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正回鄆州沒幾天就走的只有錢乙。王雱對錢乙這個未來醫學大佬很是看重,時不時借司馬光家的僕婦送些東西過去給錢乙的妹妹玩兒,都是些小玩意,不算值錢, 只算友人表表心意。

  僕婦是從司馬光家出去,許多人都能探聽出她受僱於新來的司馬通判家。知曉錢乙家還有這麼一重關係,平日裡有些看輕他們一家孤兒寡母的竟都另眼相待起來, 甚至還有幾戶好人家請媒人上門和錢乙姑姑說親。

  錢乙與姑姑挑揀了幾日, 趕著好日子把表妹的婚事定了下來,先定親, 其他的等成親再說。表妹的親事有了著落, 錢乙才安心地拜別王雱回青州去。

  錢乙一走, 王雱就一心撲在《水滸食神》上了。他主要負責擬定大綱和部分核心人設的設計, 其他的也和《三國殺》一樣僱人來完成。鄆州這邊讀書人還挺多, 會畫畫的更不少, 沈括招收了幾天,人手就十分充足了。

  王雱後世應酬時也登過幾次船,對這些遊船的內部設計很有些心得, 刷刷刷地畫了些圖紙, 找胡管事讓他找人琢磨著做。

  等王雱把能忙活的都忙活完了, 王安石催促他的書信終於按捺不住送來了,王安石洋洋灑灑地寫了千八百字,大意很簡單:你個小兔崽子是不是不準備回來了?!

  王雱暗暗一喜,拿著信和司馬琰嘀咕:“瞧瞧,有的人嘴裡說我愛玩多久玩多久,實際上心裡可想我了。”

  司馬琰對王雱這幼稚的較勁無話可說。

  距離《水滸食神》能完工還有挺長一段時間,龐籍和司馬光也要花點時間才能完全掌控一州事務,短期內沒王雱什麼事了。

  王雱把“水滸計劃”收收尾,將沈括和胡管事打包給司馬光,還特別和司馬光強調:“沈哥他可有經驗了,當初《三國殺》就是他給整出來的,您放心讓他把《水滸食神》做出來吧。”

  司馬光不太放心,也有點不舍:“只你和周文回去行嗎?”

  王雱很放心,順勢黑了小夥伴一把:“行的,您想想看,沈哥這人一看就手無縛雞之力,錢哥看起來也差不多。來時捎帶上他們等於多了兩個拖後腿的,這不也沒事嗎?”

  司馬光點頭答應放他回去。這都要走了,司馬光也不攔著王雱和司馬琰見面,由著他們膩在一起泡了一整天。

  次日一早,王雱用過早飯就在沈括、司馬琰的相送下啟程回青州。冬天水路窄了不少,客船都少了,王雱由方洪家造的船往回送,一路上清靜極了,遇到結冰的地方還能停船和周文到冰上晃蕩一圈,感受一下“戰戰兢兢,如臨薄冰”的刺激。

  王雱閒著沒事找完刺激,回頭一看,周文拿著支炭筆在那寫寫記記。他走過去瞅了幾眼,發現周文居然在記錄他一路上幹了什麼!圖文並茂,十分清晰!王雱納悶地道:“你記這個做什麼?”

  周文老實回答:“主家讓記的。”他說的主家自然是王安石。

  王雱:“……”

  這就厲害了,他都不知道他帶了個細作出門!

  得知周文還奉命監視自己,王雱安分多了。鄆州這邊的“水滸計劃”他已經起了頭,定下大致走向,剩下的自有司馬光他們把控,用不著他操心,他只要暗中分點錢就好。

  有錢,才能想辦法生更多錢。

  王雱與周文回到青州,沒通知任何人,悄無聲息地回了家。還未入內,王雱就聽到吳氏在詢問管事的今年的木炭備夠了沒,小妹在旁邊拿著本書在翻動,一雙烏溜溜的眼睛左瞧右瞧,顯然沒把心思放在書里。

  小妹的目光一轉到門口,立刻從椅子上跳了下去,扔下書高高興興地喊:“哥哥!”

  王雱笑眯眯地張手把撲向自己的小妹抱了起來,朝吳氏喊了聲娘。

  吳氏哪還有心思管什麼木炭,打發走管事拉王雱坐下,細細地詢問他在鄆州那邊過得怎麼樣。

  王雱挑揀著在鄆州碰上的趣事給吳氏和小妹講,逗得吳氏和小妹開心不已。他正說得眉飛色舞,王安石從外面走了進來。

  王雱麻溜地站起來喊爹,順勢拉著王安石坐下,甜言蜜語不要錢地往外倒,什麼“爹我可想你了”“我吃到好吃的就想,要是爹也在就好啦”,肉麻得很!

  王安石被王雱說得受不了,臉色都快繃不住了,只能板著臉教訓:“多大的人了,還這麼說話,也不怕人笑話!”

  “我就是七老八十了,您也還是我爹啊!”王雱理直氣壯,“我這麼和我爹說話有什麼不對?”

  王安石面上沒吭聲,心裡卻很受用,當下便不追究王雱一跑就是一兩個月的事兒。

  回到自家地盤,王雱也得知朝廷準備給范仲淹一項新任命:京東路轉運使。京東路就是指他們現在這一邊,因著位於京城的東邊而得名。

  所謂的路呢,相當於後世一個省;轉運使相當於一個省的行政長官。

  這顯然是看范仲淹這三年幹得很不錯,每年都能拿出新政績,朝廷決定給范仲淹升官!

  不過范仲淹拒絕了這項差使,上書表示自己身體老邁,當不得轉運使之責;接著又大力推薦了王安石,全方位誇讚王安石一通。

  於是他爹升官了,破格當上了京東路提點刑獄,也就是俗稱的大宋“提刑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