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這一次,她卻推開了他的手。褐色的藥汁濺了出來,在床單上,暈開一片。
☆、261流年記(2)【皇帝和晏然】
【二十一歲·十六歲】
在那一年裡,她開始爭寵。他隱約覺出她是為了晏家,卻不好說什麼。
畢竟是他強要了她。
可他沒有想到她會喝避子湯。得知這件事的時候他心底說不出的難受,原來她那麼恨他……
六宮都等著他的反應,冷眼看著,看他會不會廢了她,又或是會怎樣罰她。
眾人都覺得:她這次算是完了。
可他哪有資格廢了她。他在她即將嫁人的時候要了她,她要恨也在情理之中,本就是他不該強求。
他最終也只是淡漠地讓她退下。
他不知道,那天她的心裡也冷極了。不是因為遭人陷害,而是因為他根本不肯聽她的解釋。
然後她理所當然的失寵了。他因為失望不再去見她,她也不敢去求見他。
.
她在這樣的境地中迎來了她的十六歲生辰。那天靜婕妤設了宴為她慶生,她在靜婕妤宮中痛哭一場。
在過去的八年裡,每一年她過生辰,他總會有禮物給她,唯獨今年是例外。可明明應該今年的關係更近,她從前只是婢女,如今她是他的妾。
靜婕妤說:“你啊……幹什麼給自己找難過?後宮失寵是常事,急不得惱不得的。”
她搖著頭只道:“我湊合著過也還罷了,可晏家……晏家經不起啊!我真恨不得去求陛下賜個恩典,給我個承諾不動晏家,自己死也就死了。”
靜婕妤無奈,溫言勸她:“你心思太多,其實這些事都不急於一時。朝堂上,姜家再一手遮天也還有我父親頂著,一時半刻的出不了什麼岔子。後宮裡,你但凡沒死沒進冷宮,也總還有出路。”
“出路?”她越想越覺得毫無出路可言,哭得愈發泣不成聲。靜婕妤淡看著她,緩緩道:“哭成這樣,只怕你不只是為了這些吧。就算這些年陛下怎麼慣著你,你經過的比這更大的事又何止一件?”
她陡然愕住,對自己的心思驚訝不已。
靜婕妤又說:“晏然,你知不知道,即便陛下與你也是夫與妾,可你如果不動這份心思,你在宮裡的日子會好過很多?”
她沒有辦法不承認,呆坐了許久,悽然而笑:“是啊……我知道,這十幾天,我都覺得自己蠢透了。”
莊聆搖搖頭:“也不必這樣說,人麼,都有七情六慾,由不得自己。”
“我說的不是這個。”我夾起一片桂花糯米仔仔細細地端詳著,抿起些許笑容,“就跟這藕片似的,完整的時候,全看不出裡面還有那根根細絲,斷了才知道。我現在是恨出了這樣的事才覺出自己的心思,從前對陛下半點真心也沒用,現在想真心相對了,又沒了機會。”
她失寵了,他惱她那麼多,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再見她。
.
那陣子她過得很難。罰跪、掌摑,從前嫉妒她得寵的嬪妃如今都來欺她,她雖是絕望卻不肯服輸,總想著聖寵這東西,能失就總能再奪回來吧。
恰好大監鄭褚有事求她,他要除掉如今的御前尚儀尹氏。
這便成了她復寵的機會。她和怡然一起在他面前做了一齣戲,假作不知他在一般一句句道出自己的心思——她也不知那些心思中有幾分真、幾分假,總之,她成功了。
她對他說:“避子湯的事,臣妾不知情。”
這是實話,而他,也終於信了。
.
第二日,他將那可合為一璧的祥雲紋玉佩遞給她。那是他早早為她備下的,她的十六歲生辰賀禮。
但因為避子湯的事,他一時沒有給她。
【二十二歲·十七歲】
那年宮裡放了一些宮女出去,其中有從前與她相熟的人。
宮女離宮的那天,她站在廣盛殿前的長階上,遠眺著宮門,他環住她問:“你想出宮?”
喜怒難辨的口氣,素來讓人心驚。她想了一想,沒有多做隱瞞地如實答說:“是,臣妾想家。”
他沉了良久:“快十年了。”
“是,臣妾離開晏家,快十年了。”她微微一笑,靠在他的肩頭上,又說,“不止是想晏家,還有太子府。”
這話並不假,屈指數算,她在太子府里住了六年。這六年裡她結實了很多如今對她很重要的人,包括他。
他思量了片刻,語氣平靜而飄渺地說:“今年去梧洵避暑。去之前,挑個日子你回去看看吧。”
“陛下?”我驚疑不定地望著他。按道理,嬪妃倒是可以回家省親的,但她家裡已無家人,這理由如何行得通?如是行不通,她一個宮嬪,又怎好離宮?
他淡淡笑了笑:“朕陪你去。”
.
於是他挑了個晚上帶她出了宮,在馬車上,她一直看著他,他被她看得不自在,便問:“看什麼呢?”
她莞爾笑說:“日子過得好快。”
他帶著她去了太子府,又去了她十年沒再回過的晏府。
而後,他說:“很少聽你說起你兄妹的事,說說吧,朕想聽聽。順便四處走走。”
四處走走?她微微一愣,有些猶豫地說:“陛下,延康坊內住了多位大人,您小心……被糾劾……”
“糾劾?”他促狹一笑,攬住她的纖腰,瀟瀟灑灑地走出門去,一邊走著一邊道,“朕帶愛妃犯宵禁來了,靜候眾卿糾劾。”
他們倒是沒迎面碰上什麼朝中大員,倒是直接被坊內武侯攔下來盤問了一番。索性驃騎將軍霍寧也住在延康坊內,他們才不至於被拽去打一頓。
.
次日一早,他在早朝上果然被糾劾了,禮部尚書吳允很是嚴肅地奏道:“臣聽聞坊中傳言,說陛下車駕昨夜在延康坊外停了許久……”
“是,朕昨夜出宮了。”他閒閒地接過了吳允的話,又神情自若地續上一句,“看不順眼的上本糾劾。”
這麼一來倒是沒人敢開口了,滿朝文武中總有膽大之人熱衷於挑天子的不是,卻到底沒人敢明目張胆地承認看天子“不順眼”。
一時安寂,他輕一笑,帶著些許歉意復看向吳允道:“無意打了吳大人的岔,大人繼續說。”
“臣……”吳允怔了一怔,有些回不過神地四下看了看,訕訕道,“臣說完了……”
此事從前朝傳到後宮,她笑睨著他調侃說:“臣妾還道陛下當真不怕群臣糾劾,合著是用這法子堵各位大人的嘴?”
他輕聲一笑環住她:“不好麼?”
她認真地搖了搖頭:“不好,弄得臣妾跟禍國妖妃似的。”
他眉頭微挑:“朕又沒說帶了你同去。”
“所以更是。”她翻眼看著他,“哪天若是忽地揭出陛下是為臣妾犯的規矩,臣妾的錯處可就大了。”
“嗤”,他一聲輕笑,滿不在乎地擁著她往屋裡走,“自古妖妃心思古怪是一方面,哪個不是長得傾國傾城?就你……”他認真地端詳了她一番,“實在夠不上。”
“……”她怒目而視,滿心的抱怨一字也沒敢說出來,卻又通過目光讓他感受得明明白白。
“不許瞪了。”他伸手捂住她的眼睛,拿開,她仍是瞪著他。
“行了行了……你妖妃還不行?”他服了軟,她聽著卻越發奇怪:怎麼比不承認還彆扭?你才妖妃!
☆、262流年記(3)【皇帝和晏然】
那個夏天,她有了身孕。本該是闔宮同慶的事,但很可惜,她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已是小產之時。
她昏迷在床,鮮血染紅了錦被。身為九五之尊的他,看著那一片殷紅前所未有地害怕,甚至沒有什麼時間替還未面世的孩子傷心,他滿心都在想……如若她醒不過來了可怎麼辦。
她躺在床上昏睡著,毫無意識卻哭著,他看得出她很害怕,卻又無力護她。他緊緊地摟著她過了很久,聽到太醫在他身邊戰戰兢兢地稟說:“若容華娘娘醒不過來……便醒不過來了。”
皇裔為重,他素來知道。所以他從來不曾想過,會有這樣一天,他在乎眼前女子的死活甚過在乎皇裔。
那天他對寵冠六宮多年的瑤妃發了好大的火,將她做了修容,只因他滿心都再止不住地擔心:如若榻上那人再也醒不過來了怎麼辦。
他看著她並不安穩的睡容,渾身發冷。驀地聽到她一聲迷迷糊糊的低喚:“賀蘭淮之……”
☆、261流年記(2)【皇帝和晏然】
【二十一歲·十六歲】
在那一年裡,她開始爭寵。他隱約覺出她是為了晏家,卻不好說什麼。
畢竟是他強要了她。
可他沒有想到她會喝避子湯。得知這件事的時候他心底說不出的難受,原來她那麼恨他……
六宮都等著他的反應,冷眼看著,看他會不會廢了她,又或是會怎樣罰她。
眾人都覺得:她這次算是完了。
可他哪有資格廢了她。他在她即將嫁人的時候要了她,她要恨也在情理之中,本就是他不該強求。
他最終也只是淡漠地讓她退下。
他不知道,那天她的心裡也冷極了。不是因為遭人陷害,而是因為他根本不肯聽她的解釋。
然後她理所當然的失寵了。他因為失望不再去見她,她也不敢去求見他。
.
她在這樣的境地中迎來了她的十六歲生辰。那天靜婕妤設了宴為她慶生,她在靜婕妤宮中痛哭一場。
在過去的八年裡,每一年她過生辰,他總會有禮物給她,唯獨今年是例外。可明明應該今年的關係更近,她從前只是婢女,如今她是他的妾。
靜婕妤說:“你啊……幹什麼給自己找難過?後宮失寵是常事,急不得惱不得的。”
她搖著頭只道:“我湊合著過也還罷了,可晏家……晏家經不起啊!我真恨不得去求陛下賜個恩典,給我個承諾不動晏家,自己死也就死了。”
靜婕妤無奈,溫言勸她:“你心思太多,其實這些事都不急於一時。朝堂上,姜家再一手遮天也還有我父親頂著,一時半刻的出不了什麼岔子。後宮裡,你但凡沒死沒進冷宮,也總還有出路。”
“出路?”她越想越覺得毫無出路可言,哭得愈發泣不成聲。靜婕妤淡看著她,緩緩道:“哭成這樣,只怕你不只是為了這些吧。就算這些年陛下怎麼慣著你,你經過的比這更大的事又何止一件?”
她陡然愕住,對自己的心思驚訝不已。
靜婕妤又說:“晏然,你知不知道,即便陛下與你也是夫與妾,可你如果不動這份心思,你在宮裡的日子會好過很多?”
她沒有辦法不承認,呆坐了許久,悽然而笑:“是啊……我知道,這十幾天,我都覺得自己蠢透了。”
莊聆搖搖頭:“也不必這樣說,人麼,都有七情六慾,由不得自己。”
“我說的不是這個。”我夾起一片桂花糯米仔仔細細地端詳著,抿起些許笑容,“就跟這藕片似的,完整的時候,全看不出裡面還有那根根細絲,斷了才知道。我現在是恨出了這樣的事才覺出自己的心思,從前對陛下半點真心也沒用,現在想真心相對了,又沒了機會。”
她失寵了,他惱她那麼多,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再見她。
.
那陣子她過得很難。罰跪、掌摑,從前嫉妒她得寵的嬪妃如今都來欺她,她雖是絕望卻不肯服輸,總想著聖寵這東西,能失就總能再奪回來吧。
恰好大監鄭褚有事求她,他要除掉如今的御前尚儀尹氏。
這便成了她復寵的機會。她和怡然一起在他面前做了一齣戲,假作不知他在一般一句句道出自己的心思——她也不知那些心思中有幾分真、幾分假,總之,她成功了。
她對他說:“避子湯的事,臣妾不知情。”
這是實話,而他,也終於信了。
.
第二日,他將那可合為一璧的祥雲紋玉佩遞給她。那是他早早為她備下的,她的十六歲生辰賀禮。
但因為避子湯的事,他一時沒有給她。
【二十二歲·十七歲】
那年宮裡放了一些宮女出去,其中有從前與她相熟的人。
宮女離宮的那天,她站在廣盛殿前的長階上,遠眺著宮門,他環住她問:“你想出宮?”
喜怒難辨的口氣,素來讓人心驚。她想了一想,沒有多做隱瞞地如實答說:“是,臣妾想家。”
他沉了良久:“快十年了。”
“是,臣妾離開晏家,快十年了。”她微微一笑,靠在他的肩頭上,又說,“不止是想晏家,還有太子府。”
這話並不假,屈指數算,她在太子府里住了六年。這六年裡她結實了很多如今對她很重要的人,包括他。
他思量了片刻,語氣平靜而飄渺地說:“今年去梧洵避暑。去之前,挑個日子你回去看看吧。”
“陛下?”我驚疑不定地望著他。按道理,嬪妃倒是可以回家省親的,但她家裡已無家人,這理由如何行得通?如是行不通,她一個宮嬪,又怎好離宮?
他淡淡笑了笑:“朕陪你去。”
.
於是他挑了個晚上帶她出了宮,在馬車上,她一直看著他,他被她看得不自在,便問:“看什麼呢?”
她莞爾笑說:“日子過得好快。”
他帶著她去了太子府,又去了她十年沒再回過的晏府。
而後,他說:“很少聽你說起你兄妹的事,說說吧,朕想聽聽。順便四處走走。”
四處走走?她微微一愣,有些猶豫地說:“陛下,延康坊內住了多位大人,您小心……被糾劾……”
“糾劾?”他促狹一笑,攬住她的纖腰,瀟瀟灑灑地走出門去,一邊走著一邊道,“朕帶愛妃犯宵禁來了,靜候眾卿糾劾。”
他們倒是沒迎面碰上什麼朝中大員,倒是直接被坊內武侯攔下來盤問了一番。索性驃騎將軍霍寧也住在延康坊內,他們才不至於被拽去打一頓。
.
次日一早,他在早朝上果然被糾劾了,禮部尚書吳允很是嚴肅地奏道:“臣聽聞坊中傳言,說陛下車駕昨夜在延康坊外停了許久……”
“是,朕昨夜出宮了。”他閒閒地接過了吳允的話,又神情自若地續上一句,“看不順眼的上本糾劾。”
這麼一來倒是沒人敢開口了,滿朝文武中總有膽大之人熱衷於挑天子的不是,卻到底沒人敢明目張胆地承認看天子“不順眼”。
一時安寂,他輕一笑,帶著些許歉意復看向吳允道:“無意打了吳大人的岔,大人繼續說。”
“臣……”吳允怔了一怔,有些回不過神地四下看了看,訕訕道,“臣說完了……”
此事從前朝傳到後宮,她笑睨著他調侃說:“臣妾還道陛下當真不怕群臣糾劾,合著是用這法子堵各位大人的嘴?”
他輕聲一笑環住她:“不好麼?”
她認真地搖了搖頭:“不好,弄得臣妾跟禍國妖妃似的。”
他眉頭微挑:“朕又沒說帶了你同去。”
“所以更是。”她翻眼看著他,“哪天若是忽地揭出陛下是為臣妾犯的規矩,臣妾的錯處可就大了。”
“嗤”,他一聲輕笑,滿不在乎地擁著她往屋裡走,“自古妖妃心思古怪是一方面,哪個不是長得傾國傾城?就你……”他認真地端詳了她一番,“實在夠不上。”
“……”她怒目而視,滿心的抱怨一字也沒敢說出來,卻又通過目光讓他感受得明明白白。
“不許瞪了。”他伸手捂住她的眼睛,拿開,她仍是瞪著他。
“行了行了……你妖妃還不行?”他服了軟,她聽著卻越發奇怪:怎麼比不承認還彆扭?你才妖妃!
☆、262流年記(3)【皇帝和晏然】
那個夏天,她有了身孕。本該是闔宮同慶的事,但很可惜,她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已是小產之時。
她昏迷在床,鮮血染紅了錦被。身為九五之尊的他,看著那一片殷紅前所未有地害怕,甚至沒有什麼時間替還未面世的孩子傷心,他滿心都在想……如若她醒不過來了可怎麼辦。
她躺在床上昏睡著,毫無意識卻哭著,他看得出她很害怕,卻又無力護她。他緊緊地摟著她過了很久,聽到太醫在他身邊戰戰兢兢地稟說:“若容華娘娘醒不過來……便醒不過來了。”
皇裔為重,他素來知道。所以他從來不曾想過,會有這樣一天,他在乎眼前女子的死活甚過在乎皇裔。
那天他對寵冠六宮多年的瑤妃發了好大的火,將她做了修容,只因他滿心都再止不住地擔心:如若榻上那人再也醒不過來了怎麼辦。
他看著她並不安穩的睡容,渾身發冷。驀地聽到她一聲迷迷糊糊的低喚:“賀蘭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