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情發展到這裡,突然就變得有些耐人尋味了。

  三百年後,已經變成鬼王的狄琰因為找不到消散於天地之間的華霄,在忍耐了三百年的漫長孤寂之後,偶遇了商芸,終於自欺欺人地找了她做華霄的替身。

  然後,楚雲非把人截了下來,換成了自己,在酆都之中與他有了那一番糾纏,最後發現他要找的不過是個替身,所以不管是自己也好還是妹妹也好,對狄琰來說都沒有什麼區別。

  可是照現在這個情況看來,在三百年前給他留下華霄這個影像的人不是別人,就是他自己啊。

  這一系列事情,就連楚雲非都感到了冥冥之中的命運——他,果然是要當科長的人。

  所以他表現得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蕭律的提議,選擇了留下。

  幾日之後,狄琰離開皇都北上,前往苦寒邊關。蕭律親自相送,原本想帶著華衡一起來,然而他的國舅又拒絕了。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表面上的,楚雲非當然不可能什麼都不做。狄琰攜十萬大軍離開,前往邊疆,當夜紮營休息之時,桃花入夢。

  夢裡桃花盛開三千里,灼灼一片,比起當日在神農的桃花林中更盛,在這無數紅色桃花簇擁之中,一株白色桃花猶如雲蓋,桃花飄落,在地上淺淺的覆了一片。

  狄琰現在在夢境裡,不由自主地往著那株白色的花樹下走去。他感到在那裡有什麼在吸引著自己,等到真正走過去之後才看到,在那盛開的白色花樹下站著一個人。

  光是目光觸到那熟悉的身影,狄琰便心裡一突,華霄身上穿著當日在書房中穿著的那身紅裳,只是分毫不亂。

  堆雲砌墨般的烏髮梳成簡單的樣式,發間沒有其他點綴,只有幾朵桃花。

  在離開皇都之時,狄琰曾經想過,她會不會來送自己?

  那日在書房裡撞見她那般情態,狄琰絲毫不敢去回想,多想一分,對她的渴望就多一分,心裡的痛苦也更多一份。

  這完全違背了道德,違背了忠義,然而他沒有想到,自己白天能夠控制著自己不去想她,到了晚上,從皇都一離開,就不能再控制自己的夢境。

  “罷了。”狄琰想道,“不過是夢境。”

  他想著,向著面前的人走去,她美麗的眼眸看向了自己,唇邊含著微笑,仿佛就是在這裡等著他來一樣。

  在這夢境裡片刻的放縱,也能讓他焦灼痛苦的心得到一絲舒緩。

  華霄看著他,對他微微一笑,說道:“你來了。”

  狄琰一看她,便知道這只是自己的夢境,華霄的性情從來不是如此,她活潑,跳脫,想什麼就說什麼,要怎樣就怎樣,即使自己身陷函關之時,她想來救,也就單身匹馬來救了。

  狄琰閉了閉眼,知道是夢境,他就更不需要約束自己,在看向面前的人時,目光里也不再隱藏自己的心意,說道:“臣來了。”

  她看他一眼,像是不滿他這樣自稱,不過也沒說什麼,只是望著眼前這片桃花,感慨地道:“這片桃花開的真好啊,等日後回了封地,在我住的地方,我也想要種這麼一片桃花。”

  封地?

  她如今身在宮中,狄琰猜她所說的封地,應當是黎王封地了。

  她住的地方就是她長大的地方,想來她在那裡應當很自由,而不像入了宮,處處都要受到束縛,過得身不由己。

  可是她如何能夠回到封地之中呢?

  作為帝王的妃嬪,想要離開皇都回到封地去,除非是等帝王死後,她有子嗣分封了封地,她才能跟著自己的兒子過去。

  狄琰心道,你難道已經不自由到了這種地步?

  可華霄卻什麼都不說,只是靜靜地看著他,說道:“到時你還是要時常進宮來,來看看我。”

  即便是到了那時,他們之間依然有別,即便沒了主公,她也不能再嫁他。

  狄琰眼中露出了掙扎的神色,明明是在夢裡,他也不能真正順應心意。

  他身上有著枷鎖,他陷在其中便掙脫不開,只能低下頭不再看她,痛苦地道:“臣不敢。”

  他的話音一落,站在面前的她便笑了起來,說道:“有什麼不敢的?桃花很快就謝了,我們也不能在這裡停留太久。”

  隨著她的話音落下,這三千里之中開得正好的桃花紛紛飄落,幾乎瞬間就在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而枝椏上只剩光禿禿的一片。

  狄琰連忙抬頭看向面前的人,而華霄已經消失不見了,他伸手要去抓住這從面前飄落的花瓣,結果卻從夢中驚醒。

  他坐在帳中,已然分不清這到底是自己在做夢,還是她真的入夢來見了自己。

  第116章 各走一邊(二)

  狄琰去了邊疆,轉眼就是一度春秋。

  六宮冊封大典如期舉行,當日後宮妃嬪皆盛裝出席,許久沒有在眾人露面的華妃也出現了。

  沐皇后站在帝王身側,手中拿著蕭律登基時青鸞送給她的那柄玉如意,大佬落後他們一步,身上紅衣勝火,手裡拿著一枝桃花。

  玉如意與桃花,雖然看上去相差甚遠,但所有人都知道華妃手中的桃花,是去年在她的永和宮種下的樹上今年初發的第一枝桃花。

  玉如意是青鸞送來的,桃花卻是陛下親手栽下的。

  華妃盛寵,宮中朝中無人不知,她雖有永和宮,但大多數時間卻不在自己的宮裡,而是跟陛下住在一起。

  這般專寵,實在是叫後宮佳人眼紅,甚至有人覺得若不是當日青鸞將玉如意交給了沐夫人,如今坐在後位上的應該是華妃才對。

  對於這些風言風語,蕭律沒壓力,因為他本來就是這麼想的,至於不讓“華妃”住到永和宮去,那是為了大家好。

  大佬也沒壓力,反正他不做。

  沐皇后更沒壓力,她做不做這個皇后都無所謂。

  可是作為蕭律的老丈人,華脩華太守就很有壓力。

  他遠在韞城都能聽見從皇都傳來的閒言碎語,偶爾來面個聖就被同僚各種說什麼可惜青鸞沒選中你女兒華霄——

  “不,應該說是可惜青鸞橫插一腳啊,不然就是你女兒做皇后啦!”

  “是啊,華國公,你女兒要是當了皇后,那你可就是獨一無二的國丈了,陳國公一定要氣到吐血啦!”

  華脩心裡苦,想到至今還在帝王的後宮裡待著的兒子,這算什麼?

  這樣的盛寵讓人感到很是不安啊!

  然而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看來,他確實是無限風光,箇中心酸又不能和外人道,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他來皇都一次,就有一群故友為他接風洗塵,大家都是昔年太學裡的同窗,彼此之間的情分比起外人來又不同。

  他們包下了皇都最好的酒樓,一起飲酒作詩,追憶往昔同窗情誼,最後話題不免又落回蕭律身上。

  如今蕭律登基也有一年,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自狄琰去駐守邊疆之後,蠻族也幾乎被趕到了荒原的另一面去。一切都走上了軌道,作為臣子,他們所關心的事情就剩下了一件,那就是陛下的子息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