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王福兒想到,再生就成了母豬了。奶奶真是想重孫子,不過面上還是答應了,老人家的好日子嘛,讓她高興高興。宋奶奶又問宋遠志和宋長卿父子兩個去哪裡去了,李氏道:“他們爺倆早上去濟安堂了,一會兒把舅舅他接過來。”
宋奶奶點頭,“應當這樣,不能因為我的事,而忘了外面的病患,這也是我們宋家立足之本。”
宋奶奶大壽,本來是只家裡人自己過的,沒想到一會兒功夫來了好多人,除了秀才公外,王福兒的兩個姐姐姐夫都過來了,還有二姨,小舅母他們,王福兒竟然看到了爹和娘也過來了,不由的激動的上前,“爹娘,你們怎麼過來了?”爹娘自從王小寶在京里當官後,就去京城裡享福去了,王福兒都好久沒有見到了。
王銅鎖笑著沒有說話,戚氏道:“我這是想我的外孫子了!”
王花兒在一邊故意不高興的說道:“娘,難道你只想福兒家的外孫子,就不想你二閨女家的外孫子?”
戚氏笑道:“你這丫頭,不知道好歹啊,這些天我和你爹不都是在你們縣裡和你與你大姐在一起?現在還說這樣沒有良心的話。”
王jú兒上前說道:“爹和娘是想給你們驚喜呢,也是我和花兒想的,覺得過幾天就是親家奶奶過大壽了,所以把爹和娘留在我縣裡,你不知道,爹娘都想回來的不行,都想看逸哥兒和圓圓滿滿,還有這鎮上咱們老房子。”
宋長卿上前給岳父和岳母大人行禮,那邊幾個小娃子估計是好久沒有見到姥娘和姥爺,都有些不認識了,不過王銅鎖和戚氏給娃子們準備了京城的好東西,一下子都把他們吸引住了,不過都有禮貌的給姥爺姥娘道了謝。
戚氏摸摸逸哥兒的小腦袋,對李氏說道:“親家母,我看逸哥兒長得和親家公越來越像了。”
“可不是!他爺爺就是越看越喜歡,這小小年紀,就讓他學這學那的,我要是說一句,他都不高興,不過逸哥兒這孩子也爭氣,那書是讀的特別好。親家母,你們這次回來,可要多住一段時間,福兒這丫頭想你們呢。”
戚氏也道:“我真不想去京城了,親家母你也知道,我和娃子他爹都是在鄉下土裡長大的,到了那竟成了,一點兒也不習慣,不能幹活,就是想動一動,都有人跟著,弄得我們都像個廢人一樣,我這渾身不舒服啊,兒媳婦是個孝順的,這我們也沒有說的,只是我們到底是幹活干慣的,這整天跟個老太爺,地主婆一樣,什麼都不讓動,我這難受啊,還有那些京里的人,說話我們都聽不懂,一個意思都拐好幾個彎,人家明明是有事求你,可是說的全都不是那個意思,我真的是費勁兒啊,所以這一般兒媳婦要請和我們一輩的人過來,我都不讓,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好,我要說些我們鄉下人的事情吧,又怕給兒子和兒媳婦丟臉,看看,我們就是這鄉下泥腿子的命啊。”
李氏笑道:“我們想要那樣還不成呢,這秀水鎮現在誰不知道親家和親家公是最有福氣的?大家都羨慕的不得了。不過啊,你的話也說的有道理,還是這鄉下好,到處看著綠油油的,你們就多住一陣子吧,好歹和幾個孫子多處處。”
戚氏點點頭,她也就是見著親家母了,多說說話,要是真的和娃子他爹回來了,那小寶他們兩口子肯定要被人說的,這京城裡的人都不實在。為了兒子,他們就是不樂意也會跟著的。
中午擺了酒席,大家吃了個熱鬧的壽宴,逸哥兒幾個都跟自己的表兄弟在一起玩了。王jú兒的大閨女小名叫圓妞,和圓圓差不多,不過圓妞到了三歲的時候,因為老生病,算命的說,這名字要改一改,就起了叫芹姐兒,還真是怪了,起了這個名字後,竟然真的不生病了,於是就叫芹姐兒了。她是表兄弟姐妹中最大的,都十幾歲了,自然不和她們在一起玩。倒是剩下的幾個娃子是浩浩蕩蕩的一起去玩了,聽說逸哥兒家裡有池塘,都想去看看,圓圓奶聲奶氣的說道:“我們家的池子裡都是魚,我爹說都能吃,等我把字認了一百個的時候,我爹就給我吃一條,讓我娘給我做,可好吃了。”
滿滿也跟著說:“嗯,我娘說了,我也要跟著學認字,等我認了嗯,五十個就給我做好吃的魚,我爹說我們池子裡的魚是自家養的,又乾淨又漂亮。我都看過,很漂亮!”小女娃子都喜歡漂亮的東西。
王花兒家的老大姜麥和王jú兒家的老二潘小天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們都吃過小姨做過的菜,那可真叫好吃,特別是魚,那叫一個美味。表弟表妹真的是好福氣,能夠吃那些。咱怎麼就不成呢?幾個小的,看哥哥都這個樣,都忍不住了,王花兒家的老二姜米對大哥說道:“哥,要不咱們現在自己撈魚,晚上讓小姨給咱們做?”
逸哥兒忙說道:“不行,我娘說了,這魚不能隨便撈,還有這池子掉下去不是個事,你們要是想弄,得提前和我爹娘說說。圓圓滿滿,不准調皮!”
潘小天立刻說道:“那我去耳環小姨說,小姨可喜歡我了,我說了她一定能聽的。”
圓圓和滿滿不高興的說道:“我娘最喜歡我們,不是最喜歡你!”小娃子也是爭寵的,都想爭第一。
潘小天說道:“我是客人,小姨當然會緊著我。算了,看在我比你們大的份上,不和你們爭了,免得說我以大欺小。逸哥兒啊,你啥話都聽爹娘的,這咋長的大呢?太老氣了,唉,不好,很不好啊,跟個小老頭一樣。”
逸哥兒正色道:“爹娘的話有道理,我們就要聽啊,小天表哥,難道你經常不聽姨媽和姨夫的話?還是你表面上聽,背地裡就不聽?”
“這個,那個,也不是啦,嘿嘿,我沒說,沒說,我去找小姨她去。”這個逸哥兒是怎麼知道自己不聽爹娘的話的?真是,難道是娘和他說的,也太不給自己面子了。
潘小天不知道跟王福兒咋說的,反正是同意撈魚了,但是卻叫了丫頭和小子們跟著在一旁,圓圓滿滿倒是覺得沒有啥,反正以前也是這樣,沒有區別,就是姜麥和姜米覺得不好玩,他們還想自
己親自去撈呢,不過能吃到小姨親自做的魚,那就比啥都好啊。
宋奶奶的壽宴過後,王家村傳來了不好的消息,王福兒的奶奶趙氏眼看這不成了,王銅鎖和戚氏就沒有朝京城趕了,就連宋遠志和宋長卿也跟著去看病了,不過到底是歲數到了,趙氏已經是到了最後的關頭,王老頭嘆道:“你們娘一輩子要強,可惜也沒有要強大哪裡去,好不好的,她也到了這個時候了,這最後的時候,你們就陪著她吧。”
王銅鎖和王鐵鎖都點頭,對這個娘,他們雖然也埋怨過,也惱火過,但是畢竟是自己的娘。
王福兒想著,要是奶奶真的過了,那么小寶也要守一年的孝,好吧,這幾年也沒有見到小寶了,回來也好,姊妹四個,都成了家,一年到頭都不能團聚。
對奶奶趙氏的感情,王福兒也是複雜的,以前覺得她那麼可惡,但是現在看著她那樣的躺在床上,生命也到了最後的關頭,這心裡也是不怎麼好受。生老病死,自然規律,還是不要多想了。
這幾年該孝敬的都沒有少,王家村因為小寶做了官,也沒有人敢欺負大伯和爺爺他們,爺爺是不想跟著去京城,因為他捨不得離開這王家村,到了京里他兩眼一抹黑。
趙氏到底是沒有熬住,過了兩天,她就過世了,王福兒看爹的眼睛都紅了,最後才知道奶奶趙氏對爹說她錯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果然是真的。
趙氏的喪事辦的是隆重的很,據王家村上了年紀的老人說,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王趙氏也風光了,在地下都知足了。王小寶在最後趕了回來,秀水鎮還有縣裡的官紳都過來祭拜了,這都是看在王小寶的面子上,另外姜磊那邊也有關係,趙舅公年紀大了,這次倒是那位表叔和表嬸親自過來了,上了很重的禮。
王老頭在喪事辦完後,對大家說道:“收到的禮,和誰家有關係,到時候就收到誰家,要是和大家都有關係了,那就平分。還有各自娘家的都歸各家,別弄得和烏雞眼一樣。我也老了,活不了幾年了,就想圖個安靜。”
結果大家都沒有意見,王銅鎖一家子收的最多,不過以後多事要還的,王鐵鎖不用說了,他和楚氏本來就不是斤斤計較的人,何況王老頭說的也在理,王金鎖一家子現在是王大寶在當家,那就不必說了,大家都知道,這幾年,因為小寶的關係,大家或多或少都沾了光,這附近的人都高看他們一眼,所以一切順利。
王銅鎖和戚氏決定留下來侍奉王老頭,而王小寶一年後復了職,和媳婦去上任去了。
王jú兒在開始操心大閨女的婚事了,二兒子又調皮搗蛋。
宋奶奶點頭,“應當這樣,不能因為我的事,而忘了外面的病患,這也是我們宋家立足之本。”
宋奶奶大壽,本來是只家裡人自己過的,沒想到一會兒功夫來了好多人,除了秀才公外,王福兒的兩個姐姐姐夫都過來了,還有二姨,小舅母他們,王福兒竟然看到了爹和娘也過來了,不由的激動的上前,“爹娘,你們怎麼過來了?”爹娘自從王小寶在京里當官後,就去京城裡享福去了,王福兒都好久沒有見到了。
王銅鎖笑著沒有說話,戚氏道:“我這是想我的外孫子了!”
王花兒在一邊故意不高興的說道:“娘,難道你只想福兒家的外孫子,就不想你二閨女家的外孫子?”
戚氏笑道:“你這丫頭,不知道好歹啊,這些天我和你爹不都是在你們縣裡和你與你大姐在一起?現在還說這樣沒有良心的話。”
王jú兒上前說道:“爹和娘是想給你們驚喜呢,也是我和花兒想的,覺得過幾天就是親家奶奶過大壽了,所以把爹和娘留在我縣裡,你不知道,爹娘都想回來的不行,都想看逸哥兒和圓圓滿滿,還有這鎮上咱們老房子。”
宋長卿上前給岳父和岳母大人行禮,那邊幾個小娃子估計是好久沒有見到姥娘和姥爺,都有些不認識了,不過王銅鎖和戚氏給娃子們準備了京城的好東西,一下子都把他們吸引住了,不過都有禮貌的給姥爺姥娘道了謝。
戚氏摸摸逸哥兒的小腦袋,對李氏說道:“親家母,我看逸哥兒長得和親家公越來越像了。”
“可不是!他爺爺就是越看越喜歡,這小小年紀,就讓他學這學那的,我要是說一句,他都不高興,不過逸哥兒這孩子也爭氣,那書是讀的特別好。親家母,你們這次回來,可要多住一段時間,福兒這丫頭想你們呢。”
戚氏也道:“我真不想去京城了,親家母你也知道,我和娃子他爹都是在鄉下土裡長大的,到了那竟成了,一點兒也不習慣,不能幹活,就是想動一動,都有人跟著,弄得我們都像個廢人一樣,我這渾身不舒服啊,兒媳婦是個孝順的,這我們也沒有說的,只是我們到底是幹活干慣的,這整天跟個老太爺,地主婆一樣,什麼都不讓動,我這難受啊,還有那些京里的人,說話我們都聽不懂,一個意思都拐好幾個彎,人家明明是有事求你,可是說的全都不是那個意思,我真的是費勁兒啊,所以這一般兒媳婦要請和我們一輩的人過來,我都不讓,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好,我要說些我們鄉下人的事情吧,又怕給兒子和兒媳婦丟臉,看看,我們就是這鄉下泥腿子的命啊。”
李氏笑道:“我們想要那樣還不成呢,這秀水鎮現在誰不知道親家和親家公是最有福氣的?大家都羨慕的不得了。不過啊,你的話也說的有道理,還是這鄉下好,到處看著綠油油的,你們就多住一陣子吧,好歹和幾個孫子多處處。”
戚氏點點頭,她也就是見著親家母了,多說說話,要是真的和娃子他爹回來了,那小寶他們兩口子肯定要被人說的,這京城裡的人都不實在。為了兒子,他們就是不樂意也會跟著的。
中午擺了酒席,大家吃了個熱鬧的壽宴,逸哥兒幾個都跟自己的表兄弟在一起玩了。王jú兒的大閨女小名叫圓妞,和圓圓差不多,不過圓妞到了三歲的時候,因為老生病,算命的說,這名字要改一改,就起了叫芹姐兒,還真是怪了,起了這個名字後,竟然真的不生病了,於是就叫芹姐兒了。她是表兄弟姐妹中最大的,都十幾歲了,自然不和她們在一起玩。倒是剩下的幾個娃子是浩浩蕩蕩的一起去玩了,聽說逸哥兒家裡有池塘,都想去看看,圓圓奶聲奶氣的說道:“我們家的池子裡都是魚,我爹說都能吃,等我把字認了一百個的時候,我爹就給我吃一條,讓我娘給我做,可好吃了。”
滿滿也跟著說:“嗯,我娘說了,我也要跟著學認字,等我認了嗯,五十個就給我做好吃的魚,我爹說我們池子裡的魚是自家養的,又乾淨又漂亮。我都看過,很漂亮!”小女娃子都喜歡漂亮的東西。
王花兒家的老大姜麥和王jú兒家的老二潘小天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們都吃過小姨做過的菜,那可真叫好吃,特別是魚,那叫一個美味。表弟表妹真的是好福氣,能夠吃那些。咱怎麼就不成呢?幾個小的,看哥哥都這個樣,都忍不住了,王花兒家的老二姜米對大哥說道:“哥,要不咱們現在自己撈魚,晚上讓小姨給咱們做?”
逸哥兒忙說道:“不行,我娘說了,這魚不能隨便撈,還有這池子掉下去不是個事,你們要是想弄,得提前和我爹娘說說。圓圓滿滿,不准調皮!”
潘小天立刻說道:“那我去耳環小姨說,小姨可喜歡我了,我說了她一定能聽的。”
圓圓和滿滿不高興的說道:“我娘最喜歡我們,不是最喜歡你!”小娃子也是爭寵的,都想爭第一。
潘小天說道:“我是客人,小姨當然會緊著我。算了,看在我比你們大的份上,不和你們爭了,免得說我以大欺小。逸哥兒啊,你啥話都聽爹娘的,這咋長的大呢?太老氣了,唉,不好,很不好啊,跟個小老頭一樣。”
逸哥兒正色道:“爹娘的話有道理,我們就要聽啊,小天表哥,難道你經常不聽姨媽和姨夫的話?還是你表面上聽,背地裡就不聽?”
“這個,那個,也不是啦,嘿嘿,我沒說,沒說,我去找小姨她去。”這個逸哥兒是怎麼知道自己不聽爹娘的話的?真是,難道是娘和他說的,也太不給自己面子了。
潘小天不知道跟王福兒咋說的,反正是同意撈魚了,但是卻叫了丫頭和小子們跟著在一旁,圓圓滿滿倒是覺得沒有啥,反正以前也是這樣,沒有區別,就是姜麥和姜米覺得不好玩,他們還想自
己親自去撈呢,不過能吃到小姨親自做的魚,那就比啥都好啊。
宋奶奶的壽宴過後,王家村傳來了不好的消息,王福兒的奶奶趙氏眼看這不成了,王銅鎖和戚氏就沒有朝京城趕了,就連宋遠志和宋長卿也跟著去看病了,不過到底是歲數到了,趙氏已經是到了最後的關頭,王老頭嘆道:“你們娘一輩子要強,可惜也沒有要強大哪裡去,好不好的,她也到了這個時候了,這最後的時候,你們就陪著她吧。”
王銅鎖和王鐵鎖都點頭,對這個娘,他們雖然也埋怨過,也惱火過,但是畢竟是自己的娘。
王福兒想著,要是奶奶真的過了,那么小寶也要守一年的孝,好吧,這幾年也沒有見到小寶了,回來也好,姊妹四個,都成了家,一年到頭都不能團聚。
對奶奶趙氏的感情,王福兒也是複雜的,以前覺得她那麼可惡,但是現在看著她那樣的躺在床上,生命也到了最後的關頭,這心裡也是不怎麼好受。生老病死,自然規律,還是不要多想了。
這幾年該孝敬的都沒有少,王家村因為小寶做了官,也沒有人敢欺負大伯和爺爺他們,爺爺是不想跟著去京城,因為他捨不得離開這王家村,到了京里他兩眼一抹黑。
趙氏到底是沒有熬住,過了兩天,她就過世了,王福兒看爹的眼睛都紅了,最後才知道奶奶趙氏對爹說她錯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果然是真的。
趙氏的喪事辦的是隆重的很,據王家村上了年紀的老人說,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王趙氏也風光了,在地下都知足了。王小寶在最後趕了回來,秀水鎮還有縣裡的官紳都過來祭拜了,這都是看在王小寶的面子上,另外姜磊那邊也有關係,趙舅公年紀大了,這次倒是那位表叔和表嬸親自過來了,上了很重的禮。
王老頭在喪事辦完後,對大家說道:“收到的禮,和誰家有關係,到時候就收到誰家,要是和大家都有關係了,那就平分。還有各自娘家的都歸各家,別弄得和烏雞眼一樣。我也老了,活不了幾年了,就想圖個安靜。”
結果大家都沒有意見,王銅鎖一家子收的最多,不過以後多事要還的,王鐵鎖不用說了,他和楚氏本來就不是斤斤計較的人,何況王老頭說的也在理,王金鎖一家子現在是王大寶在當家,那就不必說了,大家都知道,這幾年,因為小寶的關係,大家或多或少都沾了光,這附近的人都高看他們一眼,所以一切順利。
王銅鎖和戚氏決定留下來侍奉王老頭,而王小寶一年後復了職,和媳婦去上任去了。
王jú兒在開始操心大閨女的婚事了,二兒子又調皮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