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有一份力出一份力,有一點熱發一點光,能為諸位醫者分擔一些,總歸是好的。”
四周看診的太醫聞言,紛紛拱手贊道,“侯夫人身懷仁心,我等實在佩服。”
一旁的周太醫道,“老朽聽聞,侯夫人的外祖父林先生已帶族人出扶荔山,在扶荔山下城中坐診,每日看診者絡繹不絕,先生不取分文。夫人有林大夫之風啊!”
顧熙言的外祖林淵微本欲帶族人在扶荔山中避世離俗,不料一朝逢兵亂禍事,百姓死傷慘重。林淵微一腔仁心,懸壺濟世,不忍心看著百姓受病痛折磨,只好破例出山行醫。
顧熙言道,“各位太醫謬讚了。”
因著今日出義診,顧熙言穿了件菱紗織錦的素色立領長衫,下面是條淡茜色的壓褶長裙,髮鬢間只插著兩隻銀簪,可謂是樸素之至。
大燕朝風氣開放,女子從醫也有前例先河。太醫院中本就有幾位女醫師,故而顧熙言在這義診的隊伍中,並不顯得十分突兀。
她因坐診,特意帶著一張白色的面紗。只見她生的長睫美目,黛眉秀鼻,白紗若隱若現,雖只露出半張臉,卻也能窺見花顏一二。
眾人一邊兒說著話,一邊兒看診。那廂,周太醫捅了一下身旁的年輕醫者,“群英,你呆愣著做什麼!將你手邊兒的銀針給為師取來!”
原是方才顧熙言說話的功夫,周太醫這位喚做“群英”的徒弟竟是盯著顧熙言看呆了。
此時被師傅一訓斥,白群英忙回過神兒來,他摸了摸頭,忙把手邊兒銀針遞了過去。
只是回頭的時候,正對上顧熙言轉身。四目相對,白群英頓時臉紅了,忙不迭地沖顧熙言拱手道,“今日多虧夫人在此分擔。”
顧熙言微微點了點頭,側身避過了這一禮,將手中藥包拿給了桌前的病人。
身後,正在幫忙派發綠豆水的紅翡早就注意到這名叫做群英的年輕醫者了,此時見了他面紅耳赤的模樣,更是狠狠瞪他了一眼——要是叫侯爺知道,有人這麼唐突不知禮數地盯著自家小姐看,定是叫他吃不了兜著走!
這幾天,京中各巡衛司四處搜尋流浪街頭無家可歸之人,天熱生瘟,有司專門派人將死傷的屍身收集火化,以免疫情四起。至於那些身受重傷,尚餘一口氣流落在街頭巷尾的人,便被就近送到了義診之處。
諸位醫者正看著診,那廂,又有一波重傷的流民被抬了過來。
幾位太醫見狀紛紛起身,奈何病患太多,醫生明顯不夠用,顧熙言也起身去幫忙。
“女菩薩救救老朽吧!”一名衣衫襤褸的老者躺在擔架上,見顧熙言上前,忙掙扎著起身作揖。
“大爺,你不要亂動,我來查看一下你的傷勢。”顧熙言稍作安撫,伸手掀開了老者身上蓋著的白布,老者右胸上插著的半隻羽箭赫然映入眼帘。
“老朽受了無妄之災喲……那日叛軍攻城,老朽被流箭射中了胸口,好在傷口不深,可我不懂醫術,又孤身一人沒有子女在旁,若不是今日京中巡衛在街角處找到我,我可真就要交代這條老命咯!”
顧熙言盯著那支羽箭一動不動,直到幾滴淚珠兒砸下來,她才慌忙擦了擦眼淚,安慰地笑道,“這傷口有些發炎腐爛了,現下得把腐肉先清了再說。”“大爺放寬心,我這便給你清理傷口,一會兒請李太醫親自幫你拔出這羽箭。”
“誒!謝謝姑娘。”
顧熙言眼眶微紅,接過一旁遞過來的紗布和烈酒,低頭動作利落地清理著傷口。
這羽箭只是射入了皮肉,傷情便這樣的要命——那日懸崖之上,韓燁被一箭穿心,該會有多痛?
眼淚奪眶而出,順著臉頰紛紛而下,掩入面紗中。
顧熙言心中悲痛難忍,再加上撲鼻而來的血腥味道,不禁一陣胸悶氣短。只見她清理著傷口,眼前突然一陣頭暈目眩,竟是身形一歪,險些暈過去。
靛玉眼疾手快地上前攙扶著她,急急問道,“小姐怎麼了?”
一旁張太醫見狀,忙上前道,“侯夫人懷著身子,恐怕不能聞太多血腥,不如將此處交給下官,夫人依舊去坐診如何?”
顧熙言臉色蒼白,勉強笑了笑。“那這位老者便麻煩張太醫了。”
……
“哦,哦,小兒乖,”一名僕婦帶著小兒上前,一邊哄著,一邊滿面歉意的看向顧熙言,“從前天開始,孩子便有發熱之症,整日哭個不停,我聽說土方子很管用,便用觀音土沖了水給他喝下,可也不見效……”
顧熙言一聽,忙道,“此等偏方是萬萬不可用的,若是患了病,要早早尋大夫救治才是,千萬不可隨意嘗試偏方。”
那僕婦面露難色,“可家裡遭了叛軍洗劫,現下實在是揭不開鍋了……就連看病的錢也拿不出幾文了,若不是當今聖上開義診,只怕我這孩子……”
那僕婦說著說著,竟是一手抹起淚來,懷中的小兒見母親傷懷,啼哭的更加高亢。
“夫人不必憂心,我這就幫孩子把脈。”顧熙言看了眼靛玉,靛玉忙奉上一盞綠豆湯給那僕婦,又拿了一小塊西瓜去餵僕婦懷中的小兒。那小兒吃到甜甜的西瓜,果然漸漸止了啼哭。
四周看診的太醫聞言,紛紛拱手贊道,“侯夫人身懷仁心,我等實在佩服。”
一旁的周太醫道,“老朽聽聞,侯夫人的外祖父林先生已帶族人出扶荔山,在扶荔山下城中坐診,每日看診者絡繹不絕,先生不取分文。夫人有林大夫之風啊!”
顧熙言的外祖林淵微本欲帶族人在扶荔山中避世離俗,不料一朝逢兵亂禍事,百姓死傷慘重。林淵微一腔仁心,懸壺濟世,不忍心看著百姓受病痛折磨,只好破例出山行醫。
顧熙言道,“各位太醫謬讚了。”
因著今日出義診,顧熙言穿了件菱紗織錦的素色立領長衫,下面是條淡茜色的壓褶長裙,髮鬢間只插著兩隻銀簪,可謂是樸素之至。
大燕朝風氣開放,女子從醫也有前例先河。太醫院中本就有幾位女醫師,故而顧熙言在這義診的隊伍中,並不顯得十分突兀。
她因坐診,特意帶著一張白色的面紗。只見她生的長睫美目,黛眉秀鼻,白紗若隱若現,雖只露出半張臉,卻也能窺見花顏一二。
眾人一邊兒說著話,一邊兒看診。那廂,周太醫捅了一下身旁的年輕醫者,“群英,你呆愣著做什麼!將你手邊兒的銀針給為師取來!”
原是方才顧熙言說話的功夫,周太醫這位喚做“群英”的徒弟竟是盯著顧熙言看呆了。
此時被師傅一訓斥,白群英忙回過神兒來,他摸了摸頭,忙把手邊兒銀針遞了過去。
只是回頭的時候,正對上顧熙言轉身。四目相對,白群英頓時臉紅了,忙不迭地沖顧熙言拱手道,“今日多虧夫人在此分擔。”
顧熙言微微點了點頭,側身避過了這一禮,將手中藥包拿給了桌前的病人。
身後,正在幫忙派發綠豆水的紅翡早就注意到這名叫做群英的年輕醫者了,此時見了他面紅耳赤的模樣,更是狠狠瞪他了一眼——要是叫侯爺知道,有人這麼唐突不知禮數地盯著自家小姐看,定是叫他吃不了兜著走!
這幾天,京中各巡衛司四處搜尋流浪街頭無家可歸之人,天熱生瘟,有司專門派人將死傷的屍身收集火化,以免疫情四起。至於那些身受重傷,尚餘一口氣流落在街頭巷尾的人,便被就近送到了義診之處。
諸位醫者正看著診,那廂,又有一波重傷的流民被抬了過來。
幾位太醫見狀紛紛起身,奈何病患太多,醫生明顯不夠用,顧熙言也起身去幫忙。
“女菩薩救救老朽吧!”一名衣衫襤褸的老者躺在擔架上,見顧熙言上前,忙掙扎著起身作揖。
“大爺,你不要亂動,我來查看一下你的傷勢。”顧熙言稍作安撫,伸手掀開了老者身上蓋著的白布,老者右胸上插著的半隻羽箭赫然映入眼帘。
“老朽受了無妄之災喲……那日叛軍攻城,老朽被流箭射中了胸口,好在傷口不深,可我不懂醫術,又孤身一人沒有子女在旁,若不是今日京中巡衛在街角處找到我,我可真就要交代這條老命咯!”
顧熙言盯著那支羽箭一動不動,直到幾滴淚珠兒砸下來,她才慌忙擦了擦眼淚,安慰地笑道,“這傷口有些發炎腐爛了,現下得把腐肉先清了再說。”“大爺放寬心,我這便給你清理傷口,一會兒請李太醫親自幫你拔出這羽箭。”
“誒!謝謝姑娘。”
顧熙言眼眶微紅,接過一旁遞過來的紗布和烈酒,低頭動作利落地清理著傷口。
這羽箭只是射入了皮肉,傷情便這樣的要命——那日懸崖之上,韓燁被一箭穿心,該會有多痛?
眼淚奪眶而出,順著臉頰紛紛而下,掩入面紗中。
顧熙言心中悲痛難忍,再加上撲鼻而來的血腥味道,不禁一陣胸悶氣短。只見她清理著傷口,眼前突然一陣頭暈目眩,竟是身形一歪,險些暈過去。
靛玉眼疾手快地上前攙扶著她,急急問道,“小姐怎麼了?”
一旁張太醫見狀,忙上前道,“侯夫人懷著身子,恐怕不能聞太多血腥,不如將此處交給下官,夫人依舊去坐診如何?”
顧熙言臉色蒼白,勉強笑了笑。“那這位老者便麻煩張太醫了。”
……
“哦,哦,小兒乖,”一名僕婦帶著小兒上前,一邊哄著,一邊滿面歉意的看向顧熙言,“從前天開始,孩子便有發熱之症,整日哭個不停,我聽說土方子很管用,便用觀音土沖了水給他喝下,可也不見效……”
顧熙言一聽,忙道,“此等偏方是萬萬不可用的,若是患了病,要早早尋大夫救治才是,千萬不可隨意嘗試偏方。”
那僕婦面露難色,“可家裡遭了叛軍洗劫,現下實在是揭不開鍋了……就連看病的錢也拿不出幾文了,若不是當今聖上開義診,只怕我這孩子……”
那僕婦說著說著,竟是一手抹起淚來,懷中的小兒見母親傷懷,啼哭的更加高亢。
“夫人不必憂心,我這就幫孩子把脈。”顧熙言看了眼靛玉,靛玉忙奉上一盞綠豆湯給那僕婦,又拿了一小塊西瓜去餵僕婦懷中的小兒。那小兒吃到甜甜的西瓜,果然漸漸止了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