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除了等身的著作,他為我們留下一個問題:他真是最後的儒家嗎?
或者應該問:儒家,真的到了最後嗎?
第122節:進行時——結語(1)
進行時
進行時——結語
合上最後一頁,剎那間忽然覺得一片沉寂。
牆上的鐘滴滴答答地走著。
一年多來,耳邊似乎日夜迴蕩著金鐵交鳴馬嘶人嘯,一時間清靜下來,還真有些不知所措。提過紫砂壺呷了一口,鐵觀音冷了,有些澀。關了燈靜靜坐著。今夜農曆三十,沒有月亮,很黑。良久良久,又聽出了些聲響,像是有人在低聲嘆息,悠長而蒼涼。
這嘆息似乎從那一櫥書間發出,又好像從我自己心底湧起。
一陣眩暈,使勁甩甩頭,我走出了書房。
坐在沙發上,打開電視。取過手機,有五條未讀簡訊。逐條按去,分別是彩鈴GG、天氣預報、不知哪裡的中獎通知、露骨的所謂交友信息,還有一條是朋友發的葷笑話。一條條刪了。
正是新聞時間。屏幕上,一個小個子男人蓬頭垢面地走在我所在城市的大街上。背著杆有些骯髒的紅旗,上面寫著“徒步走遍中國”,下面還有一行字,一閃而過看不清楚。下意識地反應過來:“又來了一個。”正在猜想那行小字寫的是“統一”、“奧運”、還是“環保”,播音員已經揭開了謎底:“他說這次徒步走遍全國,是為了呼籲世界和平。”聲音很有些慵懶。鏡頭中,街上來往的人好像很少有追著看的,各人照樣忙各人的去。突然有個不厚道的念頭,離開城市他會不會坐上汽車呢?或者,那杆旗子在曠野里還仍舊扛著走嗎?
看來這招已經過時了。
由此記起早上看到的一則新聞,有位老人在深圳鬧市區燒自己的畫,其中一副寫著“不想做中國的梵谷”。他稱燒畫是因為自己水平高卻沒人賞識,“燒掉畫,我心裡舒坦多了!沒有伯樂識我,留著這些畫幹嘛?”報上還寫了一個治安員當時說的一句話:“想焚畫,找一個荒山野嶺去焚嘛。”
這招也不夠分量。這段日子我看到最猛的可能要算那個網名為“妖妃娘娘”的大四男生了:在網上貼出了一系列仿夢露姿勢的裸體自拍照。網友臭罵無數,終於引來了記者。接受採訪時,“妖妃”稱這樣“就是為了走紅”,他想以最快的方式富有,讓在農村的父母不用繼續在田裡受累。大四,快畢業了,他的導師是一路罵紅的芙蓉姐姐吧——可惜了這花名。
誰說太陽底下無新事?這片藍天下,同一時刻到底進行著多少如此這般的創作呢?
電話響了,是一位老同事。前幾天偶遇,閒聊中他說退休後信了基督教。提起上帝時滿臉的莊重和虔誠使我想起了同樣信教的一位長輩:老太太飯前喃喃的禱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很清楚,攤開世界地圖,她是肯定找不到耶路撒冷的。他打電話來是提醒我明天是禮拜天,因為我曾說過想去領略一下教堂的氣氛。
電話里我談得很熱情,保證一定去,但不知怎的想起了留過學卻最終皈依佛門的李叔同,也想起了有些科學家力圖證明外星人就是上帝、銀河系就是佛教所說的一個大千世界、人死後還有靈魂之類聽起來很荒唐的研究。
掛掉電話,我突然懷疑自己花了一年多時間寫這些東西到底有沒有意義。
就像一位明知結果是零的數學家卻仍盡他一生的精力,用密密麻麻的演算去驗證答案,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呢?
當然,我不是數學家——不是任何專家。
我只是一個到目前為止還算堅定的無神論者。
也許妖妃們是對的,每個人一生的成果,對他本身而言,註定只有在這百來年中兌現才有意義——現代科學已經讓上帝死去,使我們永遠失去了前生後世的輪迴,而只剩下了短短的今生。
所以,誰都有權力去為了爭取自己的價值而使出各種招數。
於是想喝酒。
霓虹閃爍,城市的夜生活剛剛開始。
找上幾個朋友來到了城裡最大的酒吧。他們駕著別克、福克斯、飛度。我的車省油,百公里三升半,浙江黃岩出的美日,摩托。街上人多車也多,汽車不如摩托靈活,反而我先到。
朋友們不懂多少歷史,也很少有人喜歡歷史,我想不出有誰會去讀《史記》,即使是白話版;但都混得很好,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平常的也無病無災,個個紅光滿面。
第123節:進行時——結語(2)
今晚我不想談有關歷史的任何一個字,包括文學——像從前每次聚會一樣。
曖昧的燈光下,朋友們與濃妝的吧女比著手勢猜骰子,空酒瓶排成壯觀的一列。台上,歌手因為一隻花籃也沒有得到,好像很不高興,唱完了扭頭就走。
幾瓶酒下肚,思緒開始混亂。看著服務生托著盤子來來回回,忽然想到,歷史,對我們這些普通的現代人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呢?知不知道三皇五帝是誰、孔子活了幾歲、李自成死於何處,對誰的生活會產生影響呢?——歷史,能幫那位撅著嘴的歌女收到一隻花籃嗎?
都說讀史能使人明智,可又有多少人需要這些明智?都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芸芸眾生中知了興替的,又有幾人能試著扭轉乾坤?——老天給了多少人機會去選擇道路呢?對於大部分眼前橫豎只有一條路的人來說,看不看得清前途,知不知道自己的坐標,意義真的很大嗎?
或者應該問:儒家,真的到了最後嗎?
第122節:進行時——結語(1)
進行時
進行時——結語
合上最後一頁,剎那間忽然覺得一片沉寂。
牆上的鐘滴滴答答地走著。
一年多來,耳邊似乎日夜迴蕩著金鐵交鳴馬嘶人嘯,一時間清靜下來,還真有些不知所措。提過紫砂壺呷了一口,鐵觀音冷了,有些澀。關了燈靜靜坐著。今夜農曆三十,沒有月亮,很黑。良久良久,又聽出了些聲響,像是有人在低聲嘆息,悠長而蒼涼。
這嘆息似乎從那一櫥書間發出,又好像從我自己心底湧起。
一陣眩暈,使勁甩甩頭,我走出了書房。
坐在沙發上,打開電視。取過手機,有五條未讀簡訊。逐條按去,分別是彩鈴GG、天氣預報、不知哪裡的中獎通知、露骨的所謂交友信息,還有一條是朋友發的葷笑話。一條條刪了。
正是新聞時間。屏幕上,一個小個子男人蓬頭垢面地走在我所在城市的大街上。背著杆有些骯髒的紅旗,上面寫著“徒步走遍中國”,下面還有一行字,一閃而過看不清楚。下意識地反應過來:“又來了一個。”正在猜想那行小字寫的是“統一”、“奧運”、還是“環保”,播音員已經揭開了謎底:“他說這次徒步走遍全國,是為了呼籲世界和平。”聲音很有些慵懶。鏡頭中,街上來往的人好像很少有追著看的,各人照樣忙各人的去。突然有個不厚道的念頭,離開城市他會不會坐上汽車呢?或者,那杆旗子在曠野里還仍舊扛著走嗎?
看來這招已經過時了。
由此記起早上看到的一則新聞,有位老人在深圳鬧市區燒自己的畫,其中一副寫著“不想做中國的梵谷”。他稱燒畫是因為自己水平高卻沒人賞識,“燒掉畫,我心裡舒坦多了!沒有伯樂識我,留著這些畫幹嘛?”報上還寫了一個治安員當時說的一句話:“想焚畫,找一個荒山野嶺去焚嘛。”
這招也不夠分量。這段日子我看到最猛的可能要算那個網名為“妖妃娘娘”的大四男生了:在網上貼出了一系列仿夢露姿勢的裸體自拍照。網友臭罵無數,終於引來了記者。接受採訪時,“妖妃”稱這樣“就是為了走紅”,他想以最快的方式富有,讓在農村的父母不用繼續在田裡受累。大四,快畢業了,他的導師是一路罵紅的芙蓉姐姐吧——可惜了這花名。
誰說太陽底下無新事?這片藍天下,同一時刻到底進行著多少如此這般的創作呢?
電話響了,是一位老同事。前幾天偶遇,閒聊中他說退休後信了基督教。提起上帝時滿臉的莊重和虔誠使我想起了同樣信教的一位長輩:老太太飯前喃喃的禱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很清楚,攤開世界地圖,她是肯定找不到耶路撒冷的。他打電話來是提醒我明天是禮拜天,因為我曾說過想去領略一下教堂的氣氛。
電話里我談得很熱情,保證一定去,但不知怎的想起了留過學卻最終皈依佛門的李叔同,也想起了有些科學家力圖證明外星人就是上帝、銀河系就是佛教所說的一個大千世界、人死後還有靈魂之類聽起來很荒唐的研究。
掛掉電話,我突然懷疑自己花了一年多時間寫這些東西到底有沒有意義。
就像一位明知結果是零的數學家卻仍盡他一生的精力,用密密麻麻的演算去驗證答案,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呢?
當然,我不是數學家——不是任何專家。
我只是一個到目前為止還算堅定的無神論者。
也許妖妃們是對的,每個人一生的成果,對他本身而言,註定只有在這百來年中兌現才有意義——現代科學已經讓上帝死去,使我們永遠失去了前生後世的輪迴,而只剩下了短短的今生。
所以,誰都有權力去為了爭取自己的價值而使出各種招數。
於是想喝酒。
霓虹閃爍,城市的夜生活剛剛開始。
找上幾個朋友來到了城裡最大的酒吧。他們駕著別克、福克斯、飛度。我的車省油,百公里三升半,浙江黃岩出的美日,摩托。街上人多車也多,汽車不如摩托靈活,反而我先到。
朋友們不懂多少歷史,也很少有人喜歡歷史,我想不出有誰會去讀《史記》,即使是白話版;但都混得很好,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平常的也無病無災,個個紅光滿面。
第123節:進行時——結語(2)
今晚我不想談有關歷史的任何一個字,包括文學——像從前每次聚會一樣。
曖昧的燈光下,朋友們與濃妝的吧女比著手勢猜骰子,空酒瓶排成壯觀的一列。台上,歌手因為一隻花籃也沒有得到,好像很不高興,唱完了扭頭就走。
幾瓶酒下肚,思緒開始混亂。看著服務生托著盤子來來回回,忽然想到,歷史,對我們這些普通的現代人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呢?知不知道三皇五帝是誰、孔子活了幾歲、李自成死於何處,對誰的生活會產生影響呢?——歷史,能幫那位撅著嘴的歌女收到一隻花籃嗎?
都說讀史能使人明智,可又有多少人需要這些明智?都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芸芸眾生中知了興替的,又有幾人能試著扭轉乾坤?——老天給了多少人機會去選擇道路呢?對於大部分眼前橫豎只有一條路的人來說,看不看得清前途,知不知道自己的坐標,意義真的很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