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要在這個世界上活得好,最好白天碰見的那位大官人,不要再看到第二次。

  耳中又回想起那聲骨頭折斷的清脆的“咔嚓”聲。這位一言不合就斷人肋骨的主兒,可不像是善茬。

  一面將那款“燎沉香”瞟了最後一眼,一面逃似的離開布店,暗暗決定,若是以後能攢夠錢,一定要殺回來買買買。

  布店老闆娘暫時安靜了一陣,於是街上諸般聲響重新浮了出來。在一片烏央烏央的嘈雜中,潘小園終於辨認出了一個熟悉的而聲音:“炊餅哎——炊餅——今早上剛出爐的新鮮大炊餅——”

  趕緊提了籃子,走到牆根底下,張眼望過去。武大已經收拾好了擔子,沿街踱步,笑眯眯地喊上了。

  都說專注工作的男人最有魅力。再加上潘小園眼下心頭舒暢,她居然頭一次覺得,武大的臉看起來也沒那麼討厭嘛。

  只見武大笑容可掬地招待來往客人,一手收錢,一手掀開擔子蓋兒,撈出白白的炊餅。這兩隻手左起右落,右起昨落,行雲流水,十分熟練。他拿炊餅的時候,手裡墊著一方白帕子,以免沾了銀錢的手指頭和食物直接接觸——這是潘小園死乞白賴要求他加上去的。

  便有人問他,為什麼今天手裡添了個白帕子。武大嘿嘿嘿笑著,只是答:“我渾家讓拿的,乾淨,嘿嘿,乾淨。”

  不少買主大概都是出外買早點,急匆匆走過來,湊頭到擔子裡看看他的炊餅。有不少卻又搖搖頭走了,轉而在旁邊的湯餅鋪,要麼就到另一側的煎點藥茶攤子上落座,熱熱的喝一碗。有那些走得急的,趕時間,才快速買幾個炊餅揣懷裡,邊走邊吃。有時候,買了兩個炊餅當主食,又坐到旁邊的鋪子裡,點菜去了。

  偶爾,還能遇到大戶人家裡派出來跑腿的小廝,一買買走十幾二十個,作為一大家子的早飯。武大這時候一張臉簡直笑出了一朵花,極盡殷勤,小短腿像裝了風火輪。可惜這樣的買賣並不多,大多數時候,還是零售多於批發的。

  潘小園默默觀察著,調動以前大學選修的經濟學知識,大概能明白為什麼武大的生意遲遲火爆不起來了。

  第一,武大的炊餅並非縣內百姓的“剛需”,也就是說,可替代的商品太多。左有湯餅鋪,右有餶飿鋪,餛飩攤,肉餅攤,還有街上那一連串的茶樓酒樓,都是他有力的競爭對手。和那些湯湯水水的豐富早飯相比,武大的炊餅唯二的優勢,就是價格便宜、便於攜帶。而這兩個優勢又不是他獨攬的——缺乏核心競爭力。

  第二,價格低,意味著利潤空間也低。回憶現代社會裡,專門賣饅頭的小販哪能活得下去?白饅頭都是依附在大型副食店裡,作為連帶產品銷售的。武大的產品種類太過單一,產品技術含量不高,除非大規模生產,否則很難形成產業競爭力。而家裡那個小小的手工作坊,靠他一個人,怎麼實現批量產出?

  第三,市場遵從二八定律:百分之八十的炊餅,都是百分之二十的顧客買走的。這部分“大客戶”,武大卻沒有和他們形成固定的供需關係,總是處於等生意上門的狀態。而其餘百分之八十的零買客人,儘管只是十文八文的交易量,武大卻對他們重視得過分,經常為了多賣出一個炊餅,走街串巷,走到人流稀少的小街坊里去。

  綜上,如果武大只有做炊餅的手藝,那麼他最好的策略,是和大戶人家、茶樓、酒樓合作,成為他們專門的主食供應商,做批發生意;如果武大依然想挑著擔子上街零售,那麼他的產品最好多樣化、高端化、價格高低不等,以吸引不同層次的顧客——人家好不容易出一趟門,就為買兩文錢的炊餅?那時間成本可都不只兩文錢了。

  (正文完)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