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交趾守將這一決定,完全坐實了他們有反宋之心。

  到底是兩國之事,狄青沒有傻到自己拿主意,只把東西齊齊整整地送到開封去,讓朝中百官討論此事。

  狄青看向曹立,正色說道:“下回別再這樣貿然行事,若是你此行折在交趾,於大宋而言完全是得不償失。”

  狄青本來就十分愛重曹立,這一戰中曹立帶人設伏誅殺賊首更是證明了他的眼光沒出錯,著實不願曹立因為貪功冒進而出事。

  曹立點頭,平靜地應下狄青的話。可惜要是再有下回,曹立還是會見機行事。

  他天生愛兵行險著,要是他願意舒舒坦坦地活著,跟在王雱身邊自然能吃好喝好前程大好。

  但他不願意。

  他享受戰場上的步步驚險,享受在生死邊緣徘徊的愉悅,這是做其他事時他完全感受不到的快樂。

  王雱也說,他天生就適合上戰場。

  狄青向來細心,見曹立目光平靜無瀾,便只曹立並沒有真正把話聽進去。他在心裡嘆息了一聲,對曹立道:“此次你誅殺賊酋立下大功,朝廷應該會對你有大封賞。”

  曹立認真道:“大家都有功勞。”

  狄青道:“這事你算首功。”

  兩封捷報快馬加鞭地送到開封,前後腳送進宮裡,官家本來正在午歇,聽到廣南有捷報傳來後驚坐而起,快慰地下了龍塌去看南邊傳來的奏報。

  廣南大捷!

  煩擾了朝廷將近一年的廣南之亂,短短一月就在狄青的雷霆手段下平定了!

  官家龍顏大悅,展容而笑,召來宰執一起商討將士們的封賞與撫恤事宜。

  ……

  廣南大捷要轉到青州還有一段時間,王雱暫時還不知曉曹立幹了兩件大事,入春之後他跟著吳氏去寺里搞封建迷信活動,認真地拜了拜佛像祈禱一切順利。

  拜拜結束了,王雱又溜達去找義海和尚,看看有沒有新琴譜可以順走帶去給范仲淹彈著玩。

  義海和尚在青州住得很習慣,光頭還是那個光頭,看起來卻光亮了許多,堪稱光可鑑人。再仔細一瞧,還有點發福。

  王雱憂心忡忡地勸說:“您可不能再胖下去啦,再胖下去彈琴就不好看了,沒有那種飄然出塵的感覺,蒙不了人了。”

  義海和尚想把他趕走。

  王雱又問義海和尚能不能夜觀星象,掐指一算,算出廣南那邊的戰事現在如何了。

  義海和尚斜覷他一眼,正義凜然地告訴王雱:我們要相信科學,不能搞封建迷信。

  當然,這話是王雱自個兒翻譯過來的,義海和尚說話引經據典,這裡夾一句佛法那裡夾一句警句,聽著玄之又玄,但大體就是這麼個意思。

  王雱在心裡嘀咕,自己就是個和尚,還勸別人別搞封建迷信!

  義海和尚看出王雱在腹誹他,又繃著臉糾正他:“夜觀星象、掐指一算根本不關和尚的事兒。”

  王雱說:“……大概是這個意思,意會就好!”

  義海和尚很光棍:“我算不出來。”

  王雱沒能從義海和尚口裡掏出話來,只能安安心心等南邊的消息。

  好在廣南大捷的事傳得很快,還沒入夏王雱就知曉了狄青大勝回朝的事兒。胡管事還殷勤地過來道喜,說曹立在廣南之戰中也立下奇功,朝廷肯定會有封賞。

  小夥伴未及弱冠就名達四方,王雱非常開心,美滋滋地讓胡管事幫忙打聽具體情況。

  這時錢乙也在青州待了兩個月,參加了幾次青州醫學研討會,深深地愛上了青州熱烈的學術氛圍。

  因著幫忙跑腿幹了很多活,錢乙還拿了不少工錢,他親自帶著錢回了鄆州一趟,告訴姑母一切都好,便又回青州等待父親的消息。

  王雱本就托方洪在各處港口探聽各方消息,多打探一個人並不難,方洪那邊把各處港口傳回的消息歸整歸整,很快找著了錢乙父親的下落,派人快馬加鞭送來給王雱。

  這錢顥也是個奇人,真給他混上官船出海去了,這些年在海上跟著官船飄來泊去,某年在某個海岸病倒了,便在那裡住下,沒再回來過,據說在那邊研究異域藥草。

  這麼個人在船員之間還是有些名氣的,一打聽便能知曉這些消息。

  一把年紀、有個兒子還能這麼瀟灑,王雱也不知該不該佩服。他謝過幫方洪帶消息的人,拿著方洪的來信去找錢乙。

  錢乙當場淚下如雨,再三謝過王雱,當場就想找船出海去尋父親,早些把父親接回來奉養。

  這可是未來醫學大佬,醫學界的瑰寶,王雱可不放心他隨便尋個私船出來。他給錢乙出主意:“我帶你去見范爺爺,讓范爺爺給你寫個條子,你到時候隨官船出海。既然你父親曾經隨官船出航,跟著官船走應該更容易找到你父親。海上風雨無情,你不能太心急。”

  錢乙聽了大為感動,得知父親還在生,而且似乎過得還挺不錯,錢乙便聽了王雱的勸說留在青州,等官船出海時再隨行。

  王雱知曉錢乙和那隱居的神醫處得不錯,又慫恿錢乙去向神醫辭行,“順便”提一嘴自己要跟著出海的事。

  錢乙從神醫那學了不少東西,聽王雱這麼一說也覺得自己該向神醫辭行,便下鄉尋那神醫隱居之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