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如意把那紙拿過來,轉頭一看,康三夫人一臉恍然大悟,得窺天機的表情!

  第117章 大結局

  楚安安來攪這一回局, 叫趙如意哭笑不得,可康三夫人卻是真當了一回事,不過, 本來福氣之說就是縹緲無垠的,趙如意覺得, 既然康三夫人愛把這當個好兆頭,那也別掃人家的興才好。

  橫豎康三夫人是已經再三選了這幾家的, 又不是隨便的人家,那這些人家不管選中誰, 自然都不會差的。

  趙如意這樣一想, 就理直氣壯起來,她還拿過楚安安抓過去那張紙看了一回,這家人姓鍾,本家是東北著名大世族, 自開國起就綿延至今,雖然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大員,但讀書做官的子弟也是代代都有的。如今長房老爺才四十出頭,已經是杭州知府, 當然比不得康三老爺的前程無量,但最終能做個三品高官也是應有之意。

  康三夫人取中的是長房嫡次子,今年十八,剛中了個舉人的功名在身上,在世家勛貴子弟中已經算是有出息的了,趙如意又大略看了看那幾家, 也都是差不多的門第,大約康三老爺和夫人已經明白了自己的女兒的秉性,便寧願給她挑個門第低些的夫婿,甚至還避免主持中饋,今後便是康二姑娘又做些什麼事出來,也好說話些。

  這樣一想,趙如意就覺得她們家楚安安選的果然好,這鐘家本家在東北,正是康三老爺轄下,便是天大的事兒,康三老爺也托得住。

  何況康二姑娘除了那點兒事,她也幹不了什麼大事。

  就是那鍾家公子的容貌……趙如意記得她見過鍾家的姑娘,十四歲的年齡,個頭跟趙如意都差不多高了,又整個壯實了一圈,家裡姑娘都是這樣,那位公子……

  想來與田公子絕對是兩種模樣兒。

  趙如意就沒有再想下去了,橫豎跟她關係不大,這會兒看起來康三夫人還挺滿意的,抱著楚安安眉開眼笑,直說要去京城最大的銀樓天寶閣給楚安安打個項圈兒。

  康家母女上門來看望了趙如意一回,滿意的走了,接著便是趙七姑奶奶趙淑雲,藍家的消息向來靈通,又有在直郡王府管家的藍側妃,那一日的變故,趙淑雲想必是知道的一清二楚,是以不像是趙四夫人那般慌張,剛好又碰上侯寶如也聽說了這事兒上門來看看。

  橫豎正是秋高氣慡的天氣,趙如意叫人在花園子裡的小瀾亭煮了茶,廚房裡又送了兩個食盒四色點心,四色乾果,四色鮮果來,便坐在那裡喝茶說話。

  趙如意把那一日的情形繪聲繪色的講給她們聽,趙淑雲嘆息道:“那一回皇后娘娘認了你做義女,我還真以為她是真疼你的,想著你向來就討人喜歡,能得皇后娘娘的青眼,也是有的,誰知道她竟這般算計你。”

  趙如意若是真的中了這計,不僅是趙如意,連同安郡王,護國長公主,都難脫身,甚至是趙家也要被牽連幾分,趙淑雲想到這裡便覺得,人人都傳這位九妹妹是福星降世,現在想想,還真是呢。

  侯寶如卻說:“我瞧啊,皇上才是真疼表嫂的,咱們當然是後來才知道。可皇后娘娘離的近,看的自然多,說不準當初認了表嫂做義女,就是為著討好皇上。後來見表嫂得皇上信重,就起了壞心,在這事兒上做文章。”

  趙如意微笑,不予置評,只隨手拿了一塊金絲捲兒吃,侯寶如敏捷聰慧一如往昔,而且她的這種聰敏更像是天生的,仿佛一種直覺,總是在無意中直指核心,也就是她這樣的心性,才有當初對抗太后的勇氣。

  單是看著兩人對這件事的評價便知道兩人的性格不同,趙淑雲大氣正派,侯寶如聰慧敏捷,雖有這樣的不同,卻都是好相處,讓人喜歡的性子,今後的日子,也自是不會差了。

  到了後來,趙淑雲隨藍公子外放,掌府里中饋,處事大方,格局正派,上至公婆,下至弟弟妹妹們都頗為喜歡她,又得夫君敬重,下人敬服,是出了名的賢德人。到了四十歲時,藍公子已經被稱為藍老爺,官居從三品,兒女雙全,父母公婆俱在,因藍家原是商家出身,少有納妾風氣,趙淑雲生兩子兩女,房裡別說侍妾,連個通房丫鬟都沒有,越發叫人羨慕,各家嫁女娶婦,都來請她,到處去給人做全福夫人。

  而侯寶如跟她的小景甜甜蜜蜜了一輩子,長住京城,夫家與娘家本就是世交,世代通婚,婆母看著她長大的,喜歡她的品格性子,拿她當親女兒般疼,她成日裡帶著女兒兒子來安郡王府找趙如意玩,又時不時在外避暑避寒,在京城這麼多的少奶奶里,就數她過的最自由自在了。

  這些親近人等紛紛上門看望趙如意,還有許多不算很親近,平日裡也是有走動的太太奶奶們也都用看望受驚的安郡王妃的名義上門來坐了一回,待這件事的影響漸漸變的平靜了些,終於不用趙如意再敘述一遍的時候,天氣已經變的冷了,夾襖換成了豐厚的皮毛,楚安安裹的像只小狗熊,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眼見的新年就要來臨了。

  尾聲

  嘉康十年,四月中,國喪一年期滿了,又正是天氣逐漸熱起來的時候,整個京城都顯得活躍了起來,民間禁嫁娶一年,不知道耽擱了多少年輕男女,如今飲宴鼓樂都解禁了,立刻就開始重回繁華燦爛之景。

  五月初,皇上明發立太子恩詔,冊立大皇子為太子,並冊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這三位成年皇子為郡王,小皇子們暫時不冊封。國喪期一過,帝室便明君臣之別,又祭天告祖,大赦天下,花團錦簇的熱鬧了起來。

  為慶賀太子之立,皇上大宴群臣,後宮也開宴,三品誥命以上與賀,趙如意當然也要進宮去,楚安安剛一歲多點兒,這樣的大宴,趙如意就沒帶進宮去。

  藍側妃見了趙如意還問呢:“安安呢?也不帶來跟穎兒玩?”

  藍側妃所出的皇帝的長孫女,太子爺的長女大名一個穎字。

  “這麼多人,怕嚇到她,回頭閒了,我還不是常常進宮來嗎?”趙如意笑道:“哪天不能見?”

  藍側妃笑道:“又哄我,你們家安安膽子那麼大,還能怕人多,前兒她周歲的時候,我看人就很不少了,她還歡喜著呢。我看啊,是你嫌人多吧。”

  “你知道就行了,何必說出來。”趙如意笑道:“你們家丫鬟又找過來了,你還不過去,回頭閒了再說吧。”

  直郡王妃原本身子就弱,小產後就更差了,後來還添了鬱結的毛病,越發成了藥罐子,趙如意聽說她一直在由那位專精女科的神醫調理著,也不知怎麼調理的,沒見一點兒好,鎮日裡懨懨的,也不出來見人,郡王府後宅也沒精力管。

  直郡王沒辦法,又不能換正妃,又不能強著她撐著病體理事,只得讓藍側妃暫時理著,連同外頭交際,也只能由藍側妃出面,前兒楚安安的周歲生辰,護國長公主府自己關著門慶賀,藍側妃就親自到場來道賀了。

  幸而藍側妃也是有四品誥命的,舊年裡又因國喪少許多應酬,私下裡走動起來,也還說得過去。

  如今直郡王為太子,入主東宮了,不出宮走動,倒也就免了這憂慮。就是那位太子妃,有了這樣的喜事,居然還是沒有出來,連群臣恭賀太子爺這樣要緊的場面,也依然交給側妃打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