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少年真是讓人不知該說他什麼才好。他難道不怕與趙仲針這個准皇孫親厚,讓官家對他生出猜疑來?更何況他一介文官,本就不該和宗室、外戚親近!

  可,他們看了這書心中不免慚愧,慚愧於自己在仕途上走得越遠,越忘記為官的根本。反而是這樣一個讓他們又氣又恨的少年,帶著准皇孫看到了那些他們理應好好去看的東西!

  ……

  蘇洵最近手頭總拿著兩本書,一本是《洛陽見聞錄》,一本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論》,他敏銳地發現這兩本書風格不一,深淺各異,卻有種奇妙的對應感。

  對王安石,蘇洵是有點不喜的,沒別的原因,第一眼看上去就不太合眼緣。

  蘇洵覺得王安石這人固執擰拗,剛愎自用,凡事只愛當一把手,還是容不得別人提意見的那種。蘇洵認為這樣的人當地方官是個能手,若是官當大了絕對是一種災難,一準會把朝廷弄得一團糟!

  由於司馬光和王安石是親家,蘇洵也沒好和司馬光說這個評價,在司馬光的宴會上碰見王安石也只能勉強應和。

  更可恨的是,這王安石天天就知道炫耀他兒子,煩人!

  就上回,王安石還跑來和他炫耀兒子,說他兒子王雱讀書一遍就會,他一時沒忍住堵了回去!

  雖說,他兩個兒子高中晚一些,可也在同一年達成了一門兩進士成就,難道比你兒子差了?

  眼下蘇洵面前兩本書,一本是王安石給他送來的,一本是王雱和趙仲針合著的。

  《洛陽見聞錄》明顯是在提出問題,而《資本論》裡頭則是探討問題的根源與解決方法,書中提到許多全新的、似是而非的理論,說對吧,又不全對,說不對吧,你又挑不出錯處來,只能跟著它的思路走,按著它的方法去思考和驗證。

  蘇洵越琢磨越覺得這兩本書說不準都是王安石的手筆,他拒絕相信全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孩搞出來的。王安石這人為了讓人贊同他的革新之法,居然攛掇兒子做出這樣的事!

  蘇洵如此這般如此這般地一琢磨,把兩本書的心得整理出來匯總成一篇文章,叫人送去給司馬光。

  司馬光也看了《洛陽見聞錄》,看完蘇洵的分析文章之後地醍醐灌頂:原來如此!

  上一回司馬光粗粗看了遍《資本論》,便覺得其中論點與王安石的許多想法一脈相承,悄悄問王雱這書是不是王安石自己寫的。司馬光取出《資本論》,對應著《洛陽見聞錄》提出的問題重讀起來,越讀越覺得蘇洵的猜測有理,這兩本書都是在王安石的授意下弄出來的!

  休沐日,王安石揣著他兒子的新書與司馬光他們到大相國寺的禪房裡搞聚會,尋機吹起了自己兒子,結果吹著吹著發現其他人看向自己的目光都挺複雜。

  王安石一問才知道眾人私底下交流過,所有人都覺得這兩書都是他操刀的,要麼自己寫要麼給大綱讓兒子照著寫,他不低調就算了,居然還這麼吹他兒子,不要臉,當別人眼瞎嗎!

  聚會結束後,王安石氣咻咻地回了家。

  王雱見他一臉氣悶,麻溜地湊上去問:“爹你怎麼啦?不是和岳父他們去聚會了嗎?”不對頭啊,商業互吹,應該讓人身心愉悅才是!

  王安石冷哼一聲,還是惱火得很。這些傢伙一個兩個覺得他自己寫了本《資本論》,又指使他兒子夥同趙仲針出一本《洛陽見聞錄》相對應,真是豈有此理!

  他根本沒做過的事,怎麼能冤枉人?

  聽王安石把親家和朋友們的懷疑說完了,王雱不得不佩服蘇洵等人的敏銳,這都被他們給看出來了。

  蘇軾畫《棄嬰圖》、趙仲針寫《洛陽見聞錄》,確實都是在發現並展示某些問題,引起廣大群眾注意。

  既然看見了病症,自然要開始想辦法對症下藥。

  具體用什麼藥,得有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來支持。王安石送出去的那本(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論》就屬於理論基礎,只要讓王安石摸索出可以複製的、成功的實踐經驗,那未來那場“王安石變法”步調就會更穩健一些。

  王雱勸說他爹,這個老蘇啊,一點不懂您,您不如干出點實績堵住他的嘴,讓他無話可說。

  王安石聽了覺得有理,直點頭,還冷哼著和王雱評價起蘇家父子倆:“老蘇不如小蘇。”

  王雱心道,上回也不知是誰寫信來痛罵蘇軾不敬長輩,和他槓得臉紅脖子粗,還在那本厚厚的小本本上記錄了一番!

  當然,這話王雱肯定不會說出來。畢竟,偷看老爹日記好像也是不道德的,很不尊重老爹隱私,絕對不是一個好兒子該做的事!

  王雱自覺自己是個絕世好兒子,積極地鼓勵了他爹一番,讓他爹多干實事,多找些能幹的人一起搞事情。

  第二日王雱琢磨著手裡的計劃都已經安排妥當,近期好像沒什麼要忙了,決定去找點事玩。他想了想,拾掇好自己那身緋袍,乖乖地跑回樞密院報到。

  富弼服喪後,曾公亮就去補了相位的缺,當時樞密院上下陸陸續續換成一張張新面孔,換到今年開春就只有一個是王雱熟悉的了:包拯。

  作者有話要說:

  王小雱: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第一七零章 認或不認

  包拯此人, 人稱“笑比黃河清”, 意思是他性格嚴肅, 要他笑一下比讓黃河水變得清澈見底還難。不過王雱覺得這不算什麼,他爹王安石在包拯設宴歡迎他加入三司時, 怎麼勸他爹喝酒他爹都不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