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韓先生說君閒在通往利州的道上留了個缺口,一想便知,他是想借蘭秀龍這次來襲一舉平定三州。
只是不知他究竟會用什麼方法……
第31章 定邊(中)
在蘭秀龍領軍翻過犁頭山時,夜幕已降臨在利州。他們所不知道的是,許多平民打扮、滿身血跡的豐州軍由羅州獵戶引路先於他們在利州四散開去,他們所帶來的流言也開始在利州的土地上流竄。
次日傍晚,在利州城外忽然響起慟天哭聲,一個衣衫破爛的老嫗扶著個被血弄得滿臉髒污、奄奄一息的青年人跪倒在守軍面前:“這位官爺,求求你去給你們大老爺報個信兒,我是他小時候的辱娘沈三娘,求求他大發慈悲救救我兒子吧!我們在利州可以求的人只有他一個了!二虎子他爹死得早,他可是家裡的獨苗兒,他死了我有什麼面目去見他爹……”
利州人雖然軟弱,卻不是鐵石心腸,聽老嫗這話說得淒涼,連忙扶起她問個清楚。老嫗的的聲音伴著抽泣,磕磕絆絆地說了半天還沒有說清楚,倒是駐足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好心的城門守軍安撫道:“老人家,我們已經遣人去通知州令了,你讓你兒子先躺躺,別著急……”
當場也有正準備出城的走方郎中,他從人群里鑽了出來,“老人家,我是大夫,先讓我幫令郎看看傷勢,”他剛俯身,便驚叫出聲:“啊,這是刀傷,你們是遇上匪徒了嗎?”
老嫗的臉上滿是淚痕,“是韃子!二虎子生了急病,我們到平縣找他二叔,誰知道二虎子的病還沒好,平縣就被遼國韃子盯上了,如果不是二叔把我們塞上牛車,讓我們來城裡求助,我們早就被韃子殺了!”
利州城的百姓驚呼起來:“怎麼會有韃子?平縣!離我們這裡只有一百多里!”已經有不少人朝家中奔逃,似乎要招呼家人開始逃亡,更有不少人慫恿守軍快關城門。這時候,全身是傷的二虎子在老嫗懷裡痛得流下淚來。他跟前的大夫安撫似地拍拍他的背,才讓他平靜下來,緊緊地閉上眼,靠進老嫗的懷抱。
這時候一個僅穿著白色單衣,腰帶半掉的官員在衛兵擁簇下拔開人群走了出來,還沒見到人就軟下腳,幾乎是爬著過去的,微胖的臉上淚痕交錯:“辱娘,張二叔不是一直照看著你嗎?這是二虎子?小時候我還抱過他啊,怎麼成了這樣子?”
老嫗見到來人,更是聲淚俱下:“是韃子!韃子到平縣了!如果不是二叔捨命相護,恐怕我們見不到您了!”
那身材微胖的官員更是軟成一灘爛泥,痛心疾首地斥道:“蠢貨!他們怎麼不投降!”
這句話從朝廷官員嘴裡說出來本來是大逆不道的事,但周圍的利州人卻大點其頭。難怪外界都說利州人軟弱,遇事不是想辦法抵抗,而是直接投降。
老嫗傷心欲絕地摟住那官員,叫出了他的小名:“阿昌少爺啊,平縣縣令降了!可是還沒有說上話韃子就開始斬殺!連我們家生了病的二虎子都不放過!”
利州人本就怕事,聽她這樣一說都惶恐至極。然而他們還沒得及散開,那沒出息的州令更是雙腳微震,沒兩下褲襠里就濕了一片,竟是嚇得尿褲子了。
一直活得窩窩囊囊的眾人見到他這模樣,不由氣上心頭,當場一些血氣方剛的少年們就按捺不住,指著他鼻子罵道:“大人你這像什麼樣子!太丟我們利州的臉了!”
“反正我們投降也是死!不如和他們拼了!”
“沒錯!我們州學裡的兒郎絕不會讓韃子進城!”
一時‘反正投降也是死’的調論隨著州令辱娘來投奔的消息在利州城內傳了開去,聽說自己的父母官在大庭廣眾之下嚇得尿褲子,更是憤慨不已。完全忘了自己原來也是那麼懦弱,心頭仿佛有股憋了許久的血氣涌了上來,連在利州活了一世的老農都忍不住扔下肩上的擔子,熱淚盈眶地喊道:“絕不讓韃子進城!”
那比誰都懦弱的利州州令仿佛被這聲勢嚇壞了,跌坐在地上起不來,最初安撫老嫗的城門守軍看得心中難受,主動跪地請命:“請大人下令堅壁清野,嚴陣待敵!絕不讓韃子進城!絕不讓他們搜刮到糧糙去餵飽屠殺我們的狗韃子!”
他身後那幾個跟他關係好的守軍也哽咽著請命:“請大人下令!”
利州雖然地勢平坦,利州城卻是百年古城。若它不是亡楚降城,民心遠不如別州向著臨朝,朝廷肯定能將利州守得固若金湯。雖說百年前北楚歸降臨朝後,朝廷那群假仁假義的文官一直把‘臨朝二十六州一視同仁’這句話掛在嘴邊,但真正能奉行的人恐怕沒有幾個。怯戰貪生這因為與朝廷離心、難尋外援所造成的不良風氣,已積重難返。
在利州守軍的懇求下,那個臨朝最懦弱的州令終於顫聲道:“利州的兒郎們,堅壁清野,嚴陣以待!”剛說完,他微胖的身體仿佛失去了力氣,那中年走方郎中扶住他,手卻也不住地顫抖。
利州城上空布滿黑雲,旗幟獵獵,這久經風霜的城池因為平縣之難的衝擊,露出了它原本那肅殺的面目。終於,都迎來了這一天。
這一天對於平縣的百姓來說,卻是沉痛得難以承受。平縣是離犁頭山最近的一個縣,僅有三百戶人家,一千餘人。然而真正能拿起武器的人只有五百餘人,又是春耕時節,許多在軍中充數目的平縣子弟兵都在田裡收割,縣中的老弱病小根本無從抵抗,無怪乎縣令見到韃子就命令少得可憐的守軍解甲投降。
可惜這回他遇見的是剛中過計的蘭秀龍部屬,汲聿隨蘭家家主四處征戰,但沒有到過利州。雖然聽聞過利州人懦弱,卻沒有放在心上。他哪裡曾見過投降得這麼幹脆的臨朝軍隊,很快想到日前因自己中計而造成的大敗,汲聿立即紅了眼,“將這些狗蠻子都殺光!一個也不要留!燒光這狗蠻子的屋子!”
光頭和尚這次是真正的駭然,疾聲勸道:“汲副將!萬萬不可!這……”
汲聿本就看不慣他,冷笑:“大師你在這些事上還是不要多勸了!否則我懷疑你心裡流的還是狗蠻子的血!”
蘭秀龍也是一口氣憋在心頭,“大師慈悲為懷,又是初次隨本將上戰場,本將不怪你!但是大師請記住,南蠻子害我軍損失慘重,別說是區區小縣,就是利州城,本將攻下後也會屠盡!”
隨著遼兵肆意屠殺,哭聲震天。光頭和尚雖然早就知道會如此,親眼見到卻還是心頭巨震。忽然想到那個十幾歲的少年坐在燈前定下這樣的計謀,到底有著怎樣的心情。那雙沉靜過頭的眼又不期然地浮上心頭,不是已經不在意,而是有太多的東西壓在那裡,再多的沉重也激不起漣漪,再多的歡欣也抹不去清寂。
光頭和尚拔出身旁士兵的腰刀,砍向朝蘭秀龍撲來的守軍,關切地道:“將軍小心!”他怒瞪那些面容悽厲的平縣民眾,豆丁細眼裡滿是對臨朝的憎恨。心裡卻默默地說:這道冤魂算在我身上,不要去擾那個孩子的夢鄉。
蘭秀龍跟汲聿離開化為火海的平縣後,很快就察覺利州人並不像傳言中那麼懦弱,有些小縣空無一人,有些卻建立了土圍牆頑抗,這些人似乎比殺紅眼的遼兵還要瘋狂,就算兩命抵一命也要砍殺遼兵。直到他們有人目眥盡裂地喊出:“平縣!平縣!”他們才發現那群人之間有些人的服飾極為眼熟,似乎與他們剛屠殺完的那個縣裡的守軍相同。
汲聿大驚,嗅見了事情的不尋常。他們走了不足二十里,雖然兵甲遠勝於這些縣鎮守軍,卻還是損失了數百人,再走下去他們會承受不起這樣的消耗。
光頭和尚沉沉地嘆息道:“將軍,恐怕是剛剛那小縣的漏網之魚,現在平縣投降卻遭屠殺的消息傳開,就算是軟弱的利州人也沒有後路了,如今利州人不敢再降,只能捨命相搏!行軍打仗,最怕的就是碰見不要命的軍隊……”
蘭秀龍與汲聿都後悔起沒有聽光頭和尚的話,喪氣地集整軍隊,清點傷亡人數。這時候光頭和尚見天色已黑,建議原地駐軍,派親兵去催促正在趕來救援的旭日哈儘快趕來接應。
蘭秀龍永遠也想不到,傳到旭日哈手中的竟是強攻利州城的命令。
在利州城二十里外的山林,豐州軍潛伏在夜色里。他們的心因為期待已經跳得極快,豐州出遊俠,多是好戰之徒。他們對這樣行軍已經很習慣,在四年前的某個夜晚,他們也是這樣將蘭秀龍帶領的遼兵葬送在黑暗中。也是在四年前,他們發現在將領的調配下,他們能殺得更痛快。
呼吸微促,他們的目光都定在那佇立在夜色中的身影上,那人年紀漸長,漸漸褪去了少年時孱弱的表象。他黑眸微沉:“這一次,就讓他們用鮮血洗去骨子裡的軟弱,順便除掉遼國一員猛將……旭日哈。”
只是不知他究竟會用什麼方法……
第31章 定邊(中)
在蘭秀龍領軍翻過犁頭山時,夜幕已降臨在利州。他們所不知道的是,許多平民打扮、滿身血跡的豐州軍由羅州獵戶引路先於他們在利州四散開去,他們所帶來的流言也開始在利州的土地上流竄。
次日傍晚,在利州城外忽然響起慟天哭聲,一個衣衫破爛的老嫗扶著個被血弄得滿臉髒污、奄奄一息的青年人跪倒在守軍面前:“這位官爺,求求你去給你們大老爺報個信兒,我是他小時候的辱娘沈三娘,求求他大發慈悲救救我兒子吧!我們在利州可以求的人只有他一個了!二虎子他爹死得早,他可是家裡的獨苗兒,他死了我有什麼面目去見他爹……”
利州人雖然軟弱,卻不是鐵石心腸,聽老嫗這話說得淒涼,連忙扶起她問個清楚。老嫗的的聲音伴著抽泣,磕磕絆絆地說了半天還沒有說清楚,倒是駐足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好心的城門守軍安撫道:“老人家,我們已經遣人去通知州令了,你讓你兒子先躺躺,別著急……”
當場也有正準備出城的走方郎中,他從人群里鑽了出來,“老人家,我是大夫,先讓我幫令郎看看傷勢,”他剛俯身,便驚叫出聲:“啊,這是刀傷,你們是遇上匪徒了嗎?”
老嫗的臉上滿是淚痕,“是韃子!二虎子生了急病,我們到平縣找他二叔,誰知道二虎子的病還沒好,平縣就被遼國韃子盯上了,如果不是二叔把我們塞上牛車,讓我們來城裡求助,我們早就被韃子殺了!”
利州城的百姓驚呼起來:“怎麼會有韃子?平縣!離我們這裡只有一百多里!”已經有不少人朝家中奔逃,似乎要招呼家人開始逃亡,更有不少人慫恿守軍快關城門。這時候,全身是傷的二虎子在老嫗懷裡痛得流下淚來。他跟前的大夫安撫似地拍拍他的背,才讓他平靜下來,緊緊地閉上眼,靠進老嫗的懷抱。
這時候一個僅穿著白色單衣,腰帶半掉的官員在衛兵擁簇下拔開人群走了出來,還沒見到人就軟下腳,幾乎是爬著過去的,微胖的臉上淚痕交錯:“辱娘,張二叔不是一直照看著你嗎?這是二虎子?小時候我還抱過他啊,怎麼成了這樣子?”
老嫗見到來人,更是聲淚俱下:“是韃子!韃子到平縣了!如果不是二叔捨命相護,恐怕我們見不到您了!”
那身材微胖的官員更是軟成一灘爛泥,痛心疾首地斥道:“蠢貨!他們怎麼不投降!”
這句話從朝廷官員嘴裡說出來本來是大逆不道的事,但周圍的利州人卻大點其頭。難怪外界都說利州人軟弱,遇事不是想辦法抵抗,而是直接投降。
老嫗傷心欲絕地摟住那官員,叫出了他的小名:“阿昌少爺啊,平縣縣令降了!可是還沒有說上話韃子就開始斬殺!連我們家生了病的二虎子都不放過!”
利州人本就怕事,聽她這樣一說都惶恐至極。然而他們還沒得及散開,那沒出息的州令更是雙腳微震,沒兩下褲襠里就濕了一片,竟是嚇得尿褲子了。
一直活得窩窩囊囊的眾人見到他這模樣,不由氣上心頭,當場一些血氣方剛的少年們就按捺不住,指著他鼻子罵道:“大人你這像什麼樣子!太丟我們利州的臉了!”
“反正我們投降也是死!不如和他們拼了!”
“沒錯!我們州學裡的兒郎絕不會讓韃子進城!”
一時‘反正投降也是死’的調論隨著州令辱娘來投奔的消息在利州城內傳了開去,聽說自己的父母官在大庭廣眾之下嚇得尿褲子,更是憤慨不已。完全忘了自己原來也是那麼懦弱,心頭仿佛有股憋了許久的血氣涌了上來,連在利州活了一世的老農都忍不住扔下肩上的擔子,熱淚盈眶地喊道:“絕不讓韃子進城!”
那比誰都懦弱的利州州令仿佛被這聲勢嚇壞了,跌坐在地上起不來,最初安撫老嫗的城門守軍看得心中難受,主動跪地請命:“請大人下令堅壁清野,嚴陣待敵!絕不讓韃子進城!絕不讓他們搜刮到糧糙去餵飽屠殺我們的狗韃子!”
他身後那幾個跟他關係好的守軍也哽咽著請命:“請大人下令!”
利州雖然地勢平坦,利州城卻是百年古城。若它不是亡楚降城,民心遠不如別州向著臨朝,朝廷肯定能將利州守得固若金湯。雖說百年前北楚歸降臨朝後,朝廷那群假仁假義的文官一直把‘臨朝二十六州一視同仁’這句話掛在嘴邊,但真正能奉行的人恐怕沒有幾個。怯戰貪生這因為與朝廷離心、難尋外援所造成的不良風氣,已積重難返。
在利州守軍的懇求下,那個臨朝最懦弱的州令終於顫聲道:“利州的兒郎們,堅壁清野,嚴陣以待!”剛說完,他微胖的身體仿佛失去了力氣,那中年走方郎中扶住他,手卻也不住地顫抖。
利州城上空布滿黑雲,旗幟獵獵,這久經風霜的城池因為平縣之難的衝擊,露出了它原本那肅殺的面目。終於,都迎來了這一天。
這一天對於平縣的百姓來說,卻是沉痛得難以承受。平縣是離犁頭山最近的一個縣,僅有三百戶人家,一千餘人。然而真正能拿起武器的人只有五百餘人,又是春耕時節,許多在軍中充數目的平縣子弟兵都在田裡收割,縣中的老弱病小根本無從抵抗,無怪乎縣令見到韃子就命令少得可憐的守軍解甲投降。
可惜這回他遇見的是剛中過計的蘭秀龍部屬,汲聿隨蘭家家主四處征戰,但沒有到過利州。雖然聽聞過利州人懦弱,卻沒有放在心上。他哪裡曾見過投降得這麼幹脆的臨朝軍隊,很快想到日前因自己中計而造成的大敗,汲聿立即紅了眼,“將這些狗蠻子都殺光!一個也不要留!燒光這狗蠻子的屋子!”
光頭和尚這次是真正的駭然,疾聲勸道:“汲副將!萬萬不可!這……”
汲聿本就看不慣他,冷笑:“大師你在這些事上還是不要多勸了!否則我懷疑你心裡流的還是狗蠻子的血!”
蘭秀龍也是一口氣憋在心頭,“大師慈悲為懷,又是初次隨本將上戰場,本將不怪你!但是大師請記住,南蠻子害我軍損失慘重,別說是區區小縣,就是利州城,本將攻下後也會屠盡!”
隨著遼兵肆意屠殺,哭聲震天。光頭和尚雖然早就知道會如此,親眼見到卻還是心頭巨震。忽然想到那個十幾歲的少年坐在燈前定下這樣的計謀,到底有著怎樣的心情。那雙沉靜過頭的眼又不期然地浮上心頭,不是已經不在意,而是有太多的東西壓在那裡,再多的沉重也激不起漣漪,再多的歡欣也抹不去清寂。
光頭和尚拔出身旁士兵的腰刀,砍向朝蘭秀龍撲來的守軍,關切地道:“將軍小心!”他怒瞪那些面容悽厲的平縣民眾,豆丁細眼裡滿是對臨朝的憎恨。心裡卻默默地說:這道冤魂算在我身上,不要去擾那個孩子的夢鄉。
蘭秀龍跟汲聿離開化為火海的平縣後,很快就察覺利州人並不像傳言中那麼懦弱,有些小縣空無一人,有些卻建立了土圍牆頑抗,這些人似乎比殺紅眼的遼兵還要瘋狂,就算兩命抵一命也要砍殺遼兵。直到他們有人目眥盡裂地喊出:“平縣!平縣!”他們才發現那群人之間有些人的服飾極為眼熟,似乎與他們剛屠殺完的那個縣裡的守軍相同。
汲聿大驚,嗅見了事情的不尋常。他們走了不足二十里,雖然兵甲遠勝於這些縣鎮守軍,卻還是損失了數百人,再走下去他們會承受不起這樣的消耗。
光頭和尚沉沉地嘆息道:“將軍,恐怕是剛剛那小縣的漏網之魚,現在平縣投降卻遭屠殺的消息傳開,就算是軟弱的利州人也沒有後路了,如今利州人不敢再降,只能捨命相搏!行軍打仗,最怕的就是碰見不要命的軍隊……”
蘭秀龍與汲聿都後悔起沒有聽光頭和尚的話,喪氣地集整軍隊,清點傷亡人數。這時候光頭和尚見天色已黑,建議原地駐軍,派親兵去催促正在趕來救援的旭日哈儘快趕來接應。
蘭秀龍永遠也想不到,傳到旭日哈手中的竟是強攻利州城的命令。
在利州城二十里外的山林,豐州軍潛伏在夜色里。他們的心因為期待已經跳得極快,豐州出遊俠,多是好戰之徒。他們對這樣行軍已經很習慣,在四年前的某個夜晚,他們也是這樣將蘭秀龍帶領的遼兵葬送在黑暗中。也是在四年前,他們發現在將領的調配下,他們能殺得更痛快。
呼吸微促,他們的目光都定在那佇立在夜色中的身影上,那人年紀漸長,漸漸褪去了少年時孱弱的表象。他黑眸微沉:“這一次,就讓他們用鮮血洗去骨子裡的軟弱,順便除掉遼國一員猛將……旭日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