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狄青一行人終於行到了目的地,開始緊鑼密鼓地接手南邊的部屬,他們都不準備休息太久,只等修整好便要一舉奪回廣南各州。

  過去一年是多事之秋,不是這裡淹了就是那裡旱了,這沒淹沒旱吧,又有人要造反!因著廣南起了戰事,官家早早著人向百姓宣布今年的上元節燈會取消。

  官家要大夥低調過年,為廣南戰事祈福,方洪也不好趁著過年搞活動了,只能默默按照胡管事捎回來的地理沙盤製作方法暗中叫人著手準備,回頭給做個《三國殺》對戰沙盤和《黃金國》航線,正月之後給同好們一個能夠愉快聚會的好地方。

  方洪是一個有理想的人。

  目前他堅持不懈地用各種方式做大《三國殺》這個招牌,為的就是發展各種周邊產品,包括而不僅限於相關傳記、畫集、文房用品,賺大錢!

  有了源源不斷地進項,他就可以投資所有他感興趣的行業,比如造船,現在他造造小船,先練練手,要是將來海禁開了,全民都能出海經商,他就造大船遣人出海探索。

  自從跟王雱搭上線,每一次投資都能給方洪帶來極大的收益。這收益除了黃金白銀之外,還有難以言喻的快樂。

  這種快樂,對於一個已經不缺錢的人來說就像是毒藥一樣,對他們有致命的吸引力。

  總之,方洪並不打算留多少家財給自己的子孫後代,他準備緊跟王安石父子倆的腳步繼續一次又一次地進行豪賭般的投資。

  至於子孫後代,要是他們自己沒本事,給他們留再多東西也只會招來禍患!

  第六十七章

  開春是乍暖還寒的天, 還淅淅瀝瀝地下雨,王雱懶得出門,窩在家中躲閒。馮茂這廝去博物館當完志願者, 找過來和王雱說起自己當值時遇到的新鮮事:“阿雱我跟你說, 今兒博物館那邊來了個奇怪的客人, 看著看著海上商路的航線沙盤便哭了。”

  志願者們都是年輕人, 很有惻隱心, 馮茂尤甚,他當場上前詢問對方怎麼哭成那樣。

  許是壓抑了一路, 那客人就把自己的身世給馮茂說了。

  那客人叫錢乙,早早沒了母親, 父親是個擅長針灸、愛尋仙問道的大夫,在他三歲那年一聲不吭地離家出海遠遊去了。

  錢乙當時年幼,沒到記事年齡, 他姑母把他收為養子後嫁給一個呂姓的山野大夫, 他便以為自己是姑父的兒子, 一心跟著姑父學醫要繼承姑父衣缽。

  結果今年年初, 姑父病重,臨去前將他的身世告知於他。錢乙這才知曉自己的身世, 披麻戴孝為姑父下葬後便與姑母辭別,要出來尋他親生父親歸家奉養。

  途經青州時聽聞齊魯博物館有海上輿圖,錢乙不由掏了門票進商館看那海上航線。看到牆上圖文並茂地描述著海上航行之艱險、描述著歷來出海航隊遭遇的海難, 錢乙頓時悲從心來, 感覺自己的父親也許早已葬身海底。

  馮茂向來熱心, 聽錢乙抹著淚說完這事兒自己眼眶也濕潤了,當場極力邀請錢乙住到自家開的旅舍里,讓錢乙先安心住著,找人的事他可以幫忙想辦法。

  王雱聽完馮茂講的事兒,不知該說什麼好。這錢乙的父親拋下年近三歲的兒子出去遠遊,硬生生把兒子變成孤兒被姑母收養,照他的想法是還找這爹做啥,好好過自己的日子吧!

  可惜古人重孝道,知曉生父在世而不去尋會被說不孝;相反,若是去尋回生父誠心奉養,則可以落個好名聲。經過長年累月的洗腦教育,錢乙會為知道生父遠遊在外而傷心落淚也就無可厚非了。

  算起來范仲淹與錢乙也是差不多,都是在曉事之後才知道自己的生父另有其人。范仲淹少年時獨居寺中埋頭苦讀,為的就是考上功名從繼父家接母親出來奉養。

  王雱問馮茂:“那你想了什麼法子幫人家找爹?”

  馮茂眼睛亮晶晶,目光灼灼地看著王雱:“我想到的法子就是來找你啊!你的主意最多了,你說說這事該怎麼辦吧,不用你做什麼,你出主意,我去辦!”

  王雱:“……”

  王雱橫看豎看,發現在馮茂臉上只能看到“厚顏無恥”四個字,一點不好意思的跡象都沒有!敢情這傢伙壓根沒去想怎麼幫人找爹,竟就大包大攬地把事情攬上身!

  自己交的朋友,捏著鼻子認了吧。王雱已因為下個不停的綿綿細雨在家裡躲了許多天,感覺有點悶,索性取了傘和馮茂一起出門去會會那錢乙。

  好歹是司馬琰的同行,認識認識也好,人品不錯就幫忙出出主意找找人。

  錢乙正坐在房裡看醫書,他自幼跟著姑父學醫,姑父病重後更是開始替姑父接診治病,理論紮實,實踐經驗也有一點,但青州這邊的博物館裡頭有相當齊全的醫書,今日錢乙在文館連抄了幾本帶出來,如今正借著餘暉認真研讀。

  見馮茂領著個生面孔過來,錢乙忙擱下抄寫稿起身相迎。兩邊一認識,馮茂又在錢乙面前大肆吹捧了王雱一把,什麼八歲就力壓州學群雄占據榜首、什麼消息靈通人品一流,吹得向來自詡臉皮其厚的王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馮茂這麼一吹還是很有效果的,錢乙聽完後便對年紀比自己小十歲的王雱另眼相看。這年頭,讀書人永遠受人尊重,王雱這樣小的年紀就能讓年長他好幾歲的馮茂心悅誠服,將來的成就顯然不會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