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到這兒,謝正卿低頭在蘇妁的眉心輕點了一下,烙下一個炙熱而輕淺的吻痕,接著說道:“故而,朕更希望咱們的頭一胎便是皇子。這樣便可早幾年立太子,早幾年培植,也早幾年與妁兒同奔自由,過上你真正想要的生活。等哪一日你我皆累了,也已閱盡世間風景不留遺憾,咱們便回宮。到時爹也已然年邁,無需再為朝政之事煩憂,咱們便將他與與譙國太夫人接進宮裡來長住,與眾皇兒們共聚天倫……”

  在謝正卿緩緩道來這些話時,不知不覺間蘇妁的腮邊業已掛了淚痕。她原以為謝正卿費盡心機的奪權奪位,便是再愛她,也不會高過那張龍椅。而如今,竟從他口中聽到這些,她如何能不動容?

  “十六歲?”蘇妁順著這引導展開遐想,若是這一胎當真便為皇子,那麼也就是十七年後可以出宮。那時她才三十多歲,謝正卿也尚值盛年,的確還有十數年的大好年華可以揮霍於旅途之上。

  這個夢,他們做得起!

  謝正卿伸手為蘇妁拭去腮邊的淚,溫柔的聲音好似輕喃:“怎麼還哭了……”

  蘇妁斂了面上因太過感動而帶出來的複雜情緒,甜笑著雙手一伸,勾上謝正卿的脖頸,然後將自己身子微微抬起,一張紅菱小嘴兒不偏不倚的覆在謝正卿的唇上。

  纏綿了良久,她將唇稍稍上移,貼在謝正卿的耳畔,輕語道:“不怕,就算這一胎不是皇子,明年咱們再戰。”

  “哈哈哈哈……”

  天色大亮,輿廂內,不時傳出帝後的爽朗笑聲,捎帶著一眾隨從的臉上也是喜暈浸染。

  帝後琴瑟調和,大齊萬民之福!

  【正文完】

  第207章、番外--前世今生

  建武四十八年秋, 斜陽淡照。

  京郊郎溪縣支磯石街的蘇氏祠堂外,這會兒正被禁軍圍了個密不透風。而祠堂的院子裡, 是近身護駕的錦衣衛。

  已是杖朝之年,近八十歲的齊仁帝謝正卿, 負手立於兩排靈位前。他尨眉皓髮, 身姿雖不似年輕時那般挺拔, 但仍是立得穩當。

  一張年邁的老臉已是飽經風霜, 溝壑縱橫。但那雙依舊顯現著凌厲光芒的黑眸,仍清澈無比,不顯混濁。

  進來足有半柱香了,可齊仁帝到現在還未說一個字兒, 只目光盯在靈位正中最大的那個牌位上,上面刻著‘蘇明堂’三個字。

  身後更顯年邁的宋公公這時起身, 艱難的彎下老腰拍了拍自己膝蓋上的塵土。方才他一直跪著。

  “陛下,老奴給蘇縣令一家叩完頭了。”宋公公臉色愁慘的說道。

  齊仁帝點點頭,嘴裡小聲叨念著:“叩完就好, 你給蘇家叩的這幾十年頭,是替朕賠罪了……”

  宋公公一副不敢當的樣子, 忙寬慰道:“陛下,老奴伺候您一輩子了,今兒個也冒死說句僭越的話……其實這歷朝歷代啊, 都少不了冤假錯案。可沒有哪位皇帝能如陛下這般,足足為蘇縣令一家懺悔了一輩子!還為蘇家修建了祠堂,每隔三年親自來蘇家祭奠……老奴相信, 有陛下這種愛民如子的仁君,蘇縣令一家在天有靈,也早不怨了。”

  顯然宋公公這些話並未讓齊仁帝好過多少,眉間仍是哀雲一片,帶著無限悔恨的長長嘆息了一聲:“哎——”

  “不論是做首輔的時候,還是登基之後,朕這雙手啊,沾染了太多的鮮血……但是那些人要麼曾危害社稷,要麼曾危害百姓,一個個皆是罪有應得!朕這一生,唯冤死了蘇縣令一家,可這一回冤案,卻害得蘇家三十六口成了冤魂……”

  說到這兒,齊仁帝悔恨的將眼輕闔,搖了搖頭。

  宋公公於是又勸道:“陛下,當年《鵲華辭》確實是冤假錯案,但要怪,也只能怪慶懷王和汪萼他們設計坑害了蘇縣令,這也不能全怪到陛下頭上。陛下查辦處斬他們時,也算是給蘇縣令一家報了仇了。且陛下為冤死的臣子翻案,處斬親王,在民間更是傳為佳話,陛下又何必自己走不出來這段兒?”

  “哎——回宮吧。”隨著又一聲嘆息,齊仁帝轉身欲離去。

  卻也在他轉身的這一瞬,帝冕朱紘兩側的垂纓流蘇甩起,“啪”一聲,將某個牌位給帶了下來!

  齊仁帝忙回頭往地上看,然後俯下身子去將牌位拾起,並用龍袍袖口輕輕擦拭上面沾染的灰塵,放回前又細端了眼那個牌位上的刻字:“蘇妁?”

  宋公公看了眼,忙解釋道:“陛下,這位蘇妁姑娘乃是蘇縣令的獨女,蘇府抄家時正值碧玉年華,尚未出閣。當年監斬時,老奴還曾留意了一眼,的確是生了一副好相貌。”

  “這麼年輕,可惜了……”邊說著,齊仁帝神色遺憾的將牌位放回原位置,可放回時卻不料那牌位上的小木刺又一次勾住了他的垂纓穗子!

  被如此一扯,齊仁帝動作不由得一滯,然後衝著牌位笑了笑,慈祥無比道:“怎麼,你喜歡這條垂纓?”

  看著牌位僵持了片刻,齊仁帝伸手將帝冕上的垂纓解下,放到了蘇妁的牌位前,哄孩子似的寵溺語氣道:“既然喜歡,那朕就留給你。”

  說罷,人緩緩轉身,離開蘇家祠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