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收到王雱信的自然不止韓琦,王安石、司馬光和司馬琰都收到了,眼下他們已經訂婚,司馬光便不再攔截他們的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由著他們自由通信。

  當然,這主要得益於王安石給他洗腦,說應該尊重小孩隱私,有時給小兒女倆一點私人空間,可能更能拉進父母和孩子的距離。

  司馬光雖然覺得王安石和他兒子也太沒距離了,可也被王安石一套一套的理論成功說服,不再去拆兩對小兒女的信件。

  為此,司馬琰親手給司馬光縫了件外套,正巧可供初冬穿。

  一到休沐日,司馬光便穿著女兒送的新外套去參加同僚聚會,不經意地朝同僚炫耀:這是我女兒給我做的。

  同在座中的王安石覺著,司馬光這驕傲嘴臉簡直沒法看。

  不就是一件衣服而已,沒出息!

  王安石結束聚會回到家,在信里把這事寫給王雱聽,話里話外都在明晃晃地暗示:你得給我送點什麼能讓我在聚會時跟別人炫耀的。

  王雱收到信時,正陪吳育在烤芋頭吃。他一邊芋頭扔進炭火爐子裡,一邊燒水煮茶,口裡則和吳育匯報近來的各項事務。

  本是枯燥乏味的事務,王雱說起來卻有趣得很,聽得吳育都忍不住開懷直笑。周武跑來說有王安石的信,王雱也不急,先擱一邊,把烤熟的芋頭從火爐子裡扒拉出來,一顆顆剝了皮放到盤子裡,與吳育一塊吃了大半,才擦了擦手,當著吳育的面打開信看了起來。

  到看完了,王雱還把其中兩段念給吳育聽,和吳育說:“你看我爹,就愛和人攀比,老師得了件袍子,他也想我給他送東西。我一個人在外頭飽一頓餓一頓的,見天兒只能來您和梅先生他們那兒蹭飯,他不關心兒子就算了,還要我給他送東西,有他這麼當爹的嗎!”

  吳育樂道:“兒子孝敬父親才是正理。”

  王雱趁機慫恿吳育搞西京團建,比如出城打個獵什麼的。自古都是秋獮冬狩,秋天冬天都是狩獵的季節,近來洛陽又沒下雪,風高氣爽,正適合出遊。

  吳育身體不好,來洛陽後也沒怎麼出過城,聽王雱這麼一提便有些意動,叫林通判過來商量出獵事宜。巧的是,狄詠有事來了洛陽,王雱便邀他多留兩日,一塊出城去玩耍。

  王雱來洛陽兩個多月,認得的人已不少,再加上林通判居中協調,打獵當日一行人熱熱鬧鬧地出了城。像吳育這些年邁體弱的,也乘著車出城在獵場中宴飲,等著王雱這些年輕人四散開去尋找獵物回來加餐。

  王雱把邵雍也請來了,早年終日打柴種菜,邵雍身體很不錯,哪怕已經快五十歲,上馬彎弓依然不輸任何人。王雱與狄詠騎行一段路,聊了聊狄青的近況,便一起去尋想要的獵物。

  王雱提議出來打獵,自然是為了親手獵些皮毛回去。真皮裘衣他就不奢望了,獵些毛色好的獵物給他爹他娘他妹妹他岳父岳母和他阿琰妹妹做帽子、做手套挺好。

  王雱在心裡一估算,任務還真是沉重。當個拖家帶口的好兒郎不容易啊!

  王雱一陣唏噓,和狄詠約好分工合作,一人將獵物驅趕出來,一人負責射殺。兩個人默契不錯,效率極高,沒一會兒就獵到一批不錯的獵物托有經驗的僕從幫忙將皮毛處理出來。

  到太陽西斜,眾人都回到吳育他們所在的地方。吳育和梅堯臣他們已經寫了幾輪詩,聊了幾輪家國天下。王雱著周文幫忙切了一些野味,和吳育他們一塊涮肉片吃,薄薄的肉片用筷子夾著涮熟即吃,若是吃不慣,還可以蘸點自帶的蘸料,掩去野味異於尋常的口感。

  一行人吃到興起,喝了些酒,又作起詩來。

  王雱對這次出獵有萬全準備,早叫些通文墨的文士隨行抄錄。

  於是回去時王雱不僅帶著滿滿當當的漂亮皮毛,還帶了厚厚一摞詩文,梅堯臣讓他回去後校對排版,到時由西京國子監的印書所給刻印出來。

  王雱親自畫了圖、寫明大小,叫有經驗的裁縫店做些帽子手套圍脖之類的。東西準備了好幾套,都是按他離京時目測的尺碼來的。

  沒過幾日,王雱把《洛陽出獵》給排好版了,還順手給配了圖,什麼群官馬上英姿啦小火爐配小火鍋啦,再加上梅堯臣他們出色和一干老幹部酒到酣處寫出的詩文,看著十分精美。

  有些詩文有錯別字的、用錯典故的,王雱還空了一兩個字親自登門去問對方說“這兩字記錄的人沒聽清,該填啥來著”,眾人都順水推舟地給改了。

  只有梅堯臣看了自己醉後寫的東西,當場撕了其中一張,又教訓起王雱來:“小小年紀的,你怎麼這般油滑,錯了就錯了,還說什麼沒聽清!”

  王雱立刻替自己叫屈,他這可不叫油滑,這叫你好我好大家好,非要跑去和別人說“你這裡寫錯啦,快給我改改”,那不是找打嗎?

  梅堯臣懶得理他。也不知范仲淹那傢伙怎地就收了這麼個學生,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這傢伙都是妥妥的弄權小人苗子!

  王雱精心設計的文刊太漂亮,梅堯臣雖然很看不慣他左右逢源的作派,卻也捨不得不把它給印出來,勉為其難地讓王雱將排好版的文刊擱下,表示自己回頭會讓人去印出來。

  文刊正式刊行值日,王雱讓人做的“冬日保暖套裝”也做好了,裁縫店那邊直接派人送上門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