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雱心中早有草圖,偷偷摸摸畫了大半個月,終於將這《洛陽百老圖》畫了出來。

  要上送的摺子,王雱也寫出來了,這摺子包括三部分。

  一部分簡述洛陽百老的生平,表示國之富民之強,少不了這些在各行各業奉獻終身之人的努力,他們一輩子,勤勤懇懇,不辭勞苦!

  你一定不知道,種地的,一輩子種出的米糧養活了多少多少人;養蠶的,一輩子養出的蠶絲織就了多少多少綢衣;趕車的,一輩子跑過的路能繞著大宋跑多少多少圈。

  總之,一個個數據列出來,一個個平凡又偉大的事例列出來,看到的人沒有不動容的。

  第二部 分,王雱開始煽情了,他說這些人家中,個個都供著官家的長生牌位,沒別的原因,他們敬慕官家。官家是個好皇帝啊,帶來了好世道,讓他們吃飽穿暖,遠離戰亂。他們這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見官家一面,當面叩謝聖恩。可是他們年輕的時候,做著那般尋常的事,過著那般尋常的生活,萬萬不敢有此念想;如今他們已老了,走不動路了,只能日夜告誡兒孫要勤勉,要有大出息,以期將來能代他們一睹聖顏。

  王雱表示,這些平凡又偉大的人們不該被忘記,他們為大宋流過血流過汗,為大宋付出了一生,還教誨兒孫繼續為國效力,若是連這點小小的夙願都得不到滿足,不應當啊!西京留守司代洛陽百老請願,還請官家辛苦一些,忍一忍舟車勞頓的苦,到洛陽看他們一眼吧!

  王雱還說最好春季出行,到時春暖花開,道路通暢,熬過一冬的老者們也好前來拜見,順道看一看牡丹花會的盛景。他們之中有的人辛苦勞作一輩子,一生還未見過半朵牡丹花!

  最後一部分,就是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全體的賀表,寫得中規中矩、花團錦簇,句句都是歌功頌德,非常模式化。

  嗯,沒錯,王雱這摺子的署名是西京留守司,上頭還有文彥博的官印。他給文彥博看摺子時,摺子只有第三部 分,文彥博看完後覺得叫別人來寫也寫不出這水平了,又覺得這王小煩看著就很煩,乾脆利落地給蓋了官印讓他趕緊帶著這份賀表滾。

  王雱上送前把摺子檢查了一遍,完全沒問題,雖然厚了點,還額外附送一副《洛陽百老圖》,但這根本不算事!他是來京後覺得賀表寫得不夠周全,特地補了……補了百八十頁,有什麼問題嗎?沒問題的,他這摺子字字皆真,無一字造假,便是文相公他知曉了也一定會欣然贊同!

  王雱愉快地送完摺子,與開封親友們一一道別,拍拍屁股回洛陽去了。回去的時候,他還約上了曹評,路上興致勃勃地問曹評最近酒賣得咋樣,他年前給打的廣告效果好不好!

  曹評算是明白什麼叫百聞不如一見了,從前聽王雱那些事他只覺是逗趣,真到了自己身上,他卻只能佩服。自打王雱在自辨摺子里狠誇他家的酒一通,再加上《飲酒十法》的效力,他們曹家的酒沒到過年就賣空了,提價都擋不住買酒的人!

  這次面對王雱的相邀,曹評沒再猶豫,爽快地應了下來。他們相交既不為結黨,也不為營私,有什麼好怕的?

  王雱瀟瀟灑灑地與新朋友一塊回了洛陽,朝堂之上卻炸開了鍋。

  韓琦得了王雱那封厚得不行的賀表,眼皮直跳,直覺王雱要搞事。等把王雱的“賀表”給看完了,韓琦倒吸一口涼氣,這小子反了天了,還真想攛掇官家去洛陽!

  可是,這“賀表”上所說的理由,很難有人反駁得了。

  這樣一批人,默默無聞、勤勤懇懇地為大宋奉獻終生,唯一希望的就是見官家一面,人家老得走不動遠路了,西京那邊請求官家走一趟,完全合情合理!

  任何一個愛民如子的君王,聽到這個理由能拒絕嗎?

  任何一個愛民如子的官員,聽到這個理由能不動容嗎?

  不能!

  他們不求封賞,不求錢財,只求當面叩謝聖恩啊!辜負了洛陽百老這殷殷期盼,那會寒了天下多少人的心!相反,若是去了,會讓天下百姓感受到官家關愛著他們這些再普通不過的百姓,生活再苦也有了盼頭——等我老了,說不定也能見到官家哩!

  問題就出在這裡,這摺子送上去,官家肯定會心動。可官家要是打定主意要巡幸洛陽,他們這些宰執的壓力就大了,一來是官家出行前前後後幾個月里的籌備和安防工作非常麻煩,二來是台諫那邊肯定有話要說!

  韓琦越想越氣,瞪著摺子上的署名和官印老半天,刷刷刷地寫了封信讓人快馬送去洛陽,信中的意思很簡單:文寬夫,我當你是朋友,你卻這樣害我!!!

  西京那邊的“賀表”很快在朝中上下傳開了,一時間百官都在討論官家到底當去還是不當去。

  事涉官家外出巡幸,不得不慎重考慮!

  官家登基這麼多年,還真沒怎麼出過遠門,頂多只是微服在開封內外走動走動,比起真宗來算是很讓人省心的皇帝了。可前兩年官家才大病一場,不省人事,若是路上出了岔子可怎麼辦?如今儲君未立,出不得亂子!

  官家看到那份厚厚的賀表,瞬間想到了自己和王雱的約定。聽著朝中物議紛紛,心中卻已有了決斷:他要去!

  對,他是曾生過一場大病,身體也算不得好,但是,難道就因為他生過一場病,就連巡幸洛陽一趟都不行了嗎?他這又不是去玩樂,而是應西京之邀,去見一見這些在各行各業奉獻一生的人們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