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雱三人還膩在涼亭里畫畫,只是已經變成王雱和司馬琰分據石桌兩邊,兩個人讓小妹當裁判玩起了關撲,看誰能在規定時間內畫最多的草藥。

  王雱這廝是不要臉的,他認得的藥草比司馬琰少,所以偶爾會偷偷往司馬琰那邊瞟一眼,尋找一點靈感。

  小妹逮著王雱頭偷瞄,氣鼓鼓地說:“哥哥,你又偷看!你這樣是不行的,人無信而不立!”

  王雱分辨道:“你看我這又沒照著畫,角度大小都不一樣呢,你怎麼能說我是偷看呢?”

  司馬琰倒是很沉著,平時她經常對著《圖解本草》複習藥材學,對大部分藥草都爛熟於心,因此她面龐沉靜、下筆從容,一點都沒被王雱兄妹倆的吵嚷影響到。

  司馬光走近時,聽到的便是小妹宣布:“琰姐姐贏了,哥哥你輸了!”

  王雱說:“真是胳膊肘往外拐,哥哥輸了你就這麼高興?好吧好吧,今晚我來下廚,讓你們嘗嘗子瞻教的蘇氏五花肉!”王雱說完了,眼尖地看見司馬光走了過來,立即和司馬光說,“岳父啊,您看我這關撲輸給了阿琰妹妹,今晚得借個廚房給你們做頓五花肉了!”

  司馬光一聽就知道王雱是藉機賴在這邊不走,沒好氣地說:“行,去多買些肉,把你爹娘一併叫來,今晚我們就等著吃你做的菜了。”

  王雱大喜過望,先跑去通知王安石和吳氏,而後溜達出去買菜回來加菜。

  即便是做了狀元郎,王雱還是十分喜歡挑挑揀揀兼討價還價的樂趣,不過今兒他顯然沒法享受到了,因為不少人認出了他就給他白送,說是沾沾三元及第的稀奇,看今年自家兒孫能不能考個好名次。

  王雱沒法子,只能強塞他們一把錢,飛快拎著肉菜跑了。堂堂朝廷命官,絕對不能白拿百姓東西,貪了百姓一根蔥,明天台諫噴死你。

  比方說給蘇軾父子三寫過推薦信的張方平吧,才剛坐上三司使位置沒兩年就出事了。

  三司使就是國家財政一把手,管著各種跟錢有關的事。恰巧這時候有家人欠債犯事了,有處宅子要拿出來拍賣抵債。張方平一看,這房子不錯啊,自己也跑去報了個價。他是一把手,他的報價一出,誰還敢接著報?於是他就低價買了個房產!

  堂堂三司使,買個房也不是什麼大事,不過張方平比較倒霉,買的這房產有家庭糾紛在裡面。這家人鬧上衙門,上頭一查,不對啊,這房子賣得太便宜了!再一看,買主是三司使張方平!

  低價買人豪宅,不要臉!

  當時身在台諫的強力噴子包拯就出手了,上表噴得張方平狗血淋頭,最終以張方平被罷免、外放陳州為終結。

  王雱聽了很是唏噓,感覺吧,還是不貪小便宜比較好,左右他也不缺錢!有包拯加盟的台諫,實力太可怕了,三司使都被他噴走兩個了!

  不貪半文王小雱拎著新鮮可口的肉菜回到司馬光家,認認真真地跑廚房給岳父岳母及自家父母料理了晚飯。雖說他的手藝不能算頂好的那種,但勝在用心,做出來竟也有模有樣,滿滿當當地擺了一桌子。

  作者有話要說:

  王小雱:掐腳一算,這屆台諫有點可怕,我要乖巧!

  *

  第一三一章 婚期敲定

  五花肉慢火燉煮到入味, 大小如一, 肥瘦均勻, 浸在特製的醬汁里泛著潤澤光芒,瞧著叫人食指大動。王雱這廝, 廚藝不算一流,菜的品相卻一等一的好, 成品出來很是唬人。

  雖說許多士大夫借著“君子遠庖廚”這話遠離做飯這活兒, 但私底下也沒那麼多講究, 反正張氏怎麼看女婿怎麼滿意:嫁女兒, 就是要嫁個這樣知冷暖的,日子有商有量地幫扶著過才好。

  張氏當然捨不得女兒, 可王雱也算是她看著長大的,看王雱每次都巴巴地找過來她同樣心疼, 私底下沒少勸司馬光早些鬆口。再轉年, 女兒都十七八了,你還想拖到什麼時候?這歲數再不成婚, 男子還好,女子就要被人取笑了!

  王雱知道丈母娘對自己是沒話說的,飯桌上一個勁給張氏布菜。要是司馬光橫他一眼,他又殷勤地湊過去給司馬光也夾一塊香噴噴的五花肉。

  司馬光被他鬧得一點脾氣都沒有, 只能看向王安石, 眼神里寫著“你家的兒子,你給管管”。

  王安石一臉“你看我做什麼?我不明白”的表情,夾菜, 吃菜,還和吳氏評價:“這菜還行,味道清淡些,你可以多吃點。”吳氏向來不喜味重的。

  司馬光這人一向是講究“男女之別,禮之大節也”,比方說什麼“男女不雜坐”、什麼“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返,兄弟弗與同席而坐,弗與同器而食”,從前都是很講究的,後來碰上王安石一家就全變了。

  尤其是王雱這小子,說話那是一套一套的,什麼“您瞧瞧這男一邊女一邊,多齊整啊,算不得雜坐”、什麼“這裡又沒誰是你家嫁出去的”,人小臉皮厚,動不動死纏加爛打,弄得司馬光始終沒能把他們一家當外人。

  饒是如此,看著王安石不僅不管教兒子,還在那給吳氏試菜,司馬光還是看得肝疼。他女兒要是嫁過去,還不知會給帶成什麼樣!

  可婚事都訂下了,也拖了兩家兒女兩三年,再想反悔也不成了,那不符合司馬光的行事準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