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一切都被揭穿了。莊聆看著皇帝的震驚與憤怒,心底終於一片死寂。
莊聆被禁足了,闔宮宮人被交送宮正司嚴審。很快又被下旨廢了位份,繼續審。
那陣子她聽說,父親病倒了。
心中到底還有些難過,更多的卻是麻木。
她不服,那奪了她後位的人……她一定不會讓她好過。晏然、皇帝,甚至還有暗中使力的琳儀夫人楚晗,他們都別想好過。
白綾、鴆酒、匕首放到她面前,她看了一看,提出要見晏然。
晏然來了,她倒了茶推給她。晏然看了看卻沒有動,莊聆笑說:“你現在位居夫人,這婕妤所用的茶,怎麼入得了你的眼?”
晏然一聲輕笑,將那茶水倒了一地,話語更是毫不留情:“姐姐心思通透。婕妤所用的茶,確是入不得我的眼了。姐姐忘了麼?當年是姐姐親手把寧婕妤逼出了宮。”
她羽睫一顫,凝視著那一地的茶水,恨意分明:“只恨給了你回來的機會。”
“是啊,斬糙須除根,我還以為姐姐最是明白這個道理。”
莊聆一聲輕笑。
晏然說:“前幾日,我和陛下一起去看了趙伯伯。”
莊聆胸中一悶,終是笑不出來了,生硬地問她:“他們怎麼樣……”
“趙伯伯這把年紀了,如此一病,姐姐覺得能如何?”晏然凝視著她幽幽說,繼而狠然道,“趙伯伯怎麼會有你這樣的女兒!”
“呵……”她一聲啞笑,笑得極盡痛苦,繼而嚷了出來,嚷出悶在心中多年的想法,“我能怎麼辦……我能怎麼辦!我是為了趙家……趙家沒有兒子,甚至連別的女兒都沒有,只能靠我……我只想和姑母一樣,有一天坐在那萬人之上的位子上,也算讓趙家榮極一時。”
她也辨不清這番話中有幾分真假。
“從我嫁給陛下那天起,我就在想……憑什麼我只能給淑元皇后作隨嫁媵妾。我的家世只比她好不比她差……好,這是先帝定下的婚事,我認了。可連蕭雨盈也壓我一頭……姜雁嵐仗著皇太后也始終比我高上半品……後來我才想明白……那和先帝、和皇太后關係都不大,那是因為蕭家和姜家都還有別人在朝中為官,唯我趙家……只能靠著父親。”
晏然帶著幾分驚訝地沉下一口氣,全然不解她這番心思。
她亦有幾分不解,回看著晏然問她:“你覺得很奇怪麼?我只是不服,同是貴女,我憑什麼進了宮就要比她們差一截……我沒有兄弟能替我爭,我就自己爭。我本想自己除掉蕭雨盈和姜雁嵐的,可你出現了……你幫我解決了一切。她們在宮裡那樣的分量都被你除掉了,日後……我如何還能壓得住你?難不成我趙莊聆前腳輸給了蕭家姜家、後腳還要敗給你這個從奴籍赦出來的賤婢麼?”
晏然聽罷只是輕笑:“姐姐真是涇渭分明……這麼多年,趙伯伯都還拿我當摯友的女兒看,在姐姐眼裡,卻只記得我被沒入奴籍那回事。”
“不該麼?”她譏諷地笑著,“人總要認命,你在奴籍的那些年……你否認得了麼?”
“否認不了。”晏然無所謂地對她說,“現在是姐姐該認命的時候了。我會安安心心地受封皇后,姐姐也該安心上路了。”
她是該上路了,但她要拖一個人墊背。
琳儀夫人。當年幾個一同嫁入太子府的人,6續都死了,如今輪到了她趙莊聆,那就讓這個楚晗一同走吧。
她自問自己將人心摸得很準,皇帝在聽聞她知悉晏家當年之事始末後一定會來,琳儀夫人在聽說她手中有著可以讓皇帝和晏然反目的把柄時也一定會遂她的意去死。
她對皇帝說:“陛下要思量思量,敏宸夫人和琳儀夫人……孰輕孰重?”
她知道,自己已經瘋了。
那天她看著曾也一度和她處得不錯的琳儀夫人在她面前自盡,殷紅的鮮血從胸口湧出,染紅了上襦。
她微微笑著,淡看著皇帝的震驚、晏然的錯愕,心中沒有哪怕半絲半毫的愧疚,亦沒有絲毫後悔。昔日陷害晏然時曾有過的內疚自責蕩然無存,在她的心裡,已只有勝與負。
她覺得,自己雖是輸了,雖是沒有爭到後位,也不算虧了。當年一同嫁入太子府的幾人,從妻到妾,活到最後的是她。
這大概是老天最後一次垂憐她,在琳儀夫人“死”後,便讓她死了個痛快,沒有再生任何波折。否則她就會知道,琳儀夫人沒死,反倒出了宮,去過一種不一樣的日子。
☆、257霍寧與朵頎(上)
【一。初入大燕】
大燕朝永昭三年夏,祁川避暑行宮。
馬車在宮門口停了下來,車上下來一個少女,十五六歲的樣子。穿了一身錦緞的袍子,那袍子與漢族人的衣服不同,不是交領右衽、亦半點不收腰,瞧著寬寬大大。
她站在行宮門前望了一望,用尚顯生疏的漢語問迎出來的宮人:“這裡就是大燕皇帝的行宮麼?”
那宦官一揖,笑答道:“是。公主萬安。”
少女眸子一亮,贊道:“真漂亮。”
宦官迎了她進去,一壁走著一壁解釋道:“這只是避暑的地方,公主如是覺得漂亮,那錦都的皇宮公主也必定喜歡。”
她叫朵頎,靳傾汗王的獨女。頭一次來大燕,隨她的父親一起拜見大燕皇帝,兩國自此停戰結交。
汗王已經先她一步去見皇帝了,她自己在行宮裡走走停停,一路見經過的宮人穿著各樣的宮裝,恭恭敬敬地向她見禮,覺得新鮮不已。
走了許久才走到吟水閣,皇帝安排靜婕妤在那裡招待她。靜婕妤做事得體大方,見她進來,淺笑著微微一福:“公主安。”
“婕妤娘娘。”她單臂擱在胸前鞠了一躬,是靳傾的禮數。靜婕妤親熱地拉著她坐下,便有宮人來奉了茶,茶盞擱下後亦是躬身一福,禮數一絲不紊。
朵頎眨了眨眼睛,笑說:“你們大燕的禮數真多,服飾花樣也多,看著都不一樣。”
靜婕妤抿唇一笑,對她解釋說:“漢人一輩輩傳承下來的,公主如是在大燕住上些日子便會了解。”
正說著,宮人挑開帘子,一個看上去比靜婕妤年齡小些的嬪妃走進來,規規矩矩地一福身:“靜婕妤娘娘萬安,公主萬安。”
朵頎見狀,忍不住咯咯地起來,笑得對方一愣,看向靜婕妤。靜婕妤抿唇解釋道:“你來之前,公主正說著大燕禮數繁瑣。”言罷又向朵頎介紹道,“這位是寧才人。”
朵頎看了看她們,笑贊她們都是美人,又問靜婕妤說:“婕妤娘娘,後宮有多少位嬪妃?”
二人俱是一愣,相視一望,靜婕妤說:“眼下有三十四位嬪妃。公主怎麼這麼問?”
三十四位,好多。朵頎面色一黯,答說:“父王和王兄要我嫁入大燕,可是……我不想……”她抬眼覷了她們一眼,“大燕規矩太多,我不喜歡。”
寧才人仿佛沒聽到她的話,只糾正靜婕妤說:“娘娘記錯了,是三十三位。”
靜婕妤一怔,遂點頭道:“是了,是三十三位。”
朵頎不免好奇,追問為何又是三十三位了,寧才人抿笑答道:“去年,夏美人意圖毒害皇裔,廢位庶人打入冷宮了。”
“冷宮是什麼?”朵頎好奇地追問。
靜婕妤卻說:“一句兩句解釋不清,公主也莫要問了。”
她按捺不住好奇去打聽,宮女告訴她,冷宮是關著犯了錯的嬪妃的地方。沒有例銀甚至衣食也缺,就讓她們在那兒孤獨終老、自生自滅。
那宮女還說,很多人便在那裡瘋了。
【二。躲避後宮】
朵頎覺得,太可怕了。她是在糙原上長大的女子,最愛的就是縱馬馳騁。她想,住在深宮中於她而言已很恐怖,冷宮那地方……
她想著便是一陣寒意。
.
當晚,皇帝在正暸殿設宴為他們接風。冷宮的事讓朵頎很是心驚,只覺得在這歌舞昇平背後都是無盡的黑暗,她甚至能看到自己的未來。
因此她覺得那舞也很無趣,中規中矩的,數十個歌姬都是同樣的動作,雖是大氣磅礴卻了無生氣。
一舞罷了,她無精打采地搖著頭說:“無趣無趣,漢人的舞蹈總是這樣,拘謹沒看頭,徒有聲勢。”
殿裡一陣冷。朵頎心知這會惹得皇帝不快甚至惹得闔宮不快,但她必要這樣做。眼下就是再不快也還有父王護著她,如若她進了後宮,就當真沒人再能幫她。
莊聆被禁足了,闔宮宮人被交送宮正司嚴審。很快又被下旨廢了位份,繼續審。
那陣子她聽說,父親病倒了。
心中到底還有些難過,更多的卻是麻木。
她不服,那奪了她後位的人……她一定不會讓她好過。晏然、皇帝,甚至還有暗中使力的琳儀夫人楚晗,他們都別想好過。
白綾、鴆酒、匕首放到她面前,她看了一看,提出要見晏然。
晏然來了,她倒了茶推給她。晏然看了看卻沒有動,莊聆笑說:“你現在位居夫人,這婕妤所用的茶,怎麼入得了你的眼?”
晏然一聲輕笑,將那茶水倒了一地,話語更是毫不留情:“姐姐心思通透。婕妤所用的茶,確是入不得我的眼了。姐姐忘了麼?當年是姐姐親手把寧婕妤逼出了宮。”
她羽睫一顫,凝視著那一地的茶水,恨意分明:“只恨給了你回來的機會。”
“是啊,斬糙須除根,我還以為姐姐最是明白這個道理。”
莊聆一聲輕笑。
晏然說:“前幾日,我和陛下一起去看了趙伯伯。”
莊聆胸中一悶,終是笑不出來了,生硬地問她:“他們怎麼樣……”
“趙伯伯這把年紀了,如此一病,姐姐覺得能如何?”晏然凝視著她幽幽說,繼而狠然道,“趙伯伯怎麼會有你這樣的女兒!”
“呵……”她一聲啞笑,笑得極盡痛苦,繼而嚷了出來,嚷出悶在心中多年的想法,“我能怎麼辦……我能怎麼辦!我是為了趙家……趙家沒有兒子,甚至連別的女兒都沒有,只能靠我……我只想和姑母一樣,有一天坐在那萬人之上的位子上,也算讓趙家榮極一時。”
她也辨不清這番話中有幾分真假。
“從我嫁給陛下那天起,我就在想……憑什麼我只能給淑元皇后作隨嫁媵妾。我的家世只比她好不比她差……好,這是先帝定下的婚事,我認了。可連蕭雨盈也壓我一頭……姜雁嵐仗著皇太后也始終比我高上半品……後來我才想明白……那和先帝、和皇太后關係都不大,那是因為蕭家和姜家都還有別人在朝中為官,唯我趙家……只能靠著父親。”
晏然帶著幾分驚訝地沉下一口氣,全然不解她這番心思。
她亦有幾分不解,回看著晏然問她:“你覺得很奇怪麼?我只是不服,同是貴女,我憑什麼進了宮就要比她們差一截……我沒有兄弟能替我爭,我就自己爭。我本想自己除掉蕭雨盈和姜雁嵐的,可你出現了……你幫我解決了一切。她們在宮裡那樣的分量都被你除掉了,日後……我如何還能壓得住你?難不成我趙莊聆前腳輸給了蕭家姜家、後腳還要敗給你這個從奴籍赦出來的賤婢麼?”
晏然聽罷只是輕笑:“姐姐真是涇渭分明……這麼多年,趙伯伯都還拿我當摯友的女兒看,在姐姐眼裡,卻只記得我被沒入奴籍那回事。”
“不該麼?”她譏諷地笑著,“人總要認命,你在奴籍的那些年……你否認得了麼?”
“否認不了。”晏然無所謂地對她說,“現在是姐姐該認命的時候了。我會安安心心地受封皇后,姐姐也該安心上路了。”
她是該上路了,但她要拖一個人墊背。
琳儀夫人。當年幾個一同嫁入太子府的人,6續都死了,如今輪到了她趙莊聆,那就讓這個楚晗一同走吧。
她自問自己將人心摸得很準,皇帝在聽聞她知悉晏家當年之事始末後一定會來,琳儀夫人在聽說她手中有著可以讓皇帝和晏然反目的把柄時也一定會遂她的意去死。
她對皇帝說:“陛下要思量思量,敏宸夫人和琳儀夫人……孰輕孰重?”
她知道,自己已經瘋了。
那天她看著曾也一度和她處得不錯的琳儀夫人在她面前自盡,殷紅的鮮血從胸口湧出,染紅了上襦。
她微微笑著,淡看著皇帝的震驚、晏然的錯愕,心中沒有哪怕半絲半毫的愧疚,亦沒有絲毫後悔。昔日陷害晏然時曾有過的內疚自責蕩然無存,在她的心裡,已只有勝與負。
她覺得,自己雖是輸了,雖是沒有爭到後位,也不算虧了。當年一同嫁入太子府的幾人,從妻到妾,活到最後的是她。
這大概是老天最後一次垂憐她,在琳儀夫人“死”後,便讓她死了個痛快,沒有再生任何波折。否則她就會知道,琳儀夫人沒死,反倒出了宮,去過一種不一樣的日子。
☆、257霍寧與朵頎(上)
【一。初入大燕】
大燕朝永昭三年夏,祁川避暑行宮。
馬車在宮門口停了下來,車上下來一個少女,十五六歲的樣子。穿了一身錦緞的袍子,那袍子與漢族人的衣服不同,不是交領右衽、亦半點不收腰,瞧著寬寬大大。
她站在行宮門前望了一望,用尚顯生疏的漢語問迎出來的宮人:“這裡就是大燕皇帝的行宮麼?”
那宦官一揖,笑答道:“是。公主萬安。”
少女眸子一亮,贊道:“真漂亮。”
宦官迎了她進去,一壁走著一壁解釋道:“這只是避暑的地方,公主如是覺得漂亮,那錦都的皇宮公主也必定喜歡。”
她叫朵頎,靳傾汗王的獨女。頭一次來大燕,隨她的父親一起拜見大燕皇帝,兩國自此停戰結交。
汗王已經先她一步去見皇帝了,她自己在行宮裡走走停停,一路見經過的宮人穿著各樣的宮裝,恭恭敬敬地向她見禮,覺得新鮮不已。
走了許久才走到吟水閣,皇帝安排靜婕妤在那裡招待她。靜婕妤做事得體大方,見她進來,淺笑著微微一福:“公主安。”
“婕妤娘娘。”她單臂擱在胸前鞠了一躬,是靳傾的禮數。靜婕妤親熱地拉著她坐下,便有宮人來奉了茶,茶盞擱下後亦是躬身一福,禮數一絲不紊。
朵頎眨了眨眼睛,笑說:“你們大燕的禮數真多,服飾花樣也多,看著都不一樣。”
靜婕妤抿唇一笑,對她解釋說:“漢人一輩輩傳承下來的,公主如是在大燕住上些日子便會了解。”
正說著,宮人挑開帘子,一個看上去比靜婕妤年齡小些的嬪妃走進來,規規矩矩地一福身:“靜婕妤娘娘萬安,公主萬安。”
朵頎見狀,忍不住咯咯地起來,笑得對方一愣,看向靜婕妤。靜婕妤抿唇解釋道:“你來之前,公主正說著大燕禮數繁瑣。”言罷又向朵頎介紹道,“這位是寧才人。”
朵頎看了看她們,笑贊她們都是美人,又問靜婕妤說:“婕妤娘娘,後宮有多少位嬪妃?”
二人俱是一愣,相視一望,靜婕妤說:“眼下有三十四位嬪妃。公主怎麼這麼問?”
三十四位,好多。朵頎面色一黯,答說:“父王和王兄要我嫁入大燕,可是……我不想……”她抬眼覷了她們一眼,“大燕規矩太多,我不喜歡。”
寧才人仿佛沒聽到她的話,只糾正靜婕妤說:“娘娘記錯了,是三十三位。”
靜婕妤一怔,遂點頭道:“是了,是三十三位。”
朵頎不免好奇,追問為何又是三十三位了,寧才人抿笑答道:“去年,夏美人意圖毒害皇裔,廢位庶人打入冷宮了。”
“冷宮是什麼?”朵頎好奇地追問。
靜婕妤卻說:“一句兩句解釋不清,公主也莫要問了。”
她按捺不住好奇去打聽,宮女告訴她,冷宮是關著犯了錯的嬪妃的地方。沒有例銀甚至衣食也缺,就讓她們在那兒孤獨終老、自生自滅。
那宮女還說,很多人便在那裡瘋了。
【二。躲避後宮】
朵頎覺得,太可怕了。她是在糙原上長大的女子,最愛的就是縱馬馳騁。她想,住在深宮中於她而言已很恐怖,冷宮那地方……
她想著便是一陣寒意。
.
當晚,皇帝在正暸殿設宴為他們接風。冷宮的事讓朵頎很是心驚,只覺得在這歌舞昇平背後都是無盡的黑暗,她甚至能看到自己的未來。
因此她覺得那舞也很無趣,中規中矩的,數十個歌姬都是同樣的動作,雖是大氣磅礴卻了無生氣。
一舞罷了,她無精打采地搖著頭說:“無趣無趣,漢人的舞蹈總是這樣,拘謹沒看頭,徒有聲勢。”
殿裡一陣冷。朵頎心知這會惹得皇帝不快甚至惹得闔宮不快,但她必要這樣做。眼下就是再不快也還有父王護著她,如若她進了後宮,就當真沒人再能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