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怎麼回去?
徐長治本以為,以丞相大人的足智多謀,他敢拐了陛下就肯定是做好了完全的準備。然而今夜徐長治起夜去樹林子裡噓噓時,發現丞相大人正在砍樹。上好的桃樹已經被砍了兩棵,看得他心疼得慌。
徐長治的心裡登時閃過一個猜測:莫非陛下與丞相大人吵架了?丞相一怒之下拿樹撒氣?只這麼一想,徐長治便自然而然地開始為陛下打抱不平。陛下為人親和,一直十分遷就丞相大人,怎拌幾句嘴就惹出這麼大動靜。
徐長治決定去跟丞相大人講講理。而丞相聽見了腳步聲後,先是慌亂了一瞬,待他發覺來者是徐長治時,連忙將身側的另一把斧子遞給了他:“快,再砍幾棵,萬不可告訴陛下。”
徐長治心生詫異,忙問為何。鍾大丞相沉默了一瞬後,突然略帶扭捏地回答道:“...嗯,做船。”
徐長治這才知道,我們號稱全國第一睿智的鐘大丞相,並沒有準備好回程的船舶。
對此情景,徐長治只想學一句皇帝陛下的說話腔調:
“喲嚯,完蛋。”
徐長治同志從沒想過,皇上他熬過了外敵入侵,扛過了嚴刑拷打,甚至在城門樓上掛了那麼些天都沒嗝屁,如今卻要涼太平日子裡。
不,應當說,是整個國家都要涼了。皇帝加丞相一併困在了荒島上,而全國第一睿智,丞相大人,唯一能想出來的解決方案則是現做船。
好在徐長治畢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雖然心裡慌得一匹,但依舊要保持著波瀾不驚問丞相大人是不是在開玩笑。
丞相大人綻出一抹“我也慌得一匹”的扭曲笑容:“那日我在婚宴上喝多了,本應當在來時就告訴船家一個月後接我們回去,然而我...是不是忘了?”
徐長治沉默,仔細回憶了一下後,又想學著他家太醫的腔調說一句:嘿喲,沒救了。
但等死是不能等死的,國家陷入了生死攸關的境地,徐長治同志當然要挺身而出地...砍樹。
徐長治一邊砍著樹,一邊在心裡冒出一個淡淡的念頭:“上官夏一直說“近墨者黑”,難不成丞相大人跟陛下呆久了,變傻了?”
正想著,鍾大丞相突然把斧子一放,仰頭看向明月星稀的天空,嘆了口氣。一身蕭瑟惆悵,兩袖清風白雪,雅如望嵐之仙,只是口中說出的話可一點都不美好:
“看這星象...怕不是要來暴風雨。呵,完蛋。”
看來確實近墨者黑了。
徐長治跟鍾伯琛努力了許久,終於勉強做成了個獨木舟,然而鍾大丞相算得倒是挺准,暴風雨確實來了,連續下了四五天,剛做好的小破船被吹了個稀巴爛。風雨呼號,飛沙走石,海浪擊打著小島,屋裡斷水斷炊又漏雨,好在不知愁的皇帝陛下見天兒地縮在被窩裡睡大覺,兩天就吃了一條烤魚,開啟了節能減排模式。而徐長治和鍾伯琛這兩位大老爺們顯然有點餓得坐不住,趁著雨小了一些,鍾大丞相跑出屋去刨後院裡種的地瓜和土豆了。
鍾伯琛前腳剛跑出去,後腳被窩裡的皇帝陛下呲溜鑽了出來,沖徐長治咧嘴一笑:“咱是不是困在這兒了?”
徐長治沉默了一下,想起欺君乃是大罪,只得應道:“應當是的...”
皇帝陛下又撅著屁股鑽了回去,小聲嘀咕道:“唉...告訴丞相不用急,總會有辦法的...咱們跟祁國的商隊每四個月往來一次,你算好日子,在海邊點燃篝火引他們過來...別說是我說的,免得他尷尬。”
徐長治瞬間又覺得不是“近墨者黑”,而是陛下把丞相的聰明才智給吸走了,不然幼年時那位“傻皇子”去哪裡了?
想到此處,徐長治忽然有些迷茫。陛下好像不一樣了,但又好像沒什麼變化。倒不是說現如今的陛下不好,陛下至始至終都是最好的...
最好的。
徐長治在遇到那個傻乎乎的黎王殿下以前,一直堅定地認為,這世間所有人生來便被分成了三六九等,而他則是比最低等還要低微的那一類,三歲成了孤兒,自此無親無朋無友無師亦無徒,一人頂起了九族。不用養家,也沒人需要他,沿街乞討,吃一頓少一頓。
七歲那年,徐長治在要飯時偶然間撿到了一個荷包,便送到了巡邏的官兵手上,然後繼續蹲街邊要飯。幾個小叫花子罵他傻,撿了錢不用活該受窮,徐長治卻覺得拿別人的錢財終歸是不好的,再者若這筆錢是用來治病的呢?當年他的爹娘就是沒有治病錢才死的,他不能害了別人。
沒曾想徐長治剛要到一個銅板,就被官兵帶走了。荷包的失主找到了衙門,拿回荷包之後聲稱少了銀子,官兵們便疑心是徐長治這小要飯的給偷了。
徐長治被官兵們暴打了一頓然後拖走了,一路招搖過市,引得無數人側目。儘管七歲的孩童不懂多少大道理,但起碼的是非對錯還是懂的。他想不通為什麼自己沒做錯事卻要受罰。正委委屈屈地吸溜著鼻子,突然一奶聲奶氣的聲音喝止了官兵:“住手!”
徐長治灰頭土臉地抬頭一看,發覺一跟他年紀相仿的小公子正叉著腰站在官兵面前,拿腳踹他們的腿肚子:“大人打小孩,羞羞!”
官兵惱怒,抬手就要打,卻眨眼間便被一虎背熊腰的男子給扔了出去,還啐了他們一口:“奶奶的,五皇子殿下你也敢動!”
徐長治本以為,以丞相大人的足智多謀,他敢拐了陛下就肯定是做好了完全的準備。然而今夜徐長治起夜去樹林子裡噓噓時,發現丞相大人正在砍樹。上好的桃樹已經被砍了兩棵,看得他心疼得慌。
徐長治的心裡登時閃過一個猜測:莫非陛下與丞相大人吵架了?丞相一怒之下拿樹撒氣?只這麼一想,徐長治便自然而然地開始為陛下打抱不平。陛下為人親和,一直十分遷就丞相大人,怎拌幾句嘴就惹出這麼大動靜。
徐長治決定去跟丞相大人講講理。而丞相聽見了腳步聲後,先是慌亂了一瞬,待他發覺來者是徐長治時,連忙將身側的另一把斧子遞給了他:“快,再砍幾棵,萬不可告訴陛下。”
徐長治心生詫異,忙問為何。鍾大丞相沉默了一瞬後,突然略帶扭捏地回答道:“...嗯,做船。”
徐長治這才知道,我們號稱全國第一睿智的鐘大丞相,並沒有準備好回程的船舶。
對此情景,徐長治只想學一句皇帝陛下的說話腔調:
“喲嚯,完蛋。”
徐長治同志從沒想過,皇上他熬過了外敵入侵,扛過了嚴刑拷打,甚至在城門樓上掛了那麼些天都沒嗝屁,如今卻要涼太平日子裡。
不,應當說,是整個國家都要涼了。皇帝加丞相一併困在了荒島上,而全國第一睿智,丞相大人,唯一能想出來的解決方案則是現做船。
好在徐長治畢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雖然心裡慌得一匹,但依舊要保持著波瀾不驚問丞相大人是不是在開玩笑。
丞相大人綻出一抹“我也慌得一匹”的扭曲笑容:“那日我在婚宴上喝多了,本應當在來時就告訴船家一個月後接我們回去,然而我...是不是忘了?”
徐長治沉默,仔細回憶了一下後,又想學著他家太醫的腔調說一句:嘿喲,沒救了。
但等死是不能等死的,國家陷入了生死攸關的境地,徐長治同志當然要挺身而出地...砍樹。
徐長治一邊砍著樹,一邊在心裡冒出一個淡淡的念頭:“上官夏一直說“近墨者黑”,難不成丞相大人跟陛下呆久了,變傻了?”
正想著,鍾大丞相突然把斧子一放,仰頭看向明月星稀的天空,嘆了口氣。一身蕭瑟惆悵,兩袖清風白雪,雅如望嵐之仙,只是口中說出的話可一點都不美好:
“看這星象...怕不是要來暴風雨。呵,完蛋。”
看來確實近墨者黑了。
徐長治跟鍾伯琛努力了許久,終於勉強做成了個獨木舟,然而鍾大丞相算得倒是挺准,暴風雨確實來了,連續下了四五天,剛做好的小破船被吹了個稀巴爛。風雨呼號,飛沙走石,海浪擊打著小島,屋裡斷水斷炊又漏雨,好在不知愁的皇帝陛下見天兒地縮在被窩裡睡大覺,兩天就吃了一條烤魚,開啟了節能減排模式。而徐長治和鍾伯琛這兩位大老爺們顯然有點餓得坐不住,趁著雨小了一些,鍾大丞相跑出屋去刨後院裡種的地瓜和土豆了。
鍾伯琛前腳剛跑出去,後腳被窩裡的皇帝陛下呲溜鑽了出來,沖徐長治咧嘴一笑:“咱是不是困在這兒了?”
徐長治沉默了一下,想起欺君乃是大罪,只得應道:“應當是的...”
皇帝陛下又撅著屁股鑽了回去,小聲嘀咕道:“唉...告訴丞相不用急,總會有辦法的...咱們跟祁國的商隊每四個月往來一次,你算好日子,在海邊點燃篝火引他們過來...別說是我說的,免得他尷尬。”
徐長治瞬間又覺得不是“近墨者黑”,而是陛下把丞相的聰明才智給吸走了,不然幼年時那位“傻皇子”去哪裡了?
想到此處,徐長治忽然有些迷茫。陛下好像不一樣了,但又好像沒什麼變化。倒不是說現如今的陛下不好,陛下至始至終都是最好的...
最好的。
徐長治在遇到那個傻乎乎的黎王殿下以前,一直堅定地認為,這世間所有人生來便被分成了三六九等,而他則是比最低等還要低微的那一類,三歲成了孤兒,自此無親無朋無友無師亦無徒,一人頂起了九族。不用養家,也沒人需要他,沿街乞討,吃一頓少一頓。
七歲那年,徐長治在要飯時偶然間撿到了一個荷包,便送到了巡邏的官兵手上,然後繼續蹲街邊要飯。幾個小叫花子罵他傻,撿了錢不用活該受窮,徐長治卻覺得拿別人的錢財終歸是不好的,再者若這筆錢是用來治病的呢?當年他的爹娘就是沒有治病錢才死的,他不能害了別人。
沒曾想徐長治剛要到一個銅板,就被官兵帶走了。荷包的失主找到了衙門,拿回荷包之後聲稱少了銀子,官兵們便疑心是徐長治這小要飯的給偷了。
徐長治被官兵們暴打了一頓然後拖走了,一路招搖過市,引得無數人側目。儘管七歲的孩童不懂多少大道理,但起碼的是非對錯還是懂的。他想不通為什麼自己沒做錯事卻要受罰。正委委屈屈地吸溜著鼻子,突然一奶聲奶氣的聲音喝止了官兵:“住手!”
徐長治灰頭土臉地抬頭一看,發覺一跟他年紀相仿的小公子正叉著腰站在官兵面前,拿腳踹他們的腿肚子:“大人打小孩,羞羞!”
官兵惱怒,抬手就要打,卻眨眼間便被一虎背熊腰的男子給扔了出去,還啐了他們一口:“奶奶的,五皇子殿下你也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