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以,陳景元並沒有從他師父那學來醫術,甚至還被師父勸誡沒有天賦千萬別沾這方面的東西。

  陳景元婉拒:“我不通醫術,如何能寫這樣的文章?”

  同道說:“我們把一些例子給你,你給潤色一下即可。我向你保證,這些例子絕無虛假。”

  陳景元仍是拒絕,親自送同道出門。等人走遠了,陳景元才發現對方落了三本《醫學問答錄》在他的石桌上。

  陳景元一頓,好奇心驅使之下打開《醫學問答錄》翻看起來。看完太醫正那篇泥鰍實驗論文,陳景元又忍不住翻了回去,對上面記錄的步驟與結果深深著迷。

  這格物實驗,著實有趣得很!

  陳景元呼喚道童:“去,下山幫我去買些泥鰍回來。”

  這個時候,遠在洛陽的王雱還不曉得他禍害了大江南北的泥鰍。王雱正在送行宴上吃酒,這送行宴是給他和張載擺的,今年是輪到他們磨勘。

  王雱拉著王拱辰的手深情表白:“我當真捨不得您啊!一想到要回開封,我心裡就難過,若是有機會的話,我一定和審官院那邊申請再到洛陽這邊來。”

  王拱辰心道:可別,你小子別再來了。

  當然,王拱辰面上還是忍著揍王雱一頓的感覺和這小子依依惜別。

  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一般都不能在一個地方長待,既然三年一任滿了,王雱自然是要回京的。出發前他已給好友和同年們一一去信,表示自己回京啦這段時間要寫信的話記得寄到京城去。

  吃完送別酒,王雱第二日便帶著媳婦兒回京去。

  洛陽這邊養老的人多,范仲淹他們倒不會覺得寂寞,在王雱臨行前叮囑他好好當差,不要胡鬧,也不要掛念。

  王雱抱出琴給范仲淹彈了一曲,才上馬帶著媳婦兒走了。一路上,自然少不了吃吃喝喝玩玩,順便在張載面前秀一下恩愛。到半路,他們還與郟亶和程頤等人會合了,都在相鄰州縣,又是同時出發,會撞上再正常不過。

  一行人回到京中安頓好,次日去審官院報到,表明自己已經在期限內回了開封,隨時等候新差遣。

  這幾天宮中正好有喜事:十一皇女出生了。

  近幾個月官家似乎對子嗣不再執著,幾乎不怎麼留宿後宮,這十一皇女是年初懷上的,起初怕皇嗣被害滿得很緊,到顯懷後才上報。

  聽到有人來報說是個皇女,官家臉上很平靜,看不出多失望。自從那一夢之後,官家感覺自己想通了許多事,他越發覺得他的王小狀元是福星降世,是老天憐憫他沒有兒子,特意送他一個狀元郎。

  他今年年逾五十,已經不年輕了,身體也不好,即便得了個皇子,又如何能看著他長大成人?

  即便他還能再活個十幾年,生出皇子也才十來歲。他自己便是十一二歲登基,那種受制於人的艱難日子他親身感受過,若非滿朝忠臣再三請求,太后也不會那麼快還政於他。

  若是他不幸去得早了,留下一個幼童太子,如何才能保障他將來能順利親政?如何保證朝中不會有人賈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

  聽到生出的是皇女,官家心裡有種“果真如此”的感覺。

  第二日韓琦與諸官再堵著提立儲之事,司馬光最近剛當上諫官,也在圍堵隊伍中,見了官家便引經據典地列出三個皇帝不立儲導致的災禍。

  官家聽完司馬光的勸諫,嘆息著道:“宗室之中已擇有賢能者,諸卿莫急。”

  這是官家頭一次鬆口,韓琦等人都欣喜不已,忙道“官家聖明”。

  官家聽到他們交口稱讚自己聖明,心中也很是平靜,看著眼前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他又想到那個軍臨城下的夢。官家開口問司馬光:“元澤可回京了?”

  這話題轉得有點快,連素來守禮的司馬光都楞了一下。剛談著立儲之事,怎麼官家又衝著他問起他女婿了?

  其他人看向司馬光的目光有點不對了——尤其是他那些諫院同僚。

  這司馬光雖然為人清正,可是他這女婿一看就是妥妥的奸佞苗子啊!要不怎麼離京好幾個月了,官家還能這麼惦記著他?

  作者有話要說:

  王小雱:豈有此理,這些人一個兩個都冤枉我,不如把他們……他們的話坐實了!

  第一四六章 引經據典

  這會兒的王雱, 正在和返京的同年們聚會。他與蘇軾他們上回相見也不過是迎親時的事兒,再見也沒有多少感慨, 紛紛要吃韓忠彥的大戶, 因為他不久前喜獲麟兒。

  王雱了解了一圈,發現都是生了兒子的,興致缺缺, 直到聽見呂希純得了長女才兩眼一亮。他湊到呂希純身邊大談女兒的好, 一舉得女賊讓人羨慕了, 他也想要個女兒。兒子太頑皮,不好教,不如女兒貼心可愛!

  呂希純聽著都覺得自己女兒很叫人稀罕。

  其他人見王雱鄙視他們生了兒子, 冷哼道:“總比你好,女兒兒子都沒消息。”

  王雱太清楚為什麼沒消息了, 也不惱, 笑眯眯地說:“不急,讓我爹再給我來個弟弟妹妹, 要不然我媳婦生了, 我娘就不好意思生了。”

  蘇軾等人聽得一陣無語, 催著兒女生養的有,反過來催父母給生弟弟妹妹的還真沒見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