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是個頂好頂好的孩子啊!官家看完,免不了都鼻頭髮酸, 緩了一會兒才去看其他奏摺。

  韓琦那邊許是故意的,接著兩封摺子竟也與王雱有關。

  一封是臨近縣城的縣令上表嘉許王雱幫忙救災之事。臨近各縣都受了災,一個中轉小縣的摺子本不至於送到御前來,不過這縣令出身鄉野, 寫得格外樸實, 緊張的救災過程被他寫得土味盎然,唯一被他誇得花團錦簇的是路過的王小狀元,然後吹了好幾百字王小狀元如何安撫百姓情緒, 如何不顧危險第一時間組織救援。當真是天災無情,人有情吶!

  另一封則是年邁體衰、剛剛上任不久的開封知府傅求寫上來的,說是王小狀元掛念他的父親與岳父,第一時間趕至京城,主動到府衙詢問是否需要人奔走。傅求表示自己知曉情況後十分感動,分派了些差使給王小狀元,王小狀元無論是人員調配還是物資運轉方面都做得很好,所有人都對他心悅誠服。

  總之,不管是縣令還是知府,都把王小狀元誇得天花亂墜,又有孝心,又會辦事。好一個孝順過人、能力出眾的孩子啊!

  官家看完三封摺子,身心都舒泰了。等看完太醫局那邊遞上來的摺子,說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司馬光與王安石把疫區控制得很好,沒有出現半點亂子,官家更是開懷。

  王雱這個兒子和女婿好,王安石這個當爹的、司馬光這個當岳父的也極好。

  官家站了起來,在殿中來回踱步一會兒,終歸還是沒按捺住心裡的念想,派人去開封府衙那邊把王雱給召來。既然傅求那邊都上表說災後重建工作已經安排停妥,他把他的狀元郎召進來說說話應當也不耽誤事。

  另一邊,王雱正和周文一塊算著帳目,聽到宮中宣召時愣了一下,沒想到自己回來的事竟被官家知道了。王雱想了想,把事情交代給周文,自己打理好儀容雖內侍前去見官家。

  君臣兩見面的次數多了,王雱也沒拘著,見了面便覺官家清減了,上前就是一通關心:是不是沒睡好啦是不是食慾不好啦吃點什麼什麼可以安神吃點什麼什麼可以開胃。

  官家聽王雱自己先說了許多話,句句都帶著關切,心中一暖,還真給王雱給說饞了。他讓人送了些茶點過來,讓王雱坐下一道吃。

  換了別人,可能就該誠惶誠恐了,王雱不一樣,他歡歡喜喜地坐下後還覺著離官家遠了,膽大包天地把椅子往官家旁邊挪了挪,吃一種點心夸老大一會,叫官家也快嘗嘗。官家嘗著也覺得味道極好,特地遣內侍去嘉獎御膳坊的人。

  御膳坊那邊得了獎賞,懸了老長一段時間的心終於放回了肚子裡。自打鬧出瘟疫來,官家的胃口就沒再好過,最近幾天更是經常把飯菜點心原封不動地送回來,嚇得他們也吃不香睡不好,生怕第二天自己就被驅逐出宮了。

  有人壯著膽子和內侍探聽:“是不是那王小狀元又回來了?”官家並不是揮霍無度、貪圖口腹之慾的人,近兩年每每給他們嘉獎,往往都與那王小狀元有關!

  內侍沒否認,笑眯眯地罵道:“御前之事,豈是你能探聽的!”

  那就是王小狀元當真回來了!

  御膳坊諸人一瞬間都覺得他們該供奉個王小狀元的畫像,祈禱王小狀元天天讓官家胃口大開。

  宰執那邊也有著關於此事的討論,官家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不是小事,內廷那邊不敢瞞著,私底下悄悄給韓琦說了。

  幾個年紀比官家還大點兒的宰輔之臣聽了都操碎了心,怕官家又把自己弄出病來,尤其是富弼,官家病得不省人事那年他可是和文彥博一起扛過一次極其艱難的大難關啊!

  富弼忍不住悄聲問韓琦:“你這樣真的管用嗎?讓官家召見一下那小孩就好?”這王雱一不是官家的孩子,二沒領什麼差使,就是個可以做事也可以不做事的小簽判,真能有用?

  不過,官家確實看完送上去的摺子後就召見了王雱。

  韓琦道:“應當有用。”知曉王雱那小子回京後,韓琦就動了讓他入宮勸勸官家的念頭,但這事不能由他們來安排,得由官家自己召見。是以,他就把那幾封摺子整理到一起送了上去。

  以王雱那小子的臉皮,只要讓他見了官家,不愁他不在官家那蹭吃蹭喝。

  要知道文彥博在洛陽時,與他通信時常這樣說:那小子這幾天又過來蹭飯了,還振振有詞地說什麼“飯是蹭的香”,世上竟有無恥得如此令人髮指之人;我懷疑那小子有狗鼻子,有人獻了只野雞,才燉好湯不久他便聞著味道過來了……

  去了大名府後,文彥博還來信感慨:那小子不來蹭飯後,我竟覺得有些寂寞,吃飯也不如在洛陽時香了。

  可見這人見人煩王小煩在吃飯的時候是最安分的,只要許他上門蹭飯,吃什麼他都能誇得天花亂墜。

  這一點韓琦也深有體會,沒見他妻子每回聽說他邀了王雱到家中用飯總會開開心心地親自去下廚嗎?都是王雱每回來用飯時夸出來的,從小,這小子碰上吃的就格外能說會道。

  韓琦耐心地等待著,等王雱從官家那邊出來了,才讓人去把他截過來。

  王雱蹭完官家的好茶好點心,心情愉快得很。聽說韓琦要找自己,王雱很是納罕,乖乖巧巧地溜達過去和韓琦問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