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了旅舍,王雱便見到個娉娉裊裊的女子在給柳永餵湯藥。王雱眨巴一下眼,看向精神好了不少的柳永。柳永招呼他坐下,三兩下喝完湯藥,笑著說:“小友果然守信。”

  柳永邀那女子一同來玩三國殺,女子顯然是時下很受士子們歡迎的女伎。

  宋人風雅得很,但凡好友相聚免不了要下帖子喚幾個女伎過來相陪,受歡迎的女伎琴藝好、唱腔好,還能識文斷字。了解完規則,女子便輕輕鬆鬆地與兩人玩了起來。

  到三局殺完,柳永才取出一份文稿,讓女子拿好離去。人一動,屋裡掀起一陣香風。王雱忍不住打了個噴嚏,摸著鼻子目送女子離開。

  柳永斜睨著王雱:“怎麼?頭一次見著女伎,挪不開眼了?”

  王雱直搖頭,一臉的敬謝不敏:“這香有點嗆人。”

  他沒有瞧不起這些女伎,因為這年頭的女伎往往是身不由己,要麼是家中犯事被發賣,要麼是自小被拐賣,和後世一些為了享受和虛榮而賣身的人不盡相同。

  只不過王雱是個相當潔身自好的人,再怎麼口花花,他心裡對擁有一個溫馨穩定的家庭還是非常渴望的,不會因為這個時代允許納妾、以招伎為雅事而動搖。

  人要是連自己的下半身都管不住,還指望能管住什麼呢?

  柳永見王雱年紀小小,臉蛋上的神情卻嚴肅得緊,頓時笑了起來:“等你再大些,曉得了其中滋味,肯定不會這樣說了。”

  王雱才不接這話。

  柳永取笑完王雱,正了正臉色,與王雱說起正事兒:“我聽說你讓人在外城租了處宅子,準備找夫子給‘無憂洞’里的小孩們開蒙?”

  王雱望向柳永:“先生認為不妥?”

  “當然不妥,無憂洞多是雞鳴狗盜之輩,三教九流皆有,魚龍混雜。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便是能穩住他們三兩個月,要不了多久他們還是會故態復萌。”柳永道,“你何必白白費這個錢?”

  “若先生真這麼想,又何必教他們識字?”王雱亦正色道,“稚子無辜。若他們誠心向學,多費些銀錢也無妨。”

  柳永搖頭:“初時我見了你還道是遇上了同道中人,不想我卻是看走眼了。走吧走吧,你別再來了,看到你們這些人就煩。”

  王雱笑了起來,臉頰上露出兩個淺淺的酒窩:“那我就不來了!等蒙學修好我會讓曹立來請先生,到時您可別偷偷跑啦,您還欠著我藥錢呢!”

  第四十五章

  外城屋宅租金比內城便宜, 但也不是人人都租得起。曹立相中一地兒,是居養院旁的空宅。

  所謂的居養院,是每年入冬後定時收養鰥寡孤獨者的福利機構,裡頭住著些無家可歸的老人和棄嬰。

  此宅獨居一老翁,無妻無子,不與旁人往來,也不參與科舉,一生與書相伴。每逢日子過不下去了,他便張貼告示表示可以把半個宅子租出去, 換些租錢買書和吃喝。

  曹立見了老翁的告示, 當即上門去與老翁相商。老翁聽他一半大少年說要辦蒙學,譏笑道:“叫你主家來談吧。”

  於是老翁見著了小豆丁似的王雱。

  老翁:“……”

  許是因為王雱年紀著實太小,再多的不合常理也讓老翁無話可說。

  兩邊一商量,老翁不僅答應租出大半個宅院,還表示可以開放自己的一屋子書當“蒙學圖書館”。

  王雱歡喜得很, 老翁卻又提了個建議:隔壁居養院有不少棄兒, 若是能讓他們一起入學他願意參一份子。

  原來老翁年輕時不屑情愛,老來倒覺寂寞,聽旁邊小孩歡聲笑語少不了心生喜愛,平日裡會買些吃食過去逗小孩們玩, 時日久了, 心中自是多了幾分掛念。

  見王雱這半大小孩還敢提出租房辦蒙學, 老翁也動了幫小孩們開蒙的念頭。

  王雱聽了, 一口應承下來。左右不是他負責教, 管束一群熊孩子的事兒就交給這老先生和柳先生煩惱去吧!

  於是兩邊交換了姓名,老翁與司馬光他們一眼喊王雱一聲阿雱,王雱則喊老翁“常爺爺”。

  常老頭要參一份子,這改造工作自然進行得非常順利。

  王雱挑了三間採光好的大房子當教室,又挑了間小房子當“教諭辦公室”。大體定下來了,陸陸續續跑了幾個木匠店,定做一批適合蒙學使用的桌椅。

  其中一個教室不是蒙學專用的,是王雱準備用來開夜校!

  在鄞縣時,地方小,丁口簡單街頭巷尾都能說出彼此姓名,因而王雱要開什麼“專題講座”的時候大夥都很捧場。

  兩三年下來,王雱對於這種專業培訓班已經非常有經驗。

  普通百姓入夜後娛樂不多,有些窮人家裡為了省燈油會早早睡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許多老百姓的生活寫照。

  王雱準備把這段時間利用起來,定期給百姓搞搞培訓,哪怕是干農活,也能學個更科學、更高效的堆肥法子!

  當然,方洪那邊還會提供一些就業崗位,比如識字的提供圖書校隊崗位、雕版工崗位,會算數的提供主店分店及各工坊的會計崗位,願意學制鏡的提供配鏡團隊崗位,願意到工坊幹活的提供工人職位,薪酬優渥、福利健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