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彥博橫他一眼,說道:“那你說該怎麼搞?”

  王雱略一思索,還真拿出了新主意來,湊到文彥博旁邊如此這般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通。

  文彥博點頭說:“這倒是可行,還不費事,就按你說的做。”

  兩人商議完後,各自去做準備。

  第二零四章 可不可行

  進入四月後, 天氣開始轉熱, 官家每日都在洛陽宮的長廊中信步閒行, 靠著徐徐涼風消暑。他已叮囑過今年不必操辦生辰,因此四月十四這日一早依然很清靜, 只有王雱與趙頊一早跑來陪他用早膳。

  吃過早膳後,王雱和趙頊兩小子便慫恿官家換上便服外出。趙頊興致勃勃地說:“我聽說這幾年碼頭那邊修了個望江樓, 比白樊樓還高還漂亮, 不如我們去那邊要個臨江的房間看看江景。”

  官家聽了也頗感興趣,示意左右都換上方便出行的衣著一併出了宮。

  三人一起出了洛陽宮, 只見沿街景致繁榮熱鬧, 道旁攤販規劃得井然有序,時而還有觀光馬車轆轆而過, 車身上繪有代表著洛陽各處美景的畫作。

  快行到那望江樓時,他們還遇上了這兩年在洛陽當城建美術指導的郭熙。王雱愉快地和郭熙“巧遇”, 招呼郭熙一起去望江樓看江景。

  正是艷陽初升, 沿路的建築都籠罩在一片氤氳的燦金日光里。一行人上到最高層後, 只見整個碼頭盡歸眼底, 江水浩浩湯湯, 在夏日照耀下泛著粼粼波光。

  官家立在窗前遠眺,只覺神清氣爽, 渾身清透。他轉頭與王雱他們說道:“這地方不錯。”

  趙頊拿著把王雱送他的望遠鏡左望右望,興致勃勃地說:“是不錯,望得遠!”他忽然拉著官家指著遠處驚叫,“您看, 船!”

  官家聞言順著趙頊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見一艘貨船從遠處駛來,接著是第二艘、第三艘!

  郭熙很快又指著另一邊示意:“那邊也有!”

  碼頭兩邊竟有一艘艘貨船齊齊湧來!

  官家接過趙頊手裡的望遠鏡遠眺,發現每艘貨船都滿載貨物,船上的船夫們衣著整齊、精神奕奕,雖然船身上打著不同的商號名字,船看著卻都簇新簇新,樣式很漂亮。

  官家把視野轉到碼頭上,發現文彥博親自帶著人在碼頭指揮著貨船入港,周圍除了有洛陽諸官之外,還有一隊隊隊列整齊的挑夫、車夫等勞力,顯然是等著為貨船卸貨的。這些勞力的精神面貌也非常好,一個個挺直腰板,驕傲地站立在府衙為他們劃出的區域裡等待今天的活計。

  有知府親自為他們派活,他們可以和人吹上一年!

  官家把望遠鏡遞還給趙頊,笑罵:“你倆膽兒大了,都敢誆我了。”

  王雱道:“文相公說要依照慣例給您辦生辰,我覺得您什麼都不缺了,不需要諸位同僚費心備禮。只要看到他們在洛陽做了什麼,您就會很高興了!”

  官家自然不是生氣,他看著還在從兩邊湧來的貨船,問王雱:“這些貨物真的銷得完嗎?”

  王雱道:“那是自然,文相公哪敢在這些事上作假,他可怕被唐御史、呂知諫他們罵了!”

  官家一樂,再往碼頭上看去,只見貨船已經滿布洛水之上,烏壓壓排了一片。

  趙頊正拿著望遠鏡亂掃,見船都停下了,本覺有些無趣,忽見每艘船上都有幾個差役打扮的人蹲在那搗騰,趕緊又和官家分享:“官家您看,他們不知道又在做什麼!”

  官家奇道:“你們不是合夥誆我出來的嗎?你什麼都不知道?”

  趙頊說:“元澤哥只叫我一起拉您出宮,沒說要做什麼啊!”

  官家看著趙頊那滿臉的理所當然,感覺王雱就算是指著前面一個大坑讓他往裡跳,他也會毫不猶豫地跳進去。

  不過官家到底還是好奇王雱還做了什麼準備,重新接過望遠鏡往江上望去,只見每艘船上果然都有人在搗弄著一個連著吊籃的大布袋,也不知是在做什麼。

  很快地,這些人都停下了動作,一個個“布袋”鼓足了風,隨風裊裊升起,飄到了半空之中。每個“布袋”上都寫著不同的字眼:有的寫著“福建”,有的寫著“廣南”,有的寫著“兩浙”,有的寫著“京南”。

  官家一個個看過去,忽地看到一個“布袋”上寫著兩個大字:燕雲。

  官家眼眶倏地一紅,定定地看著那“燕雲”二字許久,放下望遠鏡一看,滿江都是來自大宋各地的貨船。隨著那些布袋升空,離得最近的貨船也陸陸續續開始卸貨,碼頭的卸貨工人們齊齊行動起來,像是辛勤的蜂螞一樣把貨物運向或遠或近的商鋪、倉庫,忙碌而又熱鬧。

  不管時局如何變化,只要生活還有一點小小的盼頭,百姓們都會振作而振奮地為生活去奔走。

  趙頊也是頭一回站在高處看到這樣的場景,只覺心緒翻騰,心底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激盪。他抓著窗沿看過癮了,轉頭激動地朝官家說:“以後一定會有更多船來的!將來,遼國、西夏、吐蕃、大理這些地方都會爭著把東西運到我們這兒來,然後爭著買我們的東西回去!”

  趙頊還不懂太多大道理,只能一股腦兒把自己的想法倒出來。

  可正是這份單純的衝勁夠討人喜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