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爹去請您出山的時候我們天天住在寺里,寺里的僧人們在做早課之前就起來扎馬步、練拳,我們可以請幾個厲害僧人來當教練,教一些強身健體的技巧。”王雱把自己指導鄭思完成的課程表翻出來,積極給樓先生提議,“下午我覺得也可以設置課外體育活動,比如蹴鞠啊,蹴鞠多好,又能鍛鍊身體,又能增進同窗之情。”

  蹴鞠,足球的前身。作為一個男生,王雱或多或少也懂球,在這個娛樂極其匱乏的時代要是能看看蹴鞠比賽也可以解解乏。偏鄞縣這邊好像不太流行蹴鞠,王雱都沒聽說哪兒有比賽!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王雱說干就干,立馬來攛掇樓先生搞“體育活動”了。

  樓先生一直注意著王雱了,見他提到蹴鞠時眼睛格外亮,明白了!敢情這小孩繞這麼大的圈子其實就是想看學生們蹴鞠,腦瓜果然好使。樓先生笑呵呵地說:“我先和其他先生商量商量。”

  王雱總覺得樓先生目中精光閃閃。若不是自己想看看熱鬧,王雱還真不想往樓先生跟前湊。他給樓先生留下課程表,麻溜地跑了。

  樓先生妻子出來,見樓先生在看王雱拿來的“課程表”,笑著問:“那就是王知縣家的孩子?”

  “對。”樓先生也笑了,給妻子說起王雱的奇異之處,“別家小孩和他這麼大的時候連話都說不利索,他說話卻一套一套的,怪有趣。這次是想看人蹴鞠,就跑來攛掇我開什麼體育課,體育體育,這說法倒是新鮮。”

  就在樓先生把體育列入下一階段教學計劃、王雱摩拳擦掌準備欣賞蹴鞠比賽的時候,效率奇高的王安石已經湊齊搞水利的班子,拍板決定趁著這青黃不接的時期動員農戶積極參與水利工程建設。

  王雱注意到這點後,立刻不往外跑了,天天仗著自己年紀小趴在桌邊看著王安石他們對著鄞縣輿圖做規劃。所謂的輿圖,就是地圖。王雱瞅了一會兒就看懂了,心裡也明了了這地圖的比例尺,時不時用自己軟趴趴的嗓子插一句嘴“為什麼不往這邊修”。

  王雱幾個千百年前的半同行一開始有些驚異和不喜,後來見王安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沒人開口讓他閉嘴了。

  經過一連幾天的熱烈討論,王安石拍板敲定了具體方案,接下來就是選日子開工。鄞縣財政還算寬裕,哪怕王安石遞上去申請專款的摺子還沒批覆回來也可以先從帳上劃出錢來,這事不能等,等夏秋農戶忙起來之後可就沒勞動力了!

  關於這件事情上,王雱又有新主意。他暗暗給王安石提示:“爹,是不是每年都有人要掏錢給家鄉修路什麼的?那這個水渠有沒有人修啊?”

  王安石睨了他一眼,說道:“你小子怎麼對這事這麼積極?這也有主意,那也有意見。”

  王雱說:“這可是挖大溝啊,多好玩,比二狗子他們玩泥巴強多了!這挖好了是不是能管個一百年?”

  “那是自然,修好了那是能造福百年的。”王安石若有所思地看著桌上的輿圖,一下子出了神。他的頭腦比一般人敏銳多了,王雱簡簡單單的兩句提示迅速在他腦袋裡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變成了一個了不得的大計劃。

  第二天,王安石讓人在布告欄上貼出一張簡易的水利規劃圖,最上頭是他親筆書寫的“百年大計”四個字,兩邊還文縐縐地貼了兩句聯子,吹噓這水利工程有多利國利民。

  好處吹上去了,正經內容還在後頭,王安石把大大小小的水渠標上號,對外表示“這些水渠對外徵集名字”“願為家鄉修渠的人可以踴躍參與”“哪怕沒有採用你的名字也會把你的名字寫在記錄這次修渠的碑文里。”

  一時間,整個鄞縣都沸騰了,尤其是縣中一些富戶!要知道富戶一旦賺足了錢,免不了想要個好名聲——誰不想風光轉身,躋身官宦門楣呢?可要轉這個身,不僅得兒子孫子爭氣,還得擺脫身上的銅臭味!

  農戶們也格外激動,興修水利,這對他們來說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鄭主簿當主簿十幾年了,沒見過王安石這種操作。王安石打開縣糧倉借糧時他就見識了王安石的大膽,沒想到竟還有這種令人大開眼界的奇思妙想。這真的能成嗎?

  很快地,鄭主簿知道這事可行。王安石讓人貼出告示後就再一次親自下鄉,想走王安石路子的人摸不到門路,只能去找鄭主簿和武縣尉。自從“百年大計”傳開之後,提著禮物上門的人就沒斷過,都想搶先占個渠!

  作者有話要說:  王小雱:我爹腦洞大,不用我出馬!

  *

  第二十二章

  這回王雱沒被拎去下鄉, 他目睹了他爹整套操作, 不由感慨大佬果然是大佬,他爹不當大官誰當大官!

  王雱心安理得地扔下興修水利的事兒, 專心跑去看樓先生發展體育教育了。

  作為一個極有責任心的教導主任, 樓先生充分動員了所有學生,第二天早上王雱就看到縣學生員們繞著縣學跑起圈來。

  走近一聽, 一開始還能聽到有人暗暗嘀咕“哪個缺德玩意兒和夫子提這種意見”, 後來則沒人再說話了,都哼哧哼哧直喘氣, 累的!

  王雱看得直搖頭, 這小身板兒不行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