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頁
張春華好奇問道:“子上做什麼偷雞摸狗的事兒了?”
王朗一時語塞,他若是說話,豈不知承認了自己喜愛的孫女是狗?
這時候,已經有鬼將把這事的前因後果對張春華說了,張春華樂了:嘿,不愧是我養出來的兒子,才十五歲,就會拱外頭的白菜了!
王朗說不出口,他就是盯准了司馬昭在該做正事的時候做不正經的事。
張春華知道,王朗這人吧,氣性兒高,有點文人清流的傲氣,也許是因為他熟悉經義,自身有點儒士的酸腐,現在看似是豁達一些,願意接受新事物了,那也是局勢所迫。剛開始,王朗是並不贊成她一個女子為帝的,曹丕醒後,因身體病垮了,又顧及形勢,默認了張春華繼承皇位的事。在張春華將曹丕奉為太上皇以後,王朗老實了。
張春華可不姓曹啊,繼位以後將曹魏直接給擼了,改國號為晉,算是完全斷了曹家剩餘族人的念想。此後的磨合因曹魏的舊人們年老離去,而新一代子孫走上台前而告一段落。
包括夏侯家,曹家,荀家等,不知道有多少小輩是在大將軍張華的光環下長大的,老一輩走了,以後的未來,全掌握在他們這些年輕人的手上。
張春華念及王朗算是“三朝老臣”了,能活到現在這把歲數,還能老當益壯也不容易,她也得顧全一下老臣的面子不是?於是對王朗裝傻:“文王做什麼不正經事了,王大人盡可以向朕告狀,朕定收拾這小子。”
王朗噎住了,他見陛下還真是被蒙在谷里的樣子,猶豫再三,最終豁出去說道:“老臣慚愧啊,未能在出征時看好孫女元姬,讓她與文王接觸上了,這一來二去,文王便向元姬誇下海口,說要娶她為妃,而今元姬竟說非卿不嫁,老臣,老臣有罪啊!”
說完,王朗跪伏在地,淚流滿面。
他滿門清儉,父子兩代人都矜矜業業為官至今,為天下萬民做了多少事情,到頭來卻遇上了這糟心事,他們是清流人家,最忌諱的便是高攀,日後別人可都要戳他脊梁骨,說他心機深沉,培養出個有才情的孫女,就是為了勾搭王爺,攀登榮華富貴的。陛下又會怎麼看待他們,司馬昭隨口一句,竟是叫王元姬當真了,執拗地說出非卿不嫁之語,他孫女才十四歲啊!這風流成性的紈絝子文王,就這麼哄騙地元姬一顆真心交付,日後拍拍屁股走人,這讓元姬以後怎麼活?
王朗越想越覺得糟心,越想越覺得文王就是個渣渣,便是玩弄了他孫女,司馬昭貴為當朝王爺,日後也不會怎麼樣。孫女的未來,他們王家未來的名聲,還有那糟心的紈絝王爺司馬昭,如此種種,將王朗氣得都要昏過去了,他當即便吐出一口血來。
張春華驚著了,再不敢玩大了,忙命人給王朗賜座端茶,好聲好氣地安撫道:“王大人莫急,朕這就將文王叫來,三方對峙,親自問問他此事是真是假。”
王朗悲憤,就這還能有假?若有假,元姬會日日抓著文王的玉佩念叨著文王嗎?他們竟是連定情信物都交換了!
張春華招來司馬昭後,對他問道:“朕聽說你出征在外不學好,盡去調戲王朗的孫女了?”
司馬昭見親娘面上並無怒色,而王朗則義憤填膺在旁瞪視他,心裡暫時有了底。小心思轉了轉,頓時就想到這可是難得的好機會啊!
司馬昭難得正經一會,對張春華說道:“我對王元姬是真心的,之前並非是故意調戲於她,而是覺得她很好,真的想要娶她為王妃。”
王朗聽罷,不喜反憂,他條件反射就想偷窺聖顏,看看陛下是個什麼反應。但他深知為官的忌處,不敢輕舉妄動。
文王此人說壞也不是頂頂壞,至少在個人能力上,王朗可以很中肯地評價一聲不錯。可就是平時吊兒郎當的樣子,讓王朗很不放心。
張春華勸說王朗道:“你看兩小的關係好,互相看對了眼,朕也是開明的長輩,文王是認真的,這男未娶,女未嫁的,正是適合說親的時候。王大人忍心拆散一對未來的神仙眷侶嗎?”
王朗臉色忽青忽白,聽出了陛下偏袒之意,他哆嗦著唇,一時說不出話來。
司馬昭說道:“王大人若答應讓我娶回元姬,我定會好好待她。”
“看看,連本王都不自稱了,顯然是已經將王大人當作了自家人啊!”張春華含笑說道。
王朗臉色憋得通紅,而張春華想給王朗幾分薄面,於是好心說道:“王大人家室清明,培養出來的孫女也是極好的,適合做王妃,王大人若答應,朕這就給他們賜婚,好讓王家女兒風風光光嫁入文王府為妃。”
有陛下金言在此,王元姬的身份可謂是無限做高,連陛下都誇獎他們家室清明,可見是給足了王家面子了,他們王家的其他女兒們,因為陛下這一句話,日後相看人家都多的是人求娶,畢竟不是所有的女兒都像元姬那樣出色啊!
王朗臉色緩和許多,他想想自己告狀不成,反而將孫女給交代出去了,就覺得心裡憋悶,但轉念一想,一心傾慕文王的元姬能夠嫁給文王,還有陛下賜婚,這樣的榮譽,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啊!
王朗再不拿嬌,跪拜謝過陛下恩典。
張春華送走王朗,轉手就擰住了司馬昭的耳朵,擰得幼子哎喲哎喲直叫喚,張春華冷聲說道:“你又氣你父親了是不是?”
王朗一時語塞,他若是說話,豈不知承認了自己喜愛的孫女是狗?
這時候,已經有鬼將把這事的前因後果對張春華說了,張春華樂了:嘿,不愧是我養出來的兒子,才十五歲,就會拱外頭的白菜了!
王朗說不出口,他就是盯准了司馬昭在該做正事的時候做不正經的事。
張春華知道,王朗這人吧,氣性兒高,有點文人清流的傲氣,也許是因為他熟悉經義,自身有點儒士的酸腐,現在看似是豁達一些,願意接受新事物了,那也是局勢所迫。剛開始,王朗是並不贊成她一個女子為帝的,曹丕醒後,因身體病垮了,又顧及形勢,默認了張春華繼承皇位的事。在張春華將曹丕奉為太上皇以後,王朗老實了。
張春華可不姓曹啊,繼位以後將曹魏直接給擼了,改國號為晉,算是完全斷了曹家剩餘族人的念想。此後的磨合因曹魏的舊人們年老離去,而新一代子孫走上台前而告一段落。
包括夏侯家,曹家,荀家等,不知道有多少小輩是在大將軍張華的光環下長大的,老一輩走了,以後的未來,全掌握在他們這些年輕人的手上。
張春華念及王朗算是“三朝老臣”了,能活到現在這把歲數,還能老當益壯也不容易,她也得顧全一下老臣的面子不是?於是對王朗裝傻:“文王做什麼不正經事了,王大人盡可以向朕告狀,朕定收拾這小子。”
王朗噎住了,他見陛下還真是被蒙在谷里的樣子,猶豫再三,最終豁出去說道:“老臣慚愧啊,未能在出征時看好孫女元姬,讓她與文王接觸上了,這一來二去,文王便向元姬誇下海口,說要娶她為妃,而今元姬竟說非卿不嫁,老臣,老臣有罪啊!”
說完,王朗跪伏在地,淚流滿面。
他滿門清儉,父子兩代人都矜矜業業為官至今,為天下萬民做了多少事情,到頭來卻遇上了這糟心事,他們是清流人家,最忌諱的便是高攀,日後別人可都要戳他脊梁骨,說他心機深沉,培養出個有才情的孫女,就是為了勾搭王爺,攀登榮華富貴的。陛下又會怎麼看待他們,司馬昭隨口一句,竟是叫王元姬當真了,執拗地說出非卿不嫁之語,他孫女才十四歲啊!這風流成性的紈絝子文王,就這麼哄騙地元姬一顆真心交付,日後拍拍屁股走人,這讓元姬以後怎麼活?
王朗越想越覺得糟心,越想越覺得文王就是個渣渣,便是玩弄了他孫女,司馬昭貴為當朝王爺,日後也不會怎麼樣。孫女的未來,他們王家未來的名聲,還有那糟心的紈絝王爺司馬昭,如此種種,將王朗氣得都要昏過去了,他當即便吐出一口血來。
張春華驚著了,再不敢玩大了,忙命人給王朗賜座端茶,好聲好氣地安撫道:“王大人莫急,朕這就將文王叫來,三方對峙,親自問問他此事是真是假。”
王朗悲憤,就這還能有假?若有假,元姬會日日抓著文王的玉佩念叨著文王嗎?他們竟是連定情信物都交換了!
張春華招來司馬昭後,對他問道:“朕聽說你出征在外不學好,盡去調戲王朗的孫女了?”
司馬昭見親娘面上並無怒色,而王朗則義憤填膺在旁瞪視他,心裡暫時有了底。小心思轉了轉,頓時就想到這可是難得的好機會啊!
司馬昭難得正經一會,對張春華說道:“我對王元姬是真心的,之前並非是故意調戲於她,而是覺得她很好,真的想要娶她為王妃。”
王朗聽罷,不喜反憂,他條件反射就想偷窺聖顏,看看陛下是個什麼反應。但他深知為官的忌處,不敢輕舉妄動。
文王此人說壞也不是頂頂壞,至少在個人能力上,王朗可以很中肯地評價一聲不錯。可就是平時吊兒郎當的樣子,讓王朗很不放心。
張春華勸說王朗道:“你看兩小的關係好,互相看對了眼,朕也是開明的長輩,文王是認真的,這男未娶,女未嫁的,正是適合說親的時候。王大人忍心拆散一對未來的神仙眷侶嗎?”
王朗臉色忽青忽白,聽出了陛下偏袒之意,他哆嗦著唇,一時說不出話來。
司馬昭說道:“王大人若答應讓我娶回元姬,我定會好好待她。”
“看看,連本王都不自稱了,顯然是已經將王大人當作了自家人啊!”張春華含笑說道。
王朗臉色憋得通紅,而張春華想給王朗幾分薄面,於是好心說道:“王大人家室清明,培養出來的孫女也是極好的,適合做王妃,王大人若答應,朕這就給他們賜婚,好讓王家女兒風風光光嫁入文王府為妃。”
有陛下金言在此,王元姬的身份可謂是無限做高,連陛下都誇獎他們家室清明,可見是給足了王家面子了,他們王家的其他女兒們,因為陛下這一句話,日後相看人家都多的是人求娶,畢竟不是所有的女兒都像元姬那樣出色啊!
王朗臉色緩和許多,他想想自己告狀不成,反而將孫女給交代出去了,就覺得心裡憋悶,但轉念一想,一心傾慕文王的元姬能夠嫁給文王,還有陛下賜婚,這樣的榮譽,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啊!
王朗再不拿嬌,跪拜謝過陛下恩典。
張春華送走王朗,轉手就擰住了司馬昭的耳朵,擰得幼子哎喲哎喲直叫喚,張春華冷聲說道:“你又氣你父親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