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頁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小新哥兒是信了,他清澈的大眼裡充滿亮光,用力拍著小胸脯,豪氣萬丈的保證道:“爹爹放心,我以前就在自己的院子裡睡,這兩天不過是擔心母親受驚嚇,這才、這才來正房陪母親。現在京城既然安定了,小新哥兒還是回自己的院子。”
這邊說著,小丸子那邊也叫嚷起來“恩恩,小丸子也不怕,嬤嬤,今天晚上咱們就回我的院子,你別忘了哦。”
老jian巨猾!
王綺芳太佩服這個人,竟然連兩個小奶娃也騙,三兩句說下來,兩隻小包子就爭先恐後的要回自己的院子,將她這個母親丟到了一邊,唉,真是“對子,剛才說到過年的事,你也準備下,今年咱們要單獨祭祖。”李靖天哄完孩子,又開始說正事兒“你不是一直想知道,你為何沒有入族譜嗎?呵呵,過年的時候我就告訴你〖答〗案!”
第134章美好時代(二)
沒有寫入族譜,那是因為沒有必要。
“北唐的政權穩定後,我就開始想這個問題”李靖天斜倚在西次間的臨窗大炕上,手肘放在一個松花色彈墨迎枕上,手裡抱著個冒著熱氣的茶盅,呷了一口,慢慢的跟王綺芳說道“當時我並沒有想到可以幫父親翻案,只是考慮用什麼方法可以讓我正大光明的祭奠父母弟妹。”
“所以?”
王綺芳坐在炕桌邊,一邊跟李靖天聊天,一邊半低著頭削蘋果,她將削好的蘋果切成薄片,放在一個荷葉邊的白瓷碟上,把碟子推到李靖天這一邊,沖他揚揚下巴,示意他自己拿銀簽子夾著吃。
“我想了很多辦法,但、但都不是很合適”李靖天將茶盅放到炕桌上,捻起一根銀質小叉子,叉起蘋果片丟進嘴裡,輕輕的咀嚼了兩下,發現味道還不錯,便接連吃了好幾塊兒,聽到王綺芳話里的疑惑,這才放下銀叉子,摸起炕邊放著的濕帕子擦了擦手上的果漬,繼續道:“最後,我想到了咱們家的老祖宗,並從他那兒想到了辦法。”
“老爵爺李天賜?”王綺芳一時沒有想明白,她上不上族譜,跟那位疑似穿越前輩有什麼關係?
“嗯,就是老爵爺。”李靖天見王綺芳臉上的疑惑更濃,便笑著說道:“老爵爺出自隴西李氏,跟前朝皇族是同宗不同族,他年少的時候,性格桀驁不馴,是被李氏族長逐出家門的。”
啊?”豪門逆子?王綺芳不自禁的張大嘴,驚訝的看向李靖天。
“呵呵,沒錯,就是你想的那種情況。”李靖天笑著搖搖頭,說道:“其實老祖宗只不過跟家裡的長輩討論了下何為真正的忠君,何為愚忠,結果離開李家後,老祖宗便自己改名為李天賜,並在平州自立堂號,取名更新堂,他便是平州李家第一任家主,亦是平州李家的創立者。
按照世人的習慣,修族譜的時候,為了提高自己的門第和郡望,大多與名人車上關係,或者追溯到某某氏族、某某皇帝,但平州李家的老祖宗李天賜卻沒有這麼做(當然也跟他被逐出家門有關),他很不避諱的把自己列為平州李家的創始人,族譜上除了註明自己的父母姓氏後,再往上的祖輩並沒有著名。
王綺芳聽說這段故事後,暗地裡琢磨,李天賜之所以不看重祖宗門第,估計也跟他的身份有關。畢竟作為同樣來自後世的現代人,她很能理解李天賜的想法,所以,當初在李家,祭拜了先祖後,國公爺沒有把她的名字添到族譜里,她也沒有在意。
會想到這裡,她挑起眉端,猜測道:“難道你也想自立堂號?從平州李家分離開?”
這樣一來,李靖天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把父母的靈位迎進祠堂,因為如果按照平州李家的族譜算的話,李靖天是李源豐的兒子,李源亨只是他的叔叔。
“嗯,你猜的沒錯,我確實這麼想的,以前只是想把父母的靈位請回家”李靖天臉上露出淡淡的滿足,道:“現在嘛,呵呵,等新皇的旨意一下,我就把父母家人的骨骸重新收斂,然後運回祖宅。”
“祖宅?哪個祖宅?是不是率州那個山村?”王綺芳想起成親後,她跟著李靖天去拜祭的山間小院,詫異的問道:“怎麼?你把那個地方都買下來作為祖宅?”
李靖天搖頭“當然不是,那裡還屬於平州的範圍,我怎麼能在大伯的家門口自立堂號?知道的會說我是不貪戀輔國公的爵位,所以自立堂號、自成一派,不知道的還以為我跟大伯大伯母不和,故意和兩位長輩打擂台呢。”
說到這裡,李靖天仿佛忽然想起了什麼,嘿嘿笑了笑,道:“哦,是了,這件事我還一直沒跟你說呢。”說著,他坐起來,下了炕,也沒有說幹什麼,逕自走出西次間。
王綺芳看著他的背影,心中更加疑惑,1小聲嘀咕著:“咦?這傢伙到底瞞了我多少事兒呀。”
過了好一會兒,王綺芳喝完了一杯茶,李靖天才拿著個紅漆雕花匣子走了進來。
將匣子放在炕桌上,李靖天斜著身子坐在炕邊,打開匣子的銅鎖,把匣子掉了個方向,開口處對向王綺芳,道:“看看吧,這就是咱們的祖宅。”
王綺芳一愣,忙拉過盒子,見裡面滿滿當當的放著一打地契,她拿出最上面的一張,展開定睛一看,驚道:“這、這是夷洲?”
“沒錯,正是夷洲。之前你不是提醒我在海上尋找些島嶼嗎?呵呵,沒想到你的想法和咱們家的老祖宗竟然一致。”李靖天笑的很是得意,他的手指輕輕扣著桌面,緩緩的說道“你買下桃花島後,我就想著在東南沿海各地尋找適當的島嶼,本來想著去崖州,但崖州是流人之地,島上人員複雜後來,大伯聽說我在尋找海島……
李靖天頓了下,臉上鼻出濃濃的感激之情,他語氣感慨的說道:“大伯早就知道我的心結,那時,他還以為我是在幫家眷找退路,便將這張契約送給了我。”
“這是老祖宗當年請太祖皇帝親書的契約,把整個夷洲都劃給李家做封地?”王綺芳忍不住扶額,心說話,這位老前輩也忒能算計了,知道那時沒有人會在意海上的一個小島,而他也估計沒打算跑去夷洲定居,卻獨獨想著讓太祖皇帝簽下這麼一個文書,呵呵,幸虧當初她沒想著去開發夷洲,若是她傻呵呵的前腳帶著人去開發,李家得了信兒後腳就能帶著周太祖的親筆契約來收地盤。
嘖嘖,果然是老jian巨猾呀,當初不過是幫周太祖出了點兒力,卻哄著人家許給他這麼大一個海島。
“是呀,不過因為夷洲懸孤海外,沒有足夠堅固的海船,所以咱們家的老祖宗一直沒能踏上夷洲。據說當年老祖宗歸去的時候,還曾經抱憾,說是“枉得寶島”還留下遺命,令後世子孫不要忘了這份祖業,日後有條件的話,定要將夷洲開發出來。”
提起這位傳奇先祖,李靖天情不自禁的坐直身子,眉眼間充滿欽佩與仰慕。
那是當然,作為一個現代人,如果對寶島都沒有執念,那也太對不起黨和國家的多年教導了。
王綺芳心裡吐槽,將蓋著大紅玉璽的契約摺疊起來放回盒子,好奇的問道:“你已經派人去夷洲了?以後咱們就去那裡定居?不回京城了嗎?”夷洲也好呀,至少安全。而且經營好了,沒準兒他們兩口子還能混個島主噹噹。
“呵呵,說起這個還真多虧了石三少爺的造船技術,有了他提供的圖紙,我訂製了三艘寶船,早就命人帶了工匠和佃農過去,選了個有山有水的風水寶地起了地基…
經過這幾個月的時間,宅院已經修繕完畢。”李靖天接過盒子,扣上銅鎖,道:“另外,我還運了幾百戶的流民和災民過去,據前天發來的飛鴿傳書,他們已經在劃定的村鎮安頓下來,田地也開墾的差不多了,原本荒蕪的島上,如今已經頗有幾分人煙。我算過子,等過了年,開了春,咱們就可以直接搬過去住了。當然,京城還是要回來的,畢竟孩子們還要成家嫁人嘛。”
同時興建的還有李氏宗祠,李靖天早就盤算好了,搬家的時候,他要帶著父母弟妹的骨骸和靈位一起去。
“石文頌確實是個人才”王綺芳點點頭,隨即想到什麼似的笑道:“對了,他幫了你這麼大的忙,就沒說要點兒報酬?比如給他在夷洲畫個地盤兒啥的?”既然都是同鄉,那想得應該也差不多吧?!
“嗯?”李靖天訝然的挑起眉頭,好奇的問道:“你怎麼知道石三少爺的請求?”
接著,他點點頭,道:“沒錯,石三少爺問我要了塊地,就在咱們李家莊的隔壁,呵呵,說是日後跟咱們做鄰居。”
我就說嘛。王綺芳瞭然的點點頭,道:“易恩,我懂了。夫君是要在夷洲創立堂號,也要重新撰寫族譜,對吧?”所以牛沒有讓她記入平州李家的族譜。
這邊說著,小丸子那邊也叫嚷起來“恩恩,小丸子也不怕,嬤嬤,今天晚上咱們就回我的院子,你別忘了哦。”
老jian巨猾!
王綺芳太佩服這個人,竟然連兩個小奶娃也騙,三兩句說下來,兩隻小包子就爭先恐後的要回自己的院子,將她這個母親丟到了一邊,唉,真是“對子,剛才說到過年的事,你也準備下,今年咱們要單獨祭祖。”李靖天哄完孩子,又開始說正事兒“你不是一直想知道,你為何沒有入族譜嗎?呵呵,過年的時候我就告訴你〖答〗案!”
第134章美好時代(二)
沒有寫入族譜,那是因為沒有必要。
“北唐的政權穩定後,我就開始想這個問題”李靖天斜倚在西次間的臨窗大炕上,手肘放在一個松花色彈墨迎枕上,手裡抱著個冒著熱氣的茶盅,呷了一口,慢慢的跟王綺芳說道“當時我並沒有想到可以幫父親翻案,只是考慮用什麼方法可以讓我正大光明的祭奠父母弟妹。”
“所以?”
王綺芳坐在炕桌邊,一邊跟李靖天聊天,一邊半低著頭削蘋果,她將削好的蘋果切成薄片,放在一個荷葉邊的白瓷碟上,把碟子推到李靖天這一邊,沖他揚揚下巴,示意他自己拿銀簽子夾著吃。
“我想了很多辦法,但、但都不是很合適”李靖天將茶盅放到炕桌上,捻起一根銀質小叉子,叉起蘋果片丟進嘴裡,輕輕的咀嚼了兩下,發現味道還不錯,便接連吃了好幾塊兒,聽到王綺芳話里的疑惑,這才放下銀叉子,摸起炕邊放著的濕帕子擦了擦手上的果漬,繼續道:“最後,我想到了咱們家的老祖宗,並從他那兒想到了辦法。”
“老爵爺李天賜?”王綺芳一時沒有想明白,她上不上族譜,跟那位疑似穿越前輩有什麼關係?
“嗯,就是老爵爺。”李靖天見王綺芳臉上的疑惑更濃,便笑著說道:“老爵爺出自隴西李氏,跟前朝皇族是同宗不同族,他年少的時候,性格桀驁不馴,是被李氏族長逐出家門的。”
啊?”豪門逆子?王綺芳不自禁的張大嘴,驚訝的看向李靖天。
“呵呵,沒錯,就是你想的那種情況。”李靖天笑著搖搖頭,說道:“其實老祖宗只不過跟家裡的長輩討論了下何為真正的忠君,何為愚忠,結果離開李家後,老祖宗便自己改名為李天賜,並在平州自立堂號,取名更新堂,他便是平州李家第一任家主,亦是平州李家的創立者。
按照世人的習慣,修族譜的時候,為了提高自己的門第和郡望,大多與名人車上關係,或者追溯到某某氏族、某某皇帝,但平州李家的老祖宗李天賜卻沒有這麼做(當然也跟他被逐出家門有關),他很不避諱的把自己列為平州李家的創始人,族譜上除了註明自己的父母姓氏後,再往上的祖輩並沒有著名。
王綺芳聽說這段故事後,暗地裡琢磨,李天賜之所以不看重祖宗門第,估計也跟他的身份有關。畢竟作為同樣來自後世的現代人,她很能理解李天賜的想法,所以,當初在李家,祭拜了先祖後,國公爺沒有把她的名字添到族譜里,她也沒有在意。
會想到這裡,她挑起眉端,猜測道:“難道你也想自立堂號?從平州李家分離開?”
這樣一來,李靖天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把父母的靈位迎進祠堂,因為如果按照平州李家的族譜算的話,李靖天是李源豐的兒子,李源亨只是他的叔叔。
“嗯,你猜的沒錯,我確實這麼想的,以前只是想把父母的靈位請回家”李靖天臉上露出淡淡的滿足,道:“現在嘛,呵呵,等新皇的旨意一下,我就把父母家人的骨骸重新收斂,然後運回祖宅。”
“祖宅?哪個祖宅?是不是率州那個山村?”王綺芳想起成親後,她跟著李靖天去拜祭的山間小院,詫異的問道:“怎麼?你把那個地方都買下來作為祖宅?”
李靖天搖頭“當然不是,那裡還屬於平州的範圍,我怎麼能在大伯的家門口自立堂號?知道的會說我是不貪戀輔國公的爵位,所以自立堂號、自成一派,不知道的還以為我跟大伯大伯母不和,故意和兩位長輩打擂台呢。”
說到這裡,李靖天仿佛忽然想起了什麼,嘿嘿笑了笑,道:“哦,是了,這件事我還一直沒跟你說呢。”說著,他坐起來,下了炕,也沒有說幹什麼,逕自走出西次間。
王綺芳看著他的背影,心中更加疑惑,1小聲嘀咕著:“咦?這傢伙到底瞞了我多少事兒呀。”
過了好一會兒,王綺芳喝完了一杯茶,李靖天才拿著個紅漆雕花匣子走了進來。
將匣子放在炕桌上,李靖天斜著身子坐在炕邊,打開匣子的銅鎖,把匣子掉了個方向,開口處對向王綺芳,道:“看看吧,這就是咱們的祖宅。”
王綺芳一愣,忙拉過盒子,見裡面滿滿當當的放著一打地契,她拿出最上面的一張,展開定睛一看,驚道:“這、這是夷洲?”
“沒錯,正是夷洲。之前你不是提醒我在海上尋找些島嶼嗎?呵呵,沒想到你的想法和咱們家的老祖宗竟然一致。”李靖天笑的很是得意,他的手指輕輕扣著桌面,緩緩的說道“你買下桃花島後,我就想著在東南沿海各地尋找適當的島嶼,本來想著去崖州,但崖州是流人之地,島上人員複雜後來,大伯聽說我在尋找海島……
李靖天頓了下,臉上鼻出濃濃的感激之情,他語氣感慨的說道:“大伯早就知道我的心結,那時,他還以為我是在幫家眷找退路,便將這張契約送給了我。”
“這是老祖宗當年請太祖皇帝親書的契約,把整個夷洲都劃給李家做封地?”王綺芳忍不住扶額,心說話,這位老前輩也忒能算計了,知道那時沒有人會在意海上的一個小島,而他也估計沒打算跑去夷洲定居,卻獨獨想著讓太祖皇帝簽下這麼一個文書,呵呵,幸虧當初她沒想著去開發夷洲,若是她傻呵呵的前腳帶著人去開發,李家得了信兒後腳就能帶著周太祖的親筆契約來收地盤。
嘖嘖,果然是老jian巨猾呀,當初不過是幫周太祖出了點兒力,卻哄著人家許給他這麼大一個海島。
“是呀,不過因為夷洲懸孤海外,沒有足夠堅固的海船,所以咱們家的老祖宗一直沒能踏上夷洲。據說當年老祖宗歸去的時候,還曾經抱憾,說是“枉得寶島”還留下遺命,令後世子孫不要忘了這份祖業,日後有條件的話,定要將夷洲開發出來。”
提起這位傳奇先祖,李靖天情不自禁的坐直身子,眉眼間充滿欽佩與仰慕。
那是當然,作為一個現代人,如果對寶島都沒有執念,那也太對不起黨和國家的多年教導了。
王綺芳心裡吐槽,將蓋著大紅玉璽的契約摺疊起來放回盒子,好奇的問道:“你已經派人去夷洲了?以後咱們就去那裡定居?不回京城了嗎?”夷洲也好呀,至少安全。而且經營好了,沒準兒他們兩口子還能混個島主噹噹。
“呵呵,說起這個還真多虧了石三少爺的造船技術,有了他提供的圖紙,我訂製了三艘寶船,早就命人帶了工匠和佃農過去,選了個有山有水的風水寶地起了地基…
經過這幾個月的時間,宅院已經修繕完畢。”李靖天接過盒子,扣上銅鎖,道:“另外,我還運了幾百戶的流民和災民過去,據前天發來的飛鴿傳書,他們已經在劃定的村鎮安頓下來,田地也開墾的差不多了,原本荒蕪的島上,如今已經頗有幾分人煙。我算過子,等過了年,開了春,咱們就可以直接搬過去住了。當然,京城還是要回來的,畢竟孩子們還要成家嫁人嘛。”
同時興建的還有李氏宗祠,李靖天早就盤算好了,搬家的時候,他要帶著父母弟妹的骨骸和靈位一起去。
“石文頌確實是個人才”王綺芳點點頭,隨即想到什麼似的笑道:“對了,他幫了你這麼大的忙,就沒說要點兒報酬?比如給他在夷洲畫個地盤兒啥的?”既然都是同鄉,那想得應該也差不多吧?!
“嗯?”李靖天訝然的挑起眉頭,好奇的問道:“你怎麼知道石三少爺的請求?”
接著,他點點頭,道:“沒錯,石三少爺問我要了塊地,就在咱們李家莊的隔壁,呵呵,說是日後跟咱們做鄰居。”
我就說嘛。王綺芳瞭然的點點頭,道:“易恩,我懂了。夫君是要在夷洲創立堂號,也要重新撰寫族譜,對吧?”所以牛沒有讓她記入平州李家的族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