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比如每年到了趕考的季節,開封大相國寺的澡堂子就會住滿了前來參加春闈的讀書人。這樣既可以讓讀書人低價住在內城,大相國寺也會多一份收入,雙贏的事兒!

  王雱聽沈括介紹完這些事,看向沈括的眼神頓時不同了。沈括,字存中,一個在科學史上占據了一席之地的北宋文人。他天文地理什麼都搗騰搗騰,擁有一個科學家最基本的素養:時刻擁有旺盛的好奇心!

  沈括把他一生裡頭了解的技術、看到的八卦、學過的裝逼技巧全部寫在一起,寫成了一本書——《夢溪筆談》。

  比如有個叫王子野的人是素食主義者,一輩子不沾葷腥,過得很快樂,他聽說以後麻溜地寫進書里。

  比如學士院第三廳有一學士閣子,這閣子門前有棵大槐樹,俗稱“槐廳”,據說以前住進槐廳的人大多當上了宰相,因此有學士們爭相搶住槐廳的現象——他親眼看到有人搬開別人的行李強搶,也麻溜地寫進書里。

  這還是其次,王雱記得科學史上寫過,《夢溪筆談》介紹了指南針的用法、三節壓埽法(河工堵黃河缺口用的),還記錄了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事實上,畢昇死後他的兒女並沒有把活字印刷術推廣開,活字印刷術的工具一直被沈家收藏著。

  王雱正是因為三節壓埽法注意到這本書的,畢竟是他老本行。他抽空去把這書讀過一遍,裡頭的內容本來因為換了具身體忘得七七八八了,現在這位沈括先生一來到他眼前,他又想起了大半。王雱頓時來了精神,活字印刷術哎!

  雖然他不太懂具體怎麼操作,不過他記得後來活字印刷術傳到國外,就變成了“鉛字”。從推廣角度上來看,做鉛活字應該是最佳選擇了。

  問題在於中文和英文不一樣,英文只要二十六個字母就可以了,中文常用字就幾千個,所以一套活字至少得備上幾千個活字,要是有人寫文章愛用生僻字的還得現場雕幾個,麻煩!

  而且現在的字典賊難用,這些活字平時怎麼擺才方便排版也是個大問題。王雱琢磨著,還是再過幾年吧,回頭找個由頭讓方洪去找找我們偉大的發明家雕版工畢昇,然後摸索著弄套活字出來。

  王雱在開封時看過朝廷剛讓人編出來的新字典,叫《集韻》,是按讀音編排的,看著就叫人頭大:一個字經常分正體、或體、俗體、古體,最多的居然有七八種寫法!

  這要是讓雕版師傅對著排一套活字,難度得多高啊!都能認得這麼多字了,幹嘛還去當刻工?刻工可苦了,往往雕刻五千字才拿一兩銀子,眼都雕瞎了才賺那麼點錢!所以這技術想推廣,要麼方洪賺得盆滿缽滿,高薪養一批技術人員;要麼朝廷重視起來,派官方匠人來搞。

  不管哪一種,王雱暫時都做不來。王雱暫且擱下腦海里的種種想法,積極地和還是個少年的沈括套近乎。他對沈括提到的大澡堂子很感興趣:“沈哥,吃過飯你去洗澡不?”

  沈括:“?????”

  他錯過了什麼嗎?!

  話題為什麼忽然從醫書變成洗澡了?!

  作者有話要說:

  王小雱:好像又遇到一個名人

  王小雱:不過那有什麼要緊的呢,還是洗澡重要~我愛洗澡~~~

  *

  咦忘了標註,還是得標註一下以表現甜甜春十分嚴謹!(不

  註:沈括有關內容取自《夢溪筆談》里;《集韻》有關內容來自百度百科;活字印刷有關內容來自文獻《活字印刷術長期未能普遍推廣之原因分析》。

  第十九章

  兩邊離得近,王雱和沈括的對話王安石他們都聽得清清楚楚。王安石一聽到大澡堂子,便覺有些不妙,結果王雱下一句還真是約沈括一塊去洗澡。

  很快地,王安石帶著三個小孩、一個少年到了大澡堂子。正是洗澡的時間點,澡堂子裡熱氣騰騰,往上看是光頭,往下看是光溜溜的膀子。

  這寺里的僧人似乎長期堅持練武,肌肉都很壯實,相比之下王安石脫了衣服的身板兒有些不夠看。司馬琰還告訴王雱,王安石好像有輕微哮喘。

  好在不算太嚴重,平日裡注意一些不會有太大問題。

  武興自小習武,和武人廝混慣了,說話便口沒遮攔,他拉著鄭思比鳥:“我們年紀一般大,來比比看誰的鳥大。”

  鄭思這段時日和王安石接觸多了,對學識淵博的王安石頗為敬慕。乍一聽武興在王安石面前說這話,鄭思嚇得魂都飛了,忙問:“你別瞎鬧。”

  武興很是不屑:“都是男的,藏著捂著做什麼?小也別害羞啊,你可能晚點長。”

  鄭思想暴起打人。

  王雱又唱著他的洗澡歌麻溜地給他爹搓澡。

  沈括知道王安石是誰之後,對王安石和王雱父子倆的相處格外感興趣,王雱給他爹搓澡時甚至感覺沈括的視線一直沒挪開。

  王雱心想,沈括不會把他給他爹搓澡的事寫進《夢溪筆談》里?沒事兒,沈括要是敢寫他嘰嘰小,他就寫一本書讓方洪印出來黑沈括,一準把沈括黑得體無完膚!

  一行人洗過澡後,沈括的意圖很快暴露了,他拿著一本厚厚的小本本,巴巴地跑過來向王安石請教。這傢伙顯然是那種求知慾旺盛的人,問到燈油都快燒沒了才肯走。

  王雱早呼呼大睡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