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哥哥也被妹妹的動作吸引,奇怪地看向王雱少了幾分笑意的嘴角。

  王雱對上兩雙烏溜溜的眼睛,花了一整天才平復下來的情緒再度崩塌,忍不住將兩個孩子緊緊抱入懷中。

  第二日天氣依然很好,王雱連夜被告知要早早去參加朝會,起來後匆匆用了碗粥便出發前往宮中。到了朝會地點之外,王雱與司馬光他們撞上了。

  司馬光也一臉倦色,顯見是昨天夜裡不曾好好休息。

  王雱和司馬光問了好,一起入殿。接下來就是各種繁瑣的討論,包括如何立新皇、如何修山陵等等。

  王雱由始至終都不曾參與,直至被任命為山陵使的韓琦喚他過去問意見,他才說:“您做事向來周全,不需要我多言。”

  韓琦覺得有些奇怪:“我以為你會想去修山陵。”

  王雱道:“山陵修得再好,保不住也是枉然。”趙宋皇族的陵墓後來被糟蹋得不成樣子,哪怕後來重修了,也已經沒什麼意義。比起修山陵,王雱更想著眼於日後之事。

  王雱和韓琦提出一個請求:“我想當告哀使去遼國一趟。”宋朝出使名目眾多,有迎伴使、送伴使、生辰使、正旦使、告登位使等等。告哀使就是其中之一,兩國有國喪時會派遣專門的使者告知對方。

  韓琦聽了王雱這話,斟酌片刻,問起王雱的打算。

  王雱自然不會隱瞞,他這一趟是想親自看看遼國的情況。既然要收復燕雲十六州,總不能空口白牙瞎嚷嚷,他想親自去看一看。原以為他會有很多時間去琢磨這琢磨那,官家的故去讓他想到人生無常,想做的事倘若不抓緊些去做,許多人恐怕等不到那一天的到來。

  韓琦見王雱罕見地沒有嬉皮笑臉,而是正正經經地和自己商量事情,一時間還有些不太習慣。聽王雱說要去看看遼國、看看燕雲十六州,韓琦說道:“此事不能強來,得慢慢謀劃。”

  王雱道:“我做事從不強來。”

  韓琦一想,也對,王雱做事從來都是因勢利導,從不逆勢而行。他說道:“好,你先回去,我幫你爭取爭取。”

  王雱聽韓琦直接表態,安心地離去。

  沒過多久,宮中就有人往王家賜了官家遺物,是些金銀與珍玩,裡頭有套王雱討了許久沒討成的棋子,那是官家生前最喜愛的。

  一同過來的還有讓王雱擔任告哀使的詔書。

  王雱領了命,才與司馬琰說起此事。

  知曉王雱要去遼國,司馬琰道:“路上可要小心。”雖說在外人看來王雱只是少年得志的“王小狀元”,沒多少人知道他都做過什麼,但遼國路遠,還是得注意安全才行。

  司馬琰叮囑完還不放心,著手給王雱整理些藥物,以防王雱路上水土不服或者受傷。

  出使自然不是王雱一個人去,韓琦可不敢讓王雱自己跑遼國去,他把范純仁選出來了,讓范純仁負責看好王雱,別讓王雱鬧騰得太厲害。那可是別人的地方,遼人可不會縱著他!

  要是王雱在遼國出個好歹,王安石回朝後非把他撕了不可!

  王雱與范純仁出發後不久,韓琦就發現王雱跑去當告哀使有多精明了。官家駕崩,朝中本來就有一攤子事要忙,趙曙卻提出要為官家守孝三年,讓他代為處理朝政!

  這可把韓琦嚇得不輕。

  好在所有人都不同意,紛紛勸說趙曙不要這樣做。

  好不容易把人勸下了,趙曙的身體又出了問題,不太吃得下東西。聽聞趙曙將近兩天不曾進食,韓琦親自端了粥去請趙曙多少用一些,趙曙卻沒吃下去,還失手打翻了粥碗,倒了韓琦一身粥。

  這樣一番折騰下來,可讓韓琦整個人都憔悴了不少,免不了在心裡痛罵富弼不厚道。自從趙曙說出要守孝三年的話後,富弼那傢伙居然說自己足疾遇到陰雨天氣復發了,要在家養病!

  真是豈有此理!

  韓琦又要管著修山陵的事,又要把突然又故態復萌的趙曙勸去上朝,忙得焦頭爛額,恨不得讓人去把已經出發好些天的王雱逮回來出出主意。

  好在王雱雖跑了,還有個皇孫在。這小孩也機靈,知曉趙曙的情況後馬上寸步不離地守候在左右。

  韓琦觀趙頊行止,覺得若不是生在帝王家將來肯定是個能當大用的少年郎。趁著討論種種封號的機會,韓琦提出順便把太子也立了。

  眾人對此自然不會有意見。

  有太子監國一年作為過渡,皇位更迭的影響已降到最小。要不是趙曙的幾次推讓,甚至可以說平穩得毫無波瀾!

  准太子趙頊倒是很遺憾,太子不太子的他其實不太在意,就是沒能和王雱一起出使遼國讓他不太開心。他也想跟王雱去看看那燕雲十六州,將來把它打回來的時候也好到陵前告慰皇祖父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這時候王雱已經行到了大宋邊境。

  官家駕崩時還沒出元宵,遼國的正旦使還在洛陽,正巧和王雱他們一起回去。王雱這幾年和崇文院所有人都混得挺熟,想學什麼都拉著別人學,契丹話也懂一點,路上時不時與遼國使者聊幾句。

  得知王雱當初還和女真的完顏劾里鉢比試,遼國使者頓時對王雱刮目相看,只可惜還在國喪期間,他們不能拉著王雱打獵和喝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