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雱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不下,不下,我還是個孩子,我不懂下棋。”

  氣得大伯王安仁病都好了。

  王安仁去找王安石說他們這侄子天資聰穎,就是沒放在正路上,得好好管教。

  王安石還想著怎麼找機會教育教育王雱呢,恰巧有人帶著孩子過來告狀,說王雱攛掇人往茅廁裡頭扔炮仗。

  王雱一臉無辜地被喊出來,立刻看到兩個小孩咬牙切齒地瞪著自己,一個扭來扭去好像覺得自己身上臭臭的,一個也扭來扭去看著就像挨過揍。

  王雱眨巴著眼,滿臉開心地望向那扔炮仗到糞坑的小孩,仿佛看到了最好的玩伴:“是你啊,我們接著玩嗎?”

  “就是他,就是他讓我扔的!”小混帳挨了一通揍,心裡委屈極了,他只是願賭服輸,憑什麼只揍他。

  另一個小混帳掄起拳頭要衝上來揍王雱。

  王雱麻利地躲到大伯王安仁身後,沒辦法,他著實不太信任他爹,很懷疑他爹會借這個機會讓別人揍揍他。

  王雱弱小可憐又無助地攥著王安仁的衣角,仰望著一身正氣的王安仁說:“大伯,他們怎麼一來就想打人啊?”

  領著小孩來告狀的家長噼里啪啦地把事情給王安石兄弟倆說了,齊齊看向表情依然很無辜的王雱。

  王雱對王安仁說:“我們當時賭的是贏了的可以讓輸了的做一件事,要是不願意做可以說一句‘我是小狗汪汪汪’就過去了,是他自己願意做的啊!當時可多人在場了,不信可以把其他人喊來問問。”王雱一臉唏噓地煽風點火,“我以為他們關係這麼好,他肯定不會答應炸茅坑的,沒想到他寧願炸自己好朋友一身糞也不願意丟點面子,可能他心裡一直都看不慣他朋友又不好意思說出口吧!”

  王安仁也知道這兩個小混帳平時欺負自己女兒的事,他板著臉說:“你們都聽到了,阿雱還小,雖然他提出的賭注不對,但你的孩子又不是沒得選,他自己不想做阿雱還能壓著他去做不成?”

  兩家人灰溜溜地走了。

  才走到門口,兩個小混帳已扭打到一塊,你一拳我一拳地往對方身上招呼,根本顧不上自家家長在場。

  王雱也被王安石拎去書房抄書。王雱把任務抄完,在書房裡翻翻找找,找出祖母存放著的王安石練字“遺蹟”。他蹬蹬蹬地跑去找祖母,問祖母這是他爹幾歲練習的。

  等他爹從外面回來,王雱就把“遺蹟”擺到桌上,又把自己寫的字寫到一邊,一臉驕傲地說:“爹你騙人,你十歲的時候寫的字還沒我寫得好!”

  見王安石一臉想揍他的表情,王雱麻溜地躲到祖母身邊找靠山。

  王雱祖母是吳氏的姑母,對王雱自然分外喜愛,每天被王雱過來鬧騰一會兒,病也漸漸好了起來。只是這都臘月了,遷葬的事不好再辦,只能等下回再回來選日子了。

  王雱祖母對王安石說:“雱兒還小,你別老逼著他寫字背書,小孩子麼,多玩玩挺好。”

  王安石無奈地說:“他這小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王雱一點都不在意王安石的評價,殷勤地給祖母捏肩捶背,堅決不給王安石揍他的機會。

  第二天,所有小孩都聽說那混帳二人組打起來的事,兩個混帳拆夥啦,簡直普大喜奔!

  王雱還教元娘她們學成語:“所謂的普大喜奔,就是普天同慶、大快人心、喜聞樂見、奔走相告,都是好詞兒!”

  幾個小屁孩很快掌握新詞兒的用法。

  過年了,好日子多,放鞭炮的人家漸漸多了起來,炸茅坑的玩法在小孩子間早傳開了,大家都第一時間趕到鞭炮燃放現場,七手八腳地挑揀沒點著的鞭炮,都準備暗搓搓地炸了炸看不順眼的傢伙。

  這事兒逼得大夥不得不用木板把能扔炮仗的空隙都堵了起來。誰都不想光著屁股往外跑!

  作為整個炸茅坑事件的始作俑者,王雱一點負罪感都沒有。他乖巧,聽話,聰明伶俐,小孩們都愛和他玩,長輩們都對他讚許有加!

  年節近了,王安石帶上王雱訪親尋友,分外繁忙。

  王雱還跟著王安石到江寧府官衙溜達了一圈。

  這地方以前是南唐的宮殿所在地,結果今年年初被一場大火燒光了,現在的府衙是新知府奉旨過來劃著名重建的,亭台樓閣、廊子飛檐全都簇新簇新。

  王雱都沒法詩興大發地背幾句“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拜訪完知府,王雱覺得機不可失,纏著王安石要去看秦淮河。王安石睨了他一眼,帶他去秦淮河溜達。

  已經入夜了,秦淮河畔雖不如開封熱鬧,卻也商家林立,尤其是夫子廟一帶,賣書的,賣字畫的,賣文玩的,應有盡有。

  當然,還有各種糖糕、果子和烤炸類的小吃。

  這和王雱想像中的秦淮河不太一樣,說好的什麼金陵十二釵啊、秦淮八艷啊,影子都沒見著,更別提什麼遍地秦樓楚館、滿樓紅袖亂招了!

  王雱隨意挑了些香噴噴的炸肝邊逛邊吃,王安石則又沉迷於挑書大業,這書想買那書也想買,幾個書攤和書坊逛下來手上已經拎著沉甸甸一摞書。

  王雱正覺得沒趣,忽然看到前頭有個熟悉的招牌,竟是方氏書坊的江寧府“分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