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無雙抬起頭,亮晶晶的大眼睛看著他,歡笑著說:“那我們現在就很圓滿了。”

  皇甫瀟點了點頭,“對,很圓滿。”

  無雙只覺得心裡滾燙,長睫毛上閃現出晶瑩的淚滴。她用力向皇甫瀟的懷中擠去,像是要與他融為一體。

  皇甫瀟抱住她,感覺得到心裡裝得滿滿的,這一生再無遺憾。

  ——正文·完結——

  番外 親王府里的大小魔星(上)

  勇毅親王皇甫瀟與異國前來和親的明月公主已經成親八年了。

  公主鷹無雙果然是福氣無雙,一進門就有了喜,並且一舉得男,生下長子皇甫暉,王府中一片歡騰。

  過了一年多,她又診出喜脈,然後在陽光明媚的初夏生下了次子皇甫煦。

  三年後,她在春暖花開之際再次生下一對雙胞胎男孩皇甫昭、皇甫明。

  親王妃這麼能生,而且清一色生男孩,羨煞了燕京城裡的所有達官顯貴,連九五至尊的皇帝都坐不住了,頗為後悔當年沒有納這位異國公主入宮為妃,心裡盤算著也要娶一位能生兒子的汗國公主來。可是神鷹汗國的公主只有這麼一位,若他執意要娶,也只能由汗國大妃從家族女子都能生兒子的王公貴族裡挑個女子來封為公主,再送到燕國來作皇帝的嬪妃。

  神鷹汗國的大汗和大妃自然都願意這樣做,如果他們送來的女子為皇帝生下兒子,將來若是由這個有汗國血統的孩子登基為帝,再由他們的嫡親外孫承襲勇毅親王爵,那燕國與汗國就再也不會翻臉為敵,這對汗國的日益強大是有很大好處的。

  大燕皇帝的這個想法卻遭到了許多大臣的強烈反對,如果真的來了一個能生的女子,那後宮那些妃嬪怎麼辦?她們的家族絕對不允許有如此巨大的威脅進宮。

  皇帝很生氣,看著堂兄家已經有了四個兒子,自己卻膝下空虛,不禁有些黯然。雖然他現在不過才弱冠之年,很不用著急,但是大婚八年,宮中佳麗數十人,他也一直沒有懈怠,不斷耕耘,至今卻顆粒無收,這實在太讓人憂心了。

  皇甫瀟在江南整頓鹽務,然後轉道東南,視察幾處新建的海外通商口岸,在外面待了大半年,回程的途中又去看各地官倉,糧食貯備是否豐足,有無官員營私舞弊,等等,事情很多,直到快過年了才回到京城。

  他是奉旨出京,巡查各地,所以不能先回府,而是要進宮繳旨,向皇帝奏報一路見聞。

  進宮後,皇帝立刻在御書房召見了他。沒等他稟奏這次出京的大小事宜,皇帝便向他訴起苦來,“……朕不就想生幾個皇兒,悉心培養,將來好承繼帝業,待朕龍御歸天后,也對得起列祖列宗。他們一個個的,又拿出當年不讓我娶明月公主的那套說辭來……”

  皇甫瀟輕咳了兩聲。雖說這是事實,可無雙已經是他的妻子、他孩子的母親,那別的男人就不能再惦記,即使是皇帝也不行。

  皇甫湛已經長大成人,親政多年,不再是當年的懵懂少年,見堂兄這般模樣,便知他心裡有點不自在。畢竟明月公主本來是到大燕來嫁他的,是那些大臣和兩宮太后強烈反對,他又少不更事,以為蠻夷公主很可怕,便順水推舟地拒絕,硬塞給了皇甫瀟。如今想來,這是他迄今為止所犯的最大錯誤,但是他真沒對明月公主有什麼情愫,連她的相貌都想不起來,只聽說她為人刁蠻,性子剽悍,懷著孕都敢揮刀與敵人對砍,還有什麼事是她不敢做的?親王府這些年沒再進一個新人,連宮裡賞賜的美人也都打發出去嫁人了,外面隱隱有流言,說勇毅親王懼內,皇甫湛覺得有那麼一個強悍的王妃,這流言多半說的是事實。

  想著堂兄雖然有兒子,卻被王妃管束得緊,不能隨心所欲地寵幸美人,也是頗有遺憾之事。皇甫湛焦躁的心情頓時變得平和起來,溫和地笑道:“你也別那麼敏感,朕只是說當年的事情,又不是真對……咳咳,那個,咱們言歸正傳,你說,我想納一位汗國貴女進宮,為皇家綿延後嗣,這有什麼錯?”

  皇甫瀟很理解他的焦慮,以前自己年近三十卻膝下猶虛,雖權傾朝野,也總覺得心裡空得很,憂慮不安,深怕後繼無人,愧對父王臨終前的殷切期盼。現在有了四個嫡子傍身,他便踏實得很。現在有了四個聰明伶俐的兒子,將來還能再生,若是再有四、五個孩兒,最好再有個一、兩閨女,那就美滿了。

  他在心裡樂了一會兒,然後誠懇地安慰皇甫湛,“臣也是年屆而立才有了長子,這是我們皇甫家的傳統,成親多年才會有子,陛下不必太過焦慮,要保重龍體。”

  已經長成英俊青年的皇帝嘆了口氣,“朕也這麼對自己說,可是……哪怕先有一個皇子放在那兒,朕也能安心。就像安郡王,有了世子後便稱心如意了,日日過得逍遙自在,讓朕看著眼紅。”

  皇甫瀟輕笑,“澈弟性子散漫,喜作詩弄文,一聞政事便頭大如斗,自可百事不理,可皇上乃社稷之主,心繫萬民,自是不能如他那般清閒。”

  “朕明白,不過我們這一輩兒就只有堂兄弟三人,怎麼能只顧他自己悠閒自在?”皇甫湛挑了挑眉,“朕已經下旨,讓他去禮部當差,主管全國學政,年後出京,視察全國各州府官辦書院。這樣一來,既可為朕分憂,也照顧了他的興趣愛好。”

  “如此甚好,果是一舉兩得。”皇甫瀟也笑了,“皇上聖明。”

  皇甫湛哈哈大笑,心裡的陰霾煙消雲散。

  就在這時,一個小太監飛奔進來,跪下稟報,“皇上大喜,楚貴妃娘娘診出有喜了。”

  皇甫湛欣喜若狂,起身就往外走,“擺駕昭和宮。”

  皇甫瀟在後抱拳行禮,“恭喜皇上,臣請告退。”

  皇甫湛在門口停下,回頭笑道:“堂兄果然是有福之人,你剛回來,朕的愛妃就診出喜脈,真是天從人願啊。”

  皇甫瀟急步先出了御書房,這才避到一旁,謙遜地說:“此乃陛下洪福,天佑吾皇。”

  皇甫湛喜上眉梢,“那你就回府去看看你那幾個兒子,聽說他們都挺能折騰的,嘿嘿。等皇長子長大,你那兩個孿生小子就進宮來一起讀書習武吧。”

  “是,臣遵旨。”皇甫瀟躬身行禮,轉身離去。

  皇甫湛直奔昭和宮,去看望封為貴妃的楚燦華。楚妃有孕的消息頃刻間傳遍後宮朝堂,很快蔓延到京城的公卿世家達官顯貴的內院。

  皇甫瀟出宮後,騎馬飛奔回府。

  他離家將近一年,出門時兩個小兒子才一歲,正是呀呀學語、蹣跚學步之時,現在兩個孩子已經兩歲,不知道長成什麼模樣了。

  長子皇甫暉年滿七歲,次子皇甫煦五歲,都是自小好武,什麼招式一學就會,而且膽大包天,上樹掏鳥,下湖捉魚,折名花,砸魚缸,竟是無禍不闖,就差去街上跟人打架了。

  皇甫瀟再寶貝兒子,現在也忍耐不住,常常想把兩個小子拉過來狠揍一頓,奈何家裡有一個極寵孫兒的老王妃和不太靠譜的王妃,若是打孩子,老王妃要生氣,若是罵孩子,無雙會在一邊搗亂,實在是拿她們沒辦法。想起儒雅清秀剛剛成親的安王世子,皇甫瀟不禁覺得,孩子少也不要緊,只要好就行。這個念頭剛生,他就啞然失笑,誰都想多子多福,便是與他交好的安郡王皇甫澈,也是想多要幾個兒子的,便是庶子也好。

  一路想著,他很快回到府中。

  雖然想著兒子,但他還是按照以往的慣例,先去外書房召見齊世傑和岳堅,與他們探討了自己出外期間朝中的動向,把一些重要情況了解清楚,免得明天早朝時有誰突然發難,打他個措手不及。

  說完公事,皇甫瀟才問起兒子來,“四個小子怎麼樣?跟著你們讀書習武,沒偷懶吧?我不在府里的這些日子,他們沒人管束,是不是又闖禍了?”

  齊世傑和岳堅都呵呵直笑。

  齊世傑喝了一口熱茶,這才慢條斯理地說:“世子和二公子甚為聰慧,讀起書來很專注。世子已經學完《論語》,二公子也讀完了千字文和聲律啟蒙,寫的字都頗有長進。三公子和四公子還小,只是粗學了幾個字,老王妃怕傷了神,不讓他們學得太多。下官也覺得頗有道理,三公子和四公子還是再等兩年啟蒙吧。”

  岳堅等他說完,這才笑道:“世子和二公子學武的進境很快,現在已經能舞一手好劍。世子爺已經開始練騎she了,二公子也鬧著要練,末將讓他先學著拉弓,現在還沒上馬。”

  皇甫瀟點了點頭,見二人避而不談自己兒子是否闖禍的問題,便已明白。他很有些無奈,心中暗自嘆了口氣,就要起身去找無雙詢問。

  這時,外面響起清脆地聲音,“父王,兒子求見。”非常有規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