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姒少康終於下意識地吞咽了一下,沒有讓太多血溢出嘴角浪費掉,我很欣慰,長舒了一口氣。
好想幫他擦一下嘴角啊,好想啊,只是好像,已經沒力氣抬手了呀……
手臂開始沉重,掛在白綾上越發軟綿。我應該在繩結上墊點厚衣料的,這樣勒著有些疼,好在疼痛也漸漸在散去,什麼都在漸漸散去,越來越遠,越來越空。
姒少康的臉沒有以前的清晰了,不過模糊著也很好看。身後傳來敲門聲,默禹在門後嚷嚷了起來。他到底在瞎叨咕些什麼呢。我一個人跑來見姒少康,還鎖了門,默禹這個八卦男又該想多了吧?誒,不管了,想管也沒力氣管了,我已經聽不清他在念叨些啥了,我這雙珍惜寶貝的耳朵,現在怕是連一個普通人的聽力也沒有了吧,真是可惜啊……
不過沒關係,身為諜人,我的最後一次行動真是成功啊,騙過了默禹,騙過了季杼,騙過了所有人,只要姒少康能醒過來,便是很圓滿了。
姒少康啊姒少康,默禹和我說,主僕不可戀,你是主,我是仆,我配不上你。可你知不知道,我是神農氏傳人,是比你還要尊貴的血脈,所以不是我配不上你,只是我們,不小心錯過了而已。
不知道我能不能像娘親一樣轉世重生,還是會去到那個傳說中的天上。若是我真的到了天上,不知道娘親在不在,小九在不在,那位神通廣大把默禹迷得暈頭轉向的祖母姜朱襄在不在,小九的神仙阿翁在不在。還有,寒澆,在不在。
他們還會願意見我麼?
我好像聞到鳶尾的味道了。
其實我真的不喜歡這種極艷極艷的花,但是姒少康喜歡,害得我像看親人一般看待它們,又害得寒澆誤以為我喜歡,在歸素閣種了一大片,藍幽幽的,看了就頭疼。
如果能遇上寒澆,我可得跟他說明白。
我在渙散里與自己對話,這些話說到後頭也渙散了。被空白籠罩的最後一刻,身後的門被大力撞開,默禹好像呆愣了很長的一個片刻,然後又撕心裂肺地狂吼了些什麼。
我已經聽不見了。我已經要踏入黑暗了。
我應該安和微笑地離去的。
可紛紛亂亂下,我只有一個念頭,我害怕,無與倫比的害怕,哪怕就只有一瞬,可這一瞬就是我人生中最害怕的一瞬。我後悔自己沒有把刀子多捅入那麼一毫釐,我後悔自己沒有早離開那麼一剎那。
因為,在這一剎,有一雙眼朦朧的睜開,又在睜開的一瞬間變得驚慌失措。
而這從未有過的驚慌失措,成了我人生中最後的噩夢。
(正文完,番外待續。)
——————————
跟在正文後的兩個PS+三段話。
一、PS:我是一個錯別字挺多的人,這絕對是我的不對,所以在整個成書過程,我都在不停的回工修改別字,希望以後自己能更仔細,克服掉這些困難,也願大家體諒。
pps:本書將錄製成有聲小說版本,剛開始是我一人在獨播,後來陸續又加入了三位主播,有聲版也是免費的,目前已在喜馬拉雅和懶人聽書上架,喜歡收聽有聲小說的朋友們可以去聽聽看哦。
喜馬拉雅搜索專輯“少康中興”,或者主播“雨落小澤”。
懶人聽書搜索主播“雨落小澤”,進入專輯“少康中興”。
嘿嘿,歡迎收聽哦~
二、三個注釋:
1、“庖正”就是先秦掌管飲食的官位,所以艾兒剛到庖正府喝了碗粥後會感慨,說這庖正府的粥果然是名不虛傳,殿堂級別。
所以我們的姒少康同學其實是一個很會做飯的男孩紙……
扯遠了我們回來~
2、季杼管艾兒叫“子午阿姊”,而寒澆的過王宮裡頭,妹紙們都姐姐妹妹地相稱,是這樣的,古代阿姊和姐姐這兩種說法都有,而“阿姊”比“姐姐”更親昵一點,所以我做了這個區分。
3、全書其他主人公的年齡都有明確的交待,除了寒澆。因為根據史實(如果夏朝真的存在的話),寒澆先被他爹派去和姒少康他爹的部下們打架,打完贏了夏朝開了寒朝寒浞都當霸王了姒少康才被生下來。
這時寒澆恐怕最小也十幾歲了吧?完了以後咱們艾兒出生還得再能十年,那寒澆與艾兒的年齡差也太大了,老夫少妻戀啊和我的理想追逐不同啊。
所以我在這方面做的是模糊處理,說白了就是壓根不交代清楚。
大致就是寒澆比姒少康大,姒少康再比艾兒大十歲,大家心領神會就好。
三、參!考!資!料!(這個要交代清楚滴)
排名根據借閱日期先後和借閱時間長短。
1、百度百科(我真的不停地在問度娘,度娘賽高)
2、《山海經大揭秘:加密的歷史》,作者霧滿攔江,這本書對我的少康中興很重要,幾乎就是我一半的創作初衷。而少康中興開篇那幾個和默禹、朱襄、黃帝那幾位神仙有關的段子,也很大程度上的參考了這本書。雖然這不是我這個故事的主線,但也很重要,在此鳴謝這位不認識我的作者,你給我了很大幫助,謝謝。
3、《上古神話演繹·上》,作者孫東泉。
4、《碧血劍》,作者金庸。(寫打鬥戲的那幾天一直在看金庸和古龍的書,感覺還是經典的最棒。)
5、《還原18個著名古戰場·中國卷》,作者蘇山。
6、《華夏人文根源探尋》,作者張春光。
7、《眾神之國三星堆》,作者胡太玉。
8、《中華文明》,作者陳建軍。
9、《中國古代歷史與文明》,作者詹子慶、李學勤。
10、《史記·五帝本紀講稿》,作者李學勤。(這本書長得蠻好看的)
11、《有多少你沒有聽過的上古傳說》,作者東籬子。
12、《戰匈奴:趣說漢匈百年戰爭史》,作者冬郎。(本來想學習怎麼寫打仗篇的,結果後來當小說看了==)
13、《開國功賊·卷1好人歌》,作者酒徒。
14、《武王伐紂》,作者毛穎。(去選書的時候其實挺無奈的,寫商周的書倒是有好多,可夏朝的就太少,而且好多都是全文言文,純種工科狗表示傷不起……)
15、《中國人應知的古代軍事常識:插圖本》,作者趙志超。(我喜歡裡面的插圖~)
16、《帝皇書》,作者星零。(星零大大的文筆真是沒話說,看過上古後就此沉迷。)
17、《北落師門》,作者側側輕寒。(簪中錄好看~簪中錄好看~我在幹什麼……)
18、《碟血東方》,作者冬熊、趙箭。
19、《風鈴中的刀聲》,作者古龍。
四、改動史實且被我發現了的地方:
(嚴肅臉)本文中因為小說需要改動部分史實,具體如下:
1、伯靡於寒浞55年才投奔少康,本文中將其提前至寒浞46年
2、水軍總帥、全軍都督等官職先秦並不存在。其中都督是三國時期出現的。
好想幫他擦一下嘴角啊,好想啊,只是好像,已經沒力氣抬手了呀……
手臂開始沉重,掛在白綾上越發軟綿。我應該在繩結上墊點厚衣料的,這樣勒著有些疼,好在疼痛也漸漸在散去,什麼都在漸漸散去,越來越遠,越來越空。
姒少康的臉沒有以前的清晰了,不過模糊著也很好看。身後傳來敲門聲,默禹在門後嚷嚷了起來。他到底在瞎叨咕些什麼呢。我一個人跑來見姒少康,還鎖了門,默禹這個八卦男又該想多了吧?誒,不管了,想管也沒力氣管了,我已經聽不清他在念叨些啥了,我這雙珍惜寶貝的耳朵,現在怕是連一個普通人的聽力也沒有了吧,真是可惜啊……
不過沒關係,身為諜人,我的最後一次行動真是成功啊,騙過了默禹,騙過了季杼,騙過了所有人,只要姒少康能醒過來,便是很圓滿了。
姒少康啊姒少康,默禹和我說,主僕不可戀,你是主,我是仆,我配不上你。可你知不知道,我是神農氏傳人,是比你還要尊貴的血脈,所以不是我配不上你,只是我們,不小心錯過了而已。
不知道我能不能像娘親一樣轉世重生,還是會去到那個傳說中的天上。若是我真的到了天上,不知道娘親在不在,小九在不在,那位神通廣大把默禹迷得暈頭轉向的祖母姜朱襄在不在,小九的神仙阿翁在不在。還有,寒澆,在不在。
他們還會願意見我麼?
我好像聞到鳶尾的味道了。
其實我真的不喜歡這種極艷極艷的花,但是姒少康喜歡,害得我像看親人一般看待它們,又害得寒澆誤以為我喜歡,在歸素閣種了一大片,藍幽幽的,看了就頭疼。
如果能遇上寒澆,我可得跟他說明白。
我在渙散里與自己對話,這些話說到後頭也渙散了。被空白籠罩的最後一刻,身後的門被大力撞開,默禹好像呆愣了很長的一個片刻,然後又撕心裂肺地狂吼了些什麼。
我已經聽不見了。我已經要踏入黑暗了。
我應該安和微笑地離去的。
可紛紛亂亂下,我只有一個念頭,我害怕,無與倫比的害怕,哪怕就只有一瞬,可這一瞬就是我人生中最害怕的一瞬。我後悔自己沒有把刀子多捅入那麼一毫釐,我後悔自己沒有早離開那麼一剎那。
因為,在這一剎,有一雙眼朦朧的睜開,又在睜開的一瞬間變得驚慌失措。
而這從未有過的驚慌失措,成了我人生中最後的噩夢。
(正文完,番外待續。)
——————————
跟在正文後的兩個PS+三段話。
一、PS:我是一個錯別字挺多的人,這絕對是我的不對,所以在整個成書過程,我都在不停的回工修改別字,希望以後自己能更仔細,克服掉這些困難,也願大家體諒。
pps:本書將錄製成有聲小說版本,剛開始是我一人在獨播,後來陸續又加入了三位主播,有聲版也是免費的,目前已在喜馬拉雅和懶人聽書上架,喜歡收聽有聲小說的朋友們可以去聽聽看哦。
喜馬拉雅搜索專輯“少康中興”,或者主播“雨落小澤”。
懶人聽書搜索主播“雨落小澤”,進入專輯“少康中興”。
嘿嘿,歡迎收聽哦~
二、三個注釋:
1、“庖正”就是先秦掌管飲食的官位,所以艾兒剛到庖正府喝了碗粥後會感慨,說這庖正府的粥果然是名不虛傳,殿堂級別。
所以我們的姒少康同學其實是一個很會做飯的男孩紙……
扯遠了我們回來~
2、季杼管艾兒叫“子午阿姊”,而寒澆的過王宮裡頭,妹紙們都姐姐妹妹地相稱,是這樣的,古代阿姊和姐姐這兩種說法都有,而“阿姊”比“姐姐”更親昵一點,所以我做了這個區分。
3、全書其他主人公的年齡都有明確的交待,除了寒澆。因為根據史實(如果夏朝真的存在的話),寒澆先被他爹派去和姒少康他爹的部下們打架,打完贏了夏朝開了寒朝寒浞都當霸王了姒少康才被生下來。
這時寒澆恐怕最小也十幾歲了吧?完了以後咱們艾兒出生還得再能十年,那寒澆與艾兒的年齡差也太大了,老夫少妻戀啊和我的理想追逐不同啊。
所以我在這方面做的是模糊處理,說白了就是壓根不交代清楚。
大致就是寒澆比姒少康大,姒少康再比艾兒大十歲,大家心領神會就好。
三、參!考!資!料!(這個要交代清楚滴)
排名根據借閱日期先後和借閱時間長短。
1、百度百科(我真的不停地在問度娘,度娘賽高)
2、《山海經大揭秘:加密的歷史》,作者霧滿攔江,這本書對我的少康中興很重要,幾乎就是我一半的創作初衷。而少康中興開篇那幾個和默禹、朱襄、黃帝那幾位神仙有關的段子,也很大程度上的參考了這本書。雖然這不是我這個故事的主線,但也很重要,在此鳴謝這位不認識我的作者,你給我了很大幫助,謝謝。
3、《上古神話演繹·上》,作者孫東泉。
4、《碧血劍》,作者金庸。(寫打鬥戲的那幾天一直在看金庸和古龍的書,感覺還是經典的最棒。)
5、《還原18個著名古戰場·中國卷》,作者蘇山。
6、《華夏人文根源探尋》,作者張春光。
7、《眾神之國三星堆》,作者胡太玉。
8、《中華文明》,作者陳建軍。
9、《中國古代歷史與文明》,作者詹子慶、李學勤。
10、《史記·五帝本紀講稿》,作者李學勤。(這本書長得蠻好看的)
11、《有多少你沒有聽過的上古傳說》,作者東籬子。
12、《戰匈奴:趣說漢匈百年戰爭史》,作者冬郎。(本來想學習怎麼寫打仗篇的,結果後來當小說看了==)
13、《開國功賊·卷1好人歌》,作者酒徒。
14、《武王伐紂》,作者毛穎。(去選書的時候其實挺無奈的,寫商周的書倒是有好多,可夏朝的就太少,而且好多都是全文言文,純種工科狗表示傷不起……)
15、《中國人應知的古代軍事常識:插圖本》,作者趙志超。(我喜歡裡面的插圖~)
16、《帝皇書》,作者星零。(星零大大的文筆真是沒話說,看過上古後就此沉迷。)
17、《北落師門》,作者側側輕寒。(簪中錄好看~簪中錄好看~我在幹什麼……)
18、《碟血東方》,作者冬熊、趙箭。
19、《風鈴中的刀聲》,作者古龍。
四、改動史實且被我發現了的地方:
(嚴肅臉)本文中因為小說需要改動部分史實,具體如下:
1、伯靡於寒浞55年才投奔少康,本文中將其提前至寒浞46年
2、水軍總帥、全軍都督等官職先秦並不存在。其中都督是三國時期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