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秦珣微怔,繼而輕笑著搖頭。他俯身在她耳邊,低聲道:“你更好看。”
他心說,相貌美醜對他而言並不要緊,而且作為男子,被人誇讚好看,並不是什麼值得人高興的事情。但若是她喜歡看到“好看”的他,那似乎也不錯。
按宮裡的規矩,生辰當日原該向長輩行禮問好。然而秦珣如今活著的長輩,只餘下了太皇太后寇氏一人。他也就只見了寇氏。
太皇太后今日精神不錯,留秦珣說了好一會兒話,直到她略有些倦了,才揮揮手,讓秦珣自去忙碌。
秦珣自己的萬壽節不甚在意,但是對於八月份太皇太后寇氏的千秋節,他卻下令大辦。
本朝以孝治天下,皇帝對自己節儉,卻對皇祖母大方,獲得朝中上下一致誇讚。
然而寇太后卻拒絕了皇帝的提議:“不用太麻煩了。”
偏巧睿王上書,請求皇帝立其長子秦琛為世子。——睿王秦渭去年成親,王妃宋氏於今年三月份生下一個男嬰。
這是睿王膝下的第一個孩子,他自然愛若珍寶。這孩子不滿一歲,他就上書請求立為世子。
秦珣一笑,當即允了。他想了一想,去壽全宮見太皇太后,委婉提起皇叔:“皇祖母壽辰,可有想見之人?”
他心說,太皇太后上次與睿王見面還是數年以前。
太皇太后轉佛珠的動作微微一停,緩緩抬眸:“皇帝何出此言?”
她神色平靜,一雙眼睛如古井一般毫無波瀾,靜靜地看著秦珣。
秦珣忽然覺得有點沒意思起來。他收斂了笑意:“皇叔上書請求立琛兒為世子,皇祖母不想見見他們?”
他說這話時,看著太皇太后,不想錯過對方的神情變化。
然而太皇太后只是輕輕一笑,繼而又垂下了雙眸:“他們有他們的路,哀家見他們做什麼?有這樣的時候,不如多念兩遍經文。”
秦珣微愕,很快他恢復了常態,笑道:“如此說來,是朕多事了。”他又閒閒說了兩句,便藉口有公務在身,離開了壽全宮。
——他曾動過念頭,想讓太皇太后與兒子共享天倫之樂。但是很明顯,太皇太后自己並沒有這樣的打算。
若說太皇太后留戀後宮,想安享富貴,那明顯又不是。——寇太后這些年的生活跟富貴沾不上邊。而且她一心向佛,分明是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的。
秦珣有些不能理解,信佛真能教人的母子情分變淡嗎?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多年不見也無絲毫思念之情?
不過在太皇太后明確告訴他“無想見之人”後,他也不再多想此事。——老太太自己還不急呢,他急什麼?
太皇太后壽辰,秦珩作為皇后,算是第一次張羅這樣的事情。她自小在宮中長大,宮裡一些暗地裡的規則,她也很清楚,又有秦珣分給她的能幹宮人,她真正忙碌起來,也不算太棘手。
夜裡秦珣也曾問她:“累不累?要不找幾個宮人去做?或者那幾個閒著的老太妃……”
“不累不累。”秦珩連連搖頭,粲然一笑,“這些小事,我還是能做好的。”
她這個皇后比起先前的陶皇后已經輕鬆很多了,豈能事事都推讓出去?再說她自己閒著也是閒著。
秦珣點頭,猶不放心:“太皇太后的千秋節,以前年年辦,有舊例可循。若覺得累,就交給別人去做。”
秦珩輕笑:“知道了,知道了。”
對啊,她也知道有舊例可循。既是有舊例,他又擔心什麼?
秦珩琢磨著去歲太皇太后壽辰,有人混在舞姬里行刺,致使太皇太后受傷,又有了後面一系列事情。今年太皇太后的千秋節,歌舞什麼的,可以省去了。——這一點,想必太皇太后也同意。
但若是沒有歌舞,這千秋節不免顯得單調許多。
這麼一想,秦珩又有些犯難。她徵詢過太皇太后的意見,這位老人家是不大樂意大操大辦的,說是不想太奢侈,同先時皇帝的理由一樣“不願勞民傷財”。
秦珩思前想後,又同太皇太后身邊的人細細計較了一番,才終於拿出了一個方案。
到了八月二十八,為數不多的皇家成員以及親眷齊聚宮中給太皇太后祝壽。
八月二十八,不冷不熱的日子。在太皇太后的授意下,她的壽宴沒設在內殿中,而是設在了御花園。
月色溶溶,又有數十顆拳頭大小的夜明珠照明。御花園裡光線明亮而不失柔和。
太皇太后高居上座,神色平靜接受了眾人的孝心。然而過得片刻,她忽然輕輕嘆了一口氣,低聲道:“去年的這個時候,熱熱鬧鬧,今年只剩了這麼一點人。”
她聲音極低,但是座上之人皆聽到了。
明華長公主神情微微一變,輕聲道:“皇祖母醉啦?”
她想到父皇母后弟弟弟妹,心裡酸澀,看了皇帝一眼,悄悄移開了目光。
太皇太后沒有說話。她連酒杯都沒碰,何來的喝醉一說?
秦珣神色不變,他輕笑一聲:“皇祖母莫急,待過兩年,皇祖母有了曾孫,就熱鬧了。”
他這話一說口,當即就有人出聲附和,笑道:“太皇太后是想要曾孫了吧?”
寇太后垂眸,不置可否。
因為太皇太后這一句話,今日在座之人都不免有些鬱鬱不樂。眾人強打起精神,在太皇太后面前說笑逗趣。
不過太皇太后似是沒什麼精神。她同往年一樣,略坐了一會兒,連下面人的獻禮都沒看完,就露出了疲態,輕聲道:“哀家乏了,你們繼續吧。年輕人自己玩兒。”
秦珩準備了好久,見此情形,心裡難免失望。但她又很清楚,太皇太后向來如此,似是什麼都不放在心上的。
她同眾人一同起身:“恭送太皇太后!”
就在她站起身行禮之際,忽覺得一陣寒風襲來,她下意識身體後仰來躲避。
“當”的一聲。
秦珩驚訝地睜大了眼睛,她清楚地看到皇兄手中握著一支羽箭。
她心思微轉,就明白過來。方才有人拿箭she她,而皇兄用手捉住了這支she過來的箭。
“你沒事吧?”她急切地問。
“啊,有刺客!”不知是誰,尖叫了一聲,場中一下子混亂起來。
“沒事。”秦珣隨手丟到羽箭,輕輕拍了拍手,不著痕跡地抹去了手上的一道血痕。
太皇太后要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她身上。他偶一瞥眼,看見一支箭向瑤瑤she來。他來不及多想,下意識就去捉箭。那箭she的快,雖然沒she中他,但是他捉箭時,手心擦破了一點。
“你怎麼那麼傻?”秦珩急道,“我能避開的。萬一你受傷了怎麼辦?”
秦珣輕輕拍了拍她的手,以示安撫。他雙眉緊鎖,在皇宮裡,守衛森嚴,竟然能有刺客混進來?
“來人!緝拿刺客。”
他話音剛落,不遠處守著的侍衛瞬間趕至。
秦珣又看向場中諸人,沉聲道:“諸位不要急,不要亂。刺客肯定會捉到的。”
他聲音不大,但是卻像是帶著某種安定人心的力量。短暫的騷亂後,現場又恢復了平靜。
本來要走的太皇太后又停了下來,重新坐下。她轉動佛珠的手微微顫抖。
秦珩想到她去年壽辰就出事,今年又有刺客,也不由地輕嘆。她心裡頗有些自責,雖說宮中守衛不歸她管。
很快,就有人來報,說刺客已經伏誅。
秦珣點頭,並沒有完全放心:“查一查有沒有同黨。”
侍衛領命而去。
秦珣向太皇太后拱了拱手,歉然道:“讓太皇太后受驚了。”
太皇太后沉默了一瞬,才道:“刺客已經伏誅,那哀家就先回宮了。”
“朕命人護送皇祖母回去。”秦珣接道。
太皇太后沒有反對。
這次的千秋節又不歡而散了。
秦珣按了按眉心,稍微有些慶幸,好在無人受傷。
他同瑤瑤一起回了章華宮。不多時,那刺客的身份就被查明了。他是宮中的侍衛,負責皇宮安全,擔任此職已有三年。
“沒了?”秦珣皺眉。宮中侍衛,行刺瑤瑤做什麼?
“還有一點……”那人遲疑了一下,輕聲道,“他跟已故的蜀王有點關係。”
“朕知道了,繼續查。”秦珣微微一愣,擺了擺手,令其退下。
大皇兄麼?大皇兄早先確實曾往宮裡安插了不少人手。但是去年太皇太后遇刺之後,父皇幾乎把大皇兄的人清除乾淨了,難道竟還有餘黨?就算真有餘黨,大皇兄人都不在了,還有人替他賣命嗎?即使真是賣命,那人行刺的對象也不該是瑤瑤啊。
他心說,相貌美醜對他而言並不要緊,而且作為男子,被人誇讚好看,並不是什麼值得人高興的事情。但若是她喜歡看到“好看”的他,那似乎也不錯。
按宮裡的規矩,生辰當日原該向長輩行禮問好。然而秦珣如今活著的長輩,只餘下了太皇太后寇氏一人。他也就只見了寇氏。
太皇太后今日精神不錯,留秦珣說了好一會兒話,直到她略有些倦了,才揮揮手,讓秦珣自去忙碌。
秦珣自己的萬壽節不甚在意,但是對於八月份太皇太后寇氏的千秋節,他卻下令大辦。
本朝以孝治天下,皇帝對自己節儉,卻對皇祖母大方,獲得朝中上下一致誇讚。
然而寇太后卻拒絕了皇帝的提議:“不用太麻煩了。”
偏巧睿王上書,請求皇帝立其長子秦琛為世子。——睿王秦渭去年成親,王妃宋氏於今年三月份生下一個男嬰。
這是睿王膝下的第一個孩子,他自然愛若珍寶。這孩子不滿一歲,他就上書請求立為世子。
秦珣一笑,當即允了。他想了一想,去壽全宮見太皇太后,委婉提起皇叔:“皇祖母壽辰,可有想見之人?”
他心說,太皇太后上次與睿王見面還是數年以前。
太皇太后轉佛珠的動作微微一停,緩緩抬眸:“皇帝何出此言?”
她神色平靜,一雙眼睛如古井一般毫無波瀾,靜靜地看著秦珣。
秦珣忽然覺得有點沒意思起來。他收斂了笑意:“皇叔上書請求立琛兒為世子,皇祖母不想見見他們?”
他說這話時,看著太皇太后,不想錯過對方的神情變化。
然而太皇太后只是輕輕一笑,繼而又垂下了雙眸:“他們有他們的路,哀家見他們做什麼?有這樣的時候,不如多念兩遍經文。”
秦珣微愕,很快他恢復了常態,笑道:“如此說來,是朕多事了。”他又閒閒說了兩句,便藉口有公務在身,離開了壽全宮。
——他曾動過念頭,想讓太皇太后與兒子共享天倫之樂。但是很明顯,太皇太后自己並沒有這樣的打算。
若說太皇太后留戀後宮,想安享富貴,那明顯又不是。——寇太后這些年的生活跟富貴沾不上邊。而且她一心向佛,分明是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的。
秦珣有些不能理解,信佛真能教人的母子情分變淡嗎?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多年不見也無絲毫思念之情?
不過在太皇太后明確告訴他“無想見之人”後,他也不再多想此事。——老太太自己還不急呢,他急什麼?
太皇太后壽辰,秦珩作為皇后,算是第一次張羅這樣的事情。她自小在宮中長大,宮裡一些暗地裡的規則,她也很清楚,又有秦珣分給她的能幹宮人,她真正忙碌起來,也不算太棘手。
夜裡秦珣也曾問她:“累不累?要不找幾個宮人去做?或者那幾個閒著的老太妃……”
“不累不累。”秦珩連連搖頭,粲然一笑,“這些小事,我還是能做好的。”
她這個皇后比起先前的陶皇后已經輕鬆很多了,豈能事事都推讓出去?再說她自己閒著也是閒著。
秦珣點頭,猶不放心:“太皇太后的千秋節,以前年年辦,有舊例可循。若覺得累,就交給別人去做。”
秦珩輕笑:“知道了,知道了。”
對啊,她也知道有舊例可循。既是有舊例,他又擔心什麼?
秦珩琢磨著去歲太皇太后壽辰,有人混在舞姬里行刺,致使太皇太后受傷,又有了後面一系列事情。今年太皇太后的千秋節,歌舞什麼的,可以省去了。——這一點,想必太皇太后也同意。
但若是沒有歌舞,這千秋節不免顯得單調許多。
這麼一想,秦珩又有些犯難。她徵詢過太皇太后的意見,這位老人家是不大樂意大操大辦的,說是不想太奢侈,同先時皇帝的理由一樣“不願勞民傷財”。
秦珩思前想後,又同太皇太后身邊的人細細計較了一番,才終於拿出了一個方案。
到了八月二十八,為數不多的皇家成員以及親眷齊聚宮中給太皇太后祝壽。
八月二十八,不冷不熱的日子。在太皇太后的授意下,她的壽宴沒設在內殿中,而是設在了御花園。
月色溶溶,又有數十顆拳頭大小的夜明珠照明。御花園裡光線明亮而不失柔和。
太皇太后高居上座,神色平靜接受了眾人的孝心。然而過得片刻,她忽然輕輕嘆了一口氣,低聲道:“去年的這個時候,熱熱鬧鬧,今年只剩了這麼一點人。”
她聲音極低,但是座上之人皆聽到了。
明華長公主神情微微一變,輕聲道:“皇祖母醉啦?”
她想到父皇母后弟弟弟妹,心裡酸澀,看了皇帝一眼,悄悄移開了目光。
太皇太后沒有說話。她連酒杯都沒碰,何來的喝醉一說?
秦珣神色不變,他輕笑一聲:“皇祖母莫急,待過兩年,皇祖母有了曾孫,就熱鬧了。”
他這話一說口,當即就有人出聲附和,笑道:“太皇太后是想要曾孫了吧?”
寇太后垂眸,不置可否。
因為太皇太后這一句話,今日在座之人都不免有些鬱鬱不樂。眾人強打起精神,在太皇太后面前說笑逗趣。
不過太皇太后似是沒什麼精神。她同往年一樣,略坐了一會兒,連下面人的獻禮都沒看完,就露出了疲態,輕聲道:“哀家乏了,你們繼續吧。年輕人自己玩兒。”
秦珩準備了好久,見此情形,心裡難免失望。但她又很清楚,太皇太后向來如此,似是什麼都不放在心上的。
她同眾人一同起身:“恭送太皇太后!”
就在她站起身行禮之際,忽覺得一陣寒風襲來,她下意識身體後仰來躲避。
“當”的一聲。
秦珩驚訝地睜大了眼睛,她清楚地看到皇兄手中握著一支羽箭。
她心思微轉,就明白過來。方才有人拿箭she她,而皇兄用手捉住了這支she過來的箭。
“你沒事吧?”她急切地問。
“啊,有刺客!”不知是誰,尖叫了一聲,場中一下子混亂起來。
“沒事。”秦珣隨手丟到羽箭,輕輕拍了拍手,不著痕跡地抹去了手上的一道血痕。
太皇太后要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她身上。他偶一瞥眼,看見一支箭向瑤瑤she來。他來不及多想,下意識就去捉箭。那箭she的快,雖然沒she中他,但是他捉箭時,手心擦破了一點。
“你怎麼那麼傻?”秦珩急道,“我能避開的。萬一你受傷了怎麼辦?”
秦珣輕輕拍了拍她的手,以示安撫。他雙眉緊鎖,在皇宮裡,守衛森嚴,竟然能有刺客混進來?
“來人!緝拿刺客。”
他話音剛落,不遠處守著的侍衛瞬間趕至。
秦珣又看向場中諸人,沉聲道:“諸位不要急,不要亂。刺客肯定會捉到的。”
他聲音不大,但是卻像是帶著某種安定人心的力量。短暫的騷亂後,現場又恢復了平靜。
本來要走的太皇太后又停了下來,重新坐下。她轉動佛珠的手微微顫抖。
秦珩想到她去年壽辰就出事,今年又有刺客,也不由地輕嘆。她心裡頗有些自責,雖說宮中守衛不歸她管。
很快,就有人來報,說刺客已經伏誅。
秦珣點頭,並沒有完全放心:“查一查有沒有同黨。”
侍衛領命而去。
秦珣向太皇太后拱了拱手,歉然道:“讓太皇太后受驚了。”
太皇太后沉默了一瞬,才道:“刺客已經伏誅,那哀家就先回宮了。”
“朕命人護送皇祖母回去。”秦珣接道。
太皇太后沒有反對。
這次的千秋節又不歡而散了。
秦珣按了按眉心,稍微有些慶幸,好在無人受傷。
他同瑤瑤一起回了章華宮。不多時,那刺客的身份就被查明了。他是宮中的侍衛,負責皇宮安全,擔任此職已有三年。
“沒了?”秦珣皺眉。宮中侍衛,行刺瑤瑤做什麼?
“還有一點……”那人遲疑了一下,輕聲道,“他跟已故的蜀王有點關係。”
“朕知道了,繼續查。”秦珣微微一愣,擺了擺手,令其退下。
大皇兄麼?大皇兄早先確實曾往宮裡安插了不少人手。但是去年太皇太后遇刺之後,父皇幾乎把大皇兄的人清除乾淨了,難道竟還有餘黨?就算真有餘黨,大皇兄人都不在了,還有人替他賣命嗎?即使真是賣命,那人行刺的對象也不該是瑤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