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完在實驗過程中不安抽搐甚至悽慘橫死的可憐泥鰍,官家默不作聲地帶著實驗報告走了。

  太醫正早預留了底稿,著人送了一份投稿給《醫學問答錄》。雖說這格物實驗是官家讓做的,但辛辛苦苦做實驗的是太醫局的人,出了成果怎麼能不發表呢?必須要發表出去,看看那些牛鼻子老道是什麼表情!

  太醫正完成一個試藥項目,成就感滿滿,叫人把慘死的泥鰍給處理了,剩下的那些活蹦亂跳的對照組……

  對這種有功之臣,怎麼能怠慢了?必須慎重對待,給它們區別於其他泥鰍的待遇!

  太醫正莊嚴地對項目組成員們宣布:“今晚我們吃紅燒泥鰍。”

  上好的熱乎乎的油,爆炒到噴香的調料,香醇的料酒,濃厚的醬汁,才對得起這一缸缸肥美可愛的泥鰍啊!

  這做法,還是王小狀元上回住在太醫局時教的呢。

  傍晚在太醫正家嘗完了紅燒泥鰍的美味,醫學生們開始給導師們,哦不,太醫們建議——

  “我覺得以後做這些格物實驗還可以用兔子,兔肉好吃,冬天了,做涮鍋好,文人們說的‘撥霞供’就是用兔肉做的。”

  “雞鴨鵝也不錯,好養活,白切和燉湯都很好吃,滷雞爪鴨脖鵝掌都可棒了。”

  “我覺得鴿子也成,烤乳鴿多香。要是怕吃了上火,同樣可以用來燉湯,而且個頭小不浪費。”

  “對對對,個頭太大的,實驗組那些就太浪費了,不適合啊。這麼說來還是這泥鰍選得好,個兒小,好養活。官家當真聖明啊,連格物一道都如此精通!”

  太醫正聽著這些活潑的對話,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只能說,格物一學於醫者而言用處當真大,上一輩的太醫中可能還有不認同這些做法的,到眼前這一代人卻沒那麼多老舊保守的想法。

  瞧瞧,這都興致勃勃地考慮起還有什麼飛禽走獸可以用來做實驗了!

  相比這邊的其樂融融,官家那邊的氣氛就顯得不大好。

  是藥三分毒,量多時人參可能吃死人,量少時毒藥也能用來治病,即便拿著太醫正送上來的實驗報告去質問煉丹道士,對方怕也能巧舌如簧地揭過此事。可,若是這毒性真像王雱所說的那樣會日積夜累,丹藥還能吃嗎?

  接下來一段時間裡官家停了丹藥,精神有些萎靡,一度想要復用。後來想想那些在水裡上躥下跳、通體抽搐的泥鰍,他又強忍了下來。

  那些泥鰍精神沒幾天就全死了,可見添了這些東西就是飲鴆止渴啊!

  官家忍到中秋,按照太醫正擬定的方案調理身體、堅持鍛鍊,情況竟前所未有地好轉。他感覺即便不服用丹藥,身體也輕快多了,召見太醫正來看診,太醫正說調理方子之中有幫助排出餘毒的藥材,往後注重飲食,少沾酒色,理當會越來越好。

  別的大病太醫正不敢說,調理身體乃是他們這些太醫最拿手的,他們這回又卯足勁想讓官家遠離丹藥,自是竭盡全力討論出最適合官家的調理方案!

  這不,見官家情況好轉,太醫正連“越來越好”這種話都敢誇口了。

  官家聽了很高興,親自主持了中秋宴,大方地給了朝官許多賞賜。這還不夠,官家還惦記著他的王小狀元,留了份賞賜讓人送去洛陽那邊,讓知曉此事的人都眼紅不已!

  中秋之後,新科進士們的三年任期都滿了。王雱和張載等人都要接受磨勘,換個差遣幹活,順便漲個俸祿。

  雖則王雱不差錢,可俸祿的意義不一樣,能漲俸祿肯定得積極爭取啊,堅決不少要一銅板!

  王雱特別好奇王拱辰給他什麼樣的評價,溜達去王拱辰家蹭飯,順便旁敲側推看看王拱辰把他的“三年任期評價表”寫得怎麼樣了。他還很有自己的一套套近乎說辭:“我們都姓王,是本家來著,指不定五百年前是一家呢,您可得把我寫好點!”

  王拱辰就沒見過這麼沒臉沒皮的傢伙。

  王雱在這邊幹了三年,他就是想往差里寫也不能那麼干,期間官家都親自來了洛陽一趟,把王雱和洛陽誇得跟什麼似的,過個中秋還特地派人過來送賞賜。你說誰敢瞎寫?

  王拱辰也沒避諱,直接把寫好要上送的磨勘評價遞給王雱,讓他自己看個夠。

  王雱看完了,覺得很滿意,不愧是被官家賜名“拱辰”的狀元吶,文章寫得那是大大的好。就是,文科生思維太重,誇得花團錦簇的,文學修養差點的根本找不出重點。

  王雱湊到王拱辰身邊給他提意見,什麼這樣寫好是好就是不夠直觀啦,什麼可以量化考核啦,什麼帶項目可加分啦,指指點點,十分起勁。

  王拱辰平和地聽完了,點頭說:“行,我單獨給你重寫一份。”

  王雱:“……”

  王雱見勢不妙,撒腿跑了。

  回到家後,見司馬琰在家,王雱就去和司馬琰抱怨:“王知府這人啊,心胸不寬,我只是隨口提了幾句意見,他就要給我單獨換一份考核報告。”他把自己幹的事如此這般如此這般地講給司馬琰聽。

  司馬琰聽完全程,默然片刻,給出了截然相反的評價:“他沒掐死你,心胸可真夠寬廣。”

  作者有話要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