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原本打算將某個秘密同她的來歷一起帶到墳墓里,然而此時此刻望著兩鬢霜白歷經滄桑的雲華,心中忽生不忍,她還是決定說出來,哪怕這是另一種殘忍——

  “師兄,師父他將純鈞劍交給了我。我猜他一定是想告訴你,他早已放下,希望你不要再自誤。”

  雲華呆愕,他臉上的神情恍惚起來,緩緩扭頭看著余舒,待他看清她眼中的憐憫,心情一瞬間苦澀地像是倒灌了海水一般。他抬手覆面,不願讓人看見他的狼狽。

  原來師父沒有責怪他,原來竟是他自誤了麼。

  “純鈞劍,在你手上?”

  “對,在我這裡。”余舒沒有多說她是如何得到純鈞劍的,想來雲華現在聽不進去。果然,雲華靜坐了片刻,便起身告辭。

  “小師妹,多謝你今日實言相告,眼下我心思亂的很,容我回去想想。”

  “也好,師兄慢走。”余舒起身卻沒相送,目送他悵然離去,心想:她這算不算是終於完成了師命呢?

  第八百一十三章番外(三十七)

  余舒和薛睿的婚期未至,先有一項大事被提上了日程,即是後宮大選,燕帝立後。由余舒親自操辦,坤翎局篩選京中適齡女子,斟酌家世、容貌與品行,出類拔萃者共計三十二人送入宮中面聖,由燕帝定奪。

  這天清晨,待選秀女打扮一新,先到坤翎局驗明正身,再乘上一輛輛馬車,由神威軍護送進宮。余舒因為要上早朝,未在其列,便著令坤翎局女御官司徒晴嵐引領入宮。

  三十二名秀女當中,最有望榮登皇后寶座的有三位候選人,一位是承恩侯府的千金韋蔓姝,她身為韋太后的外甥女,本來就比旁人多幾分勝算。另一位是寧國公戴老將軍的寶貝孫女戴瀅,不提戴家開國之功,這位戴小姐據說不僅生的國色天香,又擅騎she,依著燕帝的出身,應當會喜愛這樣的女子。最後一位,則是燕帝恩師,當代鴻儒紀鶴德的小女兒紀蒹葭,紀鴻儒為天下文人景仰,可以說燕帝遷都進京之後,前朝沒有一個文人以身殉國,全賴他四處遊說。

  至於最終花落誰家,那要看燕帝的意思,這一位可不是靠著大臣們擁立坐上皇位的文弱君主,不需要看大臣們的臉色,他自己就能做主。

  秀女進宮要走西華門,下車改由步行,所幸正逢秋高氣慡的好時節,否則這一路走下來到了太和殿,流地一身臭汗花了妝,還怎麼入萬歲爺的眼。

  司徒晴嵐當了整整五年的女御官,進宮的次數數不過來,她同司禮監派來的大太監走在最前面帶路,目不斜視地從御花園一側穿行而過,秋景別樣迷人。遠處楓林如火,近有銀泉湍流,身後的女人堆里略有騷動,嬉笑聲傳出,司徒晴嵐未加制止,想到她第一次進宮時的情形,哪有她們這樣的心情。那時戰戰兢兢。只怕辦錯了差事,何曾顧得眼前美景呢。

  她回頭望了一眼成群結隊的芳齡少女們,眼底飄過羨慕之情。知道她們當中有人會一步登天,成為母儀天下的大燕皇后,唯有為自己的命運不濟暗嘆一聲。

  猶記六年前,燕帝尚是鎮北的東菁王。其母衛國夫人也就是現在的韋太后攜女進京,就在王府大辦壽宴。借著由頭為東菁王挑選王妃。如今誰還記得,那日她猜中了衛國夫人的四道謎題,見到了姜家的傳家之寶,一度有機會問鼎東菁王妃的寶座。

  可惜不逢時。她錯過了這一場姻緣。後來她進了司天監,不是沒有好人家上門提親,可她心裡不情願。她求著太書為她占了一卦,說是姻緣未到。要她等,這一等就等到了現在,她二十四歲,再等下去,又是何年何月呢?

  司徒晴嵐飄遠的思緒到了太和殿外就立刻收起,先讓孫太監進去通傳,就聽裡面宣她入內答話,留下三十二名秀女在外面等待唱名。

  太和殿偏殿,韋太后和長公主先到了,不見後宮其他妃嬪,想是韋太后心疼自家外甥女,不願讓她衝著幾個位份不高的宮妃低頭行禮,所以就乾脆不讓她們出面。

  “微臣叩見太后娘娘,娘娘萬福金安,”司徒晴嵐先是磕了頭,等韋太后叫她免禮平身,再去拜見公主姜嬅。她心裡稍稍緊張,不知太后和公主是不是還記得她這個人。

  韋太后見是個女官,肩上繡著花團錦繡的補子,低著頭看不清臉,便沒怎麼注意她,臉色淡淡地問道:“你們大提點呢,怎麼派了你來,哀家不是說過要她親自監管嗎?”

  司徒晴嵐好歹混了幾年官場,豈會聽不出韋太后故意挑刺,話里話外透著對余舒的不滿,於是恭聲答話:“回稟太后,今日初七有朝會,大提點上朝去了,怕趕不及下朝耽擱了大事,就命微臣代為管事。”

  韋太后睨了她一眼,抬抬手,便有宮人將秀女的名冊捧到她面前,打開來看,掃了兩眼,道:“皇上還沒下朝,先叫幾個人進來哀家看看。”

  說著,指尖點了七八個人名,宮人過目一遍就記下了,快步到門口唱名,司徒晴嵐豎耳聽著,當中就有承恩侯府千金韋蔓姝的名字,另有幾個名不見經傳的,卻沒有另外兩個封后的熱門人選,還叫人在外頭等著。

  一行少女裊裊婷婷地進了偏殿,盈盈拜倒,裙擺鋪地像是繁花在枝頭盛開,說不出的賞心悅目,司徒晴嵐偷偷抬眼,就見韋太后臉上露了笑容,神色瞬間慈祥起來,不似方才冷著臉,有些威嚴過頭。再看姜嬅,懶洋洋地坐在太后邊上,一副興致缺缺的模樣。

  “都起來吧。”

  司徒晴嵐又轉過眼睛,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面若桃李的韋小姐,二八年華,嬌嫩的就像是剛剛採下的櫻桃果,那雙神采飛揚的眸子,一看就知是泡在蜜罐里長大的寶貝。

  “皇上日理萬機,遲會兒才來。這會兒無聊不如找些事做,哀家知道你們都是大家閨秀,有誰擅長何種才藝,不妨讓哀家賞鑒一番?”

  眾女左看右看,搶先站出來的卻是個長相甜美的少女,抿嘴一笑便露出兩個梨渦,十分討人喜歡:“太后娘娘,小女顧輕塵,家父乃是工部尚書顧鏡學,小女不才,琴棋書畫不甚精通,倒是學得個妙法,能用笛子吹出百鳥之音,容小女獻醜。”

  大約是上了年紀的人都喜歡這樣活潑可愛的小姑娘,韋太后並沒有因為她搶了自家外甥女的風頭就冷臉,而是笑著問她:“你帶了笛子嗎?”

  顧小姐點頭應聲,取了掛在腰間作為裝飾的短笛,湊到唇邊,眨眨眼睛吹奏起來,先是學百靈,再學黃鸝,時而清脆,時而悠揚,一連學了十多種鳥兒叫,竟能以假亂真,真叫稀奇。

  曲末。韋太后很賞臉地拍了拍手,“這笛子吹得不錯,哀家記得你這丫頭了,日後就指望著你給哀家解悶兒呢。”

  這一句話等於是定了顧小姐的前程,得了太后的喜歡,只要她不是個愚鈍的,就會抱緊這條大腿。將來日子不會差了。

  顧小姐喜不自勝。韋蔓姝卻不高興了,撅著嘴巴,撒嬌似地出了聲兒:“太后喜歡顧家妹妹會吹笛子。怎麼辦呢,珠珠可不會那些逗人的花樣兒,太后是不是就不喜歡孩兒了?”

  在場的,誰不知道韋小姐同韋太后是什麼親戚呢。能夠當著人前撒嬌賣乖,可見是寵愛極了。果然韋太后沒惱。伸出手指遙遙點了點她,笑嗔道:“就你愛拿喬,既然你什麼都不會,還敢進宮來。就不怕哀家攆你走麼?”

  韋蔓姝嬌笑,半點不害怕,故作無奈道:“那珠珠只好彈首曲子。免得您攆人了。”

  韋太后算著時辰,皇帝應該在來的路上了。於是讓人去後頭抬來事先準備好的一架古箏,擺在殿上,張羅了茶几與繡凳,擱上香爐,萬事俱備。

  韋蔓姝端莊大方地往那琴架前頭一坐,伸出素指纖纖,戴了米分嫩的假指甲,美人宜喜宜嗔,宜靜宜動,當琴聲響起來的會後,周圍人都叫她比下去了,化成了背景。

  她確實琴技不凡,方才那顧小姐是取了巧兒,幾聲鳥叫用笛子吹來是稀罕,真比起這百鳥朝鳳聲勢浩蕩的樂章,可就差得遠了。殿外等著的那些女子聽到這一曲,不知會是何等的心情。

  但是司徒晴嵐看到這一幕,眼角無端就酸澀起來,無人知曉,她在多年前就將一個素未謀面的男人放在了心上,她有過期許也有過幻想,都將在今日成為泡影。

  曲到高處,殿門外踱步走進來兩個人,一前一後沒吱聲兒。殿上的幾個秀女敏覺,回頭看見一身明黃上頭繡著五爪金龍,忙不迭跪了下來,那琴聲卻沒停,韋蔓姝輕輕閉著眼睛,揉捻琴弦,美麗的側臉暴露在皇帝的目光中。

  這本是一個驚艷的出場,要是按照韋太后的計劃,皇帝這會兒就該動了心的。然而,她唯獨錯漏了一件事——燕帝是認得這個彈琴的表妹的。

  燕帝都三十好幾的人了,於女色上頭並不經心,想用美貌打動他很難,何況他知道這個表妹小了他一半歲數,不管生得怎樣花容月貌,在他看來就是個還沒長大的小姑娘,哪兒來的驚艷,哪兒來的心動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