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雱又把他爹在鄞縣、在青州幹的事匯總起來,整理成了《鄞縣經驗》和《青州經驗》,把各項重大舉措怎麼計劃、怎麼安排、怎麼落實的全套流程都寫得清清楚楚,擱到後頭單獨成冊。

  這是避免乾貨太多影響閱讀感受,讓他沒法回噴個爽。

  撇清並夸完他爹,王雱又開始針對和官家喝酒聊出《飲酒十法》的事,表示自己只是喝到曹評送的酒有感而發,接著他花了幾百字描寫曹評家的酒有多好喝,還大誇曹評“古之君子者也”,磊落,大方,慷慨,謙謙君子當如是!

  接著王雱筆鋒一轉,開始縱橫古往今來的酒桌文化,洋洋灑灑寫就一篇帶著辛辣諷刺味道的《飲酒賦》,發揮他狀元郎的文筆把酒桌上錢權碰撞的醜態寫得生動又清楚。

  搞酒桌文化這方面王雱還挺擅長,不過當他到達不用上酒桌也可以輕鬆達成目的的層次時,他就對這些事敬而遠之了:一來傷身,二來費神。

  既然算是半個內行人,王雱諷刺諷刺一些司空見慣官場文化完全沒壓力,有些部分簡直能寫得像是他當時在場一樣!

  王雱表示,自己只是天冷了和官家喝個小酒驅驅寒,什麼都沒幹,也沒見著什麼好處;有的人到宰相家中喝個小酒,沒幾天就升官發財了呢!也不知哪個更容易敗壞朝中風氣!

  王雱抱著厚厚一疊自辨摺子到御史台的時候,御史台諸官就覺著情況不妙。等御史台一把手看完之後,頓時沉默下來,拿給其他人看。

  其他人分著看完了,表情都凝滯不已。別的不說,《鄞縣經驗》和《青州經驗》這兩冊肯定是要上送了,雖則范仲淹他們陸陸續續也有把地方經驗匯總上報,但都沒有這麼詳盡具體,簡直可以說是地方官操作指南了!

  而那篇朗朗上口的《飲酒賦》就更不用說了,一旦傳出去,必然廣為流傳!《飲酒十法》是風雅之作,讀來清新宜人;這《飲酒賦》可就是實打實的諷刺文學了,筆法辛辣,主旨直擊人心!

  一干文人最愛這種指點江山、針砭時弊的玩意,這連嘲帶諷的佳作,怎麼能不在士林中引起關注?

  御史台諸官看完的感覺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今年秋天剛卸任的前輩們都說這傢伙很邪乎,他們怎麼就沒聽勸呢?

  那新來的更絕,還把人家爹給噴了,這不,人家不僅狠狠地誇了他爹一通,還給他爹攬了一堆功勞——甭管鄞縣和青州那些事是不是他爹乾的,往後提起來就得誇他爹一句!

  韓琦是台諫官員之外最先看到這封自辨摺子的人,險些氣得鼻子都歪了。

  你自辨就自辨,提宰相做什麼,不知道我正在當宰相嗎?

  這混帳小子,逮著機會就坑人!

  這麼有能耐,怎麼不直接進御史台算了?!

  ……

  官家這幾日因為被噴了情緒不佳,天氣又冷,食慾都不太好了。為了廣開言路,太宗期間就定下“士大夫不以言獲罪”的規矩,因而即便被言官噴得再狠,他也不能發怒。

  前些年他因為想要提拔張貴妃的家人,包拯就天天追著他噴,有次還噴了他一臉唾沫!他當時怒極了,下令說台諫那邊要發起彈劾必須先經宰執批准,結果自然是捅了馬蜂窩,被滿朝文官噴得收回成命!

  這回連召見合心意的狀元郎喝喝小酒都被台諫諸官連篇累牘地教育,官家真有些憋悶了。

  等韓琦捏著鼻子把王雱的自辨摺子送上來,官家目光微亮,精神稍振,逕自拿起來細讀。

  完完整整、仔仔細細地看完之後,官家心情大好,與韓琦等人商量著把《鄞縣經驗》和《青州經驗》當做地方官培訓教材安排下去,並在宰執們退下後讓史志聰去叫人張羅些茶點來,擺滿一整桌的那種,他餓了!

  屏退伺候的人之後,官家止不住地笑了出聲。

  他這位狀元郎簡直是台諫克星!

  御史台那些逮著點事就開噴的傢伙也有今天!

  很快地,這一期的《國風》也同時刊出了《飲酒十法》和《飲酒賦》這兩篇風格能形成鮮明對比的文章。

  第一二二章

  王雱此番回來, 主要攻略目標自然是他岳父司馬光。被台諫絆住幾天,王雱很是無奈, 忙活完自辨的事便屁顛屁顛跑他岳父家賴著不走,用意很明顯:岳父您啥時候把阿琰妹妹嫁給我呢?您看我,馬上要十六了,也考上狀元了, 就缺個媳婦, 您松鬆口把阿琰妹妹嫁我可好?

  司馬光對王雱的明示暗示一概當沒看見, 而是教訓他應當謹言慎行,別再干那等阿諛媚上的破事。

  司馬光也是噴人好手, 當初當京官時就愛上書言事。這回自己未來女婿成了眾矢之的,司馬光這個准言官苗子很惱火, 要不是你立身不正,怎麼會給人逮著機會攻訐?堂堂狀元郎, 做起事來也有主意, 怎麼就不能端著點?好好地當差,按部就班地升官兒,將來妥妥的宰輔之臣, 你才十幾歲呢,急什麼?

  王雱一聽就不樂意了:“我怎麼就急了呢?我就隨便和官家聊聊天,說著說著官家要和我喝酒, 我為什麼不喝啊!”

  他和官家他們好, 又不是為了升官!升官有什麼用?即便當了宰執, 該被擼還是會被擼!

  司馬光覺著這女婿沒法教了, 只能說:“明兒我要去朋友家與老友聚一聚,你也一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