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時司馬琰就在想,這個人一定有著常人無法比擬的堅韌心智以及潛藏在心底的、與溫和表現截然不同的另一面。來到這邊之後,王雱倒是真的把另一面表現出來了,有點……活潑,在司馬光、王安石他們眼裡甚至活潑過頭。

  司馬琰卻知道,者應當是王雱上一世壓抑太久的結果。司馬琰每天和王雱對著“體檢方案”修修改改,日子過得很舒坦。

  沒過多久,方洪那邊來了消息,說元娘的處女作印刷完畢,可以上架了。王雱第一時間拿到樣書,領著妹妹帶去給元娘看。元娘性情素來溫柔軟和,乍然看到自己的習作變成了一本書卻還是滿心激動。

  元娘把書看了又看,和二娘一起又驚又喜地等著王安仁培訓回來。

  王安仁傍晚回到家,看到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小心翼翼地把印出來的書送到他面前,心像是墜入了煮沸的水裡似的,滾燙得很,又夾著幾分歡喜、幾分酸澀。他的兩個女兒都聽話又乖巧,自從知曉他得了心疾便處處幫著妻子徐氏忙裡忙外。

  元娘抓著王安仁的手,說道:“爹,我以後還會畫很多很多本,您要給我的每一本書都寫一篇序。”這處女作繪本正是王安仁給寫的序。

  王安仁點頭答應:“行,往後爹給你的每本書寫序。等看到你嫁人了,我再把這事兒讓給你的未來夫婿去做。”

  這年紀的女孩兒哪好意思提什麼夫婿?元娘面上一紅,不願意和王安仁說話,抱著書跑回書桌前和妹妹一起看。

  晚上睡覺時,徐氏對王安仁說:“要不,我們再給元娘和二娘生個弟弟吧?”眼下兩個女兒還未及笄,沒到嫁娶的時候,若是他這幾年有個好歹,往後她們連個能幫襯的兄弟都沒有,日子會很艱難。

  王安仁搖頭。徐氏年紀不算大,若他真沒撐過去,等女兒嫁了她還可以找個好人家再嫁,若是再生個兒子,徐氏怎麼辦?一個人把兒子拉扯大嗎?

  ……

  王雱不知曉伯父一家的計議。他最近又慫恿方洪搞了個大熱鬧:從水路運了大龜殼回來。這大龜殼是漁船出海時拖回來的,有好幾個人合抱那麼大。一般把東西放大個百八十倍,再普通的東西都會變得稀奇,大龜殼一運到碼頭上,不少人就慕名前來觀賞。

  海上貿易目前是禁止的,可朝廷沒說不能撿這種沒什麼湧出的大殼子!有出海不予的人好奇地把它拖到岸上,不少人還嘲笑他費那麼大勁拖個王八殼,方洪也聽說了,和王雱閒聊時免不了提一句。

  王雱賊心不死,還是想繼續給《黃金國》刷一波存在感,便讓方洪去打聽這殼子有沒有被人買走,沒買就買回來,歸來時沿路讓說書人坐在龜殼上給人講講《黃金國》的故事。

  這一路講到開封,本來只在開封熱過一波的《黃金國》已經在大江南北傳開了。回到開封,說書人已經即興發揮給了《黃金國》加了段跌宕起伏的“龜殼變奇珍”。

  《黃金國》頓時再一次賣斷貨。

  十二歲的元娘,悄無聲息地混在人群里看自己剛剛上架的新書。王安仁這天正好休沐,一手牽著一個女兒看著有人花錢買了元娘的書、看一些人邊看邊議論著書里的內容說要買回去給孩子看,心裡油然生出一種自豪來。

  王安石與兄長一家吃飯,飯桌上王安仁免不了要和王安石誇耀誇耀這件事。雖然說小孩子不能夸,夸多了他們容易驕傲,可王安仁真的很高興。

  自從得知自己可能陪不了妻女多少年,王安仁刻板的性格改變了不少。沒有經歷過生死的人,不會體會到這種感覺:原本平平無奇的一切,一下子變得彌足珍貴,恨不得細細品嘗吃的每一口飯、看的每一頁書。

  王安石從兄長家離開,面色有些不大好,看向兒子的眼神更是帶著明顯的不滿。明明兒子學什麼都快,書背得好,字寫得好,小小年紀能作詩,畫畫很不錯,琴藝更是越好越好,可那有什麼用,全都誇過了,不新鮮了。

  人比人,氣死人!看看兄長的女兒,十一二歲已經出書了,聽王安仁說還賣得很不錯。自己兒子怎麼就不能出本書呢?王安石心裡鬱悶,牽著女兒、領著女兒回了家。

  王雱和王安石鬥法多年,一瞅王安石那神情,心裡便生出點不妙的感覺來。他爹心情好像不大好啊!

  王雱還琢磨著要不要彩衣娛親一番,王安石已經開口教訓:“你看看你大姊都出書了,你東搞搞西搞搞,什麼都搗騰一下,怎麼一本都整不出來?”

  王雱沒想到他爹在想這事兒呢。他才七歲,出個什麼書啊,比起出書他還是更喜歡躲在背後悶聲發大財。沒辦法,誰叫遇到的是實誠人方洪?方洪看重他後續帶來的各種新點子,給他的“點子費”永遠源源不斷,他年紀這么小,出這個風頭做什麼?

  王雱語重心長地勸他爹:“做人呢,最重要的是開心。千萬不要和人攀比,攀比是最要不得滴,妒忌使你內心醜陋,妒忌使你面目猙獰!”

  王安石:“……”

  吳氏剛給小妹換下被汗浸濕的衣服呢,就看到王安石拿著根竹鞭子在院子裡追著王雱跑,明明只有他們父子倆,愣是鬧出了雞飛狗跳的架勢來。

  吳氏怒沖沖地叫喝:“王介甫你做什麼?動不動就抄起你那破竹鞭子,有你這麼教兒子的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