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爹,公平選拔之事,我的下屬們商議摸索了半天,但因缺少熟悉律典之人,至今未能好好將其完善到完美,也不知公爹可否認識懂得此道的人,能夠推薦給我,”張春華心裡有底以後,就開始壓榨公爹多年來的人脈關係了。

  司馬防擺擺手:“你去找陳群,他才是其中大家,對此頗有研究,會給你想要的結果。”

  張春華疑惑:“可陳群,他是提出九品之制的人啊!”

  九品之制,可不是合了大家族之間的利益。

  司馬防說道:“陳群的本意絕非如此,九品之制會發展到之後的模樣,這還要怪仲達。”

  張春華不高興了:“怎麼什麼都怪仲達,仲達又沒做錯什麼。”

  “嘿你這兒媳,還維護起仲達來了,我是他老子,還不知道他想些什麼?他就是故意的,你看看你現在,收拾起那些人來,拔出一根蘿蔔還能帶出一串兒來,多省事。”司馬防拜拜手,一臉疲倦說道:“你走吧,我疲了,要睡覺了,這事情去找陳群不會有錯,他現在閒賦在家,正是空著的時候,趕緊的。”

  張春華摸了摸鼻子,對公爹行了一禮,謝過他的舉薦,轉頭就去了陳群府上。

  陳群生平節儉,家中樸實,但書香門第之家,有著濃郁的進學底蘊,他辭官以後就在家中教導孩子,而今聽聞陛下來找,驚訝極了。

  張春華將自己的想法說出口後,陳群訝然道:“陛下竟願意親自來找老臣,臣一直以為,因廢除九品之制,朝堂之上已無臣的容身之處。”

  “陳大人言重了,你是《魏律》的主要撰稿人,對禮制及政制了解頗深,博通古今,朕現在急需懂得律法之人來完善考效之法,這才厚顏前來見陳大人,請您出仕,”張春華非常會說話,禮賢下士的姿態擺得足足的。

  陳群受寵若驚,能夠得陛下賞識,是他這個老臣的幸運啊!沒想到事到如今,陛下還能夠前來請他做事,他何德何能!

  張春華成功地將律法大家陳群給拐回了朝堂,考效之法,經過朝堂之上眾人的醞釀與發酵,最終形成了獨具風格的科考舉才之法。

  “陛下,科,是為分科,對不同的職責範圍,採用不同的重點來考核。這樣才能夠達到各司其職,讓有專注才學的人用到該用的地方。”

  “考,是為考效,是擬考官共同出卷,來考效出得分高的賢才。”

  “如此摒棄了門第之間,全憑本事,這樣的方法,才是我一直追尋的法子啊!”陳群豁然開朗,此外還針對“舞弊”、“品德”也都設定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陳卿此前所為定品,為的也是能夠選出又有才華又有品德的人,但朕卻認為,並非世家大族出身的人品德就一定好了,以家庭門第來歸納一個人的品德,朕不贊同。”張春華說道,她對陳群分析道:“人的品德,是一時考核不出來了,但在長久的相處之中,能夠摸索透徹這個人的品格,因此,不如設定定期的考核,派遣專人對有官職在身的官員進行政務及品德之上的考核及檢察,長此以往,吏治也能夠清明了。”

  陳群讚揚道:“陛下考慮周道,此法大善!”

  眼看科考舉才之事已成定局,世族們慌了,他們狗急跳牆,開始想法子頻繁地接觸身處後宮的司馬懿。

  司馬懿不搭理這些人,這些人還蹬鼻子上臉了,令司馬懿煩不勝煩,他索性找到張春華,對張春華說道:“秋實繼位以後匈奴人沒有向你納貢,也沒有宣布做你的番國下屬,我看這些匈奴人有異心,這就自請帶兵去平了他們。”

  張春華自認是個閒不住的女郎,司馬懿是郎君,抱負遠大,她沒覺得自己丈夫是個閒得住的人,近日那些世族人的小動作早就有鬼魂們報告給她了,她見司馬懿為了躲那些人,都自請帶兵出征了,當下就應允了。

  司馬昭一看父親要出去打匈奴,自告奮勇說也要隨軍前往,張師也一樣,這兩兒子,一個隨母姓,一個隨父姓,關係倒是好得不得了。

  張春華繼位後,將張師立為太子,協同她一起處理朝政,於繼承人的問題上,她吸取了曹操與袁紹的教訓,不僅立嫡長,還早早就定下了,理由很簡單,就司馬昭那皮樣,國家還不得讓他玩完了?

  司馬昭對皇位沒什麼想法,他現在滿腦子都是怎麼和他父親做對,讓老奸巨猾的司馬懿吃虧,這空曠的後宮幾乎成了他們父子二人的戰場。

  張春華說他皮,司馬昭就不服氣了:“我皮?我哪有娘親皮,還不是學你的!”

  不是原則性問題,張春華是不會跟自己兒子生氣的,只有在原則性問題上,她才會教訓自己兒子。

  “你不皮?你就是小孩子心性,還老說自己長大了,你要是真長大倒是好了,讓你爹少操心些,”張春華嗤笑他。

  司馬昭叛逆之心上來,見娘親都站在阿父這邊,覺得自己孤立無援,只能去找大哥的幫助,而溫吞的大哥只會勸他收收心。

  司馬昭氣死了,當下就擱下狠話:“我一定讓你們見識一下,我也是大人了。”

  司馬懿搖頭輕笑,對張春華說道:“小孩子心性,等他勁頭過去了,很快就會把這事給忘記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