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種吃法還挺普遍的,船工們一天到晚在水上飄著,大冬天的天氣冷,船還是得開,下了船搭夥吃個火鍋又暖和又省力。

  當然,這時候還不叫火鍋,只能說是把肉燙熟了吃。王雱本來不覺得冷的,看他們吃得熱乎,也饞了,跟著湊了幾個錢拉鄭思他們坐下嘗嘗鮮。

  小孩子吃不了多少,船工們騰了個位置給他們坐下,繼續操著各地口音天南地北地閒扯。

  武興平日裡就和武夫廝混在一塊,這樣吃東西也不覺得不習慣,倒是鄭思有些不自在。

  瞄見王雱興致勃勃地試圖插入船工們的話題里,鄭思對他真的佩服極了,天底下好像沒有王雱交不了的朋友!想到這裡,鄭思老老實實地跟著夾菜,小口小口地吃那翻滾的湯水裡燙熟的菜葉子。

  王雱把身體吃暖和後,沈括滿臉興奮地找了過來,激動地給王雱看他剛才用炭筆畫下來的畫面。

  這法子他是和王雱學的,炭條磨尖之後可以隨身攜帶,塗塗畫畫都很方便,自個兒裁一本小本本就能隨時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了!

  沈括剛才看了好幾艘船,都是先見桅杆,後見船身。他對王雱說:“你說的沒錯,果然是‘地球’。”他還沉浸在證明了一個新知識的喜悅之中,和王雱說起自己的新猜想,“如果我們把船一直往前開,是不是能繞著地球一圈回到原處?”

  “是這樣沒錯。”王雱肯定了沈括的說法,“可惜我們造的船還走不了那麼遠。”

  “現在不成,以後總可以的。”沈括對未來充滿了各種想法,“要是可以的話,真想去看看。”

  王雱心裡咯噔一跳,感覺自己好像改變了什麼。沈括不會從此沉迷探索環球航海之路吧?作為一個了解歷史發展軌跡的穿越者,王雱是很贊成出海探索的,不過這條路太艱險,作為沈括的朋友他不太希望沈括親自出海。

  海上變數太多,容易出事兒啊!他還等著看沈括的產出呢!

  王雱一本正經地說:“父母在,不遠遊。”

  沈括聽了這話,收起了臉上的嚮往之情。他也知道自己剛才的想法很不切實際,且不說他沒錢造可以支持跨海遠航的大船,即便是有,他爹娘也絕不會同意他去涉險。

  宋朝海上貿易雖然挺發達,但也僅限於貼著陸地航行,沒人會不要命地把船往茫茫深海里開,迷失方向、遭遇海盜、捲入暴風雨,樣樣都會讓人喪命。

  沈括遺憾地說:“希望我的兒孫能見到那一天。”

  王雱這才稍稍放心。他越發明確了一件事:對於腦洞奇大的傢伙來說,你隨隨便便一句話都會讓他爆發出驚人想法,千萬不要在他們面前提起超前的東西!

  王雱拉著沈括他們去買海產,準備拿回去加菜用。鄭思忍不住問:“我們不是偷偷出來的嗎?”

  王雱說:“你以為他們會不知道嗎?”王雱就沒想過能瞞著他爹跑出來,他爹耳目多著呢。

  王雱買了一簍子海產踏上回程,回去的路上沈括還在發揮想像:“我們這個地球到底有多大呢?海上是只有一片陸地,還是會有很多片陸地?如果不止我們這一片陸地,其他陸地上有什麼東西呢?”

  王雱被沈括煩得沒辦法,只能給沈括畫了張大餅:“大概是黃金國吧,遍地都是黃金,還有珍珠啊寶石啊香料啊什麼的,一切寶貝應有盡有。”

  沈括聽得出了神,沒再煩著王雱,一個人沉浸在王雱描繪的“黃金國”裡頭。少年人總有一顆冒險之心,哪怕不能親自去體驗,在想像里過把癮也是好的。

  沈括一路上都在構思關於“黃金國”的故事,想著想著覺得自己的想像太空泛,決定接下來多往海邊跑跑,好好了解一下船工們見識過的海上世界。

  王雱怎麼說來著,故事最要緊的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既讓人覺得真實、有代入感,又讓人能夠體驗現實中難以獲得的爽感!

  王雱不知道沈括的新作腦洞已經打開,他抱著一簍子海產回到家,興沖沖地拿給他娘讓他娘給做來吃,還誇口說:“這可是最新鮮的,出海的人剛回來我就買下啦!”

  吳氏笑著拿去料理。

  王安石可沒吳氏那麼好脾氣,他板著臉問王雱坐船到哪兒去了。王雱老實回答:“到海邊去了。”他說著又興致勃勃給王安石說起碼頭上的見聞,“海邊的船工們弄一口大鍋,把菜夾著放下湯里去滾兩下,燙熟了立刻能吃,又香又鮮,吃了身體還暖融融的!爹,要不我們也弄個小鍋,冬天架在火爐子上燙菜吃!”

  王安石不置可否:“就你想法多。”

  王雱知道他爹在吃喝方面不講究,也不磨著他弄。反正他想做小火爐和小火鍋也不用他爹同意,他爹只要吃就好了。

  當然,對於不懂得享受的王安石,王雱還是忍不住多給他安利幾句:“我聽人說有種吃法叫撥霞供,把新鮮的兔肉切成薄片,用調料醃製入味之後用筷子夾著放進湯鍋里輕輕撥動幾下,兔肉立刻會變幻出雲霞的色澤,可漂亮了,聽聽這名字,多風雅啊!又好吃又好看,還好聽!”他邊說還邊掏出小本本給王安石畫了火爐子和火鍋的模樣。

  王安石沒理他。

  不過幾天之後,王雱發現家裡多了個特製的小陶爐,上頭擺這個同樣是特製的小圓鍋,與後世的火鍋已經十分相近了。這是口裡說不要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