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繼續念。”夏侯瞻的目光落在虞濯臉上。

  自古皇家鮮有雙生子,這是眾人不宣之於口的。因為二人長相相似,若是爭權奪位,便極難辨認。

  然而今日,皇帝竟然將二皇子過繼為前朝燕氏之後,眾人皆驚。

  虞濯頗為無奈地對身邊幾個驚訝萬分的臣子說:“瞧著,今日我是來給陛下做說客的。李大人、劉大人,二位可有想說的?”

  李大人搖搖頭,喊道:“吾皇萬歲。”

  然而幾個花甲之年的學士不約而同地跪倒在地,大呼:“陛下三思!”隨後朝堂真的如菜市口一般鬧得亂鬨鬨得。

  蘇晴也沒想到會鬧得這麼大,然而趙公公緊接著又拿出第三章 聖旨,吵嚷的聲音突兀地低了下去,並且沒有。

  第三道聖旨一念,眾臣已經有了心理上的準備,故而這道聖旨念完之後,反倒是一陣詭異的沉默。

  虞濯出現朝堂的事已經無人關注了。

  放未生育的妃子出宮,為了這一條聖旨,虞濯可是真正忍了十日沒去皇宮,軟磨硬泡、三十六計都用上了。

  “今日只議聖旨之外的事情,諸位愛卿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陛下——此一件事便已經讓人難以容忍,更何況這三道聖旨,道道難容於宗法?”

  “既然如此,那便是無事可奏,退朝。”夏侯瞻話音一落,起身走向後殿。趙公公那震耳欲聾的“退朝”將眾人生生拉回神。

  虞濯拉住一個正要上前請奏的老臣,勸他:“柳大人,你可知我為何稱病不朝?”

  “為何?”虞濯的力氣大,他著實無法鬆開,只得聽他在此地嘮叨。

  “大人,以為這三道聖旨只是臨時起意?”虞濯故作遺憾地說,“整整十日,本官依舊無法讓陛下回心轉意。”

  其餘幾個在旁聽的臣子也是面露難色。

  虞濯作揖告退。

  後史記載:奉貞三年,武帝立長子為太子,次子過繼燕氏,終身未納妃子、封皇后。

  野史曾記:武帝在位年間,虞恆清曾以十日不歸朝作為要挾,奉勸武帝收回成命,然而未果。適時眾臣才一時偃旗息鼓。

  奉貞十三年,城門外,柳色黃。

  “恆清,你又要走了。”

  虞濯神色肅然地說:“待臣征戰北疆歸來——莫太過想我。”後半句又帶了些笑意。

  “半身沙場,半身朝堂,你還不放心我。”

  夏侯瞻反駁,扯開他的衣服:“去年,你的胸口,添了一道傷,千年,左臂受傷,如今還使不上什麼勁,十年那次,真的嚇死朕了。”

  “這還沒出征,陛下就如此按奈不住,日後漫漫長夜,改如何轉載反側?”虞濯拉上衣襟,開始穿盔甲,看著尚未大亮的天,說,“就快是上朝了。”

  “他們又不是不懂。”

  朝中大臣自然是知道的,但凡虞濯出征,皇帝就無心朝政。加之皇帝不立皇后,不納妃子,稍微能變通的大臣都能猜出個七七八八。

  “年前就能回來,陛下好好教太子讀書,整日跟著蘄若學武,他日後想御駕親征不成?”虞濯絮叨。

  “還不是跟你學的,你還就偏慣著他。”

  “罷了。”虞濯穿好盔甲,把人攬到懷裡狠狠一按,沒再多說走出了房門。

  奉貞四十年,武帝駕崩,虞殉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