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句話說白了,鄭氏就是覺得林姨娘對她不夠服帖恭敬。畢竟林姨娘不是鄭氏身邊的人提拔上來,是李恪非的亡妻魏修然留下來的。這林、徐二人的存在,就等於是無時無刻不在提醒鄭氏她的身份,鄭氏不喜歡也是正常的。

  林姨娘面色白了白,倉皇的低下頭頭去,眼圈兒微微有些泛紅了。口中卻道:“這如何使得?懷孕了也不是就躺在床上動不得了,見了太太行禮也是應當的。”

  曇華笑著開口,看著林姨娘做出提醒的樣子:“姨娘,母親這是疼你呢。”

  鄭氏勉強牽動了一下唇角,手卻是慢慢的縮緊了,掐得留林姨娘嬌嫩的皮膚一陣陣的泛白。不過最後鄭氏還是言道:“可不是這麼個理?也就是你,我才這樣呢。如今你這身子,可得好好保養著。哎,你是不知道我這心裡……徐姨娘那會子孩子沒了,我可是傷心了好久,這一次你可得小心著,千萬別馬虎了。不然萬一……那可是後悔莫及。”頓了頓又看向徐姨娘,笑容忽然就燦爛起來:“徐姨娘,你是有過身子的,又出了那樣的事兒,你平日好好照應著些林姨娘。”

  曇華笑著看著鄭氏,心裡明白這是鄭氏在挑撥林徐二人的關係呢。不過……有用麼?徐姨娘不是傻子。只是重提舊事,徐姨娘心情怕是要不好了。

  徐姨娘果然面上便是露出了幾分陰鬱的味道來。不過很快的,徐姨娘便是看著鄭氏笑了,上前將林姨娘的手從鄭氏手裡抽出,緊緊的握住了:“不必太太說我也應當如此。想當初夫人在的時候,我和林姨娘兩個都是近身伺候的,感情一直要好。後來一起做了姨娘……那情分自然是不比旁人的。太太放心,我定會竭盡全力。”最後四個字,徐姨娘說得有些咬牙切齒。

  鄭氏臉上的肉跳了跳,再也呆不住,又說幾句場面話便是出去了。

  魏修然就是鄭氏的硬傷,碰不得摸不得。

  曇華慢慢的捧著玫瑰露喝著,嘴角緩緩的浮起冷笑來。這會子鄭氏還能猖狂一陣子,等到再過一段時間林姨娘生下兒子,鄭氏就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長時間了。沒有子嗣,那就是再好也是沒有用的。

  第六十一章上眼藥

  那方子倒是很快有了結果,除了用量有些重之外,倒是也沒什麼不妥當的。曇華這才放了心,讓丫頭拿配了的藥煎了給林姨娘喝。

  林姨娘喝了藥,因裡頭有安神助眠的,所以不多時就犯困乾脆睡下了。徐姨娘留在那照看著,曇華卻是不打算留下。

  出去的時候卻是正好碰到了李恪非,李恪非面帶焦急之色,步伐也是匆匆。曇華忙斂衽行禮:“父親。”

  李恪非頓住腳步,微微擠出笑容來,“曇華啊。你剛從林姨娘那出來?”

  “是,父親。”曇華恭敬答道,微微垂著雙目並不和李恪非對視,只是那恭敬里卻又淡淡的有一絲陌生和疏離——她和李恪非雖然名為父女,可是說白了,有時候一天都見不到一面,縱容那見了也不一定就能說上話,自然更別什麼感情深厚了。

  曇華相信,若是她是男兒,肯定就不會是這個結果。李恪非是很傳統的男人——在他眼裡,女兒都是賠錢貨,只有兒子才是要緊的。就是對朝華,李恪非雖然喜歡,可是也並不會說像是兒子那樣寵愛。不過,正是因為李恪非這樣的思想,所以她才會能借著鄭氏無所出來打壓鄭氏不是?

  “林姨娘情況如何了?”李恪非自然而然問,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更沒想過,久久不曾見面的女兒,一面見就問起旁人,對曇華來說是什麼樣的滋味。

  曇華只是微微垂著睫毛,並沒有不滿的神色,柔聲答道;“剛服了藥,已經睡下了。大夫也說不打緊,只是偶感了風寒罷了。”

  李恪非點點頭,面上的神色鬆緩了不少。“那就好,好了,你去吧。”說著便是抬腿就要往林姨娘院子去了。

  曇華適時抬起頭來,猶豫了一下看著李恪非道:“父親,等等。”

  李恪非頓住腳步:“怎麼了?還有什麼事兒?”態度自然還算溫和。李恪非脾氣算是好的,雖然對女兒不親熱,可是態度上卻總是溫和的。

  “今兒給林姨娘診脈的大夫,是上次誤診的我得了天花的大夫。”曇華抿著唇,怯怯的看一眼李恪非:“我想著,是不是……有些不大可靠?會不會那人醫術上有些……只是這是母親請的大夫,我也不好當著面多說什麼,所以才想問問父親,請父親拿個主意才好。”

  李恪非皺起了眉頭,也不知道是因為曇華說這話,還是因為那大夫的緣故。不過曇華想,肯定是因為那大夫的緣故。這年頭,大夫誤診,那可是會死人的。誤診也就代表著醫術算不得多精明,不值得人相信。

  李恪非對林姨娘肚子裡的孩子有多重視,曇華看在眼裡。所以才能如此肯定。

  曇華看著李恪非,卻是故意露出幾分不安的樣子來。低聲囁嚅:“母親事情多,一時疏忽了請了這個大夫來也是有的。林姨娘一貫溫和懂禮,方才就攔著徐姨娘不讓徐姨娘說話。可是我想著,那大夫能給我誤診,說不得……實在是讓人不放心。萬一林姨娘肚子裡的弟弟有個什麼,那誰來賠?”

  曇華這就算是明目張胆的替鄭氏在李恪非跟前上眼藥了。不過,李恪非還不至於覺得她是故意這樣說的。畢竟,她現在年齡還下不是?

  李恪非顯然被曇華的話影響了,已經想像出林姨娘孩子出事的情景,當下額上竟是沁出了一層汗來,隨後難得的誇獎了曇華一句:“曇華想得很對,做得也很對,像是個大人了,能幫著處理事情了。以後再有這樣的事情,就來告訴我。可知道了?”

  曇華抿出笑容來,欣喜的點頭:“是,父親。”

  李恪非便是沒有多說,轉頭大步流星的往鄭氏的屋子裡去了。

  曇華看著李恪非的背影,低聲笑出了聲。鄭氏不知道該是個什麼反應?想必很是錯愕吧?

  醉秋看曇華這反應,便是低聲提議:“要不,我去打聽打聽?”

  曇華點點頭:“去吧,別露了痕跡。”

  醉秋點點頭,便是往鄭氏的院子去了。

  曇華卻是還不想回去,想了想,轉頭便是往周老夫人的屋子裡去了。

  周老夫人正在念經,曇華上前去看了看,發現是本《消災渡厄經》。當下便是明白了周老夫人在做什麼——這是在替林姨娘肚子裡的孩子祈福呢。

  周老夫人很在意很緊張林姨娘肚子裡的孩子。畢竟現在李恪非已經二十八歲了,眼看著奔三的人了。差不多年歲的,早就做了父親,孩子都一連串了。若是那些生得早的,更是孩子都快要能去考秀才了。可是李恪非膝下卻是沒有一個兒子。怎麼能讓周老夫人不急?

  若是真就從此生不出兒子了,李家就算是斷了香火了。

  周老夫人幾乎恨不得現在就有兩個大胖孫子抱了。先前她一直對鄭氏抱著期望,又想著鄭氏屋裡也有幾個開臉的。可是現在周老夫人卻是對鄭氏死了心了。

  曇華看著周老夫人滿臉皺紋,頭髮也有些花白的樣子,心中嘆了一口氣。放柔了聲音道:“祖母,林姨娘沒什麼事兒,已經吃了藥睡下了。”

  周老夫人雖然沒停下念經,可是聲音卻是鬆緩了不少。曇華也不著急,在旁邊靜靜的坐下,等著周老夫人將那一卷**念完,這才捧了茶上去奉給周老夫人。

  周老夫人接過茶潤了潤喉嚨。讚許的看了曇華一眼,只覺得這個孫女細心又體貼。少不得讚嘆一句:“到底是年歲大了,越發的懂事了。對了,你林姨娘是個什麼症狀?好好的怎麼病了?”

  一旁的琴鶴端了瓜果和點心上來擺在了曇華的手邊,隨後又笑著站到了周老夫人身後,輕輕的替周老夫人捏起了肩膀。

  曇華卻並不看點心和瓜果一眼,只是笑著看著周老夫人回道:“謝祖母的讚賞。大夫說林姨娘是風寒,大約是昨晚受了涼吧。我瞧著那今兒下著雨,那窗戶都是半開的,底下的人也不知道是疏忽了還是怎麼的。對了——”曇華說到這裡微微遲疑:“那大夫是上回替我看天花的大夫,不知怎麼竟然還敢上門。”

  周老夫人的面色登時就沉了下去——“什麼,是那個大夫?”

  曇華點了點頭。

  “怎麼能讓他來?見了他還不叉出去?竟是還讓他開了方子拿了藥吃了?”周老夫人氣得面色都有些不對勁了。在周老夫人看來,這樣的人,就不該再放進府里來?曇華那個到底不算太嚴重,也和性命無關。可是林姨娘這個情況卻是大不相同。

  曇華慌忙低下頭去,面上露出幾分羞愧和內疚的囁嚅:“是我的不是,我既然覺得不好,就該說出來。只是那人是母親……”

  看著曇華這幅驚慌失措的樣子和周老夫人氣急敗壞的樣子,琴鶴忙不迭的開了口:“這算是什麼事兒?老夫人可彆氣壞了身子。也不是大小姐的錯。她到底還小呢,哪裡懂得其中的門道?”這是提醒,可是變相的也是替鄭氏上了一點眼藥——不是曇華的錯,那麼自然就是鄭氏的錯了。

  周老夫人聽了這話,頓時清醒過來,忙住口不言了。不過隨後卻是讓琴鶴拿了她的名帖去請個高明的大夫來。同時更是斥道:“以後那個庸醫不許再放進來!憑他是誰的吩咐也不行!”

  琴鶴低聲應了。

  周老夫人又看向曇華,放柔了語氣:“曇華別怕,祖母並不是責怪你。只是氣那些下人不懂事。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倘若不是曇華過來告訴,她是不是就要被蒙在鼓裡了?想到這個,周老夫人眼底的光芒更森寒了幾分。

  “晚飯讓鄭氏過來伺候。”周老夫人忽然出聲言道,這個吩咐讓人頓時錯愕起來——這是要鄭氏過來立規矩?畢竟媳婦伺候婆婆,那是天經地義的。以前周老夫人並沒有讓媳婦在跟前站規矩的習慣,是對鄭氏的愛護和尊重。可是現在……

  曇華心裡暗暗的捉摸著,是要好好敲打敲打鄭氏了?看來,她上的眼藥是成功了。當下不由暗暗的高興了一回。

  接著誰也沒有說起不痛快的事情,曇華只挑著上學趣事在周老夫人跟前說著,儘量的讓周老夫人高興。一時間屋子裡的氣氛倒是也顯得其樂融融了。

  在周老夫人處用過了午飯,又服侍周老夫人睡下歇午覺之後,曇華便是回了自己的院子。剛到屋子裡沒坐片刻,門房上就過來人稟告:“魏家三少爺過來了。”

  曇華忙讓奶娘王氏去將魏雲墨接進來。心裡卻是納悶——怎麼下雨天竟是跑過來了?是有什麼事兒?還是躲懶來了?

  魏雲墨經常過來找她,或是給她送些外頭淘的小玩意兒,或是過來躲懶,或是雲氏或者史老太君吩咐他過來送東西。曇華是喜歡魏雲墨過來的,一來喜歡那些東西,二來成日關在這園子裡,她也悶。聽魏雲墨說說外頭的事情,也是十分讓人歡喜的。再來,就是讓人對她有幾分忌憚。魏雲墨代表的不僅是他自己,更是魏家的態度。




章節目錄