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雱送他離開, 殷殷叮囑他好好享受最後的平靜時光,以後他的日子會越來越熱鬧,出門可能會被人扔一車果子鮮花小手帕的那種。

  曹立:“……”

  王雱這廝把這無腦吹的劇本給畫完了, 暗搓搓找上沈括,厚顏無恥地要借沈括馬甲一用。

  沈括一聽是要給曹立畫傳記,很是不滿地嘀咕:“我也想試試戰爭題材,你怎麼不叫我畫?”等他把王雱的成稿看完, 頓時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之中。

  不得不說, 王雱畫得比他好, 人物栩栩如生,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就是,就是太他娘不要臉了。沈括何等敏銳,粗粗掃完一遍就看出王雱這完全是在捧曹立,還不是普通的捧,瞧瞧這一張張特寫,都快能出一系列精裝《三國殺》卡面了!

  沈括說:“你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出。”

  王雱理所當然地說:“我沒名氣,借你的名氣用一用。沈哥你不會這么小氣,這都不肯借吧?”他都沒讓沈括操刀呢,多有節操啊!

  沈括是很講義氣的人,王雱都開了這個口,他自然爽快地答應下來。作為方氏書坊的金牌暢銷書作者,沈括的新書是有綠色通道可走的,一交到胡管事那邊便緊鑼密鼓地排上日程,一邊是青州這兒馬上開始印刷、排戲,另一邊是派人快馬加鞭把稿子送到京城去。

  一同帶去的還有王雱寫給方洪的一封信。方洪收到信和文稿,當天便把所有安排推後,第一時間把這本專門為曹立造勢的書按照王雱的封設和排版給印了出來,平日裡散布在各處的“水軍”也麻利地開始行動起來。

  於是在狄青出任樞密使後不久,京城裡議論最多的武官竟從他變成了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少年勇士”。

  狄青下衙後回到家中,便有親兵上前對他說起關於曹立的事兒:“文人真是能寫,他不過乘勝追擊,僥倖殺了儂智高而已,看這些人把他吹得天上有地下無!”

  狄青知曉這親兵素來與曹立不對付,聞言搖頭笑道:“這種虛名,有什麼好在意的。”

  曹立是狄青一手提拔上來的人,為人到底如何他比誰都清楚。哪怕狄青是行伍出身,也很清楚自己被破格提拔為樞密使之後有多招人恨。這個時候若是百姓對他交口稱讚,各書坊像給曹立著書一樣替他揚名,那他的處境才更加堪憂!

  狄青無意在朝堂上爭個高低,他的心在戰場之上。不管把他放到廣南還是把他放到西線、北線,他都甘之如飴。方氏書坊在這個節骨眼上大肆宣揚曹立斬殺儂智高的功績,倒是把盯在他身上的視線轉移走不少。

  方洪的炒作功力一流,曹立的威名很快傳揚開了。不久之後連宮中的張貴妃都聽說了有這麼個勇武少年,好奇地問官家這少年是不是真那麼英勇無雙。

  官家看過狄青寫的奏報,知曉斬殺賊酋的功勞確實屬於曹立。事實上還有一件事民間百姓並不知曉,那就是狄青趁著大勝儂智高命曹立為使者入交趾,好生敲打了不怎麼安分的交趾一通。

  對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屬國,朝中百官和官家都是不怎麼在意的,得知交趾境內從官到民都有異心,自然覺得曹立敲打得對!

  每年朝廷給你不少賞賜,你倒好,看見儂智高輕鬆連下數州就想效仿!打你就打你,就算只是個軍中新丁打你你也得受著,要不然你還能怎麼著?

  不過曹立敢帶著手底下那麼點人深入交趾境內,三言兩語把交趾守將弄得啞口無言、乖乖送上牛馬與香料,膽量著實大得很,當得上英雄少年這個讚譽!

  官家把這事給張貴妃說了,也誇了曹立幾句。那曹立他也是見過的,年紀雖小,身量卻極出眾,相貌也周正,再磨練十年八年,說不定又能成就一員猛將。

  官家這邊一夸完,張貴妃轉頭又給自己娘家人說了。張貴妃寵冠後宮,向來是眾人盯梢的對象,風聲一傳開大家都曉得這曹立不知使了什麼法子把名聲傳到後宮裡去,這像什麼樣!

  無恥小武官!勾連後宮,蠱惑民心!連他們都沒這個臉去著書誇耀自己,這小武官哪來的臉搞這種陣勢!

  狄青也成為不少人的同情對象,因為他有個親兵在外頭喝醉了,不小心向同座的人泄露自己的怨言,說什麼“那小子明明是狄將軍帶出來的,不過是撿漏殺了個賊酋就把功勞全撈自己身上了”。

  這言論自然是不脛而走,飛快在京城內外傳開,有的人站狄青,有的人站“少年英雄”,雙方在茶餘飯後你來我往地爭論,說到激動處直接動起手來,硬生生給開封知府增添了不少打架鬥毆案件!

  沈括到秋天時才得知京城的激烈戰況,不由問王雱:“你是不是早料到會變成這樣?”

  “這還用想嗎?”王雱十分鎮定,“有吹就有黑,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你想想看,要是你一直看一種人不大順眼,偏有人跑你面前大吹特吹,說他有多帥多牛逼多了不起,你能忍嗎?”

  沈括非常無欲無求:“能忍。”

  王雱看了眼沈括,開始展開攻擊:“你看看,我眼睛多大,又大又亮!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看我這眼睛,就知曉我這人又純潔又善良又坦蕩。”他說完還煞有介事地瞅著沈括的單眼皮小眼睛,“咦你怎麼瞪我?你這其實也不差,窗戶嘛,開小點也沒關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