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洵也聽說過大夫和道士們用泥鰍試藥的事,一聽佃戶誇他們的小娘子,他腦海里便浮現出王雱夫妻倆的身影。會和佃戶打交道的小夫妻,他頭一個就想到王雱和司馬琰!

  蘇洵父子倆別了滔滔不絕贊個不停的佃戶,蘇轍才和蘇洵感慨:“沒想到元澤連耕種都很有一套。”泥鰍這東西一向自生自長,能抓到算是運氣,田裡養泥鰍這種事很少有人會去想。聽那佃戶細說,裡頭竟還有許多講究,也不知王雱小兩口是怎麼琢磨出來的。

  蘇洵倒是會替王雱找根源:“你沒看他的文章嗎?他自小就隨著他父親在地方上到處跑,自己本身又是愛尋根究底的性格,瞧見什麼都上去看一看問一問,田間的學問自然也學了不少。”

  蘇轍點頭。

  父子兩人討論著路上的見聞,不知不覺便行到莊子前。這莊子外觀尋常得很,瞧不出什麼特殊之處,正門大敞,並沒有門房之類的。

  王雱遠遠見著了他們父子倆,恰好從裡頭迎了出來,帶著笑把他們往裡迎。前院沒多少人在,花木也很稀疏,種的還全是果樹,瞧著就是個普通田莊。

  不過王雱帶著他們拐了個彎,便見到了另一番洞天:那是個寬大敞亮的小院,綴著茅草屋三兩間,其中一間四面無牆,通明透亮,內有長椅木桌數張,可供坐下歇息或用些飯食。

  最引人矚目的卻是幾間茅草屋合抱的淺藍色池子。

  這池子並不深,清可見底,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王雱積極地給蘇洵父子倆介紹:“這是泳池,夏天天氣熱,去河裡鳧水又危險,所以我琢磨著在家裡搞一個池子用來鳧水。您看,這水多乾淨,只有最乾淨的水,看起來才會這樣藍藍的。要把水弄得這麼清可著實費了不少功夫!”

  池水得定時更換、消毒,好在這莊子裡有活水,引流對王雱而言又不難,所以水源好解決。

  消毒有司馬琰在,也不愁。沉降用的明礬也是能買到的,樊樓本來就叫“白礬樓”,原本是官方買賣白礬的地方,後來雖然改名叫豐樂樓,民間依然把它傳成“白樊樓”。

  這段時間王雱費最多精力的,就是打造這幾個可以供大夥一起玩耍的泳池,這邊是男用的公共泳池,後院還有女用的,以及他和司馬琰小院裡兩個人自用的!

  其實王雱不自誇,蘇轍父子倆也能看出弄出這樣的池子不容易。

  到人陸陸續續到期,王雱便拉著他們下水消暑。太陽高高升起,天氣已透出點盛夏的酷熱。掩起院門之後,蘇轍、劉高明等人則被拉著脫剩內褲下水撲騰,蘇洵等人年紀大了,要臉,都坐在沁涼的茅檐底下看小輩玩耍,嘗嘗佃戶們送來的鮮果和涼菜,享受一下山野之趣。

  劉高明這一溜勛貴外戚,是王雱的重點安利對象:首先他們有錢,其次他們閒得很!

  王雱忽悠人,那是從不直接來的,他壓根不怎麼搭理劉高明,反而積極和蘇轍科普這泳池技術含量多高,耗時多麼久,看著多有逼格,全大宋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即便是有人偷學著做,也斷然做不出這藍汪汪的漂亮池子!

  蘇轍不是傻子,瞧見劉高明他們在場後立刻明白王雱的用意,全程默契地和王雱你一句我一句地接著話,把泳池各種好處都問了個遍。

  劉高明等人聽得抓耳撓腮,豎起耳朵聽著王雱把莊子上大大小小的新事物都賣完瓜,恨不得自己也馬上去修一個。只是這材料、這技術,他們都沒有啊!

  到午後一起進山打鳥,劉高明便忍不住悄然問王雱要是自己也想修這麼個泳池要怎麼搞,要錢還是要什麼,給個痛快話!

  王雱便和劉高明說起開封這邊基本都定型了,不好再亂搞,他看好洛陽一片區域,只要他能把儘量多的人騙過去,哦不,帶過去投資買地開荒建莊子,他保證幫他們把冬暖夏涼的避暑莊子搞出來。

  帶上你的錢,帶上你的僕從,跟我一起去洛陽開發新城區吧!今年夏天已經快過去啦,明年還來得及,只要現在開始行動,下個夏天大夥就能享受清涼一夏!

  劉高明以前就著過王雱這種道,可再一次遇上,他還是覺得這滋味該死地甜美。反正,以前王雱忽悠他去做什麼他都沒虧過,甚至還有賺,為什麼不干?劉高明說:“那我們說好了,你到時不能撒手不管!”

  王雱道:“那是肯定的,我以公正的人格擔保!”

  劉高明道:“關公正什麼事?!”敢情這小子也覺得他自己靠不住,得拉曹評出來撐場!

  王雱當即拉著劉高明回顧他們與曹評的誠摯友誼,什麼一見如故啦、相見恨晚啦,多虧你莊子裡那一樹柿子讓我認識了曹評這麼好的小夥伴。既然大家都和曹評是朋友,說明什麼?說明大家的交友眼光很一致,人品顯然也都一樣好,絕對的童叟無欺!

  說著說著,王雱都有點想念好夥伴曹評了,曹評多好,總爽快地說“我給錢我給錢”“我出人我出人”,還積極地幫忙牽橋搭線,多棒的人哪!

  劉高明見王雱一臉懷念,竟也跟著想念起曹評來。他雖是紈絝子弟,卻也知道誰好誰歹,曹評這樣的朋友任誰都要豎起大拇指。

  思及此,劉高明原本打定主意要保持梆硬絕不聽王雱蠱惑的心這一刻也軟了下來,點頭說:“行,我們就這樣說定了,我給你拉一批人過去置辦莊子,你得幫我們搞這樣的池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