定要個女兒的,結果現在夕珍有了女兒,二弟那邊也有了個女兒,夕瑤那邊雖然是個兒子但似乎挺乖……就她要深呼吸準備對付這個混世小魔王!
和婧為這個歪在玉引身上賴了半天,最後心念一動,“哎”了一聲抬起頭來:“母妃,要不讓二弟住我那兒去唄?”
玉引:“……”
她睇了和婧一會兒噴笑出聲:“你都打上侄女主意了?!”
“怎麼叫打她的主意呢!”和婧神色憂傷,“就是請他們來住住,讓我解解眼饞嘛!再說二弟一個男孩子,又沒娶妻,來跟我們學學怎麼教孩子不好嗎?”
她勸得十分認真,儼然不是在開玩笑。玉引就也正正色,問她,那你打算把弟弟請過去住多久?和婧很大方的表示一年半載沒問題,三年五年也隨他啊!
玉引心說你可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事倒也沒什麼不行,幾個孩子到了這個年齡還願意親近是樁好事,孫輩能也走得近些更是難得。但玉引也沒直接拿主意,叫和婧跟阿祺商量去,阿祺願意的話就去。
是以到京郊山下一下馬車,和婧就徑直奔向了阿祺。玉引瞧著和婧“一腔熱忱”的模樣正忍不住笑,餘光一轉卻見正往下拎點心的香盈也怔怔望著那邊,好似想說什麼,最終又沉默地閉了嘴。
玉引心裡一滯,方想起途中她一直坐在車轅上。
“香盈。”她喚了一聲,香盈抽神回看過去,旋即屈膝福身:“王妃。”
“點心不必拿了。”玉引睇著她手裡的食盒一哂,便伸手拿過食盒交給身側的宦官收回去。而後她想了想,放輕了些聲音,又道,“你若覺得讓孩子去大翁主那兒不妥就跟我說。”
領他進來的宦官壓著聲道了句“二公子回來了”,兄弟三個一下子都看了過來,而後先迎過來的是大哥。
“回來了?挺快嘛。”阿禮笑著一挽他的手將他拉進去,指指搖籃里的孩子,“這個你快抱走,不然你嫂嫂天天盯著她,都不理我了。”
“……對不住。”阿祺顯得有些侷促,目光往女兒身上一落,就挪不開了。
他心裡的感觸有點兒複雜,好像覺得很新奇又很不真切。他盯著孩子看了好半天才回過神,暗自跟自己強調說“這是我女兒”,然後他走到搖籃邊上認認真真地看她,心下不由自主地試圖分辨她哪一處生得像他、哪一處又像香盈,再從怔然中抽離出來時乍然驚覺自己似乎已晾了兄弟們好久,忙輕咳了一聲,尋了個話茬:“她……叫什麼名字?”
“……”阿禮睇著他笑,“你的孩子,你不起名字,問誰呢?”
也就是說現在還沒起名字?
阿祺滯了滯,又問:“父王怎麼說?”
“父王想給她取名字來著,母妃勸他說等二哥回來。”阿祚言簡意賅地解釋之後一哂,“二哥別擔心,父王母妃對這孩子沒意見。”
阿祺鬆了口氣。斟酌了須臾,開口時還是很猶豫:“那……那個……”
“你是想問羅氏吧?”阿禮替他開了口,繼而便看向阿祚阿祐。
阿祚頷首,只說:“她在正院,沒事的。”
倒是阿祐添了一句:“我前兩天去問安的時候看見她了,氣色不好,但這事肯定跟我母妃一點關係都沒有,母妃就不是那種人。”
“阿祐!”阿祚一橫他,嫌他這話說得太直白。他們的母妃不是那種人,那就是說尤側妃是唄?
尤側妃她確實是……可你別當著大哥二哥的面說啊!
“沒事沒事。”阿祺趕緊打圓場,苦笑著默了會兒,又說,“那我先去正院問個安,前陣子……真是給你們添麻煩了。”
兄弟三個都說沒事啊自家兄弟你客氣什麼?快去正院,晚上咱一起吃個飯。
阿祺便沒再耽擱就走了,待他離開,阿禮重舒了口氣:“眼瞧著比半年前穩重,沒白去。”
阿祚則嘖了嘖嘴:“還眼瞧著瘦了呢。”
“是瘦了。”阿祐附和了一句,說著就起身往外走,“我讓膳房加幾個菜,給二哥補補!”
.
正院,父子重見的場景稍微有一點點尷尬。
——主要是因為阿祺心懷愧疚,而孟君淮又非要擺一張嚴父臉。
玉引在旁邊坐著,瞅瞅大的又瞅瞅小的,眼看著孟君淮說了句“回來了?”阿祺應了聲“是”之後就安靜得再沒動靜,不得不自己琢磨出點話說。
於是她想了想說:“去看過孩子了?”
“看過了。”阿祺頷首,“辛苦兄嫂照顧孩子……”
“你知道自己讓你兄嫂辛苦了就好。”孟君淮板著張臉,“我告訴你,這事就這一次。你再弄出這麼一個來,你們就連大的帶小的一起給我滾。”
阿祺心裡一緊,緊了好一會兒,才應出一聲“是”。
他十分清楚,父王母妃能允許香盈把這孩子生下來,是特別不容易、也特別幸運的事兒。不容易的是他們在禮數上放了他一馬,幸運的則是父王掌著錦衣衛,將香盈查了個底兒掉,得以確定這孩子的確是他的。
否則,但凡有那麼一點疑點,這孩子都不能生。這種事上必是寧可錯殺,也不能讓王府養一個從八大胡同出來的、而且還不相干的孩子。
孟君淮啜了口茶,沒好氣地睇睇他,又道:“守陵之事是我提的沒錯,但旨意終究是宮裡下來的。你明天寫個摺子遞進去,說說進來的事。”
阿祺又應了聲“是”,玉引看孟君淮還繃著張臉,就適當打了個岔:“我們沒給孩子起名,你是當父親的,你想一個吧。”
“我……”一個名字旋即在阿祺心裡冒了出來,但他一睃父王的神色,就把那個名字咽了,回話說,“那我想想,想好了回給父王母妃。”
“行,也不急這一會兒。”玉引點了頭,再瞧瞧孟君淮,見他好像不打算再說什麼了,就逕自又道,“那你先去歇著吧,兄弟們都念叨著你,明婧也總說想二哥了。你歇好了同他們玩玩,功課的事先緩兩天。”
阿祺應下,見父王點頭,便就此施了個長揖告退。
他到底也沒直接將香盈的事直接問出來,因為他實在怕再給香盈惹麻煩。
如果當初他也這樣謹慎就好了。那杯暖情酒他不是扛不住,不該就那麼順水推舟地跟香盈成了事。
他們思慮得都不夠周全,可受苦的只有香盈一個。
阿祺想得鼻中酸澀,踏出堂屋後,他望著漸黑的天色長長地吁了口氣。
而後他正要提步離開,從天際收回的目光卻驀然捕捉到了一個身影。
那個身影離他不遠,就在院子西邊的一道房門前。而且那個身影也定住了,手裡還端著盆水,就那樣傻在那裡,遙遙地和他四目相對。
“香盈……”孟時祺怔然間,薄唇翕動而未發出聲音,他剛下意識地向那邊邁了一步,那個身影便似觸電似的一下子回過神,即刻進了眼前的廂房,又毫無留戀般地緊闔上房門。
孟時祺滯在原地。不遠處,王東旭略作思量,終是上前多了句嘴:“公子。”
孟時祺看向他,他躬了躬身:“公子您別見怪,羅姑娘從前什麼樣下奴不清楚,但近來……性子一直有些怪僻,打從到正院時就這樣。所以……想來她也不是有意躲著您,王妃又吩咐平日多關照她些,今兒這齣,您別計較。”
這位王公公是怕他因此不高興了,去跟香盈生不痛快。
孟時祺一時只覺嫡母妃吃齋念佛,連帶著正院的下人都十分心善。而緊接著,他就意識到了有哪裡不對。
“性子怪僻?”他有些懵地看向王東旭,靜了靜神,心下慌張又無力,還是開口繼續問了下去,“從到正院便性子怪僻?那是……我母妃待她不好?公公知道多少,可否同我詳細說說?”
“公子您這就為難下奴了。”王東旭儼然不想惹是生非,躬著身子拱了拱手,便往後退,“公子您慢走,下奴告退。”
作者有話要說: _(:з」∠)_生理期外加晚上沒睡好,於是這章沒太肥起來……但也不算瘦就是了!
好了地獄霸主祺回來了,
之前說“別人守得雲開見月明,阿祺守得雲開去守陵”的菇涼你出來,阿祺說要跟你聊聊!
============
孟君淮:原來你對我有這種意見?
玉引:沒有!我就是覺得咱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後面還有一群小螞蚱!所以……
明婧:對,我們都是一根繩上的秋後螞蚱!
孟君淮:Σ( ° △ °)︴不不不閨女……這兩句話不能這麼拼著說……
#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
☆、第200章 刺傷
上巳節後,天氣愈漸轉暖,玉引想了想,將和婧夕珍夕瑤也叫了回來,打算帶幾個女孩子一道去京郊踏個青。
結果幾個男孩也想同去,孟君淮想想,那就索性一家子一道去吧。女孩去踏青放風箏,男孩騎馬打獵,有興趣還可以一起到河邊釣釣魚什麼的……確實有日子沒這樣熱鬧了。
於是府里便很是認真地好生安排了一番,打算玩個三五天再回來,這三五天裡就近住去清苑就好,省得來回折騰。
離府出京時明明安排好了,一人一輛馬車,奈何幾個女孩全要賴在玉引車中,弄得她原本寬敞的車裡擠得都讓人冒汗。
聊著聊著就自然而然地說起了孩子,和婧一提這個就委屈,抱著玉引的胳膊可憐兮兮地抱怨說她和謝晟都盼著能有個乖巧聰明的女兒,結果居然生了個兒子,提前為女兒準備好的東西都沒法用還算了,現下孩子八個多月,已然顯出了“洒家要作天作地拆房子!”的頑皮勁兒,和婧跟謝晟都很擔心等他會走會跑之後要把府里攪成什麼樣子。
而在和婧埋怨的時候,夕珍一臉滿足地噙著笑,剝了個橘子給她:“喏,別抱怨了,知足者常樂。”
“你彆氣我!”和婧瞪眼,“不然我把你女兒綁來結娃娃親,扣在府里不讓她走了!”
和婧真的氣哭,她可是打從剛成親那會兒就琢磨著一定要個女兒的,結果現在夕珍有了女兒,二弟那邊也有了個女兒,夕瑤那邊雖然是個兒子但似乎挺乖……就她要深呼吸準備對付這個混世小魔王!
和婧為這個歪在玉引身上賴了半天,最後心念一動,“哎”了一聲抬起頭來:“母妃,要不讓二弟住我那兒去唄?”
玉引:“……”
她睇了和婧一會兒噴笑出聲:“你都打上侄女主意了?!”
“怎麼叫打她的主意呢!”和婧神色憂傷,“就是請他們來住住,讓我解解眼饞嘛!再說二弟一個男孩子,又沒娶妻,來跟我們學學怎麼教孩子不好嗎?”
她勸得十分認真,儼然不是在開玩笑。玉引就也正正色,問她,那你打算把弟弟請過去住多久?和婧很大方的表示一年半載沒問題,三年五年也隨他啊!
玉引心說你可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事倒也沒什麼不行,幾個孩子到了這個年齡還願意親近是樁好事,孫輩能也走得近些更是難得。但玉引也沒直接拿主意,叫和婧跟阿祺商量去,阿祺願意的話就去。
是以到京郊山下一下馬車,和婧就徑直奔向了阿祺。玉引瞧著和婧“一腔熱忱”的模樣正忍不住笑,餘光一轉卻見正往下拎點心的香盈也怔怔望著那邊,好似想說什麼,最終又沉默地閉了嘴。
玉引心裡一滯,方想起途中她一直坐在車轅上。
“香盈。”她喚了一聲,香盈抽神回看過去,旋即屈膝福身:“王妃。”
“點心不必拿了。”玉引睇著她手裡的食盒一哂,便伸手拿過食盒交給身側的宦官收回去。而後她想了想,放輕了些聲音,又道,“你若覺得讓孩子去大翁主那兒不妥就跟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