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軍帳中,君臣二人都沉默著,就只有湯底在小火爐上滾著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片刻之後,蕭律才道:“你要主公怎麼罰你?函關一戰,天下皆知,你獨自一人應戰三天三夜,最後還逃出生天。正如你所說,這一戰之中你無功,但亦無過。”

  狄琰抿著唇,顯然不認為自己無功無過。

  蕭律道:“你不知道在你沒有回來之前,全軍的士氣有多低落,就算孤現在想回去為你報仇也沒有這個底氣。”

  狄琰跪在地上,聞言抬頭看向他。

  蕭律看到他的臉色並不像重傷初愈那樣蒼白,只想著華衡真是下了血本,不知是怎麼救了他。

  他見狄琰在等自己的下文,於是說道:“你一回來,全軍便士氣大振,你可看到方才守在帳外的將士是用怎樣的目光看你的?”

  狄琰低下頭去,眼底浮現出若有所思的神色,聽坐在面前的主公說道:“在他們眼中,你已經在那一戰中封了神,以一人之力就在那樣的絕境下守住了局勢,最後還能毫髮無損地回來。”

  蕭律頓了頓,確定面前的人把話聽進去了,才繼續說道:“華霄對孤說過,這一戰正是你的蛻變之戰,所以孤才讓你做了林廷的副將,讓你跟他過去。”

  聽到“華霄”二字,狄琰的眼底浮現出了複雜的神色。

  原來,她為自己批過命,她在主公面前這樣說過。

  她還說,無論發生什麼事,她都會趕到。

  蕭律看不到狄琰的神色,也不知他此刻的心情有多複雜,只是從桌後站起了身。

  楚雲非看著他伸手扶起了狄琰,這一次,跪在地上的俊美將軍沒有再拒絕,而是順著君王的力道站了起來。

  在起身的瞬間,狄琰就斂去了所有的神色,深邃的眼睛裡變得古井無波起來。

  他感到站在面前的人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肩膀,聽見蕭律低沉動人的嗓音在對自己說:“你可知他還說過什麼?他說,從這一關之後,你便會是商王朝最亮的一顆將星,此後為孤東征西戰,所向披靡。”

  狄琰抬頭看向他,看著蕭律認真的目光,終於開口道:“末將誓死追隨主公,無論何時,都願為主公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守住主公的萬世基業。”

  楚雲非看到蕭律臉上露出笑容,此刻哪怕不以仙門中的觀氣之術看他,他身上的帝王之氣也已經大盈,顯露無疑。

  蕭律放下了按在狄琰肩上的手,說道:“孤是覺得,你若自覺對不起那些死去的將士,那等接下來孤御駕親征的時候,便是你替他們報仇的時候。”

  狄琰聽到這句話,眼中浮現出了深沉的光芒,聽面前的人說道:“這一帳且先記著,孤不罰你,孤要你戴罪立功,打下燕趙聯盟,真正在戰場上為孤一統天下。”

  “是。”狄琰後退一步,單膝在蕭律面前跪下,說道,“末將領命。”

  “起來。”蕭律再度伸手把人扶了起來,目光若有若無地看向了少年身在的角落。

  然而,他察覺不到華衡被法術掩蓋的氣息,並不知道他人還在不在那裡。

  主帳之中,這商王朝最耀眼的將星與帝星站在一處,相對而立。

  這一刻,歷史的軌跡在他們身上交匯,楚雲非忽然更明白自己回來的意義,也更明白歷史存在的意義,從來不是他們這些沒有經歷過的人所想的那樣單薄。

  --

  大商三百九十五年,瞬王揮軍南下,行至函關,苦戰三日。

  三日夜,空降天火,燕趙後倉付諸一炬。

  又三日,函關大破,後商名將狄琰殺燕王,虜趙王,眾將士呼聲動天。

  自始,諸侯皆定,天下歸一。

  第100章 天定江山(四)

  大商三百九十六年春,商天子禪位於瞬王蕭律。

  同年秋,瞬王登基,史稱瞬帝。

  元帝退位之後並沒有離開皇城,而是從大明宮搬出來,住回了皇城邊上的一座宅邸里。那是他做皇子的時候住過的地方。

  他將帝位禪讓給了蕭律,樂得做個閒散王爺,什麼都不用管自在得很,並沒有像眾人想的那樣心中不甘。

  楚雲非四處閒逛的時候,曾經在城中的茶樓里偶遇過他,這位曾經的天子看起來完全適應這樣的身份落差,坐在他身旁的人沒有一個認得出他來,這似乎令他更加自在。

  他看著曾經的元帝,如今的元王,希望三年之後蕭律能夠有他十分之一的豁達。

  蕭律稱帝,正式晉升國舅爺的大佬之前在韞城的試驗田裡忙慣了,現在回到後宮覺得沒意思,便經常出來。

  他在這三百多年前的皇城裡瞎逛的時候,一天能夠撞上好幾撥熟人,有一次還遇到過狄琰。

  不過他的偽裝做得好,狄琰沒認出他來,而且大佬覺得狄琰大概本身就不擅長認人,所以更加不擔心被他識穿。

  楚雲非作為商寧的時候,只有三歲前在京都里生活過,腦海中倒也還殘存著一點印象,他在這裡到處逛的時候,會注意這裡跟三百多年後有什麼不同。

  逛了幾天,他得出最大的結論就是獨孤氏真的是非常不講究。歷來新政權取代舊政權,不管是為了彰顯國威也好,為了不延續上一個王朝的衰敗也好,當權者都會選擇遷都,只有獨孤氏對此毫無芥蒂,仿佛完全不在意自家的王朝能夠傳幾代一樣。

  一個人把這地方逛夠了,他就回了宮裡,蕭律這段時間非常忙,尤其是在入主大明宮以後,就連來了這裡也還是被抓著跟他睡一張床的國舅爺,都只能在晚上睡覺的時候見到真龍天子的人影。

  首先,登基大典要準備的事情就非常多,再加上還要四處肅清趙王的殘黨,在趙王統治過的那幾個封地上推行新政,改良作物,後宮的妃嬪見到蕭律的頻率比他去行軍打仗的時候還不如。

  這令她們十分怨念,更加嫉妒一回來就被召去跟蕭律同住的華霄,蕭律離開的時候她聖眷正濃,沒想到回來之後還是分毫未改。

  後宮群芳最擔心的就是蕭律會封她為後,這樣華氏在後宮中就會真正一手遮天,她們就永遠別想再有出頭之日。於是便有好些妃嬪都使人聯繫上了自己的家族,讓他們在朝會上旁敲側擊一下立後的事,探探蕭律的口風。

  眼下,因為還沒有真正進行過登基大典,所以蕭律還沒有披上龍袍,只是坐在天子的龍椅上代行使監國的權力。這日,看著底下的文武百官臉紅脖子粗地吵完登基的一應事務,蕭律原本想就此退朝,結果下面群臣卻話鋒一轉,開始催促起他立後的事來。

  蕭律坐在上首,聽一位三朝元老說道:“主公很快就要登基,成為天下共主,後宮也應當選出一位皇后來統領六宮,母儀天下了。”

  在他身旁,剛剛和這元老還爭得面紅耳赤的、儀比三司的老臣也瞬間和他統一了戰線,站在下首望著蕭律拱手道:“是啊,主公雖有嬪妃無數,但膝下卻還沒有一個子嗣,從前是因為天下未定,如今四海歸一,總該想想這些事情了,早日誕下龍嗣,也好傳下主公的千秋基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