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老夫人眉頭頓時一皺——周老夫人本是打算將琴鶴留給李恪非的。若是李恪非開口替自己求,周老夫人自然是立刻就應了,心頭肯定也是高興的。可是聽這個意思,李恪非可不是替自己求了琴鶴去,而是替別人。這叫周老夫人如何能高興得起來?一時之間,倒是有些不痛快。

  李恪非本來也只覺得這是一樁小事,所以沒當一回事,多少有些漫不經心的。可是這會子突然周老夫人不接話,一下子冷了場,李恪非便是抬頭看了一眼周老夫人,自然是將周老夫人的不痛快都看在了眼底。頓時一愣,心頭也多了幾分重視:“母親這是怎麼了?可是不高興?若是捨不得,只當兒子沒開這個口就是了。”

  說白了,李恪非心頭是絕沒將這件事情當回事兒的。琴鶴是什麼?不過是個小丫頭,哪裡值得上心?只覺得周老夫人若是不高興,這件事情作罷也沒什麼。

  不過周老夫人此時卻是冷靜下來,收斂了不痛快之色,只沉聲問李恪非:“想求琴鶴去的是什麼人?他求了琴鶴去,是想做什麼?”

  “是我身邊的小廝唐安,他父親唐清是在府里做採買的,他娘也是府里的管事。就是府里管著布匹和針線的。”李恪非因唐安是他身邊得力的,一向又喜歡唐安的伶俐,所以倒是對唐安有幾分了解。“唐安因為前年家裡的老爺子沒了,所以守孝了三年沒敢說親,如今覺得琴鶴是個好的,所以求到我這裡,看能不能得個恩典,娶了琴鶴做媳婦。”

  周老夫人對內院的事情一向是掌控在手裡的,唐安一家子,她也是十分了解的。唐安能跟著李恪非,也是她親自選中的。“那小子也是個聰明伶俐的。聽說辦事也妥帖。怪不得你高看他幾分。他一家子都是咱們府里的,也都不錯。”此時周老夫人面上雖然淡淡的沒什麼,可是心裡卻是有些為難——

  首先,周老夫人是想將琴鶴留著給李恪非的。琴鶴的能幹周老夫人是清楚的,正因為如此,她才想留著琴鶴。只是她一直沒想過,琴鶴會有人來求——奴才若是有中意的,在主子跟前求個恩典也是常有的事情。不算什麼出格的。若是一般的,回絕了自然也沒什麼。可是唐安一家子都是府里的老人,又都身居要職,若是這麼一口回絕了,也怕讓那些老奴們寒心。

  所以,一時之間周老夫人自然是為難的。

  “母親這是怎麼了?一個丫頭罷了,哪裡值得這樣費神?若是真捨不得,大不了成親之後仍是讓琴鶴在母親做個管事娘子就是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李恪非全然沒覺察到周老夫人的苦心,只覺得有些怪異。想起唐安巴巴求了他的樣子,李恪非便是又說了句好話:“唐安不錯,斷不會委屈了琴鶴的。而且唐安替我辦了不少事兒,借這個給了他恩典也是不錯。”

  若琴鶴是個美人兒也就罷了,說不得李恪非早就收在房裡了。可是琴鶴雖然不差,可是也不算太出挑,而且也不是李恪非喜歡的類型,所以李恪非壓根從來就沒上心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周老夫人才遲遲沒提出這件事情,想著尋一個合適的機會再說。可是沒想到……

  若是非要留下琴鶴給李恪非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奴才到底是奴才。越不過主子去——除了擔心讓府里老奴們寒心之外,周老夫人更覺得,主子和奴才搶人,到底不像話了一些,回頭若是這事兒傳出去了,李恪非的臉面又擺在那裡?琴鶴固然好,可是也並沒有好到非要不管不顧的境地。

  周老夫人心中充滿遲疑——到底是應還是不應?

  第一百七六章 一箭數雕

  最後周老夫人到底還是將這件事情應下了,第二日便是叫了唐清和唐清家的來回話。曇華當時也在,琴鶴自然是不必說的。當唐清兩口子出現在周老夫人院子的時候,曇華便是明白過來是為了什麼了,當下便是趁著周老夫人不注意,含笑看了琴鶴一眼。

  琴鶴心頭自然也是有自己的猜測的,不過也只是猜測罷了。等到曇華含笑看過來,琴鶴只覺得心頭猛然狂跳起來——有狂喜,也有不敢置信。各種的情緒加在一處,只讓琴鶴覺得腦子發懵,恍然在夢中。

  唐清兩口子老老實實的請安之後,周老夫人便是笑著開了口:“你們家的唐安,跟著爺辦事很是穩妥,我聽說,因為他爺爺去了,所以成親這事兒耽擱了?”

  唐清兩口子能身居要職,自然也是聰明會來事兒的,聽著周老夫人這樣說,當下哪裡還有不明白的?於是便是乖覺的將情況仔細說了一回,末了又懇求的看向周老夫人:“懇請老夫人疼愛我們一回,隨便給我們唐安指一個罷,老夫人調教出來的人,沒有不好的。”

  曇華險些沒笑出來——這兩口子說話也有意思,隨便就能指一個好的?當周老夫人身邊的人都是金餑餑?不過,這事兒已經是內定了,說一句好聽的也不吃虧。

  周老夫人也是笑了起來,笑罵道:“你們倒是也貪心,瞧著我身邊有個好的就都巴巴的看著。你們將人哄了去了,我可怎麼辦?”

  唐清家的賠笑道:“老夫人就可憐可憐我們罷,我們的眼光不好。只求著老夫人給個恩典。”倒是決口不提什麼報恩和以前對李家的貢獻。畢竟,他們一家子都是府里的奴才,替李家做事也是理所應當的。談什麼報恩?至於再說以前的貢獻,那肯定會讓周老夫人不舒服不是?

  周老夫人聽著笑意又深了幾分。既然已經答應了,那麼自然也沒有再鬧得不痛快的道理,當下慡快的指了指琴鶴:“我身邊數琴鶴最是得力。她的人品我也是敢保證的。年紀也和你們家唐安相配,你若是覺得好,就著手操辦這件事情。你們兩家人都是府里的老人,也都是能幹的,尤其是琴鶴,跟了我這麼些年,我陪一副妝奩是必須的。另外。你們兩家我再各添補五十兩做賀禮。”

  這麼一來,可謂是皆大歡喜。五十兩銀子,雖然不算多,可是也絕對不少。尤其是琴鶴——周老夫人給的嫁妝,肯定是不會寒酸的。加上她自己父母的。那便是豐厚得很了。所以,不管是琴鶴也好,還是唐家的人也好,都是笑逐顏開。

  琴鶴自然知道是誰的功勞,尋了個機會誠懇的和曇華道謝了一回。

  曇華只是微微一笑,“琴鶴姐姐記得答應我的事情就是了。”

  等到回頭琴鶴成親的時候,曇華命人送了一隻足足有二兩重的金簪子,作為賀喜用。這樣的物件,俗氣是俗氣了一些。可是勝在實用不是?要知道,這些個東西,緊要的時候換的銀子,說不得能救一家子的命!

  琴鶴事後又少不得謝了一回。就是唐家那頭,也是悄悄的跟醉秋說了些話。另外又在成親的當日送來一盒喜餅。喜餅自然也不是什麼特別好的東西,不過是應景。然後讓人沾沾喜氣。曇華吃了一個小的,便是將剩下的給了屋子裡的丫頭們。

  醉秋事後和曇華笑:“姑娘這一招可真真是一箭好幾雕了。瞧瞧,這麼一來,將來唐家的人也好,還是琴鶴也好,都是姑娘的人了。也不枉費姑娘算計了這一回。”

  唐安求了李恪非,是曇華的主意。否則,這件事情肯定是不能成的。其實當時曇華在意的也緊緊是琴鶴,唐家人不過是附帶。不過經歷這件事情之後,唐家的人也識趣,知道曇華說不得要提拔他們了,很快便是投誠了。

  面對醉秋的感嘆,曇華只是微微一笑,不在意道:“唐清那一家子倒是眼睛雪亮的。知道這府里誰才是真真的屹立不倒的。”只要有魏家在,曇華就不會怎麼樣。就算曇華將來要出門,可是別忘了,曇華還有勤哥兒。勤哥兒如今占了嫡長的位置,李家將來還不都是勤哥兒的?鄭氏如今這樣,周老夫人又年老,李恪非又是不問事兒的,該巴結誰,自然是一目了然。

  “唐安也是個聰明的。”曇華又笑,“他若是不求上門來,我想不到這個主意。”事實上,若不是唐安先提起這件事,她倒是想不起的。正因為這個,曇華倒是覺得這個唐安是個能夠受重用的:“將來若是有機會,將唐安安置在別處,好好培養也是個好主意。”

  醉秋機敏,只一猜便是想到了曇華的意思,當下壓低聲音笑道:“姑娘怕是已經想到安置在哪裡了吧?那件事情,姑娘準備動手了?”

  曇華卻是只笑,並不答話。醉秋便是沒問下去。

  曇華借著給史老太君賀壽的時候出門了一趟,朝華那日稱病沒出門,所以只有周老夫人勤哥兒並曇華三人去了。倒是賺得了不少的讚譽——說到底,曇華出門還是太少了。瓊州城裡好多人,竟是不認得曇華。不過,這麼一露面,倒是讓人都狠狠驚艷了一回。有那些個見過魏修然的,便是連連稱讚曇華繼承了魏修然的美貌和氣質。

  一時間,李家有個絕色女兒的消息,倒是傳開了。曇華聽了之後,便是一笑置之。這個名聲,好也不好。不過只看自己怎麼想罷了。目前對她來說,自然是好的。

  周老夫人得了讚譽,自然覺得面上有光,倒是十分高興。對曇華越發的慈愛起來。

  史老太君的壽誕之後,接著就是給勤哥兒過生日。雖然不是大生日,可是卻也是要熱鬧一回的。雲氏作為舅母,自然是來慶賀了的。禮是一個滿翠水頭也是十足的玉觀音,穿了線正好掛在脖子上。而且,還是在寺廟裡請高僧開光過的。可見是十分用心,也十分重視。

  周老夫人見了,便是暗嘆魏家人的知禮,不過她也明白,這一切都是曇華的功勞罷了。沒有曇華,魏家的人才不會理會勤哥兒。這樣一想,倒是越發後悔當初曇華小時候那些作為,沒得傷了兩家人的和氣。雖然都是鄭氏所為,可是她到底沒管不是?

  面上周老夫人自然是不肯表現出什麼,不過態度上卻是又熱絡了幾分。雲氏看在眼裡,心頭卻是連連冷笑——

  雲氏尋了個機會,又和曇華單獨說了會兒話。說起魏雲墨的時候,雲氏明顯有些惱了:“你表哥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我給他尋了幾門親,他也不樂意。真真是不知道他想要什麼。”

  “表哥怕是想著先立業吧?表哥雖然看著溫和,可是心頭卻是也有傲氣的。如今他還是個白身,怕是憋著一口氣,想好好的考功名呢。”曇華自然知道雲氏在幫著自己兩個兒子蟄摸婚事的事情,卻是不知道魏雲墨竟然有這樣的舉動,為了寬雲氏的心,她自然也是只能這麼說了。不過她心頭卻也是納悶——魏雲墨一向溫和,不曾忤逆長輩,如何會這樣?

  要知道,雲氏能看中的肯定都是不差的,這樣的魏雲墨都看不上,也不知道是想要什麼樣兒的?

  曇華的勸解許是起了作用,又或是雲氏已經被磨得沒脾氣了:“老大倒是好打發,我選了幾個給他看,直接就挑了一個。可是老二……你外祖母也是護著,說年紀還小不操心。可哪裡能不操心?現在不大,可是咱們瓊州城的姑娘就那麼多,再等兩年哪裡還有什麼好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