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梅堯臣顯然也見著了這本樣書,瞧見上面並排的兩個作者名,他默不作聲地把書從王雱手裡拿走了,板著臉說:“搬椅子過來坐另一邊,好好把關。”

  王雱自然兢兢業業地陪著梅堯臣搞審核,邊看邊在書上打圈圈。

  梅堯臣睨他:“有這麼多違禁內容?”

  王雱道:“倒不是,我是圈錯別字。”他看了看封皮,搖頭直嘆氣,“這無良書商,仿書也不仿認真點,著者寫什麼安石居士,錯別字還一堆,您看看這案子,還用錯律例,像話嗎?”

  這是個假冒偽劣的《王·福爾摩斯·安石探案錄》撞到王雱手上來了。

  梅堯臣在送審目錄上給那假冒偽劣品打了個紅叉,讓王雱把手裡的書扔一邊,繼續審核其他書。

  王雱繼續兢兢業業地給送審書籍圈錯別字,連方氏書坊的書都不放過。

  對王雱來說繁體字最蛋疼的地方是,有時候一個字可能有許多種寫法,有的人喜歡用這個、有的人喜歡用那個、有的人想到哪個用哪個,王雱遇到第三種就恨不得直接摔書。想到那不太禮貌,他忍了,悄悄把這類作者的書挪到梅堯臣那邊,讓梅堯臣接著審核去。

  王雱在印書所跟著梅堯臣忙活了一天,傍晚跟著梅堯臣去食堂蹭“教職工窗口”,混了兩盤小炒吃。

  王雱還關心地問梅堯臣:“您整天看書,眼睛還好嗎?我爹現在看東西得戴護目寶鏡才清晰,我老師也是!”

  梅堯臣道:“食不言,寢不語!”

  王雱乖乖閉嘴。他可是注意到了的,梅堯臣老花倒還不嚴重,近視比較重,看書得離得很近。多不方便啊!

  護目寶鏡推出時,梅堯臣他們還不在京城,自從南邊戰亂,差點斷了方洪手裡的水精礦,護目寶鏡的價錢節節攀升。這本就是富貴人家才能享用的好東西,以許多品階低些官員的微薄俸祿根本買不起。

  秋闈期間王雱可以放好幾天假,他又跑去找方洪,叫他把護目寶鏡的配鏡團隊空出來,按照國子監的體檢結果上門給直講們免費配鏡,就當是讓他們在國子監中再幫忙打一波廣告。

  那都是王雱的老師,方洪應得很爽快。

  王雱和方洪商量完回到家,范仲淹給他說了個消息:韓琦表示舊疾未愈,暫不回京,韓忠彥的婚事也隨之延後。

  一時半會兒看不到韓大佬,王雱感覺還怪可惜的,積極提議表示想寫信慰問韓大佬,讓范仲淹給韓琦寫信時一併送去。

  范仲淹感覺王雱不會寫什麼好東西,但也沒阻止,由著王雱洋洋灑灑地寫了好幾頁紙,夾帶到他給韓琦的信裡頭。

  王雱把該寫的信、該回的信都回來了,十分寂寞地搖頭嘆氣:“爹和阿琰妹妹怎麼還沒給我寫信呢,我都給他們寫好幾封了!”

  范仲淹:“……”

  誰沒事天天給你寫信?

  鬧鬧騰騰的日子眨眼即逝,轉眼入了冬,王雱終於迎來了大豐收,收到許多來各州的信。

  王安石又把他臭罵了一頓,說他搞食堂賄賂同窗、送護目寶鏡賄賂師長,好好的事兒經他爹筆下一批評,就成了敗壞綱常、蠅營狗苟的鑽營心術!

  王雱瞅著他爹寫來的信,越看越不可思議:想不到自己竟這麼聰明!簡直長袖善舞、八面玲瓏!

  於是他美滋滋地給他爹回了封信,把自己的喜悅寫在紙上。

  一轉頭,王雱又寫信給他阿琰妹妹和司馬光告狀,分別在給他們的兩封信中反覆說他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這麼高風亮節的人,怎麼會想到賄賂同窗和師長這種事兒?他這人最正直、最純潔、最嫉惡如仇,絕對不會幹那種事兒,他爹真是太壞了,冤枉好人!

  王雱死皮賴臉跑了趟太醫局,把太醫局的新出醫書都弄了一本,連著信一併叫人送去鄆州。

  王雱不曉得的是,他的信送到時,王安石正好又在鄆州逗留。王安石看完王雱的信,氣得不輕,司馬光還火上加油把王雱的告狀信給他看,王安石看得都想去京城揍兒子了。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他這個當兒子的人能用的嗎?!

  人不在身邊,王安石氣完了,又嘆起氣來:“從小到大他都在跟著我到處走,這還是他頭一年自己在外頭過年。”明知道這樣的日子會越來越多,王安石還是很捨不得,又把差點想扔掉的那封信掏出來看看。

  這時王安石出的普法讀物已經正式送到各個印坊印刷出來,鋪貨到各個城市。因著王安石不許王雱搞譁眾取寵的營銷,上架上得非常低調,不過這次這本普法讀物的內容很實用,講的是一些常見騙局與應對方法。

  方洪一琢磨,把裡頭的幾個經典騙局排成戲在各地勾欄上映,還在街頭貼些安全教育廣告,比如“如何識別人販子”之類的,一時間不少人都有了防詐防騙防人販子的意識。

  有些人家還覺得自家小孩教得很好,絕不會輕易被人騙走,結果方洪培訓了一批人去搞“防騙演練”,愣是讓不少人的小孩乖乖地跟著“陌生人”走了!

  據說不少地方的縣令還組織衙役統一學習,已經抓獲好幾個人販子、破獲好幾起詐騙案,砸了不少三教九流人士的飯碗。

  這樣的“據說”越來越多,極大地帶動了《齊魯探案錄》的銷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