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沒問題!”這矬子很有把握。
“你對生產潛力的估計有沒有出入?”
“我有根據。去年,國畫組要去北京看法國繪畫展,王魁說,每人必須一天幹完兩天的活才准去。結果當天下午四點鐘每人都畫了六個彩蛋,畫得個個都比乎時好。現在國畫組有三十五人,其它各組能畫彩蛋的大約還有幾個人。總共能有四十人,每天出二百四十個,一個月就出七千,頂多三個月就能畫完。”
賀這象得到什麼稀世的寶貝那樣高興,笑著說:
“真的?”
“我還能編?又不是蒲松齡。”
“這麼說,外加工是多餘的了?”
“您說得真對!根本就不需要外加工。關鍵在於自己不千,活兒堆在那裡才找外加工呢!”
賀達聽罷沉下臉,好象生誰的氣,垂頭沉默一小會兒,隨後揚臉問伍海量:
“如果工人不肯干呢?”
“那就得宣布,不干不發工資。干多了提成給錢,但必須保證質量。這一下不單能幹出兩萬,我看能幹出三四萬,廠里賺錢,工人也能多拿錢。工人們准干。您剛才問我生產潛力如何,如果拿眼一盯,處處都有潛力,人人都有潛力,整個社會更是有無窮的潛力。可是我們這套把自己卡得太死了,有潛力也用不上!”
“說得好:很好!”賀達激動得突然一下子站起來。衝動使他不能平靜。他在屋裡來回急步走著,邊走邊說:“這樣干明明很好,為什麼不這樣干?彩蛋可以,羽毛貝雕可以,植絨漿印也可以.幹部不干正事,不干公事,就辭掉他!你想,這樣廠子一下子就會增添多大力量!本來就應當不勞動者不得食嘛!馬克思也沒講過,哪個人可以不勞而獲,或者不計勞動多少,報酬完全一樣。如果不改變這種僵死的有礙生產力發展的體制、規定、章程,我們就只能當撞鐘和尚,靠著慣性向前滑行,那我們的社會就會成為一個畸形的平等社會。一個社會如果處處封鎖自己,不是處處解放自己,漸漸就沒有活氣。困難的是,幾十年我們一成不變,連突破點都找不著,甚至擔心突破,害怕突破。怕突破會出亂子。可是沒有突破哪來的創造?馬克思決不會希望社會變成這種局面。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推動社會發展,就因為它的靈魂是不斷革新的。”他看了一眼伍海量說,“拿你們廠來說,就要敢於這麼幹一下子。變!”他說得激動極了,晃動的眼鏡片象風裡沒關嚴的兩扇窗子,一閃一閃發光。
伍海量有些吃驚。這個看上去沉靜文氣的書生,居然能說出如此有氣魄、有雄辯力量的話。這些話和自己心裡積存已久的許多想法碰上了。心裡的想法一旦受到外來的相同東西的撞擊,噹噹發響,把他自己震動起來。這些話如果出自一個工人嘴裡,他最多只會有所感觸地嘆口氣罷了。但這是出自公司書記之口。這只是他個人想法,還是上邊有了什麼新精神?小百姓要求再強烈也是空的。即便公司書記也是白搭,他有多大權力?他一個公司書記能改變一座大山似的整個社會的面貌?於是這矬子湧起一種渴望,他真希望更高的一層領導們也看到這些,順乎國情民意,那麼生活就會象大江那樣翻滾起來,而且一泄千里,萬阻不止。
可是當這矬子思緒的端頭一觸到廠里那堅硬、糾纏不清、死疙瘩般的一團事,心兒就象雲遮月那樣暗下來,不覺說:
“我完全贊成您這些想法,但決行不通!”
“如果我非這麼幹呢?”賀這對他的話並不懷疑,相反用一種挑戰的口氣問他。這話聽起來,仿佛有種給自己打氣的意味。
“失敗等著您--真的:因為這裡邊事事關乎大局,不是您一個人力所能及的。”
賀達笑了,好似地把伍海量這幾句話反來覆去都考慮透了。他說:
“如果咱們賣賣力氣,解決一兩個問題並不難。可是這麼多年我們一直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整天解決那些本來不該出現的問題。社會的進步,是不斷尋找和解決新問題,而不是總去和那些沒完沒了的同樣的老問題糾纏不休。這根源在於我們這愈來愈頑固的漏洞百出的老一套。因循守舊,這本是封建時代養成的惰性,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一些共產黨人也學會了。哎,你怎麼總笑,你說對嗎?”
伍海量微笑著,笑得無可奈何,好象聽一個幻想家在忘乎所以地發表美妙而空茫茫的演說。他這表情使賀達不自覺停住口,轉身望著窗外春光普照、依舊料峭的景物。陡然,他好象也被一個巨大的什麼問題難住了。是不是熱烘烘的腦袋一旦冷靜下來,不可抗拒的現實就透現在面前?遠遠的,一群鳥兒飛起,在低垂的雲層下被擋住。他覺得自己就象那群鳥。他為什麼象那鳥?他不知道,也沒去認真想。一時空空任了一會兒,轉過身剛要說話,忽然電話鈴響了,他拿起話筒一聽,面露驚駭表情,沉一下便對著話筒說一句:
“你們就說我說的--沒有公司黨委決定,那八間房任何人都不准動。搬進去就算搶占。你們明兒一早來公司上班。還有,你辦完事先馬上回來一趟。”
他放下電話,問伍海量:
“邢元是什麼人物?”
伍海量不知廠里出了什麼事,答話象問話:
“廠里的司機呀!人挺熱情,就是性子沒準,脾氣又大,挺難對付,怎麼?”
“脾氣大,性格不好嗎?”
“如今俗話說,聽診器(醫生)、方向盤(司機)和大秤桿(售貨員)這三種人最吃得開。有人求,脾氣就大點。”伍海量說。
賀達皺皺眉頭,仿佛不喜歡聽這種話,轉口問:
“他跟你們廠長關係怎麼樣?”
“不錯呀!關廠長坐他的車,原先傳說關廠長打算給他一間房子。今兒早上我聽邢元說,工作組把他那間房拿掉了。”
“怪不得呢!”賀達的左拳往右掌心裡一砸,恍然大悟一樣。他不避諱地把剛才電話里的內容告訴給伍海量:“邢元剛在廠門口貼了一張房屋分配方案。把你們關長廠、王魁、政工股長萬保華等幾個人都寫上去了。還有你的名字。廠里現在一團亂。關廠長發火了。名單已經揭下來,但工人們鬧著不上班了。據說邢元竟然還要找我來告狀,你剛才說那彩蛋返工的辦法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伍海量怔住了,跟著短短的小腿一抬,使勁一跺腳:
“瞎來!這小子一向沒準兒,胡捅亂捅!”
“胡捅?”賀達陷入沉思,“恐怕還不一定。他能平白無故惹翻你們廠里的頭頭?”
“是否在分房上有什麼新考慮,叫他知道了。”伍海量想一想說。
“他住房緊嗎?算不算困難戶?”
“緊倒不能算緊,可他也是倒插門女婿,不願意總住在老丈人家。要說困難不困難,分房一向不看這個,就看誰跟領導近,關係硬。”
冷峻的笑浮在賀達臉上。他略沉一下便對伍海量說:
“你對生產潛力的估計有沒有出入?”
“我有根據。去年,國畫組要去北京看法國繪畫展,王魁說,每人必須一天幹完兩天的活才准去。結果當天下午四點鐘每人都畫了六個彩蛋,畫得個個都比乎時好。現在國畫組有三十五人,其它各組能畫彩蛋的大約還有幾個人。總共能有四十人,每天出二百四十個,一個月就出七千,頂多三個月就能畫完。”
賀這象得到什麼稀世的寶貝那樣高興,笑著說:
“真的?”
“我還能編?又不是蒲松齡。”
“這麼說,外加工是多餘的了?”
“您說得真對!根本就不需要外加工。關鍵在於自己不千,活兒堆在那裡才找外加工呢!”
賀達聽罷沉下臉,好象生誰的氣,垂頭沉默一小會兒,隨後揚臉問伍海量:
“如果工人不肯干呢?”
“那就得宣布,不干不發工資。干多了提成給錢,但必須保證質量。這一下不單能幹出兩萬,我看能幹出三四萬,廠里賺錢,工人也能多拿錢。工人們准干。您剛才問我生產潛力如何,如果拿眼一盯,處處都有潛力,人人都有潛力,整個社會更是有無窮的潛力。可是我們這套把自己卡得太死了,有潛力也用不上!”
“說得好:很好!”賀達激動得突然一下子站起來。衝動使他不能平靜。他在屋裡來回急步走著,邊走邊說:“這樣干明明很好,為什麼不這樣干?彩蛋可以,羽毛貝雕可以,植絨漿印也可以.幹部不干正事,不干公事,就辭掉他!你想,這樣廠子一下子就會增添多大力量!本來就應當不勞動者不得食嘛!馬克思也沒講過,哪個人可以不勞而獲,或者不計勞動多少,報酬完全一樣。如果不改變這種僵死的有礙生產力發展的體制、規定、章程,我們就只能當撞鐘和尚,靠著慣性向前滑行,那我們的社會就會成為一個畸形的平等社會。一個社會如果處處封鎖自己,不是處處解放自己,漸漸就沒有活氣。困難的是,幾十年我們一成不變,連突破點都找不著,甚至擔心突破,害怕突破。怕突破會出亂子。可是沒有突破哪來的創造?馬克思決不會希望社會變成這種局面。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推動社會發展,就因為它的靈魂是不斷革新的。”他看了一眼伍海量說,“拿你們廠來說,就要敢於這麼幹一下子。變!”他說得激動極了,晃動的眼鏡片象風裡沒關嚴的兩扇窗子,一閃一閃發光。
伍海量有些吃驚。這個看上去沉靜文氣的書生,居然能說出如此有氣魄、有雄辯力量的話。這些話和自己心裡積存已久的許多想法碰上了。心裡的想法一旦受到外來的相同東西的撞擊,噹噹發響,把他自己震動起來。這些話如果出自一個工人嘴裡,他最多只會有所感觸地嘆口氣罷了。但這是出自公司書記之口。這只是他個人想法,還是上邊有了什麼新精神?小百姓要求再強烈也是空的。即便公司書記也是白搭,他有多大權力?他一個公司書記能改變一座大山似的整個社會的面貌?於是這矬子湧起一種渴望,他真希望更高的一層領導們也看到這些,順乎國情民意,那麼生活就會象大江那樣翻滾起來,而且一泄千里,萬阻不止。
可是當這矬子思緒的端頭一觸到廠里那堅硬、糾纏不清、死疙瘩般的一團事,心兒就象雲遮月那樣暗下來,不覺說:
“我完全贊成您這些想法,但決行不通!”
“如果我非這麼幹呢?”賀這對他的話並不懷疑,相反用一種挑戰的口氣問他。這話聽起來,仿佛有種給自己打氣的意味。
“失敗等著您--真的:因為這裡邊事事關乎大局,不是您一個人力所能及的。”
賀達笑了,好似地把伍海量這幾句話反來覆去都考慮透了。他說:
“如果咱們賣賣力氣,解決一兩個問題並不難。可是這麼多年我們一直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整天解決那些本來不該出現的問題。社會的進步,是不斷尋找和解決新問題,而不是總去和那些沒完沒了的同樣的老問題糾纏不休。這根源在於我們這愈來愈頑固的漏洞百出的老一套。因循守舊,這本是封建時代養成的惰性,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一些共產黨人也學會了。哎,你怎麼總笑,你說對嗎?”
伍海量微笑著,笑得無可奈何,好象聽一個幻想家在忘乎所以地發表美妙而空茫茫的演說。他這表情使賀達不自覺停住口,轉身望著窗外春光普照、依舊料峭的景物。陡然,他好象也被一個巨大的什麼問題難住了。是不是熱烘烘的腦袋一旦冷靜下來,不可抗拒的現實就透現在面前?遠遠的,一群鳥兒飛起,在低垂的雲層下被擋住。他覺得自己就象那群鳥。他為什麼象那鳥?他不知道,也沒去認真想。一時空空任了一會兒,轉過身剛要說話,忽然電話鈴響了,他拿起話筒一聽,面露驚駭表情,沉一下便對著話筒說一句:
“你們就說我說的--沒有公司黨委決定,那八間房任何人都不准動。搬進去就算搶占。你們明兒一早來公司上班。還有,你辦完事先馬上回來一趟。”
他放下電話,問伍海量:
“邢元是什麼人物?”
伍海量不知廠里出了什麼事,答話象問話:
“廠里的司機呀!人挺熱情,就是性子沒準,脾氣又大,挺難對付,怎麼?”
“脾氣大,性格不好嗎?”
“如今俗話說,聽診器(醫生)、方向盤(司機)和大秤桿(售貨員)這三種人最吃得開。有人求,脾氣就大點。”伍海量說。
賀達皺皺眉頭,仿佛不喜歡聽這種話,轉口問:
“他跟你們廠長關係怎麼樣?”
“不錯呀!關廠長坐他的車,原先傳說關廠長打算給他一間房子。今兒早上我聽邢元說,工作組把他那間房拿掉了。”
“怪不得呢!”賀達的左拳往右掌心裡一砸,恍然大悟一樣。他不避諱地把剛才電話里的內容告訴給伍海量:“邢元剛在廠門口貼了一張房屋分配方案。把你們關長廠、王魁、政工股長萬保華等幾個人都寫上去了。還有你的名字。廠里現在一團亂。關廠長發火了。名單已經揭下來,但工人們鬧著不上班了。據說邢元竟然還要找我來告狀,你剛才說那彩蛋返工的辦法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伍海量怔住了,跟著短短的小腿一抬,使勁一跺腳:
“瞎來!這小子一向沒準兒,胡捅亂捅!”
“胡捅?”賀達陷入沉思,“恐怕還不一定。他能平白無故惹翻你們廠里的頭頭?”
“是否在分房上有什麼新考慮,叫他知道了。”伍海量想一想說。
“他住房緊嗎?算不算困難戶?”
“緊倒不能算緊,可他也是倒插門女婿,不願意總住在老丈人家。要說困難不困難,分房一向不看這個,就看誰跟領導近,關係硬。”
冷峻的笑浮在賀達臉上。他略沉一下便對伍海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