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否則,換到鎮上怎麼還是這個價格?

  擺明了掙得多,搬到鎮上不是為了方便客人,而是為了掙更多。

  即使是事實,也不該讓老太太們留下吃虧的感覺,“你和她們說,搬去鎮上,家裡的活計兼顧不了,宅子的屏風,矮塌是特意為招待她們布置的,按捏的價格自是要貴些。”

  和人打了一年多交道,劉氏哪兒會不懂黃菁菁的意思,“娘,您放心,我知道怎麼做的。”

  黃菁菁把雞籠里的雞食掃乾淨倒進茅房攢肥,又去前院和牛老頭說話,請牛老頭看了個好日子,不慌不忙,九月二十,那會稻穀豐收繳稅結束,正是挖紅薯的時候,算著日子,周士武差不多也回來了,一家人搬去鎮上開火正好。

  於是,趕集的時候黃菁菁和劉氏去了新宅,周士仁擔心黃菁菁累著了,趕牛車送她們去的,桃花梨花對新宅子好奇不已,嚷著要一起,既是坐車,黃菁菁沒反對,還把米久也帶著,宅子屋子多,分東西廂房,有的是桃花和梨花住,劉氏布置後院時順便把各屋裡的家具一俱添齊了,上房有三間臥室,鐵定是要留給黃菁菁和老花的,故而裡邊的家具最齊全,窗戶都是剛糊上去的,進了院子,桃花和梨花一間屋子一間屋子看,米久則在桂花樹下,撿著飄落的花瓣。

  滿園飄香,拂面的風皆夾雜著香味。

  轉了圈,黃菁菁還算滿意,讓周士仁去集市把鍋鏟子火鉗備齊了,柴火,碗筷,瓜瓢,木盆直接從村里搬來,她則去了周士文鋪子。

  鋪子生意好,裡邊除了周士文,多了個學徒,十二三的模樣,容貌清秀,笑容滿面的招待客人,見著黃菁菁,客客氣氣的喊著嬸子,周士文見黃菁菁,和他比劃了個手勢,拉著黃菁菁去裡邊隔間說話。

  “娘,您怎麼來了,是不是二弟回來了?”

  黃菁菁由他扶著坐下,慢吞吞道,“你二弟不知啥時候才回來,我有件事與你說,宅子布置出來了,搬家後,你搬到那住,用不著租宅子浪費錢,你三弟白天在村里忙,夜裡也要回來的。”

  只是劉氏栓子和周士文的話,傳出去不太好聽,索性家裡有牛車,周士仁夜裡來鎮上不是問題。

  她沉默了半晌,見周士文給他倒茶,忙叫住了他,“不用倒茶,我說了事就走,慧梅帶著大雙小雙住在村里沒啥事,你們搬去新宅,她若還在村里,恐怕會有閒言碎語,她自己想得開,我就怕以後大雙小雙……”

  周士文把倒的茶遞給黃菁菁,斂著眉,沉吟道,“她說待大雙小雙大些了再說,這件事我會與她說的,娘,您就別操心了,身體還有沒有哪兒不舒服的?”

  聽她岔開話題,黃菁菁明白他是有主意了,順著他的話道,“好著呢,你花叔不讓我做這個,不讓我做那個,割半背簍豬糙就得回家倒了來,擔心太重我承受不住,這段時間,好像又胖了。”

  “不胖,瘦了很多了。”

  這時候,外邊有人喊,黃菁菁不敢耽誤他,匆匆忙走了,回到村里,私底下和老花嘀咕劉慧梅,嘆息大雙小雙可憐。

  “老大媳婦就是心思沉,太過陰森,若是開朗些,遇著事情光明正大說出來,老大隻怕不會和離,一家人,誰像她那樣陽奉陰違的?”老花可憐劉慧梅一個人照顧大雙小雙不容易,而且,孩子斷了奶就攆出周家,傳出去外人肯定會說周家過河拆橋,甚至會有人罵黃菁菁,有錢了就慫恿兒子休妻。

  但劉慧梅那種人叫人防不勝防,不打交道是好的。

  天色將黑,周士文從鎮上回來了,周士仁正在收稻穗,見狀,一臉詫異,“大哥,你怎麼回來了?”

  “我回來看看,三弟在忙呢。”灶房做飯的劉慧梅聽到外邊的聲音,想起某種可能,整個人皆恍惚起來,肖氏和劉老頭來找自己幫忙,她不聞不問,以肖氏玉石俱焚的性子,跑到周士文跟前說她壞話也不一定。

  怔神間,周士文已站在門口了,高大的身形擋住了僅有的光,灶房一下黑了下來,只余灶眼裡的火苗子燃著,她苦笑道,“是不是我娘說了什麼你要攆我走了?”

  一開口,先將自己處於被動的局勢,周士文蹙了蹙眉,卸下肩頭的背簍,背光而立的他神色晦暗,情緒不明,“我說過,你要是想住下沒人會黏你,你生了大雙小雙,住在這是理所應當的,只是村里若有關於我娘的謠言,還請你出面解釋,我與你,註定是不可能的了。”

  他跨不過去心裡的坎,和她僅有的牽連只是兩個孩子,僅此而已。

  劉慧梅微微鬆了口氣,隨即心底湧現更大的失落,有些事,她心裡早已明白但也盼著周士文能原諒她,不過是她自欺欺人罷了,她低下頭,看著灶眼裡的火星子出了神,張嘴想說點什麼,喉嚨像堵了塊石頭,不上不下壓迫得她說不出話來。

  周士文去老屋探望老花和黃菁菁,喜得米久抱著他大腿喊爹爹,聽得周士文啼笑皆非,問老花道,“花叔,米久哪兒學來的?”

  “桃花教的,你娘說跟訓狗似的,每回給米久吃糕點前就得教他喊爹爹,否則吃不了,米久看著小,卻也不是聽不懂的,才幾天的功夫就會喊了。”老花露出個驕傲的笑,“你下次回來,他就會喊大伯了。”

  周士文倒也不意外,抱起米久坐在自己腿上,逗道,“米久,喊大伯,大伯還給你買糕點。”

  米久嘴裡喊著爹,聲音一聲比一聲清脆,周士文陪老花說了會話就走了,明早要回鎮上,還得抽空多陪陪大雙小雙。

  他和劉慧梅已和離,自然沒在睡一間屋,劉慧梅體諒他明天就要離開,讓大雙小雙挨著他睡,半夜喝奶了抱到她房裡來,上房的燭火亮了一宿,天不亮,周士文就醒了,院子裡已有動靜,周士仁正在樹下裝牛板車,聽著門吱呀聲開了,他轉過頭來,小聲道,“大哥,我送你。”

  周士文沒有拒絕,同時,東屋的門開了,劉慧梅站在門口,壓低了聲音,“相公,您走就是了,我守著大雙小雙。”

  算著時辰,大雙小雙還有會兒才會醒,她一步一步挪到上房,燭火隱滅,她毫不遲疑走了進去。

  周士文回眸瞅了眼床上的孩子,闊步走向周士仁,見周士仁裝好牛板車,從柴篷提了兩捆柴出來,他進去幫忙,三兄弟都是勤快人,柴篷的柴一年半載全然不是問題,周士仁送周士文去鋪子,順便把過日子需要的物件全搬去了新宅,隔壁宅子的人聽到動靜,時不時會投來探究的目光,早先周士仁在鎮上賣佐料粉,很多人光顧他的生意,自是認出他,稍微一打聽,對新來的鄰居不算牴觸,甚至笑岑岑說以後買佐料粉不用去街上鋪子了,幾步路就能買到。

  周士仁不卑不亢點頭,臉上掛著和善的笑,不住的點頭。

  期間他跑了兩三趟,村里人看見他的動靜,心知他們要搬家了,得知周家三房去鎮上,羨慕得不得了,誰能想到,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字的周三兩口子是先出頭的。

  聊起這個,少不得聊到為周家生了兩個兒子的劉慧梅,周家三房搬去鎮上,大房呢?

  有人向李jú打聽,總覺得周家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波濤洶湧,照理說,最該搬去鎮上的是黃菁菁和老花,老人不搬走就該輪到大房,但看這架勢,大房沒占到優勢,反而被三房領了先,於是便有人說黃菁菁一碗水沒端平,顯而易見的偏袒三房。

  來賣竹籃子時也有人說起,黃菁菁一笑而過,沒往心裡去,倒是黃三娘站出來為黃菁菁說好話,只是她不敢來家裡,只是在小河邊和大家磨嘴皮子,“不能怪四娘偏心,栓子要去鎮上的書院念書,總得有人照顧吧,老三媳婦是他娘,她不去鎮上說不過去啊?”

  這話一出,小河邊洗衣服的婦人驚呆了眼,以為自己耳朵聽岔了,黃菁菁素來不喜歡黃三娘,雖是姐妹,跟陌生人沒什麼分別,黃三娘暗裡沒少詆毀黃菁菁,如何今天一反常態,和黃菁菁站同一陣營了?

  黃三娘扯著嗓子還在說,“大雙小雙年紀小,鎮上人販子多,不小心被人抱走了怎麼辦,以四娘的性子,怕是要等孩子大些了再說,四娘買地給三個兒子都買了,眼下又怎會厚此薄彼……”

  夜裡,躺下了老花把黃三娘的話轉述給黃菁菁聽都覺得困惑不已,“四娘,你是她腦子是不是生鏽了。”

  二丫三丫來這邊玩,起初黃三娘拍手叫好,得知是指點桃花梨花針線活的,有意拘著不讓她們過來,二丫三丫不會說黃三娘的話,但以黃三娘的性子,還用得著猜嗎,想讓他和黃菁菁主動找上門,低人一等唄。

  黃菁菁打了個哈欠,閉著眼,昏昏欲睡道,“她的腦子哪兒會生鏽,心思聰明著呢,咱要是都搬去鎮上了,就剩下她們一家子在村里,往後日子不太好過,要是有人看上她的房屋田地,她哪兒守得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