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學雖然對外只招收七品以下官員子弟, 可若是各州有俊異的寒門子弟亦可持推薦入學。

  蘇軾兄弟倆赴京考試的事情就這麼定了。蘇軾還惦記著王雱可能給他寄來的回信, 忙又追了一封簡訊給方氏書坊, 好讓王雱先別給他寫信,到京城後再相見也不遲。

  至於新婚夫妻話別的不舍,父子三人登上蜀道、跨過劍閣的艱辛自不必多提。反正,信在路上跑的時候,蘇家父子三人也出發往京城來了!

  王雱有點小緊張,又有點小期待,不知蘇家三位大佬什麼時候到啊!

  蘇軾三人還沒到,另一個人卻是到了,竟是王雱的老朋友沈括。

  這位單眼皮小眼睛的暢銷書作者,上回離家出走之後便被他爹帶到任上去了。王雱自知在劫難逃,當即在出發前寫信忽悠沈括“京城好,京城妙,京城讀書效率特別高,京城搞事特別爽”,沈括一聽王雱要去京城了,便主動和他爹要求要到太學來求學。

  他爹官位暫時還不高,不過進太學還是綽綽有餘的,聽說太學如今管得嚴、升學率高,沈括他爹便托人寫了保薦信讓他遠赴京城。

  沈括帶著兩個書童兼助手一路走走停停,總算是走到京城了,麻溜地去太學那邊報到。一報到完,沈括就知道自己又被王雱坑了,這日子簡直比在鄞縣州學時還艱難啊!

  所謂的地獄模式,指的大概就是這種管理吧!不僅上課、吃飯有人盯著,連晚上睡覺也有值守的人負責巡齋。

  沈括好不容易從懵逼狀態回過味來,終於逮著了空溜去王雱的禮齋一號房那邊找王雱算帳!

  沈括面色黑如鍋底,篤篤篤地敲門。

  開門的是韓宗師,沒辦法,他和宋佑國離門口最近,宋佑國又不是會給人開門的,只能由沉默寡言的韓宗師負責開門這事兒。

  韓宗師顯然很有經驗,一看沈括的臉色便道:“元澤不在,梅直講讓他去校對卷子了。”

  對於“王雱的一百零八種使用方法”這項課題,每位直講研究起來都是非常熱衷的,比如現在不管是國子學的考題還是太學的考題,負責出題的直講都會叫他過去整理和校對。

  沈括尋人不成,又跑去直舍外頭候著。等王雱從直舍里出來了,他立刻從一旁蹦出去,可把王雱嚇了一大跳。

  王雱眨巴一下眼,臉上有著久別重逢的欣喜:“是沈哥啊,許久不見,甚是想念!我不過在信上隨口一提,沒想到沈哥你真的來了,真叫人感動。”他二話不說就拉著沈括到一處圍牆上,從樹上拉了一下某根藏在樹窩窩裡的繩子。

  隔著牆,外頭傳來輕輕的鈴聲。外頭便有人高聲叫喝著幾樣吃食,像是在當街叫賣。王雱拉了三下繩子,停頓一會,又拉了兩下。不多時,那邊便吆喝:“好嘞,馬上就來,兩碗鮮蝦小餛飩!”

  沈括本是來找王雱算帳的,見王雱這麼一通忙活,一時沒反應過來。聽到那頭說鮮蝦小餛飩,沈括頓時有些餓了,他和其他人一樣,也吃不慣國子監的食堂。

  沈括道:“你這是在做什麼?”

  “弄點好吃的啊。”王雱理所當然地說,“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呢,可不能餓著!”見自己這頭垂下的鈴鐺響了一下,王雱推了推沈括,示意沈括爬到樹上去。

  沈括有點懵,但還是照著王雱的意思爬了上去,按照王雱的指示把一個吊籃從外頭往上拉。吊籃裡頭,有個精緻漂亮的食盒。

  沈括學得很快,舉一反三地慢慢把吊籃往下放,送到了王雱手裡。他從樹上跳下地,與王雱一同躲到一旁的亭子裡,一人捧著一碗鮮蝦小餛飩吃了起來。

  吃了好幾天的清湯寡水,沈括乍然嘗到鮮香可口的滾熱湯水,差點沒落下淚來。再一口咬下去,薄薄的皮,鮮嫩的蝦仁,簡直不能更美味!

  王雱滿足地加了個餐,又讓沈括把吊籃和食盒送回外頭去。

  這食盒是他寄放在外頭一個麵食攤位上的,這麵食攤位的攤主年輕力壯、腦筋靈活,知曉他是國子學的生員,很樂意幫他折騰。

  只有這取外賣的辦法有點累人,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反正,平時王雱偶爾忽悠韓忠彥或者宋佑國他們來幫他爬樹——實在沒辦法了,他也只能自己爬了。從小到大他禍害的樹可不少,一點都沒帶怕的!

  食堂來來去去就那麼幾樣菜,誰吃都會膩的,偶爾加個餐怎麼了?反正王雱理直氣壯,一點都不怕抓包,偶爾還叫上小夥伴們團伙作案!

  沈括蹭了頓鮮蝦小餛飩,對王雱的怨氣倒是消了不少,還覺得這樣偷偷叫外賣很刺激。少年人嘛,要是沒爬過幾次樹、沒翻過幾次牆,總感覺自己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沈括忍不住問王雱:“你早知道國子監是這樣的,特意騙我過來的嗎?”

  王雱一臉無辜:“我寫信給你的時候還沒過來呢,怎麼曉得這裡是什麼樣的?要早知道國子學管得這麼嚴,我早逃跑了!”

  沈括覺得有理,頓時和王雱探討起《水滸食神》下一冊的創作內容來。

  這一冊,王雱提供了一個新創意,說的是一個叫吳用、綽號“智多星”的人出場,來個回憶殺,回憶他與現任食神晁蓋與上任食神王倫爭奪食神之位的激烈過程。現在,晁蓋去世了,及時雨宋江在梁山水泊陷入混亂之後,使出了一招絕技:炒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