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這書,能賣到天涯海角嗎?”男子忽然很認真地問。
小販愣了一下,“當然。現在可是口口相傳啊。”
男子終於笑了一下,轉身輕快地對小德子道,“我們回去吧。”
小販有些莫名其妙,小德子湊過去,掏出碎錢,“老闆,快給我一本!”
84、番外之二
那我問爹爹,生命是什麼。
他回答說,是崩裂自傷痕的一種再生。
————題記
這裡是環繞小村莊的普通山頭。山頭上有兩座孤墳,仿佛曆經十數年的光陰了。一個挺拔的男子站在墳前,負手仰望著天空。如果不看他兩鬢的白髮,光看那背影,會覺得他有舉世無雙的風華。事實上,就長相來說,確實明媚得很耀眼。
“玉蟬,雪衣,我來看你們了。”他分別摸了摸兩座石碑,又分別倒了酒,自己則拿著酒壺獨酌。如果是偶爾路過的人,會發現他臉上有一種孤寂,是那種浸透到靈魂裡面,讓人心疼的孤寂。
他默默地飲酒,間或從薄唇間溢出幾句聽不太清的低語。半生好像都在兜兜轉轉間經過,渾渾噩噩,臨了要是有人問他究竟是為了什麼,也許他自己也答不出什麼來。
“爹爹!”一個少女提著籃子走上山頭來,嗔怪道,“都說不許喝酒了!”
男子回頭,極其淺淡地微笑,“又忘了。”
“爹,我來給兩位姑姑上香吧,你坐在旁邊看著就好。”少女扶著男子坐下,自己走到墓前,虔誠地燃香。她絮絮叨叨地說許多事,然後提到了他早間寫的一幅字,她說,“落款是謝明嵐。那是爹爹的名字嗎?爹爹不是叫謝白?”
男子望著她的側臉,像是陷進了某種很久遠的回憶裡面,目光漸漸渙散。
那年他還小,小到除了爺爺,記憶里再沒有別的大人。他牽著老嬤嬤的手去街上玩,看到皇帝出遊,帶著一個小小的女孩子,漂亮精緻,一直坐在鑾駕裡面笑。
老嬤嬤說,那個小小的女孩子,是皇帝的愛女,排行第六。
他羨慕她臉上的笑容,以及皇帝牽著她的那隻大手。如果他也有爹,也被這樣的大手牽著,他該多快活。
後來,他跟爺爺進宮,不小心迷路了。宮裡的宮女和內侍都對他很好,圍著他團團轉。可是他不愛理他們,他就想一個人呆著。
這個時候,那個他曾經遙遙看過一眼的小小公主竄到了他的面前。先是背著手仔細地打量他,然後一把抓起他的手就跑。他們跑了好久,直到把那些礙事的宮女和宦官都甩出去老遠。小小公主喘著氣說,“我知道你不喜歡被他們圍著,我也不喜歡。我們自己玩兒!”
他點頭,不自覺地握緊她的小手。原來被人牽著的溫度是這樣的,是這麼溫暖的。
她是個小迷糊,又貪嘴。她貪嘴的東西很特別,那就是在赤京乃至全國,比黃金還要金貴的葡萄。可是她一點都不討人厭。她雖然是皇帝的金枝玉葉,可是她沒有一點兒架子。她經常被她母親責罰,然後就一個人躲起來哭鼻子,把鼻涕都蹭在他的衣服上。奇怪的是,他那麼愛乾淨的一個人,卻被她鬧得生不起氣來。
她的母親對她那麼嚴厲,她卻仍然調皮,仍然不斷地惹禍。這個時候,總有皇帝,皇子和她身邊的小宦官挺身而出,護著她。
後來,護著她的人,又多了他一個。
“爹爹,紫藤花又開了。”少女狀似不經意地提了一句,“難道我叫紫煙是跟這花兒有關?”他又模稜兩可地嗯了一聲,抬手按住胸口的地方。種花養花,這麼多年他習慣了。花年年常開,愛便生生不滅,她好,他就好。
“爹爹,最近市面上有一本書叫《明王錄》,寫得可好了。女兒真仰慕那本書的作者還有書中的那個明王……”紫煙回過頭來看他一眼,吐了吐舌頭,“當然,還是爹爹最好。”
他笑著搖了搖頭,“那本書寫得確實好,也寫得並不誇張。紫煙,有機會去帝都走走吧,也許你會遇見那本書的作者。”
“爹爹,你認識寫書的人?”少女來了興致,跳到男子的身邊。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
“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偉大,英明而又無愧於自己姓氏和血統的人。”他說的很含蓄,卻又飽含著感情。這一下,少女迷惑了。
他又想起那個江南夜裡,那個人到醫館來,直截了當地要他離開。無論什麼時候,任何在那個人面前,都像是低一等的凡人。那個人的城府,心機,手段,明明都是一等一的,卻捨不得對那個女孩子用任何一丁點的權術。這也是最後,他心甘情願放棄的原因。
那個人說,必須要讓帝國穩定下來。而他這個可能有機會混淆皇室血統的人若留在朝中,不僅止不住流言蜚語,也可能給新皇的統治帶來無盡的隱憂,這樣,那個人就不能帶著小葡萄去過她想要的生活。
而且必須一定,要讓她覺得,是他自己心甘情願地離開的。
他妥協了。不為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哪怕就是為了成全小葡萄自小的願望。他願意離她遠遠的,願意另一個人給她幸福。
她和那個人有三個孩子,而他和她只有回憶。
為什麼不呢?不能相濡以沫,就相忘於江湖。
那個人甚至直白地對他說,“正如你所想的,我有絕對的私心。”
現在想想,當年他們兩個大男人還打過兩架。那個人和她剛成婚那會兒,赤京城裡都是她不受寵的傳言。彼時他以為那個人不過是一個血統純正的邊王,便狠狠揍了那個人一頓。後來在炎涼,他又被那個人揍了一頓,沒有任何理由。
他和那個人,究竟算不算朋友?那個人在西北為戰火所困的時候,只想到了他,彼時的謝明嵐。他們之間有過君子協議,如果那個人不幸喪於戰火之中,他會好好照顧她們母子。
“爹爹,你又在想什麼?”
“老了,總是想起過去的事情。紫煙,我們回家吧。”他站起身,紫煙過來扶住他,兩個人往山下走。紫煙問,“為什麼我不跟爹爹一樣姓謝呢?聽說以前在赤京城,有一個士家豪門就是姓謝呢。可惜後來沒落了,家財喪盡,只留了一座很大很空的院落。”
“你最近總用聽說聽說,打哪兒聽來這麼多的說?”他敲了敲少女的腦門。
少女的言辭開始閃爍,“鎮上聽來的。”
這個小村莊離一個大鎮不遠,而那個大鎮離赤京不遠。謝白在這裡住了很多年,村裡的人只知他與女兒相依為命,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來歷。
紫煙就叫紫煙,她不姓謝。村裡的人都以為她是隨著母親的姓。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謝白的夫人,也沒聽他提起過。
村裡的日子過得簡單而安逸,一轉眼,瘦瘦小小的乾癟女嬰,已長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村里年輕氣盛的少年們可就坐不住了,紛紛央求著家中二老來提親。此時,謝白坐在村長夫妻的面前,有些不自在。他獨來獨往慣了,並不擅長與人打交道。特別是當這些人提來大袋小袋的禮物,他就更不自在了。
“紫煙是個好姑娘,相貌出挑,學問也是一等一的好,不知道犬兒可有這個福氣……”村長話說一半,謝白就打斷了,“村長,這事兒我說了不算,得紫煙自己拿主意。”
“怎麼不算?婚姻大事,自古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村長夫人瞪圓了眼睛說。
“比起那些繁文縟節,我更希望她以後都活得幸福。”謝白說得平靜,不卑不亢,反倒是讓村長夫妻愣怔了。家裡的兒子一哭二鬧三上吊,非要娶這個紫煙,他們又豈是真心滿意這門婚事?
謝白送走村長夫妻,剛轉了個身,就聽見少女歡快的歌聲。就在剛剛,他做了一個決定,“紫煙,我要出一趟遠門。”
紫煙搖頭,“女兒願侍奉左右。”
謝白看了一眼院裡的紫藤花架,沒有說話。他這輩子負了三個女人,一個把他從紫藤花海里牽出來,一個為他死在異國他鄉,另外一個他虧欠了最多。這麼多年,他一直放不下心中的芥蒂,如今十數年光陰過去,紫煙都已經到了可以嫁人的年齡,他這一生還有什麼不能一笑而過呢?
“爹要去哪裡?”紫煙挽著他的手臂,親昵地說。
“去看一個故人。有些話想要單獨跟她說說。”
金陵是帝國斂金聚銀的地方。自從和西北各國全面通商之後,北方以燕京和炎涼為首,南方以赤京和金陵為頭,各自擁有著盛世之下最奢靡的繁華。金陵的商業更是全國之首,許多商界巨賈都以這裡為腹地。
傳聞中富甲天下的如意寶齋大老闆齊興,就住在這裡。在謝白的記憶里,齊興還是那個瘦瘦黑黑高高的少年。他有獨門的雕刻技術,甚至比當年的炎涼第三寶還要出色。
謝白坐在馬車中,聽紫煙念赤京的來信。近來上了年紀,視力越發不好。這麼多年,他唯一還保有聯繫的,就是舅舅了。舅舅年事已高,承蒙天恩,在赤京安享晚年。舅舅不用本名日久,朝中大臣多隻知道工部尚書李元殊而不知道當年的天下第一工汴梁。李元殊是明王還在朝中主政時,所賜的名字了。
也是舅舅告訴他,他的身世並不像外界傳聞的那樣。他確實是謝家的子孫,汴櫻和謝蘊的孩子。
謝白和紫煙在辛鎮住下來,紫煙很喜歡這個江南小鎮,雀躍不已。翌日,謝白就去了郊外。
數里只有一座孤墳,墳上有剛奉的花,也並沒有什麼雜糙,看來是有人一直在用心照顧著。謝白看著石碑上的那五個字,多少恩怨情仇都涌過心頭。他蹲在墳頭,親切地說,“我從沒有想過自己會原諒你,但真的看到你的時候,我才知道,自己已經放下了。說到底,還是我欠了你。”
當年,李霓裳被關金陵之時,曾偷偷托人去醫館給謝白送了一封信。
信中只是提到,霓裳對於偶遇李德海,又得知謝白的身世也很疑惑。更沒有想到,謠言居然在諸王之間傳播得那麼快。
謝白知道,她想給他傳遞的訊息只是,這一切的一切,是有人精心謀劃,要讓他不得不離開的布局而已。
“兒時我便對你不好,若我能早些發現你心中的不平,並真誠地與你交流,也許,如今你會在一個很好的地方,過著兒孫滿堂的幸福生活。這一杯,我敬給你,也了卻我們之間的恩恩怨怨。玉蟬和雪衣雖雙雙因你而死,但你有自斷的念頭,也是因為我最後送去的那幾句決絕的話吧。”
小販愣了一下,“當然。現在可是口口相傳啊。”
男子終於笑了一下,轉身輕快地對小德子道,“我們回去吧。”
小販有些莫名其妙,小德子湊過去,掏出碎錢,“老闆,快給我一本!”
84、番外之二
那我問爹爹,生命是什麼。
他回答說,是崩裂自傷痕的一種再生。
————題記
這裡是環繞小村莊的普通山頭。山頭上有兩座孤墳,仿佛曆經十數年的光陰了。一個挺拔的男子站在墳前,負手仰望著天空。如果不看他兩鬢的白髮,光看那背影,會覺得他有舉世無雙的風華。事實上,就長相來說,確實明媚得很耀眼。
“玉蟬,雪衣,我來看你們了。”他分別摸了摸兩座石碑,又分別倒了酒,自己則拿著酒壺獨酌。如果是偶爾路過的人,會發現他臉上有一種孤寂,是那種浸透到靈魂裡面,讓人心疼的孤寂。
他默默地飲酒,間或從薄唇間溢出幾句聽不太清的低語。半生好像都在兜兜轉轉間經過,渾渾噩噩,臨了要是有人問他究竟是為了什麼,也許他自己也答不出什麼來。
“爹爹!”一個少女提著籃子走上山頭來,嗔怪道,“都說不許喝酒了!”
男子回頭,極其淺淡地微笑,“又忘了。”
“爹,我來給兩位姑姑上香吧,你坐在旁邊看著就好。”少女扶著男子坐下,自己走到墓前,虔誠地燃香。她絮絮叨叨地說許多事,然後提到了他早間寫的一幅字,她說,“落款是謝明嵐。那是爹爹的名字嗎?爹爹不是叫謝白?”
男子望著她的側臉,像是陷進了某種很久遠的回憶裡面,目光漸漸渙散。
那年他還小,小到除了爺爺,記憶里再沒有別的大人。他牽著老嬤嬤的手去街上玩,看到皇帝出遊,帶著一個小小的女孩子,漂亮精緻,一直坐在鑾駕裡面笑。
老嬤嬤說,那個小小的女孩子,是皇帝的愛女,排行第六。
他羨慕她臉上的笑容,以及皇帝牽著她的那隻大手。如果他也有爹,也被這樣的大手牽著,他該多快活。
後來,他跟爺爺進宮,不小心迷路了。宮裡的宮女和內侍都對他很好,圍著他團團轉。可是他不愛理他們,他就想一個人呆著。
這個時候,那個他曾經遙遙看過一眼的小小公主竄到了他的面前。先是背著手仔細地打量他,然後一把抓起他的手就跑。他們跑了好久,直到把那些礙事的宮女和宦官都甩出去老遠。小小公主喘著氣說,“我知道你不喜歡被他們圍著,我也不喜歡。我們自己玩兒!”
他點頭,不自覺地握緊她的小手。原來被人牽著的溫度是這樣的,是這麼溫暖的。
她是個小迷糊,又貪嘴。她貪嘴的東西很特別,那就是在赤京乃至全國,比黃金還要金貴的葡萄。可是她一點都不討人厭。她雖然是皇帝的金枝玉葉,可是她沒有一點兒架子。她經常被她母親責罰,然後就一個人躲起來哭鼻子,把鼻涕都蹭在他的衣服上。奇怪的是,他那麼愛乾淨的一個人,卻被她鬧得生不起氣來。
她的母親對她那麼嚴厲,她卻仍然調皮,仍然不斷地惹禍。這個時候,總有皇帝,皇子和她身邊的小宦官挺身而出,護著她。
後來,護著她的人,又多了他一個。
“爹爹,紫藤花又開了。”少女狀似不經意地提了一句,“難道我叫紫煙是跟這花兒有關?”他又模稜兩可地嗯了一聲,抬手按住胸口的地方。種花養花,這麼多年他習慣了。花年年常開,愛便生生不滅,她好,他就好。
“爹爹,最近市面上有一本書叫《明王錄》,寫得可好了。女兒真仰慕那本書的作者還有書中的那個明王……”紫煙回過頭來看他一眼,吐了吐舌頭,“當然,還是爹爹最好。”
他笑著搖了搖頭,“那本書寫得確實好,也寫得並不誇張。紫煙,有機會去帝都走走吧,也許你會遇見那本書的作者。”
“爹爹,你認識寫書的人?”少女來了興致,跳到男子的身邊。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
“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偉大,英明而又無愧於自己姓氏和血統的人。”他說的很含蓄,卻又飽含著感情。這一下,少女迷惑了。
他又想起那個江南夜裡,那個人到醫館來,直截了當地要他離開。無論什麼時候,任何在那個人面前,都像是低一等的凡人。那個人的城府,心機,手段,明明都是一等一的,卻捨不得對那個女孩子用任何一丁點的權術。這也是最後,他心甘情願放棄的原因。
那個人說,必須要讓帝國穩定下來。而他這個可能有機會混淆皇室血統的人若留在朝中,不僅止不住流言蜚語,也可能給新皇的統治帶來無盡的隱憂,這樣,那個人就不能帶著小葡萄去過她想要的生活。
而且必須一定,要讓她覺得,是他自己心甘情願地離開的。
他妥協了。不為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哪怕就是為了成全小葡萄自小的願望。他願意離她遠遠的,願意另一個人給她幸福。
她和那個人有三個孩子,而他和她只有回憶。
為什麼不呢?不能相濡以沫,就相忘於江湖。
那個人甚至直白地對他說,“正如你所想的,我有絕對的私心。”
現在想想,當年他們兩個大男人還打過兩架。那個人和她剛成婚那會兒,赤京城裡都是她不受寵的傳言。彼時他以為那個人不過是一個血統純正的邊王,便狠狠揍了那個人一頓。後來在炎涼,他又被那個人揍了一頓,沒有任何理由。
他和那個人,究竟算不算朋友?那個人在西北為戰火所困的時候,只想到了他,彼時的謝明嵐。他們之間有過君子協議,如果那個人不幸喪於戰火之中,他會好好照顧她們母子。
“爹爹,你又在想什麼?”
“老了,總是想起過去的事情。紫煙,我們回家吧。”他站起身,紫煙過來扶住他,兩個人往山下走。紫煙問,“為什麼我不跟爹爹一樣姓謝呢?聽說以前在赤京城,有一個士家豪門就是姓謝呢。可惜後來沒落了,家財喪盡,只留了一座很大很空的院落。”
“你最近總用聽說聽說,打哪兒聽來這麼多的說?”他敲了敲少女的腦門。
少女的言辭開始閃爍,“鎮上聽來的。”
這個小村莊離一個大鎮不遠,而那個大鎮離赤京不遠。謝白在這裡住了很多年,村裡的人只知他與女兒相依為命,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來歷。
紫煙就叫紫煙,她不姓謝。村裡的人都以為她是隨著母親的姓。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謝白的夫人,也沒聽他提起過。
村裡的日子過得簡單而安逸,一轉眼,瘦瘦小小的乾癟女嬰,已長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村里年輕氣盛的少年們可就坐不住了,紛紛央求著家中二老來提親。此時,謝白坐在村長夫妻的面前,有些不自在。他獨來獨往慣了,並不擅長與人打交道。特別是當這些人提來大袋小袋的禮物,他就更不自在了。
“紫煙是個好姑娘,相貌出挑,學問也是一等一的好,不知道犬兒可有這個福氣……”村長話說一半,謝白就打斷了,“村長,這事兒我說了不算,得紫煙自己拿主意。”
“怎麼不算?婚姻大事,自古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村長夫人瞪圓了眼睛說。
“比起那些繁文縟節,我更希望她以後都活得幸福。”謝白說得平靜,不卑不亢,反倒是讓村長夫妻愣怔了。家裡的兒子一哭二鬧三上吊,非要娶這個紫煙,他們又豈是真心滿意這門婚事?
謝白送走村長夫妻,剛轉了個身,就聽見少女歡快的歌聲。就在剛剛,他做了一個決定,“紫煙,我要出一趟遠門。”
紫煙搖頭,“女兒願侍奉左右。”
謝白看了一眼院裡的紫藤花架,沒有說話。他這輩子負了三個女人,一個把他從紫藤花海里牽出來,一個為他死在異國他鄉,另外一個他虧欠了最多。這麼多年,他一直放不下心中的芥蒂,如今十數年光陰過去,紫煙都已經到了可以嫁人的年齡,他這一生還有什麼不能一笑而過呢?
“爹要去哪裡?”紫煙挽著他的手臂,親昵地說。
“去看一個故人。有些話想要單獨跟她說說。”
金陵是帝國斂金聚銀的地方。自從和西北各國全面通商之後,北方以燕京和炎涼為首,南方以赤京和金陵為頭,各自擁有著盛世之下最奢靡的繁華。金陵的商業更是全國之首,許多商界巨賈都以這裡為腹地。
傳聞中富甲天下的如意寶齋大老闆齊興,就住在這裡。在謝白的記憶里,齊興還是那個瘦瘦黑黑高高的少年。他有獨門的雕刻技術,甚至比當年的炎涼第三寶還要出色。
謝白坐在馬車中,聽紫煙念赤京的來信。近來上了年紀,視力越發不好。這麼多年,他唯一還保有聯繫的,就是舅舅了。舅舅年事已高,承蒙天恩,在赤京安享晚年。舅舅不用本名日久,朝中大臣多隻知道工部尚書李元殊而不知道當年的天下第一工汴梁。李元殊是明王還在朝中主政時,所賜的名字了。
也是舅舅告訴他,他的身世並不像外界傳聞的那樣。他確實是謝家的子孫,汴櫻和謝蘊的孩子。
謝白和紫煙在辛鎮住下來,紫煙很喜歡這個江南小鎮,雀躍不已。翌日,謝白就去了郊外。
數里只有一座孤墳,墳上有剛奉的花,也並沒有什麼雜糙,看來是有人一直在用心照顧著。謝白看著石碑上的那五個字,多少恩怨情仇都涌過心頭。他蹲在墳頭,親切地說,“我從沒有想過自己會原諒你,但真的看到你的時候,我才知道,自己已經放下了。說到底,還是我欠了你。”
當年,李霓裳被關金陵之時,曾偷偷托人去醫館給謝白送了一封信。
信中只是提到,霓裳對於偶遇李德海,又得知謝白的身世也很疑惑。更沒有想到,謠言居然在諸王之間傳播得那麼快。
謝白知道,她想給他傳遞的訊息只是,這一切的一切,是有人精心謀劃,要讓他不得不離開的布局而已。
“兒時我便對你不好,若我能早些發現你心中的不平,並真誠地與你交流,也許,如今你會在一個很好的地方,過著兒孫滿堂的幸福生活。這一杯,我敬給你,也了卻我們之間的恩恩怨怨。玉蟬和雪衣雖雙雙因你而死,但你有自斷的念頭,也是因為我最後送去的那幾句決絕的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