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雱自然聽命行事。

  趙仲針跟著挪到另一張桌子上,不敢擾著官家看摺子,壓低聲音興奮地和王雱說:“早知元澤哥你會過來,我早兩天就該跟著來了。”他還小,對朝堂的事不大懂,根本不知道“樞密都承旨”這個怪裡怪氣的官名是做什麼的。

  王雱笑了笑,沒接話,而是考校起趙仲針的底子來,除卻年紀太小之外很有先生的架勢。

  趙仲針也願意聽他的,王雱問什麼他就答什麼,要多乖巧有多乖巧。王雱莫名地想到自己前世的弟弟,弟弟也是他一手教出來的,懂事得很,聰明又知道體貼人。

  若是官家接下來幾年仍是沒有自己的孩子,往後再有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畢竟官家身體不好,不靠丹藥維持年輕康健的假象之後更是頹勢盡現。

  有的問題,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對。

  這也是哪怕明知道請求立儲是往官家傷口上插刀子,朝臣們還是不得不站出來一次次地上書。若不早立王儲,一旦官家再如前些年那樣大病一場,甚至不幸熬不過來,朝野將會徹底陷入混亂!

  動亂帶來的後果,誰都無法承擔。

  王雱本不願去想這些,可趙仲針這小孩的出現又提醒著他:就連官家自己,也在為日後的事考慮了。

  這個半大小孩,將來也可能會成為大宋江山的繼承者。到那時,擔子會從官家肩上挪到這小孩父親肩上,再從他父親肩上挪到他肩上。

  享有世間最高的權勢,何嘗不意味著必須承擔同等的責任。

  王雱教了趙仲針一輪,和趙仲針一起陪著官家用晚膳。等宮人將趙仲針送回慶寧宮,官家讓王雱和往常一樣陪他散散步。

  君臣二人在薄薄的暮色中信步閒行,少有地靜默了一段路。官家奇道:“真是稀奇了,今兒你怎麼話這麼少?”

  王雱沒說什麼肉麻話,只直截了當地問:“您準備立儲了嗎?”

  官家道:“大宋總不能一直沒有儲君。”他溫煦地看向王雱,見王雱眼眶微微泛著紅,知道這小孩是在為自己抱屈,心中軟成一片。官家笑了起來,玩笑般說,“我看仲針這孩子特別喜歡你,想來將來到他繼位了,你還能繼續當無法無天的王小狀元。”

  時人最忌諱言及身後之事,王雱聽了這話直覺就覺得不吉利,立即反駁說:“您這話就不對了,眼下您春秋正盛,真要到那時候我怕得七老八十了,還當什麼王小狀元!”

  官家笑道:“你說得有理。”

  兩人都默契地沒再提這個話題,而是聊起了新近的趣聞。

  第一五七章 軍事地理

  關於官家的身體問題, 王雱早和司馬琰商量過。即便司馬琰沒有親自給官家看過診,卻也知道自己在這件事上無能為力:和范仲淹他們這些平時不大注重自己身體情況的人不同, 官家身邊有舉國最優秀的太醫,能調理的方面太醫們早設法調理了,身體機能的衰退卻很難逆轉。

  要活得長長久久, 只能少操心, 少思慮,多放鬆放鬆。

  王雱能做的, 也只有多給官家找些樂子舒緩心情。

  官家將趙仲針接到慶寧宮的消息傳開後, 要求立儲的韓琦等人消停了。濮王去世未滿三年, 趙宗實還在為濮王服孝, 既然官家將趙仲針留在宮中就是表明了態度:他屬意立趙宗實為皇子, 不久的將來趙仲針將會是皇孫!

  閱兵大典剛過,立儲之事又有了進展,韓琦和富弼心情舒暢, 開始著手準備春闈,看看今年能迎進一批什麼樣的新鮮血液。至於王雱,王雱最近如約定般給國子監的師弟們灌考前雞湯, 讓師弟們好好考, 加油考, 不要丟了國子監的臉, 要是你們考上的人多, 我親自給你們畫畢業照。

  王雱搞完考前動員, 又溜達去接她媳婦。

  一開始大夥還會因為狀元郎讓他媳婦兒去太醫局開課的事驚訝, 後來他倆在街上瞎逛的次數多了,眾人便也習慣了。這麼好看的一對小夫妻,多上街走走多好,也能讓他們多看兩眼!

  閱兵大典之後,武學招生容易多了,今年還有個王雱的同年申請轉行去武學搞兵法教育。

  這同年叫王韶,自幼熟讀兵書,在軍事方面很有天賦,他本改官為司理參軍,管刑獄的,從各種渠道了解完閱開封的兵盛典後激動不已,回到家後在家裡來回踱步,簡直睡不著覺。他妻子與他少年結髮,瞧見他這模樣就知道他又要做出什麼決定了,便勸說:“你若真想做,那便去做吧。”

  王韶的打算是先轉去武學任職幾年,熟悉熟悉軍中事務,而後正式由文轉武。棄文從武的先例並不是沒有,干文官工作他實在不得勁,如今他也三十出頭了,不如早作決斷!

  於是王韶就幹了。

  王韶寫了個很有水平的摺子陳述自己在兵學一道的見解,積極表示自己想在武學發光發熱然後再到戰場上發光發熱,總之,寫得很有誠意。春闈在即,王韶也風塵僕僕地帶著家小回到開封。

  王雱得知王韶歸京,當即呼朋喚友叫上在京的同年給他接風。

  見到王雱等人,王韶也很是歡喜,一伙人酒一輪一輪地喝,說起近況,又說起遠景,都是正當青壯之年的年輕人,聊什麼都能接上話,從來沒有冷場的時候。

  高興歸高興,王雱還是很想念身在外地的蘇軾和沈括:“可惜子瞻和存中都外放了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